天天看點

「巴蜀畫派·欣賞」中國界畫——屹立千年的藝術宮殿

中國曆史上有一種以建築為主題的繪畫,隋唐開始流行,宋代登上巅峰,明清逐漸被冷落,今天已幾乎無人問津,它就是界畫。

界畫是以亭台樓閣、橋梁、舟車為主題的國畫種類,位列“國畫十三科”之一。比起為人熟知的山水畫、人物畫、花鳥畫,界畫無疑是個陌生的名字。事實上,山水畫、人物畫、花鳥畫都是以繪畫對象來命名的,而界畫是以工具來命名的,作畫時要使用界尺引線,才能做到橫平豎直,故稱“界畫”。

「巴蜀畫派·欣賞」中國界畫——屹立千年的藝術宮殿

明 仇英《漢宮春曉圖》

明代仇英的《漢宮春曉圖》是中國界畫的代表作之一。畫中的建築,梁柱、窗棂、欄杆、台階等細節,都是直來直去,無論橫線、豎線還是斜線,都是筆直的線條,就像是現代用電腦繪圖軟體畫出來的。這在當時沒有界尺的輔助,是斷然難以做到的。

「巴蜀畫派·欣賞」中國界畫——屹立千年的藝術宮殿
「巴蜀畫派·欣賞」中國界畫——屹立千年的藝術宮殿

明 仇英《漢宮春曉圖》局部

自始至終,界畫和建築形影相随。界畫之名首見于北宋書畫鑒賞家郭若虛的《圖畫見聞錄》中,此前它被稱為“台榭”、“台閣”、“屋木”、“宮觀”等,也就是建築畫。堪稱古代建築行業“聖經”的《營造法式》中,也把建築的設計繪本稱為“界畫”。是以有人認為界畫源于古代的建築效果圖,跟現代人如出一轍,古人造房子,需要施工的圖紙來表現建築的外觀造型,當然隻能借助繪畫了。

「巴蜀畫派·欣賞」中國界畫——屹立千年的藝術宮殿

明 仇英《漢宮春曉圖》局部放大

這樣一來,在一向推崇意境的中國傳統繪畫大家庭中,追求準确和工整的界畫注定是一個特立獨行的異類。“尺寸層疊皆以準繩為則,殆猶修内司法式,分秒不得逾越”。這要求畫家不僅要有深厚的繪畫功底,還要熟谙建築結構知識。

「巴蜀畫派·欣賞」中國界畫——屹立千年的藝術宮殿

南宋 李嵩《水殿招涼圖》

南宋李嵩名作《水殿招涼圖》,畫中的十字脊水殿和廊橋格外惹人注目。圖畫中屋檐下方闌額(檐柱之間起聯系及承重作用的矩形橫木)上安補間鋪作,當心間用兩朵,次間各用一朵,完全符合宋代木匠建屋的技術規則。臨水殿建在水邊或花叢之旁,構造靈活多樣。畫上有閘引湖水入管道,流至宮苑内。建在池沼上的盝頂廊橋,下用地 ,上有排叉柱,柱上架額,額間架梁,是研究宋代橋梁、水閘的寶貴資料。

「巴蜀畫派·欣賞」中國界畫——屹立千年的藝術宮殿

南宋 李嵩《水殿招涼圖》局部

早在東晉時界畫就已經開始出現了;隋唐時界畫開始流行起來,俨然是文藝界的時尚,由此培育了一大批界畫好手,如展子虔、董伯仁、檀知敏、尹繼昭等。

「巴蜀畫派·欣賞」中國界畫——屹立千年的藝術宮殿

王維《辋川圖》

王維晚年住在辋川的别墅裡,與友人詩酒棋畫、參禅悟道,過着陶淵明式的隐居生活。王維界畫作品《辋川圖》中的建築群背山面水、叢林掩隐,屋前雲水流肆,舟楫過往,應當是王維隐居的别墅;畫中人物皆儒冠羽衣、從容談笑,應當是王維隐居生活的真實寫照。

「巴蜀畫派·欣賞」中國界畫——屹立千年的藝術宮殿

五代南唐 衛賢《高士圖》

衛賢是五代南唐的宮廷畫家,界畫功夫十分了得。他的界畫作品《高士圖》描繪的是《後漢書梁鴻傳》中“舉案齊眉”的曆史典故。簡陋的瓦舍中,隐士梁鴻端坐榻上,妻子孟光雙膝跪地,飲食盤盞高舉齊眉。作者以深山、叢樹、溪流、竹籬為背景,襯托出隐士高潔的品格。宋代書畫鑒賞家郭若虛在《五代名畫補遺》中對此畫贊不絕口,畫中屋舍描繪準确生動,界畫技巧之高超可窺一斑。

「巴蜀畫派·欣賞」中國界畫——屹立千年的藝術宮殿

五代南唐 衛賢《高士圖》(局部)

到了宋代,界畫進入了黃金時代。事實上,宋代也是中國傳統繪畫(國畫)的黃金時代。群雄逐鹿、百家争鳴,驚為天人的畫作如雨後春筍層出不窮。

「巴蜀畫派·欣賞」中國界畫——屹立千年的藝術宮殿

北宋 郭忠恕《明皇避暑宮圖》

郭忠恕的《明皇避暑宮圖》,畫中宮室建築宏偉壯麗,結構複雜,細密精工,造型準确逼真。也有人認為,這幅畫其實是元代李容瑾的作品。《聖朝名畫評》提到,郭忠恕是以木匠使用的建築結構計算方式來畫畫的,并評論說他的界畫是位列“神品”的“一時之絕”。

「巴蜀畫派·欣賞」中國界畫——屹立千年的藝術宮殿

北宋 張擇端《清明上河圖》

在很大程度上,中國繪畫史上的“第一名畫”、婦孺皆知的《清明上河圖》也可算是一幅界畫。史載:“翰林張擇端,字正道,東武人也。幼讀書,遊學于京師,後習繪畫。本工其界畫,尤嗜于舟車、市橋郭徑,别成家數也。”或許是這種史詩般的長篇巨制太耗時間和心力了,張擇端的作品少之又少,他的另一幅神作《西湖争标圖》也是一幅氣勢宏大的界畫,可惜早已失傳。

「巴蜀畫派·欣賞」中國界畫——屹立千年的藝術宮殿

北宋 張擇端《清明上河圖》局部

宋徽宗并不以界畫見長,但沒有界畫功底,萬萬畫不出這樣的畫來。在《瑞鶴圖》中,宋徽宗不但把空中飛舞的白鶴畫得栩栩如生,也運用界畫技巧,将莊嚴巍峨的宣德門描繪得細緻入微,幾乎可以看清殿脊上整齊排列的塊塊灰瓦、飛檐上隻隻瑞獸的造型和檐下木質鬥拱的緊湊結構。

「巴蜀畫派·欣賞」中國界畫——屹立千年的藝術宮殿

北宋 趙佶《瑞鶴圖》

到了南宋,界畫更上一層樓。從技法上來講,界畫是注重寫實的工筆畫,幾乎全以機械性的線條交織而成,難以避免單調、死闆的硬傷。這也是界畫為人诟病的原因之一。不過,南宋的畫家們藝高人膽大,紛紛嘗試将細密的線條轉化為氣韻生動的畫面,充分利用山水草木,賦予界畫強烈的個人風格和高遠意境。南宋“四大家”之一劉松年的《四景山水圖》即是一例。

「巴蜀畫派·欣賞」中國界畫——屹立千年的藝術宮殿

南宋 劉松年《四景山水圖》之一

「巴蜀畫派·欣賞」中國界畫——屹立千年的藝術宮殿

南宋 劉松年《四景山水圖》之二

「巴蜀畫派·欣賞」中國界畫——屹立千年的藝術宮殿

南宋 劉松年《四景山水圖》之三

「巴蜀畫派·欣賞」中國界畫——屹立千年的藝術宮殿

南宋 劉松年《四景山水圖》之四

南宋“四大家”中馬遠的代表作《踏歌行》被公認為中國山水畫的千古名作。請留意畫面中部那片若隐若現的宮阙樓宇,從造型、比例、細節等來看,沒有深厚的界畫功底,不可能畫得如此生動、傳神,在整幅畫作中都是畫龍點睛之筆。聯系起宋徽宗的《瑞鶴圖》,幾乎可以斷言,在宋代,界畫是畫家們必修的基本功之一。

「巴蜀畫派·欣賞」中國界畫——屹立千年的藝術宮殿

南宋 馬遠《踏歌圖》

說到界畫,不能不提南宋的“三朝老畫師”李嵩。李嵩年輕時做過木匠,好繪畫,頗遠繩墨,被宮廷畫家李從訓收為養子,承授畫技,終成一代名家。在中國古代,木匠往往既做家具、又造房子,既是家具設計師、又是建築設計師。木匠的從業經曆,使李嵩對界畫的把握更精準,畫起來得心應手,甚至不用界尺而“宮苑樓閣規矩繩墨皆備;即便不是畫界畫,對畫中景物的刻畫也細緻入微。

「巴蜀畫派·欣賞」中國界畫——屹立千年的藝術宮殿

南宋 李嵩《月夜看潮圖》

李嵩以界畫著稱,卻不拘泥于界畫,在風情(俗)畫上也很有造詣,作品《貨郎圖》高度寫實的技法令人歎為觀止,《骷髅幻戲圖》則以詭谲難測的立意聞名中國古代繪畫史。明清的畫家們瞧不上界畫,認為它太匠氣,以李嵩為例,足見決定作品高下的是人,而不是技法。

再來看幾幅元代的界畫

「巴蜀畫派·欣賞」中國界畫——屹立千年的藝術宮殿

元 王振鵬《大明宮圖》

「巴蜀畫派·欣賞」中國界畫——屹立千年的藝術宮殿

元 夏永《嶽陽樓圖》

「巴蜀畫派·欣賞」中國界畫——屹立千年的藝術宮殿

元 李容瑾《漢苑圖》

《明畫錄》寫道:“有明以來,以此擅長者益少。近人喜尚元筆,目界畫都鄙為匠氣,此派日就澌滅者。”自明代起,界畫日漸被冷落,長期被視為工匠之作,文人畫家中幾乎無人問津。明代著名畫家、吳門四大家中的仇英是為數不多的例外。工匠出身的仇英堪稱繪畫全能戰士,花鳥、人物、山水等無不擅長,他不但工于界畫,而且作品數量多,品質也比較高。此前例舉的《漢宮春曉圖》便出自仇英之手,它是界畫史上的代表作,并被評為“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

「巴蜀畫派·欣賞」中國界畫——屹立千年的藝術宮殿

明 仇英《湖山燕居圖》

「巴蜀畫派·欣賞」中國界畫——屹立千年的藝術宮殿

明 仇英《上林圖》

仇英以後,界畫再度陷入長久的沉寂,直至清初袁江、袁耀叔侄異軍突起,其作品雄偉詭異、設色濃重,奇石危岸中配以精美的台閣,呈現出一種寬銀幕的效果。然而界畫的衰落已成定局,回頭望去,袁氏叔侄幾乎就是中國界畫的絕唱了。

「巴蜀畫派·欣賞」中國界畫——屹立千年的藝術宮殿

清 袁江《别苑觀覽圖》

「巴蜀畫派·欣賞」中國界畫——屹立千年的藝術宮殿

清 袁江《梁園飛雪圖》

「巴蜀畫派·欣賞」中國界畫——屹立千年的藝術宮殿

清 袁耀《阿旁宮圖》

時至今日,研習中國傳統繪畫大有人在,山水畫、花鳥畫、人物畫都門庭若市,但界畫依舊冷清。那座屹立千年的藝術宮殿,也隻有在古人的繪畫中才能被展現的淋漓盡緻。

可以說,從公元六世紀到公元十六世紀,整整1000年,一代代天才畫家前赴後繼,用畫筆建造了一座座無與倫比的藝術宮殿,這些紙上的宮殿,閣樓巍峨,亭台婀娜,街市輝煌,都市恢弘。在世界曆史上是獨一無二、絕無僅有的。

END

出品/四川省巴蜀畫派促進會

學術/四川省巴蜀畫派藝術院

四川巴蜀畫派專修學校

責任編輯/李睿 編審/王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