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華小吃之浙江小吃:片兒川面等廚師免費公開配方無保留趕緊關注

今天給大家分享四款浙江小吃:片兒川面、豬油湯團、蝦爆鳝面、嘉興粽子。喜歡的關注、點贊、收藏并轉發給你身邊需要的人,他會感謝你一輩子的。

中華小吃之浙江小吃:片兒川面等廚師免費公開配方無保留趕緊關注

浙江名小吃傳統氣息濃郁,許多傳統名吃都已有幾百年,上千年的曆史了。浙江名小吃品種主要有甯波湯圓、嘉興粽子、烏飯麻糍、吳山酥油餅、重陽栗糕、桂花栗米羹、蝦爆鳝面、片兒川面等。

片兒川面

中華小吃之浙江小吃:片兒川面等廚師免費公開配方無保留趕緊關注

片兒川面是杭州奎元館的名點,也是杭州的傳統風味小吃。面的澆頭主要由雪菜、筍片、瘦肉片組成,鮮美可口。已有百餘年曆史,最早由杭州老店奎元館首創,其特色在于倒笃菜和筍片的鮮美,讓食客吃後回味無窮。片兒川的價格适中,是杭州市民最喜愛的日常小吃之一。片兒川面是杭州奎元館老店曆史上最具名聲的面點之一。2013年7月,杭州片兒川榮登 "中國十大名面條"榜單,全城引發一陣香氣噴人的"杭兒風"。

中華小吃之浙江小吃:片兒川面等廚師免費公開配方無保留趕緊關注

相傳片兒川面,還是奎元館初創時小面店的看家面,傳說是清朝某年浙江舉行鄉試到杭州來趕考的讀書人很多,各地考生齊集杭城,店主為招徕這些讀書人的生意,就以倒笃菜、筍片、豬肉片燒制成的大衆化面專門供應外地書生。在所售之早餐面中添加三隻蛋,寓"連中三元"之意。時有一書生因奎元館面好價廉,常來吃面,後得中鄉試舉人第一名"解元",放榜之日,特到店裡向店主緻謝,因小面店尚沒有招牌,就當場題寫"奎元館"三字作為招牌,從此,奎元館的片兒川面名聲大振,食客盈門。凡來杭州應考者,都慕名前來吃面,圖個吉利。

中華小吃之浙江小吃:片兒川面等廚師免費公開配方無保留趕緊關注

片兒川面配方及制作流程

【原料】面粉500克,豬腿肉150克,熟筍片75克,雪裡蕻末50克,醬油5克,生姜末、香蔥花各5克,精鹽、味精、胡椒粉、鮮湯各少許,化豬油适量。

【制法】①将豬腿肉洗淨瀝幹,切成指甲片大小。炒鍋中加入化豬油燒至五成熱時,下肉片、筍片、醬油煸炒幾下後,加入雪裡蕻末、胡椒粉、生姜末、鮮湯少許,炒勻後起鍋,原湯留起待用。②将450克面粉加入清水反複揉勻成團,擀成面皮,撒上面粉,切成斜四方塊待用。③淨鍋上火,加水燒開,下面片煮開,滗去水,加入開鮮湯和原湯再煮1~2分鐘後,撈起入碗,加味精、精鹽、香蔥花和制好的雪菜肉片即可。

【提示】肉片不宜煸得太久,撈面片時帶上少許湯為好。

【特點】湯鮮面爽,滑嫩利口。

豬油湯團

中華小吃之浙江小吃:片兒川面等廚師免費公開配方無保留趕緊關注

豬油湯團是浙江甯波最負盛名的小吃。正宗的湯團皮薄能見餡心,糯不粘齒,油潤甜香,深受大衆的喜愛。

中華小吃之浙江小吃:片兒川面等廚師免費公開配方無保留趕緊關注

在豬油湯團中,最著名的應屬“缸阿狗湯團”了。早在40年代,在甯波城隍廟内有一個小販名叫江阿狗,原先出售“紅棗湯”和“酒釀團”,後見豬油湯團廣受食客歡迎,遂學得一手制作豬油湯團的手藝,并在原有的制作工藝和用料精選上鑽研提高,日積月累,江阿狗制作的豬油湯團終于自成一家,成為同行中的姣姣者。

中華小吃之浙江小吃:片兒川面等廚師免費公開配方無保留趕緊關注

後來,他又在店招上别出心裁地叫人繪了一隻缸,一隻鴨和一隻狗,從此,江阿狗甯波豬油湯團更是聲名遠揚了。

中華小吃之浙江小吃:片兒川面等廚師免費公開配方無保留趕緊關注

豬油湯團配方及制作流程

【原料】糯米粉500克,豬闆油60克,淨黑芝麻60克,白糖250克,糖桂花5克。

【制法】①将淨黑芝麻入鍋炒熟,冷卻後壓成粉末。豬闆油撕去油筋,絞肉機絞碎,放入大碗中,加入黑芝麻拌勻成餡心待用。②将糯米粉加入适當清水揉勻,分成小酒杯大小的團,包入餡心,搓成湯團待用。③淨鍋放中火上,加入水燒開,下湯團煮熟後起入碗,加入少許白糖和糖桂花即可。

【提示】湯團收口要牢固。入鍋後要推動湯團,不要使湯團粘鍋。在煮開湯團約3分鐘後,可以加入少許清水,以免皮熟餡不熟。

【特點】色澤光亮,皮薄餡嫩,油潤香甜。

蝦爆鳝面

中華小吃之浙江小吃:片兒川面等廚師免費公開配方無保留趕緊關注

蝦爆鳝面是杭州市百年老店奎元館的傳統風味名面,為奎元館的甯式名面。

中華小吃之浙江小吃:片兒川面等廚師免費公開配方無保留趕緊關注
中華小吃之浙江小吃:片兒川面等廚師免費公開配方無保留趕緊關注

它選用精白面粉、出骨鳝魚、鮮河蝦仁作原料,經"素油爆、葷油炒、麻油澆"等多道上序精巧烹調而成,具有面條柔滑、蝦仁潔白、鳝魚香脆的特色,是深受廣大消費者喜愛的特色名面。

中華小吃之浙江小吃:片兒川面等廚師免費公開配方無保留趕緊關注

不少國内外的旅遊者來到杭州,都要慕名尋覓到奎元館品嘗此面。

中華小吃之浙江小吃:片兒川面等廚師免費公開配方無保留趕緊關注

蝦爆鳝面配方及制作流程

【原料】上等面條1 650克,上漿蝦仁500克,去骨鳝片1 000克,蔥花15克,姜末10克,料酒12克,熟豬油300克,白糖100克,味精25克,肉清湯2500克,香油10克,熟菜油1 500克(約耗150克),醬油250克。

【制法】①将蝦仁放入開水鍋中,汆熟撈起瀝幹水,分成10等份,将鳝片片成約8厘米長的節,洗淨瀝幹水,用熱油鍋滑一下也分成10份待用。②炒鍋放火上,加入豬油15克、蔥末5克、姜末1克炒一下,下入鳝片一份炒好,加入醬油10克、糖10克、料酒2克、肉湯50克燒至湯汁剩餘一半時,加入味精1克即可入碗。③将面條入開水鍋中煮熟撈起,入冷水中涼透,撈起做成10個面結待用;炒鍋放旺火上,加入肉湯一份200克、醬油15克燒至味道濃郁時,再加入味精1.5克,淋入豬油10克入碗,将熟鳝片蓋在面上,放入蝦仁,淋香油5克即可。

【提示】臊子要注意蝦仁汆制時間不要過久,煮面條時不要過久,斷生即可。

【特點】面條柔軟,蝦仁滑嫩,鳝片鮮香,鹹鮮爽口。

嘉興棕子

中華小吃之浙江小吃:片兒川面等廚師免費公開配方無保留趕緊關注

嘉興粽子是浙江嘉興特色傳統名點。以糯而不糊,肥而不膩,香糯可口,鹹甜适中而著稱。尤以鮮肉粽最為出名,被譽為"粽子之王"。嘉興粽子因其滋味鮮美,攜帶、食用友善而備受廣大旅遊者厚愛,有"東方快餐"之稱。嘉興粽子的曆史源遠流長。

中華小吃之浙江小吃:片兒川面等廚師免費公開配方無保留趕緊關注

六、七千年前,先民們孕育了長江下遊太湖流域早期新石器文化的代表--馬家浜文化,這是中華民族古老文明的源頭之一,也是我國稻作最早的起源地之一。漢唐以來,嘉興發展成為中國曆史上最主要的稻作區,被譽為"天下糧倉"。

中華小吃之浙江小吃:片兒川面等廚師免費公開配方無保留趕緊關注

唐·李翰在《嘉興屯田政紀績》中雲:"嘉禾一穰,江淮為之康;嘉禾一歉,江淮為之儉。"清·嘉興府知府許瑤光重輯《嘉興府志》卷三十三《物産》中提到:19世紀中葉時,嘉興府地區所産的糯米品種就有諸如:白殼、烏簔、雞腳、蝦須、蟹爪、香糯、陳糯、蘆花糯、羊脂糯等三十幾個品種。

中華小吃之浙江小吃:片兒川面等廚師免費公開配方無保留趕緊關注

同時,嘉興曆史上還是我國重要的商品豬生産基地,殭屍電腦和鮮蛋産量和品質也很高。這些豐富優質的農副産品原料,為發展各類花色粽子創造了十分有利的條件,這也是後來形成五芳齋粽子獨特品質的一個重要因素。

中華小吃之浙江小吃:片兒川面等廚師免費公開配方無保留趕緊關注

嘉興棕子配方及制作流程

【原料】糯米6 500克,淨豬腿肉6 500克,紅醬油550克,白糖300克,白酒60克,精鹽275克,味精12克,粽葉l 200克,雜草120根。

【制法】①将糯米放入淘米羅中,用清水淘洗幹淨,放15分鐘,然後将米倒入大盆中,加入白糖250克、精鹽175克、紅醬油拌勻後待用。②将豬腿肉按照肥、瘦分開分别切成6厘米長、2. 5厘米寬、1.5厘米厚的長方形塊,重約15克,放入大盆中,加入白糖50克、味精、精鹽100克及白酒反複揉勻,使調料滲透其中為止。③将粽葉用開水煮5分鐘,撈起後用清水漂洗幹淨;逐一用兩張疊成漏鬥形,加入40克米推平,放入兩塊瘦肉一塊肥肉,再加入25克米蓋好,包成粽子,将雜草繞好捆好。④取湯鍋加入水燒開,放入棕子生坯,用大火煮2小時,再改用小火煮1小時即可。

【提示】包棕子要大小均勻,煮時可以壓兩塊小石頭,以免熟得不均勻。

【特點】外形美觀,溜而不爛,鹹甜可口,肉嫩鮮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