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老叟讀三國之一:羅貫中先生咋就落下了衛弘

作者:石遺

“老不讀三國”,年輕的時候不懂,現在老了,也不懂。為啥人老了,就不能讀三國呢?

我才不管這句老話呢。這些時,我是又讀三國,又看94版的電視劇三國。酷熱的天,打着赤膊,吹着電風扇,渾身還汗渣渣的。看三國解暑呢。

無論小說,還是電視劇,都是重看複重看。遇到一些不懂或有所思的問題,便記了下來。

羅貫中先生咋就落下了衛弘

老叟讀三國之一:羅貫中先生咋就落下了衛弘

衛弘與曹操 來自網絡

曹操殺董卓不成,便逃到他的老家,準備拉起隊伍,讨伐董卓。建立一支隊伍,是要花好多錢财的。而曹家家資是不夠的。于是,曹操的父親老曹,給兒子出主意說,鄉鄰衛弘,家中巨富,而且疏财仗義。如果能得到他的幫助,拉起隊伍讨伐董卓之事就能成。于是曹操連忙“置酒張筵,拜請衛弘到家,告曰:‘今漢室無主,董卓專權,欺君害民,天下切齒。操欲力扶社稷,恨力不足。公乃忠義之士,敢求相助!’衛弘曰:‘吾有是心久矣,恨未遇英雄耳。既孟德有大志,願将家資相助。’操大喜;于是先發矯诏,馳報各道,然後招集義兵,豎起招兵白旗一面,上書‘忠義’二字。不數日間,應募之士,如雨骈集。”衛弘是“盡出家資,置辦衣甲旗旛”。可以這樣說,沒有衛弘的慷慨資助,曹操根本不可能有他的隊伍。曹操把事業做大做成功,衛弘應該是第一功臣。

可是,羅貫中先生隻是把衛弘當做了一個出資的主。他的錢投出去沒有一點點回報。在曹操的上司班子裡,曹操連芝麻粒大的官都沒有給他。而且他給完錢後,就在一部厚厚的《三國演義》中再沒有出現了。

這是為什麼呢?是羅貫中先生把他忘了,還是羅貫中先生隻把他當成一個給曹操出錢的主,還是曹操無情無義,得了資助後就翻臉不認人了?

曆史上并沒有衛弘這個人物。這個人物是作者虛構的。但是作者為啥如此虛構呢?這樣虛構不合情理,也不合符曹操的性格。

有一種觀點,說是羅先生将衛茲誤記成了衛弘。

衛茲,史書有記。《三國志》有《衛臻傳》。衛茲是衛臻的父親。其傳雲:“衛臻字公振,陳留襄邑人也。父茲,有大節,不應三公之辟。太祖之初至陳留,茲曰:‘平天下者,必此人也。’太祖亦異之,數詣茲議大事。從讨董卓,戰于荥陽而卒。太祖每涉郡境,辄遣使祠焉。”裴松之在《三國志·武帝紀》有個批注:“世語曰:‘陳留孝廉衛茲以家财資太祖,使起兵,衆有五千人。’”

裴松之在《先賢行狀》的批注中,對衛茲有比較詳細的介紹:“茲,字子許。不為激詭之行,不徇流俗之名;明慮淵深,規略宏遠。為車騎将軍何苗所辟,司徒楊彪再加旌命。董卓作亂,漢室傾蕩,太祖到陳留,始與茲相見,遂同盟,計興武事。茲答曰:‘亂生久矣,非兵無以整之。’且言‘兵之興者,自今始矣’。深見廢興,首贊弘謀。合兵三千人,從太祖入荥陽,力戰終日,失利,身殁。”

就算羅貫中誤記,那麼衛茲的事總不會忘掉吧。他隻寫衛弘出錢,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我的看法是,對于這部宏大的小說,羅貫中先生寫來寫去,就把其中的人物忘掉了。

這在長篇小說創作中是會發生的事。

2021年6月26日星期六11:32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