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巴蜀画派·欣赏」中国界画——屹立千年的艺术宫殿

中国历史上有一种以建筑为主题的绘画,隋唐开始流行,宋代登上巅峰,明清逐渐被冷落,今天已几乎无人问津,它就是界画。

界画是以亭台楼阁、桥梁、舟车为主题的国画种类,位列“国画十三科”之一。比起为人熟知的山水画、人物画、花鸟画,界画无疑是个陌生的名字。事实上,山水画、人物画、花鸟画都是以绘画对象来命名的,而界画是以工具来命名的,作画时要使用界尺引线,才能做到横平竖直,故称“界画”。

「巴蜀画派·欣赏」中国界画——屹立千年的艺术宫殿

明 仇英《汉宫春晓图》

明代仇英的《汉宫春晓图》是中国界画的代表作之一。画中的建筑,梁柱、窗棂、栏杆、台阶等细节,都是直来直去,无论横线、竖线还是斜线,都是笔直的线条,就像是现代用电脑绘图软件画出来的。这在当时没有界尺的辅助,是断然难以做到的。

「巴蜀画派·欣赏」中国界画——屹立千年的艺术宫殿
「巴蜀画派·欣赏」中国界画——屹立千年的艺术宫殿

明 仇英《汉宫春晓图》局部

自始至终,界画和建筑形影相随。界画之名首见于北宋书画鉴赏家郭若虚的《图画见闻录》中,此前它被称为“台榭”、“台阁”、“屋木”、“宫观”等,也就是建筑画。堪称古代建筑行业“圣经”的《营造法式》中,也把建筑的设计绘本称为“界画”。所以有人认为界画源于古代的建筑效果图,跟现代人如出一辙,古人造房子,需要施工的图纸来表现建筑的外观造型,当然只能借助绘画了。

「巴蜀画派·欣赏」中国界画——屹立千年的艺术宫殿

明 仇英《汉宫春晓图》局部放大

这样一来,在一向推崇意境的中国传统绘画大家庭中,追求准确和工整的界画注定是一个特立独行的异类。“尺寸层叠皆以准绳为则,殆犹修内司法式,分秒不得逾越”。这要求画家不仅要有深厚的绘画功底,还要熟谙建筑结构知识。

「巴蜀画派·欣赏」中国界画——屹立千年的艺术宫殿

南宋 李嵩《水殿招凉图》

南宋李嵩名作《水殿招凉图》,画中的十字脊水殿和廊桥格外惹人注目。图画中屋檐下方阑额(檐柱之间起联系及承重作用的矩形横木)上安补间铺作,当心间用两朵,次间各用一朵,完全符合宋代木匠建屋的技术规则。临水殿建在水边或花丛之旁,构造灵活多样。画上有闸引湖水入渠道,流至宫苑内。建在池沼上的盝顶廊桥,下用地 ,上有排叉柱,柱上架额,额间架梁,是研究宋代桥梁、水闸的宝贵资料。

「巴蜀画派·欣赏」中国界画——屹立千年的艺术宫殿

南宋 李嵩《水殿招凉图》局部

早在东晋时界画就已经开始出现了;隋唐时界画开始流行起来,俨然是文艺界的时尚,由此培育了一大批界画好手,如展子虔、董伯仁、檀知敏、尹继昭等。

「巴蜀画派·欣赏」中国界画——屹立千年的艺术宫殿

王维《辋川图》

王维晚年住在辋川的别墅里,与友人诗酒棋画、参禅悟道,过着陶渊明式的隐居生活。王维界画作品《辋川图》中的建筑群背山面水、丛林掩隐,屋前云水流肆,舟楫过往,应当是王维隐居的别墅;画中人物皆儒冠羽衣、从容谈笑,应当是王维隐居生活的真实写照。

「巴蜀画派·欣赏」中国界画——屹立千年的艺术宫殿

五代南唐 卫贤《高士图》

卫贤是五代南唐的宫廷画家,界画功夫十分了得。他的界画作品《高士图》描绘的是《后汉书梁鸿传》中“举案齐眉”的历史典故。简陋的瓦舍中,隐士梁鸿端坐榻上,妻子孟光双膝跪地,饮食盘盏高举齐眉。作者以深山、丛树、溪流、竹篱为背景,衬托出隐士高洁的品格。宋代书画鉴赏家郭若虚在《五代名画补遗》中对此画赞不绝口,画中屋舍描绘准确生动,界画技巧之高超可窥一斑。

「巴蜀画派·欣赏」中国界画——屹立千年的艺术宫殿

五代南唐 卫贤《高士图》(局部)

到了宋代,界画进入了黄金时代。事实上,宋代也是中国传统绘画(国画)的黄金时代。群雄逐鹿、百家争鸣,惊为天人的画作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

「巴蜀画派·欣赏」中国界画——屹立千年的艺术宫殿

北宋 郭忠恕《明皇避暑宫图》

郭忠恕的《明皇避暑宫图》,画中宫室建筑宏伟壮丽,结构复杂,细密精工,造型准确逼真。也有人认为,这幅画其实是元代李容瑾的作品。《圣朝名画评》提到,郭忠恕是以木匠使用的建筑结构计算方式来画画的,并评论说他的界画是位列“神品”的“一时之绝”。

「巴蜀画派·欣赏」中国界画——屹立千年的艺术宫殿

北宋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在很大程度上,中国绘画史上的“第一名画”、妇孺皆知的《清明上河图》也可算是一幅界画。史载:“翰林张择端,字正道,东武人也。幼读书,游学于京师,后习绘画。本工其界画,尤嗜于舟车、市桥郭径,别成家数也。”或许是这种史诗般的长篇巨制太耗时间和心力了,张择端的作品少之又少,他的另一幅神作《西湖争标图》也是一幅气势宏大的界画,可惜早已失传。

「巴蜀画派·欣赏」中国界画——屹立千年的艺术宫殿

北宋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局部

宋徽宗并不以界画见长,但没有界画功底,万万画不出这样的画来。在《瑞鹤图》中,宋徽宗不但把空中飞舞的白鹤画得栩栩如生,也运用界画技巧,将庄严巍峨的宣德门描绘得细致入微,几乎可以看清殿脊上整齐排列的块块灰瓦、飞檐上只只瑞兽的造型和檐下木质斗拱的紧凑结构。

「巴蜀画派·欣赏」中国界画——屹立千年的艺术宫殿

北宋 赵佶《瑞鹤图》

到了南宋,界画更上一层楼。从技法上来讲,界画是注重写实的工笔画,几乎全以机械性的线条交织而成,难以避免单调、死板的硬伤。这也是界画为人诟病的原因之一。不过,南宋的画家们艺高人胆大,纷纷尝试将细密的线条转化为气韵生动的画面,充分利用山水草木,赋予界画强烈的个人风格和高远意境。南宋“四大家”之一刘松年的《四景山水图》即是一例。

「巴蜀画派·欣赏」中国界画——屹立千年的艺术宫殿

南宋 刘松年《四景山水图》之一

「巴蜀画派·欣赏」中国界画——屹立千年的艺术宫殿

南宋 刘松年《四景山水图》之二

「巴蜀画派·欣赏」中国界画——屹立千年的艺术宫殿

南宋 刘松年《四景山水图》之三

「巴蜀画派·欣赏」中国界画——屹立千年的艺术宫殿

南宋 刘松年《四景山水图》之四

南宋“四大家”中马远的代表作《踏歌行》被公认为中国山水画的千古名作。请留意画面中部那片若隐若现的宫阙楼宇,从造型、比例、细节等来看,没有深厚的界画功底,不可能画得如此生动、传神,在整幅画作中都是画龙点睛之笔。联系起宋徽宗的《瑞鹤图》,几乎可以断言,在宋代,界画是画家们必修的基本功之一。

「巴蜀画派·欣赏」中国界画——屹立千年的艺术宫殿

南宋 马远《踏歌图》

说到界画,不能不提南宋的“三朝老画师”李嵩。李嵩年轻时做过木匠,好绘画,颇远绳墨,被宫廷画家李从训收为养子,承授画技,终成一代名家。在中国古代,木匠往往既做家具、又造房子,既是家具设计师、又是建筑设计师。木匠的从业经历,使李嵩对界画的把握更精准,画起来得心应手,甚至不用界尺而“宫苑楼阁规矩绳墨皆备;即便不是画界画,对画中景物的刻画也细致入微。

「巴蜀画派·欣赏」中国界画——屹立千年的艺术宫殿

南宋 李嵩《月夜看潮图》

李嵩以界画著称,却不拘泥于界画,在风情(俗)画上也很有造诣,作品《货郎图》高度写实的技法令人叹为观止,《骷髅幻戏图》则以诡谲难测的立意闻名中国古代绘画史。明清的画家们瞧不上界画,认为它太匠气,以李嵩为例,足见决定作品高下的是人,而不是技法。

再来看几幅元代的界画

「巴蜀画派·欣赏」中国界画——屹立千年的艺术宫殿

元 王振鹏《大明宫图》

「巴蜀画派·欣赏」中国界画——屹立千年的艺术宫殿

元 夏永《岳阳楼图》

「巴蜀画派·欣赏」中国界画——屹立千年的艺术宫殿

元 李容瑾《汉苑图》

《明画录》写道:“有明以来,以此擅长者益少。近人喜尚元笔,目界画都鄙为匠气,此派日就澌灭者。”自明代起,界画日渐被冷落,长期被视为工匠之作,文人画家中几乎无人问津。明代著名画家、吴门四大家中的仇英是为数不多的例外。工匠出身的仇英堪称绘画全能战士,花鸟、人物、山水等无不擅长,他不但工于界画,而且作品数量多,质量也比较高。此前例举的《汉宫春晓图》便出自仇英之手,它是界画史上的代表作,并被评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巴蜀画派·欣赏」中国界画——屹立千年的艺术宫殿

明 仇英《湖山燕居图》

「巴蜀画派·欣赏」中国界画——屹立千年的艺术宫殿

明 仇英《上林图》

仇英以后,界画再度陷入长久的沉寂,直至清初袁江、袁耀叔侄异军突起,其作品雄伟诡异、设色浓重,奇石危岸中配以精美的台阁,呈现出一种宽银幕的效果。然而界画的衰落已成定局,回头望去,袁氏叔侄几乎就是中国界画的绝唱了。

「巴蜀画派·欣赏」中国界画——屹立千年的艺术宫殿

清 袁江《别苑观览图》

「巴蜀画派·欣赏」中国界画——屹立千年的艺术宫殿

清 袁江《梁园飞雪图》

「巴蜀画派·欣赏」中国界画——屹立千年的艺术宫殿

清 袁耀《阿旁宫图》

时至今日,研习中国传统绘画大有人在,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都门庭若市,但界画依旧冷清。那座屹立千年的艺术宫殿,也只有在古人的绘画中才能被体现的淋漓尽致。

可以说,从公元六世纪到公元十六世纪,整整1000年,一代代天才画家前赴后继,用画笔建造了一座座无与伦比的艺术宫殿,这些纸上的宫殿,阁楼巍峨,亭台婀娜,街市辉煌,都市恢弘。在世界历史上是独一无二、绝无仅有的。

END

出品/四川省巴蜀画派促进会

学术/四川省巴蜀画派艺术院

四川巴蜀画派专修学校

责任编辑/李睿 编审/王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