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這個4味藥的良方,醫聖張仲景卻用上古神獸命名,究竟有什麼作用

在醫聖張仲景的《傷寒論》中,記載着諸多的方劑,其中的方劑名稱也是各有不同,有直接用藥物組成而命名的方劑,例如瓜蒌薤白湯,也有因為具有的功效命名的良方,例如下瘀血湯,還有的直接用了上古神獸命名,比如白虎湯。

白虎湯為什麼叫這個名字呢?最具科學的說法是清代的醫家柯琴,白虎處在西面,而四季中的秋季對應的就是西面,“秋金得令,炎暑自解”,因為白虎湯剛好具有清氣分熱的功效,是以這個方劑就用“白虎湯”來命名,顯得更為莊重。

這個4味藥的良方,醫聖張仲景卻用上古神獸命名,究竟有什麼作用

白虎湯這個經方,具有清熱生津的功效,由石膏、知母、甘草、粳米這四味藥組成,雖然藥物組成簡單,但是其中最重要的一味就是石膏,石膏在這個方劑中使用的含量,遠超另外三味中藥的總和,是以白虎湯的主打中藥就是石膏。

石膏辛甘大寒,歸入肺胃經,能夠輕松地清解陽明氣分熱盛,而且清熱的同時不會傷及體内的陰液,反而可以生津止渴,除去心中的煩躁之感。

這個4味藥的良方,醫聖張仲景卻用上古神獸命名,究竟有什麼作用

雖然白虎湯的主要成分是石膏,但是其他中藥的作用也是不可小觑的,知母質地溫潤,既可以輔助石膏清肺胃中的熱氣,同時可以滋陰潤燥,補充體内耗損的陰液,石膏和知母兩者的互相配合,可以增強清熱、除煩、生津的功效,可以說得上是治療陽明氣分熱證的最佳配伍。

粳米和甘草,兩者益胃生津,防止因為大寒傷及脾胃。

這個4味藥的良方,醫聖張仲景卻用上古神獸命名,究竟有什麼作用

白虎湯是清氣分熱的重要代表方劑,治療因為熱在氣分,導緻身熱不惡寒,反而是惡熱,汗液多出,口渴冷飲的病症,常常會有舌紅苔黃、脈數有力的舌脈特點。

白虎湯是治療傷寒陽明經證,或溫病氣分熱盛的基礎方。寒邪通過肌膚進入我們的體内,傷寒化熱傳入陽明經,或者溫邪由衛營傷及氣分,引發一系列的臨床症狀,體内的髒腑裡熱熾盛,是以會出現壯熱不惡寒;胃熱傷陰,裡熱蒸騰,逼迫津液外洩,是以患者通常會表現出煩躁不安、汗出不止。

這個4味藥的良方,醫聖張仲景卻用上古神獸命名,究竟有什麼作用

近代的中西醫彙通派先驅張錫純,更是對白虎湯采用了巧妙的用法,他認為白虎湯是治療陽明實熱證的千古良方,通過數十載的臨床實踐,凡是遇到陽明熱證的患者,病邪入裡,陽明熱實,就先用一兩劑白虎湯,這樣他不僅擴大了白虎湯的臨床使用範圍,還避免了因為下法不當引起的各種病情變化。

這個4味藥的良方,醫聖張仲景卻用上古神獸命名,究竟有什麼作用

不僅如此,他還創新自己的治療方法,加減化裁白虎湯的藥物組成,比如仙露湯,張錫純将白虎湯原本的甘草和知母,換成了元參和連翹,這樣不僅可以清陽明經熱,還可以治療陽明腑實病,增加了石膏治病的範圍。

雖然自從張仲景《傷寒論》創立白虎湯後,後世醫家都對裡面的石膏有巧妙的用法,但是如果說運用最為精妙的,那自然還是中醫泰鬥張錫純。

【本文由“金蘭中醫學社”新媒體獨家出品,圖檔來源于網絡。作者周淺,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複制】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