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老叟读三国之一:罗贯中先生咋就落下了卫弘

作者:石遗

“老不读三国”,年轻的时候不懂,现在老了,也不懂。为啥人老了,就不能读三国呢?

我才不管这句老话呢。这些时,我是又读三国,又看94版的电视剧三国。酷热的天,打着赤膊,吹着电风扇,浑身还汗渣渣的。看三国解暑呢。

无论小说,还是电视剧,都是重看复重看。遇到一些不懂或有所思的问题,便记了下来。

罗贯中先生咋就落下了卫弘

老叟读三国之一:罗贯中先生咋就落下了卫弘

卫弘与曹操 来自网络

曹操杀董卓不成,便逃到他的老家,准备拉起队伍,讨伐董卓。建立一支队伍,是要花好多钱财的。而曹家家资是不够的。于是,曹操的父亲老曹,给儿子出主意说,乡邻卫弘,家中巨富,而且疏财仗义。如果能得到他的帮助,拉起队伍讨伐董卓之事就能成。于是曹操连忙“置酒张筵,拜请卫弘到家,告曰:‘今汉室无主,董卓专权,欺君害民,天下切齿。操欲力扶社稷,恨力不足。公乃忠义之士,敢求相助!’卫弘曰:‘吾有是心久矣,恨未遇英雄耳。既孟德有大志,愿将家资相助。’操大喜;于是先发矫诏,驰报各道,然后招集义兵,竖起招兵白旗一面,上书‘忠义’二字。不数日间,应募之士,如雨骈集。”卫弘是“尽出家资,置办衣甲旗旛”。可以这样说,没有卫弘的慷慨资助,曹操根本不可能有他的队伍。曹操把事业做大做成功,卫弘应该是第一功臣。

可是,罗贯中先生只是把卫弘当做了一个出资的主。他的钱投出去没有一点点回报。在曹操的领导班子里,曹操连芝麻粒大的官都没有给他。而且他给完钱后,就在一部厚厚的《三国演义》中再没有出现了。

这是为什么呢?是罗贯中先生把他忘了,还是罗贯中先生只把他当成一个给曹操出钱的主,还是曹操无情无义,得了资助后就翻脸不认人了?

历史上并没有卫弘这个人物。这个人物是作者虚构的。但是作者为啥如此虚构呢?这样虚构不合情理,也不合符曹操的性格。

有一种观点,说是罗先生将卫兹误记成了卫弘。

卫兹,史书有记。《三国志》有《卫臻传》。卫兹是卫臻的父亲。其传云:“卫臻字公振,陈留襄邑人也。父兹,有大节,不应三公之辟。太祖之初至陈留,兹曰:‘平天下者,必此人也。’太祖亦异之,数诣兹议大事。从讨董卓,战于荥阳而卒。太祖每涉郡境,辄遣使祠焉。”裴松之在《三国志·武帝纪》有个批注:“世语曰:‘陈留孝廉卫兹以家财资太祖,使起兵,众有五千人。’”

裴松之在《先贤行状》的批注中,对卫兹有比较详细的介绍:“兹,字子许。不为激诡之行,不徇流俗之名;明虑渊深,规略宏远。为车骑将军何苗所辟,司徒杨彪再加旌命。董卓作乱,汉室倾荡,太祖到陈留,始与兹相见,遂同盟,计兴武事。兹答曰:‘乱生久矣,非兵无以整之。’且言‘兵之兴者,自今始矣’。深见废兴,首赞弘谋。合兵三千人,从太祖入荥阳,力战终日,失利,身殁。”

就算罗贯中误记,那么卫兹的事总不会忘掉吧。他只写卫弘出钱,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我的看法是,对于这部宏大的小说,罗贯中先生写来写去,就把其中的人物忘掉了。

这在长篇小说创作中是会发生的事。

2021年6月26日星期六11:32草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