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元太祖聖武皇帝孛兒隻斤·鐵木真的傳奇人生

說起孛兒隻斤·鐵木真,也許很多人都不知道他是誰,其實他就是蒙古帝國可汗,尊号“成吉思汗”,想必成吉思汗這個名字很多人都并不陌生,很多經典電視劇改編都有成吉思汗存在,他出生在漠北草原斡難河上遊地區(今蒙古國肯特省),取名鐵木真,是世界史上傑出的政治家和軍事家;他深沉有大略,用兵如神。

孛兒隻斤·鐵木真(1162年—1227年8月25日),尊号“成吉思汗”,意為“擁有海洋四方“。為蒙古族乞顔部人,生于漠北斡難河(今鄂嫩河)上遊地區(今蒙古國肯特省)。大蒙古國可汗(1206年—1227年8月25日在位),世界史上傑出的軍事家、政治家。

公元1227年,鐵木真在興兵滅夏途中染病逝世,終年六十六歲。臨終前定下“聯宋滅金”的戰略,死後被秘密安葬于起辇谷。元朝建立後,累贈谥号為法天啟運聖武皇帝,廟号太祖。

那麼今天小編就來說說,元太祖聖武皇帝孛兒隻斤·鐵木真的傳奇人生,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元太祖聖武皇帝孛兒隻斤·鐵木真的傳奇人生

元太祖聖武皇帝孛兒隻斤·鐵木真的生平簡介

早年經曆

鐵木真(清朝官譯為特穆津,又譯帖木真、忒沒真),孛兒隻斤氏,于宋紹興三十二年(金大定二年,1162年)生于斡難河(今鄂嫩河)邊的跌裡溫盤陀山(又譯疊裡溫孛勒答黑)。據說他出生時,右手緊握着一塊大如石的血塊。

鐵木真的父親是蒙古乞顔部首領也速該;母親诃額侖出身弘吉剌部,同蔑兒乞人也可·赤列都結親,但在宋紹興三十一年(金大定元年,1161年)秋被也速該根據當時的“搶親”傳統搶來為妻。

鐵木真出生時,也速該生擒了塔塔兒部首領鐵木真兀格,為了慶祝勝利,他便給長子取“鐵木真”之名,意為“鐵之最精者”。

元太祖聖武皇帝孛兒隻斤·鐵木真的傳奇人生

少年時期

宋乾道六年(金大定十年,1170年),鐵木真九歲(《新元史》作十三歲)時,也速該攜鐵木真向斡勒忽讷惕部求親,在烏爾遜河西遇弘吉剌·特薛禅,與其女孛兒帖定親,鐵木真按照習俗留在弘吉剌部。

也速該歸經扯克兒時,被塔塔兒人、鐵木真兀格之子劄鄰不合在酒中下毒。傳回家中後,也速該毒發,于是速召鐵木真歸家,随後逝世。也速該死後,乞顔勢力中衰,部衆叛逃至泰赤烏部,鐵木真母子兄弟陷入了困境。

鐵木真母子被族人撇下在營盤以後,孤兒寡婦,生活非常困苦。為了養活幼子,诃額侖緊束衣帶,日夜奔波在斡難河畔,“拾著果子,撅著草根”,以将幼子撫養成人。诃額侖與諸弟則“将針做鈎兒,于斡難河裡釣魚,又結網捕魚”,來奉養母親。鐵木真的幼年時代,就是在“這般艱難”情況下度過的。

诃額侖(坐者)與孛兒帖的雕塑一日,鐵木真兄弟四人在一起釣魚,鐵木真釣了一尾金色的魚,被别克帖兒和别勒古台奪去。加之前次帖木真射得一告天雀,亦被别克帖兒奪走。是以,帖木真在一氣之下,競約同胞弟合撒兒用箭射死别克帖兒。帖木真這種同室操戈的殘忍行為,立刻激起了诃額侖的憤怒,引證祖言古語,嚴加訓斥。诃額侖對鐵木真的言傳身教,對他一生的事業不無影響。

很久之後,泰赤烏部的塔裡忽台唯恐鐵木真兄弟力量壯大,于是乘機來襲,鐵木真逃入帖兒古捏山,仍被擒獲。後來,他瞄準時機逃走,因泰赤烏部屬民鎖兒罕失剌一家的救助,藏在羊毛車裡,才得以脫出羅網。

此後,他徙帳于古連勒古山内的桑沽兒河(今蒙古國烏蘭巴托東南)的合刺魯格的青海子(一譯闊闊海子)。

元太祖聖武皇帝孛兒隻斤·鐵木真的傳奇人生

統一各部

鐵木真出逃後,知道要抵抗泰赤烏的壓迫,必須尋求更強大勢力的庇護,于是投靠也速該的“安答”(anda,意為契交,義兄弟)、克烈部首領脫裡(即後來的王汗),尊之為父,表示臣屬。從此他開始積聚力量,收集舊部衆,移帳到克魯倫河上遊的“不兒吉之地”。

後來,鐵木真的仇敵、蔑兒乞惕部的脫黑脫阿等來襲(脫黑脫阿是诃額侖第一任丈夫也客赤列都的兄長),鐵木真與其弟别裡古台,“那可兒”(意為門戶奴隸)博爾術,兀良哈人者勒蔑奉诃額倫避入不兒罕山。孛兒帖及其他家人躲避不及,均被擄去。鐵木真請求王汗和蒙古劄答闌部貴族劄木合幫助,在不兀剌川流域襲擊蔑兒乞人,大獲全勝,不僅奪回家人,還擄掠了大批财物和奴隸。

戰後,鐵木真和劄木合返豁兒豁納黑主不兒之地,二人重新約為安達,“連營逾年”。随着鐵木真的力量逐漸壯大起來,他逐漸脫離劄木合,回到了桑沽兒河旁獨立建營。原來的部屬和一些尼魯溫蒙古部落紛紛來歸,各家乞顔貴族也都向鐵木真靠攏,如巴魯剌思人忽必來,忙忽人哲台,兀良哈人速不台,從父答裡台斡惕赤斤,從弟阿勒壇、忽察兒等。

這些人重新結合成乞顔貴族聯盟,于宋淳熙十六年(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在青海子共同推舉鐵木真為首領。鐵木真被推舉為汗後,立即建立了自己的護衛組織,命博爾術及胞弟拙赤合撒兒、異母弟别裡古台等為長,分設了帶弓箭的、帶刀的、掌馭馬的、掌飲膳的、管放牧羊群、馬群的、掌修造車輛的守衛宮帳的等十種職務,都命其親信那可兒擔任,組成了一支隸屬于自己的精悍隊伍。

當時蒙古諸部中,泰赤烏部貴族“地廣群眾,号為最強”,他們自然不能容忍乞顔部重興。宋紹熙元年(金明昌元年,1190年),劄木合與泰赤烏部等起兵三萬進攻鐵木真,鐵木真方面組成十三翼軍隊抵抗。兩軍大戰于桑沽兒河附近的答蘭版朱思之野,鐵木真難以抵敵,率部退到斡難河的一個狹地中。

泰赤烏部雖勝,但“内無統紀”,那顔們互争權力,對部衆十分殘暴,而鐵木真則極力籠絡人心,厚待部民,是以照烈、兀魯、忙兀等尼魯溫蒙古部落都脫離泰赤烏,歸附鐵木真。

宋慶元二年(金明昌七年,1196年),塔塔兒部叛金,被金丞相完顔襄統兵擊潰,向斡裡劄河(今蒙古東方省烏勒吉河)逃奔。鐵木真聞訊,即向脫裡汗報告,于是脫裡率領克烈軍,鐵木真以“為父祖複仇”的名義征集蒙古部軍相從,進至斡裡劄河,攻破塔塔兒堡寨,獲其首領,“盡擄其車馬糧饷”。完顔襄以助征叛部有功,授脫裡王号,脫裡自此稱王汗;鐵木真則被授予“劄兀惕忽裡”(ja’ut-quri,諸乣統領)官号。

斡裡劄之戰和金朝的封賞,大大提高了鐵木真的威望和權力。從此他可以用金朝任命的部族長官身份統轄部衆,号令諸家貴族。回軍後,鐵木真以違背盟誓,不肯出兵為父祖複仇,還乘機偷襲他的老營等理由,擊滅乞顔部長支貴族主兒乞部,奪取其部民,進而消除了聯盟内最有資格與他争奪權位的一家勢力。

宋慶元六年(金承安五年,1200年),鐵木真會同王汗進攻泰赤烏部,在斡難河北得勝,殺塔兒忽台。接着又随從王汗進兵呼倫貝爾草原,攻打合答斤、散隻兀、朵兒邊、塔塔兒、弘吉剌等部,大掠其部民、牲畜。草原各部貴族害怕鐵木真的崛起,推舉劄木合為“古兒汗”(即衆汗之汗),誓與鐵木真為敵。

宋嘉泰元年(金泰和元年,1202年),劄木合糾集泰赤烏氏殘部及各部,組建十二部聯軍,謀攻鐵木真。鐵木真與王汗起兵迎敵,在海刺兒河(海拉爾河)支流的帖尼火魯罕之地大破劄木合的聯盟,劄木合投降王汗。

同年秋,鐵木真進攻塔塔兒部,進兵消滅答蘭涅木兒格思之地(在今貝爾湖南)的塔塔兒部,他與王汗又共同擊敗了乃蠻不欲魯罕的進攻。在攻打塔塔兒之前,鐵木真釋出了兩條劄撒(即法令),一是戰勝時不許貪财,事定後均分所得财物;二是戰鬥中兵馬退動至原排陣處要傳回力戰(防止沖亂本軍陣腳),違者斬。這是鐵木真就任聯盟首領後的第一次立法,其意義在于提高汗權,限制各家貴族。而在之後不遵指令的乞顔貴族,也被他派那可兒責罰。

鐵木真追擊泰赤兀部,在指揮作戰中被泰赤兀部将射中脖頸,生命垂危。者勒蔑為他吸吮淤血,并盜來酸奶救活了鐵木真。第二天清晨,泰赤兀部衆向鐵木真投降。泰赤兀部的覆滅,鏟除了鐵木真統一蒙古各部的巨大障礙,而其部将如神箭手哲别、納牙阿等也成為鐵木真征服天下的得力助手。

長期以來,鐵木真一直臣事王汗,追随他東征西讨,巧妙地利用克烈的勢力壯大力量,清除了蒙古内部的敵對貴族,消滅了東部地區各強大部落。鐵木真的勢力日益壯大,引起王汗及其子亦剌合鮮昆的疑忌,劄木合、按彈等蒙古部貴族也力勸王汗除掉他。以前鐵木真曾為長子術赤向亦刺合之女求婚遭到拒絕,宋嘉泰四年(金泰和四年,1203年)春,王汗父子計議僞許婚約,邀鐵木真來飲“布渾察兒”(定婚宴),乘機謀害,鐵木真得到密報,慌忙整軍備戰。

王汗謀洩,發兵來攻,雙方戰于合蘭真沙陀(今内蒙古烏珠穆沁旗北境),鐵木真因兵寡失利,部衆潰散(參見合闌真沙陀之戰)。他退到哈拉哈河旁的建忒該山整頓潰卒,僅得四千六百騎,然後轉移到班朱尼河(又作巴勒渚納河,今呼倫湖西南附近)休整。當時鐵木真處境極為艱難,至射野馬為食,汲渾水以飲,于是“舉手仰天”,與追随他的那可兒們宣誓:“使我克定大業,當與諸人同甘苦。苟渝此言,有如河水。”“同飲班朱泥河水”成為鐵木真艱苦創業的佳話,載入史冊。

王汗獲勝後,愈加驕傲輕敵。而鐵木真在元氣漸複後,探知王汗正在折折運都山(今克魯倫河上遊)宴飲歡娛,毫無防備,于是率軍偷襲,圍攻王汗營帳,經過三天三夜激戰,擊潰其主力。王汗狼狽西逃入乃蠻部境,被乃蠻邊将所殺。亦剌合逃到西夏,被逐,又輾轉至曲先(今新疆庫車),也被當地人所殺。克烈部衆盡被鐵木真所并。至此,他完全征服了東起大興安嶺、西至杭愛山的所有部落,“帝業”基本上奠定了。

克烈的滅亡震驚了乃蠻部統治者,宋嘉泰四年(金泰和四年,1204年),自恃強大的乃蠻部首領太陽汗決定出兵攻打蒙古,并遣使連結漠南的汪古部,但未能成功,汪古部反将乃蠻使者及情報送知鐵木真。

鐵木真得報後,決議将軍馬集中在哈拉哈河旁,按千戶、百戶、十戶統一編組,委派各級那顔,并建立了一支護衛軍。然後率軍逆克魯倫河西進,布陣于薩裡川(今克魯倫河與土拉河兩河上遊之間)。太陽汗除率乃蠻本部軍外,又收羅了劄木合等一批蒙古、克烈敗散的貴族,蔑兒乞,斡亦刺部亦領兵來助,兵力甚多,但軍紀渙散,内部沖突重重,太陽汗又懦弱無能。

當乃蠻軍進至鄂爾渾河之東的納忽昆山時,蒙古軍亦至,劄木合等見鐵木真軍容甚盛,難以取勝,即離太陽汗散去。乃蠻軍大敗,太陽汗受傷被擒,不久死去;其子屈出律率殘部西逃,投奔其叔不欲魯罕。鐵木真乘勝進兵至阿勒台山,征服了乃蠻部。劄木合逃亡到倘魯山(今唐努山),被跟随他的五個那可兒捕送鐵木真處死。 滅太陽汗後,鐵木真立即發兵北攻三姓蔑兒乞,其首領脫脫逃奔乃蠻不欲魯罕,蔑兒乞部亦被征服。

元太祖聖武皇帝孛兒隻斤·鐵木真的傳奇人生

建号稱汗

鐵木真統一蒙古高原各部落後,于宋開禧二年(金泰和六年,1206年)春在斡難河(今鄂嫩河)源頭召開“忽裡勒台”(蒙古語:Khural,“大聚會”之意),大會蒙古貴族。據說出身晃豁壇氏的巫師闊闊出(号“帖蔔騰吉裡”,意為上天代言人)上言:“如今地上稱為古兒罕的各國君主都被你征服,其領土都歸你治下,是以你也應該有普天下之汗的尊号。上天旨意,你的稱号應為成吉思汗。”于是諸王和群臣為鐵木真上尊号“成吉思汗”(Činggis Qaγan,一譯為“青吉思”,意為“擁有海洋四方的可汗”,一稱意為“可怕的”“強健的”)。

随後,鐵木真建九斿白纛,以本部落名稱為國号,稱“大蒙古國”(也客蒙古兀魯斯)鐵木真登基後,實行軍政合一的千戶制,擴建中軍護衛怯薛軍,建立了一支屬于大汗的護衛軍;頒布了《大紮撒》(鮑培轉寫:Yehe Zasag),這是世界上第一套應用範圍最廣泛的成文法典。

元太祖聖武皇帝孛兒隻斤·鐵木真的傳奇人生

進攻西夏

蒙古高原各部統一後,繼續對鄰國就進行掠奪戰争便成為了他們的目标。鐵木真曾對為争奪繼承權而争吵的兒子們說:“天下地土寬廣,河水衆多,你們盡可以各自去擴大營盤,征服邦國。”又曾訓示諸将:“男子最大之樂事,在于壓服亂衆,戰勝敵人,奪取其所有的一切,騎其駿馬,納其美貌之妻妾。”

蒙古建國後,開始對外發動大規模征服戰争。鐵木真将矛頭對準西夏和金朝,并采取“先弱後強”的政策,首先進攻經濟富庶,占據戰略要沖的西夏。

自宋開禧元年(金泰和五年,1205年)三月起,鐵木真就對西夏邊境發動了第一次掠奪性進攻,破力吉裡寨(今甯夏中衛)、經落思城,擄掠了大量人口、牲畜。

宋開禧三年(金泰和七年,1207年)秋,蒙古第二次侵入西夏,占領兀剌海城,夏方集右廂諸路軍抵抗,蒙古軍不敢深入,次年(1208年)三月退回。

宋嘉定二年(金大安元年,1209年),蒙古第三次大舉攻夏。夏襄宗李安全命太子李承祯為主帥、大都督府令公高逸為副,率五萬軍隊禦敵,被蒙古軍擊敗,高逸被俘,不屈而死。四月,兀剌海城守将出降,蒙古軍長驅直入,在相持兩月後,計擒夏外衛要沖—克夷門守将嵬名令公,取克夷門,進圍夏都中興府(今甯夏銀川)。鐵木真下令引河水灌城,因外堤決,倒灌蒙古軍營,隻得撤圍,派人議和,迫使李安全獻女求和,同意附蒙攻金,年年納貢。

宋嘉定十年(金貞祐五年,1217年),蒙古軍征兵于夏,未得回應,遂渡黃河,再侵西夏,次年(1218年)正月直抵中興城下,夏神宗李遵顼出逃西涼州。不久後遣使請降,蒙古方才退兵。

宋嘉定十七年(金正大元年,1224年),鐵木真又發兵攻夏,攻占銀州(今陝西米脂西)。宋寶慶二年(金正大三年,1226年),鐵木真因西夏“納仇人”,率軍發動大規模的滅夏之戰。次年(1227年)六月,夏末帝李晛投降,西夏滅亡。

元太祖聖武皇帝孛兒隻斤·鐵木真的傳奇人生

南下攻金

早在蒙古建國前,鐵木真便對金朝的政治腐敗、兵備松弛、内部沖突嚴重等情況就有所了解。 宋嘉定元年(金泰和八年,1208年),金章宗完顔璟逝世,衛王完顔永濟即位。以前鐵木真曾到淨州(今内蒙古四子王旗西北)進貢,完顔永濟奉诏受貢,是以鐵木真見過他,知其庸碌無能。完顔永濟即位後,遣使傳诏蒙古。鐵木真見此等庸碌之人也能做中原皇帝,由是更輕視金朝,不肯跪拜受诏,乘馬北去。完顔永濟聞訊大怒,策劃襲擊蒙古。鐵木真開始并不相信,在得到金乣軍的密報後,才決定先發制人。

宋嘉定四年(金大安三年,1211年),鐵木真以替祖先複仇(蒙古俺巴孩汗等首領曾被金朝以叛亂罪處死)為借口,親率大軍攻金。蒙古軍主力由金西北路邊牆突入,破烏沙堡(今河北張北西北)、烏月營。金西北路統軍主帥完顔承裕畏敵,從撫州(今河北張北)退到宣平(今張家口西南),使昌(今内蒙古太仆寺旗九連城)、桓(今内蒙古正藍旗北)、撫三州盡失。金軍号稱三十萬,據守野狐嶺(今河北萬全膳房堡北),被鐵木真麾師擊敗,在逃至浍河堡(今河北懷安東)時遭蒙古軍追擊,“死者蔽野塞川”,史稱“金人精銳盡沒于此”。蒙古軍突入居庸關,直逼金中都(今北京)城下,然後凱旋而歸。鐵木真之子術赤、察合台、窩闊台率領另一軍隊由西南路邊牆進入金境,攻掠淨州、豐州(今内蒙古呼和浩特東白塔鎮)、雲内(今内蒙古托克托東北)、東勝(今托克托)、武州(今山西五寨北)、朔州等城。

宋嘉定五年(大安四年,1212年),蒙古乘勝攻取宣德(今河北宣化)、德興(今河北涿鹿),并繼續攻取山後諸州。在攻西京(今山西大同)時,鐵木真為流矢所中,遂撤兵。其先鋒哲别攻東京(今遼甯遼陽),突入城中,大掠而還。

宋嘉定六年(至甯元年,1213年),鐵木真會集大軍再入野狐嶺,進至懷來(今屬河北)、缙山(今北京延慶)等地,激戰之後,大敗完顔綱、術虎高琪所率金軍十餘萬,追擊至居庸關。因居庸關防守堅固,鐵木真采用迂回包抄戰術,留下少數軍隊攻關,自率主力馳向西南,由紫荊口(河北易縣西)突入,陷涿、易等州;哲别率精騎奔襲南口,内外夾攻,取居庸關。之後分兵包圍中都。鐵木真命術赤等率右路軍循太行山南下,掠河北西路、河東南、北路,抵黃河;其弟哈撒兒等率左路軍掠薊、平(今河北盧龍)、灤諸州;鐵木真親自與幼子拖雷率中路軍,掠河北東路、山東東、西路,亦抵黃河。蒙古三路軍在黃河以北的八路之地大肆屠戮、劫掠,稱“兩河山東數千裡,人民殺戮幾盡,金帛、子女、牛羊馬皆席卷而去,屋廬盡毀,城郭丘墟矣”。

宋嘉定七年(貞祐二年,1214年)春,蒙古三路軍會合,包圍中都,遣使入城索貢。新即位的金宣宗完顔珣被迫獻完顔永濟女歧國公主及大量金帛、童男女求和,鐵木真一時無法克城,于是退出居庸關。同時,他命大将木華黎與驸馬孛秃等攻取遼東、西諸地。五月,金宣宗南遷南京(今河南開封),中都附近的乣軍嘩變降蒙,鐵木真遂以金“違約”遷都為藉口,派兵再圍中都,以圍城打援和招降之策,攻取、招降旁近州縣。

宋嘉定八年(貞祐三年,1215年)五月,中都失陷,鐵木真派失吉忽秃忽等将金銀、珠玉、錦緞盡數運往大營。以劄八兒火者為“黃河以北鐵門關(居庸關)以南天下都達魯花赤”,與石抹明安共同鎮守中都。同時獲金臣、契丹人耶律楚材,委以重任。在征金過程中,鐵木真采納了石抹明安、王揖的建議,變屠殺為招降,使金軍望風迎降。為适應攻城需要,鐵木真采納部将建策,逐漸建立炮軍,攻城以炮石為先。後來攻城作戰,一次用炮即達數百座,迅即破城。同時,為吸取各民族的先進技術四處掠奪工匠藝人,一城即掠數萬。随後建工匠軍,設廠冶鐵制造兵器。在通信聯絡上建立“箭速傳騎”,日速數百裡,軍令傳遞和軍隊調遣速度是以增快。

宋嘉定九年(貞祐四年,1216年)春,蒙古大軍退回漠北。次年(1217年),鐵木真授予木華黎代表大汗權威的九旃白旗,許其承制行事,封太師國王,命他統領劄刺亦兒等五部,及契丹、女真、乣漢諸軍,專征金朝。木華黎學習金朝制度,在燕、雲地區建立了軍事統治機構,漢人稱之為“都行省”;又從所統諸部蒙古軍中抽調軍馬組成五部探馬赤軍,任命其部将率領,充當先鋒和鎮戍部隊。他遵照鐵木真“招集豪傑,戡定未下城邑”的旨意,廣納各地官僚、土豪,利用他們去擴大占領區,如真定(今河北正定)史天倪、史天澤兄弟,易州張柔,東平嚴實,濟南張榮,益都李全等。

而金朝也采取籠絡土豪的政策。這個時期黃河以北的蒙金戰争主要表現為雙方土豪武裝之間的争城奪地,形成拉鋸狀态。至宋嘉定十六年(金元光二年,1223年)病逝為止,經過六年征戰,木華黎征服了金朝河北、山東等地。木華黎死後,其子孛魯襲職,繼續攻略河朔諸地。

元太祖聖武皇帝孛兒隻斤·鐵木真的傳奇人生

率軍西征

鐵木真建國不久,就招服了貝加爾湖東西的八刺忽、豁裡、秃麻等部;又遣使至吉利吉思部招谕,使其首領進貢臣服。後因豁兒赤那顔至秃麻部選美女,激起反抗。宋嘉定十年(金貞祐五年,1217年),成吉思汗遣大将博爾忽統兵讨伐,被秃麻人襲殺,遂再遣将征讨,才将其平定。

因吉利吉思部拒絕出兵協助蒙古讨伐秃麻部,鐵木真于是在宋嘉定十一年(金興定二年,1218年)派術赤統兵征讨,先收取了“八河”(今烏魯克穆河上源)之地的斡亦剌部,遂渡謙河(今葉尼塞河上遊),征服烏斯、撼合姒納、康合思、秃巴思、不裡牙惕等部,進取吉利吉思,追至亦馬兒河(今鄂畢河),盡降之。其西的客失的迷、帖良古、失必兒等部皆降。

宋嘉定元年(金泰和八年,1208年)至宋嘉定四年(金大安三年,1211年),間,蒙古大将忽必來在率軍掃蕩盤踞也兒的石河(今額爾齊斯河)的乃蠻、蔑裡乞殘部時,相繼降服了原西遼的屬國畏兀兒(今新疆吉木薩爾、吐魯番一帶)、哈刺魯(今新疆霍城西)等部。而乃蠻的屈出律逃亡到西遼都城虎思斡耳朵(今吉爾吉斯斯坦托克馬克西南)後,設計篡奪了西遼的帝位。

宋嘉定十一年(金興定二年,1218年),鐵木真遣哲别率軍征讨屈出律,在巴達哈傷的撒裡桓(今新疆塔什庫爾幹)之地将其擒殺。自此,西遼境土盡歸蒙古,大蒙古國就與中亞強國花刺子模接壤。

元太祖聖武皇帝孛兒隻斤·鐵木真的傳奇人生

滅亡花拉子模王朝

宋慶元六年(金承安五年,1200年),花刺子模沙阿阿拉烏丁·摩诃末繼位,自稱蘇丹,大肆擴張,并在攻取西遼大量土地後,策劃進一步向東擴張。

宋嘉定八年(貞祐三年,1215年),摩诃末派遣一隊使團到東方探聽蒙古與金朝的戰争情況。鐵木真接見了使者,表示願與花刺子模友好通商,并遣使回訪,同時組織了一支400多人的商隊前往花刺子模貿易。

宋嘉定十一年(金興定二年,1218年),商隊抵達花刺子模邊城訛答刺(今哈薩克斯坦錫爾河中遊東之齊穆耳),該城長官哈隻兒·隻蘭秃貪圖商隊财物,競誣為間諜,将他們盡加殺害,奪其貨物。一名幸免于難的駱駝夫逃回蒙古報告,鐵木真憤怒至極,派三位使者前往問罪,又被摩诃末殺一人,二人在被剃須後驅逐出境。訛答剌事件成為鐵木真出兵中亞的借口,兩國之間的戰争不可避免。

宋嘉定十二年(金興定三年,1219年)夏,鐵木真統領20萬大軍越過阿勒台山(阿爾泰山脈),在也兒的石河駐夏後,即進入花刺子模國境,分兵四路:察合台、窩闊台圍攻訛答刺;術赤率一軍沿錫爾河而下攻取氈的、養吉幹等城;阿刺黑那顔率一軍玫取錫爾河上遊的忽氈等城及費爾幹納地區;鐵木真自與拖雷統領中軍徑趨河中。摩诃末聞蒙古軍已過錫爾河,慌忙從新都撒馬爾罕退到阿姆河南岸。

宋嘉定十三年(金興定四年,1220年)二月,鐵木真攻陷不花剌;三月,進圍撒馬爾罕,五日後将其攻克,展開了破壞性的掠奪和屠殺政策。此外,鐵木真又遣速不台、哲别等統兵三萬追擊摩诃末。摩诃末在蒙古軍緊逼下輾轉西逃,最後遁入寬田吉思海(裡海)南岸附近一個島上,不久病死,傳位于其子劄蘭丁·明布爾努。

宋嘉定十三年(金興定四年,1220年)秋後,鐵木真命拖雷率精銳渡阿姆河,攻取呼羅珊地區諸城,到宋嘉定十四年(金興定五年,1221年)夏,馬魯、你沙不兒、也裡等城被相繼攻陷。術赤、察合台、窩闊台等率軍圍攻玉龍傑赤數月,将其攻克。

随後,鐵木真自統中軍攻取忒耳迷等阿姆河沿岸諸城後,于宋嘉定十四年(金興定五年,1221年)初渡阿姆河,取巴裡黑,進圍塔裡寒寨,連攻七個月,在拖雷率軍來會後才破城。此時,劄蘭丁在哥疾甯重新集結了約10萬軍隊,在興都庫什山腳下的八魯灣川擊敗了失吉失秃忽率領的3萬蒙古軍,聲勢複振,已被蒙古占領的一些呼羅珊城市紛紛起義響應。鐵木真會合諸路軍隊,越過興都庫什山,趁劄蘭丁内部不和、諸部離散的機會,于同年十一月在申河(印度河)北岸一舉擊潰劄蘭丁軍,迫使其逃往印度。

宋嘉定十五年(金興定六年,1222年)春夏之間,蒙古軍繼續攻略申河一帶,鎮壓呼羅珊諸城叛亂。巴剌率蒙古軍繼續追擊劄蘭丁,一路未見蹤迹,加上時值炎夏,蒙古人難以适應北印度的氣候,就于宋嘉定十四年(金興定六年,1223年)撤回。此年十月,鐵木真下诏班師。

宋嘉定十七年(金正大元年,1224年)到也兒的石河駐夏,翌年(1225年)二月回到土拉河行宮。鐵木真占領花剌子模後,命長子術赤鎮守,并在各城設定達魯花赤。

元太祖聖武皇帝孛兒隻斤·鐵木真的傳奇人生

西征東歐

蒙古第一次西征速不台、哲别在完成了追擊摩诃末的任務後,奉命繼續抄略波斯中西部諸城。宋嘉定十五年(金興定六年,1222年)春,攻入谷兒隻(格魯吉亞王國)、失兒灣等地,由打耳班(今俄羅斯達吉斯坦共和國傑爾賓特)越過太和嶺(高加索山),先後擊破阿蘭、欽察諸部,駐冬于欽察之地。應欽察首領玉裡吉的請求,羅斯諸王公在基輔決定聯合抗擊蒙古,殺死速不台、哲别派來的議和使者。

宋嘉定十四年(金興定六年,1223年)五月,蒙古與羅斯、欽察聯軍會戰于迦勒迦河之東,因羅斯諸王公互不團結,不能協同作戰,終被蒙古軍一一擊潰。速不台、哲别統兵抄掠羅斯南部後東還,經伏爾加河,又攻掠保加爾人(關于此役勝敗有争議),然後由裡海、鹹海之北傳回蒙古。此次遠征,使蒙古軍足迹遠抵克裡米亞半島,是為第一次西征。

元太祖聖武皇帝孛兒隻斤·鐵木真的傳奇人生

患病去世

宋寶慶元年(金正大二年,1225年)秋,經過七年西征的鐵木真回到漠北。次年(1226年),因西夏背盟,鐵木真不顧六十四歲高齡,堅持親征西夏。他自漠北南下,先取黑水城,消滅夏西部諸軍司的軍隊,然後沿額濟納河南下,到渾垂山避暑。随後接連攻占沙州(今甘肅敦煌西)、肅州(今甘肅酒泉)、甘州(今甘肅張掖)、西涼府(今甘肅武威)、靈州(今甯夏靈武西南)等地,進圍中興府。夏獻宗李德旺憂懼而死,其侄末帝李晛繼位。

中興府被圍日久後,夏末帝被迫遣使求和。宋寶慶三年(金正大四年,1227年)春,鐵木真派一部分軍隊圍攻中興府,自己率軍南下進金境,攻陷臨洮府等地,駐夏于六盤山休養。病危後,他要求諸子團結一緻,擁戴三子窩闊台繼位,并留下遺囑:利用宋、金世仇借道宋境,聯宋滅金。

七月十二日(1227年8月25日),鐵木真在六盤山下的清水縣(今屬甘肅)病逝,時年六十六歲(《蒙兀兒史記》記為七十一,《新元史》記為七十三)。被葬于肯特山起辇谷。随後,蒙古諸将接受了夏末帝的投降,并遵照鐵木真的遺命将其殺死。

窩闊台和拖雷則遵守鐵木真的遺策,于宋端平元年(金天興三年,1234年)的蔡州之戰中滅亡金朝。元朝至元二年(1265年)十月,元世祖追尊鐵木真廟号為太祖。至元三年(1266年)十月,追贈谥号為聖武皇帝。元至大二年(1309年)十二月,元武宗加谥“法天啟運”四字。此後,鐵木真被定谥為法天啟運聖武皇帝。

元太祖聖武皇帝孛兒隻斤·鐵木真的傳奇人生

相關話題:孛兒隻斤·也速該為什麼要用敵人的名字來給兒子成吉思汗命名呢?

成吉思汗的誕生無疑是蒙古曆史上最重要的事情,和很多帝王将相、聖人、英傑一樣,成吉思汗從降生那一刻起就注定了他的不平凡。那麼成吉思汗降生時到底發生了什麼?也速該為什麼要用敵人的名字來給兒子命名呢?

這孩子長得非常漂亮,十分的俊美,大家都交口稱贊,這個孩子生出來之後,族中的長輩發現這個孩子的一隻手緊緊地握着張不開,是以這個長輩就上來把孩子的小手輕輕地扒開,扒開一看,孩子手裡握着一塊凝血,凝固的血塊,顔色像紅寶石一樣鮮豔,大家覺得這真是天生異人,這個孩子肯定是一個了不起的非凡的人物。

然後就趕緊快馬去給也速該送信。很快也速該就趕到了,也速該一聽,大家說不但孩子長得漂亮,手裡還握着一塊凝血,啼哭聲異常的嘹亮,劃破長空簡直是不得了,然後也速該趕緊三步兩步沖過去了,把孩子抱起來一看,果然像大家說的這樣,孩子手裡握的這塊凝血,兩頭尖成矛尖的那種形狀,也速該非常高興把這孩子高高舉起舉過頭頂跟大家講,這就是草原的狼王,這就是我們将來蒙古人的領袖。

看到他手裡握的這塊凝血了嗎?這是我們民族的象征,我們民族生生不息,曆盡坎坷,将來發展壯大,希望就寄托在這個孩子身上,于是大家一起拔出長刀直刺藍天,大聲歡呼,好,終于盼來了這樣一位英明少主橫空出世,覺得非常了不起。大家都為也速該首領誕生這樣的一位非凡的兒子感到驕傲。

然後也速該就趕緊回到自己的營地,就把經過包括跟塔塔兒部打仗的經過,诃額侖夫人生兒子的經過,就報告給了忽圖剌,忽圖剌這個時候已經是非常的就病勢已經很沉重了。

忽圖剌聽完也速該的彙報之後,特别高興,老爺子很欣慰,非常高興。這太好了,你看我終于又看到隔輩人了,我們黃金家族又添新丁,給孩子起個名。這孩子總得有個名叫什麼呢?忽圖剌一想,前些日子跟塔塔兒打仗,今天又得了個兒子,我又擒獲了塔塔兒的大将,塔塔兒的勇士,鐵木真兀格。好,就用被我擒獲的敵人的勇士的名字命名。

是以就給自己新生的兒子命名為鐵木真。孛兒隻斤·鐵木真,是以我們從這裡邊可以看出來什麼?蒙古部落是一個尊重勇士的部族,用被擒獲的敵人的勇士給自己的孩子命名。一般來講說,被我抓住的這個俘虜我是很瞧不起他的,怎麼可能用俘虜的名字給自己的孩子命名?蒙古人恰恰不這麼看,鐵木真是一個勇士,他為自己的部落為塔塔兒部竭盡了全力,兵敗被俘,不丢人不可恥,他能做到這一點,很不錯。

是以我也用這個勇士的名字給我的孩子命名,我希望我的孩子以後對于我們的部落盡忠,像鐵木真一樣像他一樣勇敢,像他一樣堅強,像他一樣忠貞。

是以尊重勇士的民族是了不起的民族,特别是尊重敵方的英雄,敵人很英雄,你把它戰勝了,證明你更英雄。是以贊揚敵人,贊美敵人,但是他這麼強大,這麼勇武,我都能戰勝它,其實反襯出自己更強大更高貴。是以也速該用被俘的敵方将領鐵木真的名字給自己的孩子命名。

元太祖聖武皇帝孛兒隻斤·鐵木真的傳奇人生

揭秘:關于這個鐵木真到底是什麼意思?

曆來衆說紛纭,有的認為就是鐵的意思,有的說是鐵匠的意思,還有的說是精鋼的意思,我個人感覺應該是精鋼這個意思,比較解釋的通,不可能說也速該這樣的一位部落首領,給自己的兒子起名叫、鐵匠,他難道希望自己的兒子将來就做一個鐵匠,說叫鐵,鐵如果跟精鋼比起來,鐵百煉才能成鋼。是以我覺得鐵木真就是金剛的意思。

忽圖剌欣慰的看到自己有了隔輩人,而且黃金家族又添了這麼一位手握凝血的超常兒童,是以忽圖剌很欣慰。忽圖剌就跟也速該講,說人活百年總有一死,我的時間不多了。是以我希望我死之後,你能接過部落首領的位置,擺在你面前的是一個重擔,你不要覺得這是什麼天大的便宜,我是把一個千斤的重擔讓你來承擔。

你看當草原上群雄并起,咱們蒙古部強林環伺,北有蔑兒乞東有塔塔兒,要讓咱們蒙古部生存發展下去很不容易,你一定要注意做事要冷靜,要大膽,也要細心,這樣才能當好一個部落首領。也速該聽着叔父的諄諄教誨,然後看着叔父行将就木,是以也速該也是非常的痛苦,不斷的流淚,不斷的點頭稱是,叔叔您放心,您走了之後,我一定會把咱們的部落帶上興旺發達之路。不會辜負您老人家一番厚愛,您放心。忽圖剌看到自己所傳得人,也就欣慰的閉上了雙眼,也速該就繼承了首領的位置。

元太祖聖武皇帝孛兒隻斤·鐵木真的傳奇人生

相關問題:元太祖孛兒隻斤·鐵木真到底有多厲害呢?

如果大家把成吉思汗當成一個創業者的話,那麼咱今天這個時代的創業者簡直就是弱爆了。怎麼說呢,成吉思汗原本隻是一個草原上的孩子,他們家居住的那種蒙古族部落是一個很小的部落,真的隻有很小很小,幾個人那種,就是不知道自己随時都有可能死亡的一種狀态下長大的。

在這種環境中長大的孩子,理應很平凡的過一生。但是他沒有 ,他做了什麼事呢?他用了25年的時間征服的領土,是羅馬用将近400年的時間來完成的。成吉思汗征服的國土到底有多大呢?打個比方就是,曆史上所有征服者,都沒有他占領的領土多,他比以往征服者至少多出兩倍的領土。整個蒙古國當時的面積大概有3100多萬平方公裡。用今天的話來說 ,大概就是今天三十多個國家加起來的面積。這麼大的面積都是被蒙古人來統治的。

挺大的吧哈哈!然後吧!最偉大的一點我覺得就是他的軍隊 ,就是随他征戰的軍隊有多少人呢? 給個數字 ,當時整個蒙古國人口總量100來萬,而成吉思汗的軍隊隻有十分之一,10萬人左右 ,現如今一個體育館也不止裝10萬人吧!這就是後世所說的蒙古大軍,就是這十萬人的蒙古大軍,橫掃了世界 打到了歐洲地中海,統治了三千多萬平方公裡的土地。除了這些,他還重新劃分了世界的疆域,他看到有好多的那種小國家,把他們合并了,然後就是現在的世界國土第一大國家的(沙俄)。

在印度以前有一個叫莫卧兒王朝,其實也是成吉思汗的一個兒子建立的,前前後後統治了印度大概七百多年吧。直到後期日不落帝國(不列颠)在印度建立了殖民地。我覺得最厲害的一件事是什麼呢,你看,曆史上所有的偉大征服者。例如,凱撒大帝、亞曆山大、拿破侖、這些人貌似都沒有得到善終,不是被自己的手下搞死,就是被流放到科西嘉島啊 。就是都有被自己手下背叛過,但是成吉思汗幾乎一輩子沒有被自己手下背叛,他的手下都很擁戴他,他最後是安安靜靜的在自己的帳篷裡離開了這美好的世界。

後來,他的孫子元世祖忽必烈追尊成吉思汗廟号為太祖。1266年,太廟建成,制尊谥廟号,元世祖追尊成吉思汗谥号為聖武皇帝。1309年,元武宗海山加上尊谥法天啟運,廟号太祖,變谥号為法天啟運聖武皇帝。

元太祖聖武皇帝孛兒隻斤·鐵木真的傳奇人生

元太祖孛兒隻斤·鐵木真的曆史貢獻是什麼?

建立大蒙古國,此後多次發動對外征服戰争,征服地域西達中亞、東歐的黑海海濱。鐵木真對中國最大的貢獻就是他的帝國打下了吐蕃(西藏)把青藏高原并入了中原王朝,讓中原和高原連成一片。直到現在西藏仍然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這都是“一代天驕”成吉思汗的功勞。

成吉思汗是一個軍事天才,他的軍事擴張,推動了蒙古部族的統一;但是他又過于崇尚武力,在占領大片土地之後大肆屠殺,也沒有能夠主觀的去推動社會生産力、文化等方面的發展,而是用遊牧部落的模式去統治這些領土,客觀上又阻止了社會的發展。

元太祖聖武皇帝孛兒隻斤·鐵木真的傳奇人生

如何客觀的評價元太祖孛兒隻斤·鐵木真

鐵木真是一位極具争議性的人物,中外各國學者從不同角度對其有不同的研究和探讨。自其崛起以來,有視之為視為野蠻殘忍的侵略者,近代以來亦有稱其為“促進世界文明者”。他對蒙古諸部的統一戰争,對蒙古民族共同體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鐵木真及其繼承者上司下的蒙古帝國發動的對外征服戰争,促進了歐亞大陸間的互相影響,至今仍對世界曆史的程序産生影響。

元太祖聖武皇帝孛兒隻斤·鐵木真的傳奇人生

元太祖孛兒隻斤·鐵木真的死因之謎

孛兒隻斤·鐵木真是大蒙古國的開國皇帝,同時,孛兒隻斤·鐵木真也是元朝的奠基者。 另外,孛兒隻斤·鐵木真在位時期對于中國乃至世界還是有很多的貢獻的。 關于孛兒隻斤·鐵木真大家議論最多的還是他的死因了,那麼孛兒隻斤·鐵木真到底是怎麼死的呢?在當時,鐵木真的死因也是很多人議論的焦點,關于孛兒隻斤·鐵木真的死因,下面有好幾種說法,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染病說

宋寶慶二年(1226年,金正大三年)秋,鐵木真借口西夏不遵守條約,又發動了對西夏的戰争。他誓将西夏滅亡,但遇到了西夏軍民的頑強抵抗。蒙古軍經過将近一年的長期圍困,才攻下靈州。靈州之役使得西夏主力消耗殆盡,城陷後,西夏的都城興慶府已成為蒙古軍的囊中物。此時,成吉思汗卻染上熱病,再加之前所遭受的落馬舊傷發作,引起了并發症,不幸病逝。

2、不治之症緻死說

根據征服世界的曆史,成吉思汗從西方回到他在東方的老營時,為了實作他的夙願,他襲擊了唐武(西夏)。他清除了該地區敵人的惡行,把西夏全都征服了。這時他患了一種由惡劣天氣引起的不治之症。成吉思汗的病情越來越嚴重,他死了,這和官方的曆史記錄是一緻的,但這并不能解釋成吉思汗從馬上摔來下是錯的。

然而,蒙古族的曆史上卻有确切的記載。《蒙古金史》是蒙古族的編年史。它是明末清初蒙古族學羅蔔藏丹津諸所著。它與蒙古秘史、蒙古起源一起,成為世界蒙古族三大名著之一,享譽世界。主要記載成吉思汗統一蒙古草原,登上汗國地位,其後裔統治蒙古的曆史。它是一部比較完整的蒙古族古代曆史,承上啟下。

3、摔死說

話說在公元1226年,西夏的背叛使成吉思汗非常憤怒。成吉思汗決定消滅西夏。蒙古騎兵隊瀕臨崩潰。但在蒙古和西夏的最後一個關鍵時刻,偉大的成吉思汗突然病倒,不久就去世了。一代天驕,英雄隕落,草原雄鷹似乎在呼喚,沙漠藍天似乎不再蔚藍,都在默默地送着這位英雄。

關于成吉思汗的死,官方記錄不清楚,記載内容很少。在元代的曆史上,有這樣的記載:“秋七月壬午,不豫。己醜,崩于薩裡川哈老徒之行宮”。根據《元朝秘史》第14卷,“成吉思既住過冬,欲征唐兀(西夏)。從新整點軍馬,至狗兒年(公元1226年)秋……成吉思墜馬跌傷,就于搠斡兒合惕地面下營。”

據《元朝秘史》第十四卷記載,成吉思汗在西夏遠征途中從馬背上摔下來,引起了舊病複發,最後舊病複發死亡。這種說法是各種說法中可信度最高的一種,因為在其他史料中也能找到這個說法的記載。成吉思汗一生都在馬背上作戰,最後從馬背上摔下來死了。這是蒙古人在馬上長大的恥辱。是以在曆史上,史官選擇隐藏成吉思汗的真正死因。話說這個原因也讓後人感到難以置信。

4、中箭說

《馬可波羅遊記》記載,馬可波羅是13世紀的意大利商人。他于公元1275年來到中國,與元朝交往了17年。馬可波羅說,成吉思汗攻打西夏、圍攻太津時,成吉思汗的膝蓋被西夏士兵的毒箭擊中。由于年事已高,再加上毒箭攻心,傷勢益重。成吉思汗精疲力盡,死在了西夏。但也有人懷疑成吉思汗不可能被射殺。而且,成吉思汗晚年沒有直接上戰場,而是坐在後方。

元太祖聖武皇帝孛兒隻斤·鐵木真的傳奇人生

5、暗殺說

西夏第七君李安全得知成吉思汗要來,驚慌失措。李安全知道自己無法與成吉思汗抗争,于是改變了依附金朝的政策,把女兒交給了成吉思汗。

事實上,李安全此舉除了結婚外,還有一個目的,就是借機刺殺成吉思汗。成吉思汗雖然得到了西夏公主,但他不能放棄對西夏的雄心勃勃的進攻。

是以當公主得知成吉思汗仍要消滅西夏時,西夏公主趁着晚上暗殺成吉思汗,以保護西夏。

6、西夏王妃咬死說

《蒙古源流》記載,成吉思汗攻打西夏,西夏乞降,并根據成吉思汗的要求獻上一些美女,其中就包括西夏王妃。西夏王妃對成吉思汗深惡痛絕,在成吉思汗猥亵她時,一口将成吉思汗的下體咬掉。成吉思汗血流不止,當日殒命。

7、被雷劈死說

蒙古人迷信“上天以雷電警告不孝者”,成吉思汗因惹母親生氣導緻母親去世,有不孝之嫌,是以特别害怕雷電,1227年夏,成吉思汗誤入雷區,被雷電擊中緻死。

8、被馬踩死說

蒙古人撰編的《蒙古秘史·卷十四》記載,“成吉思既住過冬,欲征唐兀。從新整點軍馬,至狗兒年秋,去征唐兀,以夫人也遂從行。冬間,于阿兒不合地面圍獵,成吉思騎一匹紅沙馬,為野馬所驚,成吉思汗墜馬。”墜馬之後,被後面的馬踩中而死。

9、中毒說

民間另有傳說,“中毒說”的這種說法,來源于孛兒隻斤·窩闊台和孛兒隻斤·拖雷的汗儲之争。

話說晚年的成吉思汗對窩闊台越來越不滿意,想改立拖雷為儲汗,窩闊台為維護自己的汗位,與成吉思汗喝酒時,下藥将成吉思汗毒死。

總之,史料中記載了元太祖孛兒隻斤·鐵木真的死亡有多種因素,但由于年代久遠,加之政敵的抹黑等等,成吉思汗的真實死因已不可考。是以究竟是哪種說法合乎情理、實際上還有待考究。

元太祖聖武皇帝孛兒隻斤·鐵木真的傳奇人生

元太祖孛兒隻斤·鐵木真的父親是誰?

元烈祖孛兒隻斤·也速該(1134年—1170年),蒙古族乞顔部軍事首領。孛兒隻斤·鐵木真(成吉思汗)之父,出征後在一次與塔塔爾部落的戰争中俘虜塔塔爾部的首領鐵木真兀格,此時恰逢妻子诃額侖生産,便給出生的兒子起名叫鐵木真。

1170年,鐵木真九歲,也速該為了替他的兒子找一位媳婦,帶着鐵木真到朋友家,鐵木真看上了他的女兒——孛兒帖,也速該便把鐵木真留于他們家,自己回家。但在回家的途中,遇上了也速該的仇人塔塔爾族正在開宴會,有人一眼認出了也速該,便邀請他,卻在他的食物裡下毒,也速該遂被毒死。

至元三年(1266年)十月,元世祖忽必烈追谥也速該廟号烈祖,谥号神元皇帝。

元太祖聖武皇帝孛兒隻斤·鐵木真的傳奇人生

元太祖孛兒隻斤·鐵木真的母親是誰?

诃額侖(?—1207年之後),斡勒忽讷氏,成吉思汗(元太祖鐵木真)的生母。又作诃額倫、月倫太後。她早年接連遭受新婚遭擄,丈夫被毒,族人抛棄等坎坷。憑借頑強的毅力和超人的才幹,她在血雨腥風之中成功撫養大了鐵木真兄弟,因其兒子“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得以聞名于世。

元太祖聖武皇帝孛兒隻斤·鐵木真的傳奇人生

元太祖孛兒隻斤·鐵木真的兄弟都有哪些人?

1、孛兒隻斤·拙赤合撒兒(西裡爾蒙文:Жочи Хасар,1164年—1214年到1219年之間)又作槊隻合撒兒、合撒兒(Qasar)、搠隻哈撒兒、哈布圖哈薩爾(西裡爾蒙文:Хавт Хасар),本名原來是拙赤,合撒兒是稱号,據拉施特《史集》是猛獸的意思。

也速該次子,成吉思汗同胞弟。他從少年時代起跟随成吉思汗,為蒙古族的統一和大蒙古帝國的建立立下了不朽的功勳。是蒙古民族曆史上偉大的政治家和軍事家之一。 合撒兒以“神箭”著稱,勇敢善射,矢無虛發,應弦而倒。

2、鐵木哥斡赤斤(1168年-1246年),或譯帖木格斡赤斤,或稱帖木格、斡赤斤、斡亦赤斤。蒙古族乞顔部人,孛兒隻斤氏。成吉思汗鐵木真的幼弟,也速該和诃額侖的幼子,斡赤斤即是守家幼子的意思,比成吉思汗小六歲。在蒙古帝國的建立過程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特别是協助成吉思汗除去了通天巫闊闊出,由此他深得哥哥鐵木真和母親月倫太後诃額侖的疼愛。

3、合赤溫(1166年-?),又稱合赤溫額勒赤、哈赤溫大王。 元太祖成吉思汗孛兒隻斤·鐵木真的三弟, 也速該和 诃額侖的第三子。比鐵木真小四歲,早卒,其子 按赤台(Alchidai,阿勒赤台、按隻歹),後來被封為 濟南王。

元太祖聖武皇帝孛兒隻斤·鐵木真的傳奇人生

元太祖孛兒隻斤·鐵木真的皇後是誰?

弘吉剌·孛兒帖(1161-?)谥号光獻翼聖皇後,姓博司忽兒翁吉剌,蒙古呼倫貝爾額爾古納市人。元太祖成吉思汗的嫡皇後也是正宮皇後,年長一歲。

居于第一汗爾敦(蒙古宮帳),地位最高、最得敬重、最得寵、年邁後亦如此。鐵木真19歲時,為救20歲的妻子孛兒帖打響人生第一場戰争!

宅心淵靜,禀德柔嘉,聰慧賢明,輔佐成吉思汗奠定蒙古帝國基業。元世祖至元二年十二月,追谥光獻翼聖皇後。

三賢聖母: 蒙古群眾永懷歌頌孛兒帖兀真為“有日月一樣的光明,大海一樣的心胸”。

蒙古族尊稱“成吉思汗的十二代祖母阿蘭高娃兀真、生母诃額侖兀真、正妻孛兒帖兀真,為蒙古三賢聖母”。

子孫紀念: 至元三年(1266年)十月,太廟建成,制尊谥廟号,元世祖孛兒之金·忽必烈(又譯孛兒隻斤·忽必烈)為祖母孛兒帖兀真上谥号為“光獻皇後”。

至大二年十二月六日(1310年1月7日),元武宗孛兒之金·海山(又譯孛兒隻斤·海山)為孛兒帖兀真加上尊谥為“翼聖”,自此變更為光獻翼聖皇後。

元太祖聖武皇帝孛兒隻斤·鐵木真的傳奇人生

元太祖孛兒隻斤·鐵木真的兒子有哪些?

1、孛兒隻斤·術赤(約1178-1225),又譯拙赤、珠齊、述赤,孛兒隻斤氏。成吉思汗孛兒隻斤·鐵木真長子。蒙古國軍事将領。能征善戰,多次參加征服金國、西夏和中亞的戰争,屢建戰功。1219—1225年間,成吉思汗率部第一次西征中所占領地封給了三個兒子。術赤氏族蒙古諸汗的世襲領地為術赤汗國,亦稱欽察汗國,領有額爾齊斯河以西,鹹海、裡海以北的欽察、花刺子模和康嶺等古國的領土。

2、孛兒隻斤·察合台(?—1242或1241),又作察阿歹、察哈台、察合帶、茶合帶、察幹岱等。察合台汗國的建立者。蒙古孛兒隻斤氏。成吉思汗次子。 蒙古國建立後分封時,得八千民戶。以善戰著稱,屢建戰功。

成吉思汗六年(1211),随父征金,與兄術赤、弟窩闊台同率右軍,攻克雲内、東勝、武、朔等州。八年,與術赤、窩闊台再掌右軍,取太行山東西二十餘州,并于次年與諸路軍合圍金中都(今北京),迫金帝納女請和。

十四年(1219),随父西征,與術赤、窩闊台先後破訛答刺、别納客忒,取花剌子模舊都玉龍傑赤。西征後,得西遼舊境為封地,後在此基礎上建察合台汗國。

二十一年(1226)成吉思汗征西夏時,受命留鎮漠北。成吉思汗死後,于拖雷監國二年(1229),遵成吉思汗遺命,排衆議,擁戴窩闊台即汗位,并納耶律楚材議,率諸王百官首執臣屬之禮。備受汗尊信,列為諸王之長,汗國大事,汗必與之咨商而後行。

窩闊台汗三年(1231),派本部兵随汗征金。七年(1235),首倡以長子出征,并派嫡孫不裡等随拔都西征。在其輔佐下取得滅金及西征的勝利。八年,朝廷籍中原諸州民戶分賜諸王勳貴時,得太原民戶四萬七千餘戶。

十年,複得真定深州民戶一萬戶。十三年(1241)窩闊台死後,首倡由皇後脫列哥納攝政。死後,封地由其孫合剌旭烈兀監攝。

元太祖聖武皇帝孛兒隻斤·鐵木真的傳奇人生

3、孛兒隻斤·窩闊台(1186年—1241年12月11日),蒙古帝國大汗,史稱“窩闊台汗”。元太祖成吉思汗的第三子。1225年受封于也兒的石河(今額爾齊斯河)上遊和巴爾喀什湖以東一帶,建斡耳朵于也迷裡城(今新疆額敏縣)。

1229年忽裡台大會被擁戴登基,管理整個蒙古帝國。他繼續父親的遺志,擴張領土,南下滅金國,派拔都遠征歐洲,他在位期間疆域版圖曾擴充到中亞、華北和東歐。在位期間,任用契丹人耶律楚材為中書令,采用漢法,并且開科取士,重用中原文人,奠定元朝的基礎。

1266年十月,太廟建成,制尊谥廟号,元世祖忽必烈追尊窩闊台廟号為太宗,谥号英文皇帝。

4、孛兒隻斤·拖雷(1193—1232年),蒙古族。元朝皇帝祖先,元太祖鐵木真第四子。 早年參加了攻打金國和西征行動,屢立功勳。

成吉思汗分封諸子時,執掌在斡難河和怯綠連河的斡耳朵、牧地和軍隊,尊号“也可那顔”(大官人)。成吉思汗去世後,按照“幼子守竈”的傳統,擔任“監國”,擁立窩闊台繼位。

紹定五年(1232年),率軍擊敗金軍,回軍途中,突然病逝。 長子蒙哥繼承蒙古大汗後,谥号“英武”。元世祖忽必烈稱帝,追尊皇帝,追谥景襄,廟号“睿宗”。至大二年(1309年),累谥“仁聖景襄皇帝”。

元太祖聖武皇帝孛兒隻斤·鐵木真的傳奇人生

擴充資料:元朝的介紹

元朝(公元1271年~1368年)是由蒙古族建立起來的龐大王朝,它是中國曆史上第一個在全國範圍内建立起來的,以少數民族統治者為主的政權。蒙古族以其強大的武力,不僅征服了中原及長江以南地區,還将其控制範圍擴張至整個西亞地區。成為中國有史以來疆域最大的王朝。

蒙古族是一個古老的民族,他們一直過着以遊牧為主的生活。大約在公元十二世紀時,蒙古族出現了一位傑出的領袖--鐵木真。它作為部落首領,于公元1206年被各部推為大汗,稱為成吉思汗。在鐵木真的上司下,蒙古族逐漸強大起來,成為中國北方一支不可小觑的力量。它于公元1227年消滅西夏、1234年消滅金朝,為統一全中國作好了準備。此時,成吉思汗已死,窩闊台、蒙哥、忽必烈先後繼任大汗。公元1271年,成吉思汗之孫忽必烈在大都(今北京)建立起元王朝,從此,北京才逐漸成為中國此後近七百年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公元1276年,元朝發兵攻占南宋都城臨安(今杭州),統一了中國全境。

元太祖聖武皇帝孛兒隻斤·鐵木真的傳奇人生

元世祖忽必烈在統一中國之後,并沒有停止對外的軍事行動。此後,元朝曾兩征日本、兩征安南(今越南北部)、兩征緬甸,先後使高麗、緬甸、台城、安南等地成為元的屬國。在國内,為了統治漢族人民,元朝統治者将國民分為四等,即蒙古人、色目人(西夏、回回、西域等地人口)、北方漢人、南方漢人。在這種制度下,漢人的地位極底。成為了蒙古人與色目人驅使的對象。故而,在元朝統治初年,曾發生過多次漢族與南方各少數民族反抗蒙古暴政的起義,但都未能成功。

因為蒙古族以前的生活方式大多以遊牧為主,生産力較低。為了改變這種狀況,自忽必烈以來,曆代元朝統治者都以農業生産代替了畜牧生産,是以元朝的農業有了極大的發展。由于元朝的疆域擴充到了西亞地區,使得歐洲與中國的交往更加頻繁,技術交流更加迅速。經濟的起步帶動了手工業與商業的發展,在元朝年間,中國南方的棉花種植已非常普遍,是以紡織業也随之發展起來,出現了以黃道婆為首的一批手工業者,使當時的棉紡織技術達到相當高的水準。此外,因漕運、海運的暢通及紙币的流行,商業在元朝也極度繁榮起來,使其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富庶的國家之一。元世祖年間,威尼斯商人馬可·波羅曾到過中國,在它撰寫的《馬可·波羅遊記》中詳細的記載了當時元朝大都的繁榮景象。

物質的豐富使元朝的統治者生活逐漸奢華起來,同時也使蒙古統治者内部争權奪勢的鬥争更加激化。在公元1308年至1333年的二十五年中,元朝先後曆武宗、仁宗、英宗、泰定帝、天順帝、文宗、明宗、甯宗至元順帝共八代皇帝,由此可見當時元朝内部的鬥争之激烈。元朝後期,各皇帝都過起豪華的生活,為了滿足他們的物質需求,統治者不斷向人民收取各種賦稅,尤其是漢族人民被壓迫尤為嚴重。

元太祖聖武皇帝孛兒隻斤·鐵木真的傳奇人生

于是漢族人民以各種形式起來反抗元朝暴虐的統治,早在泰定二年(1352年)河南趙醜厮、郭菩薩的起義就揭開了元朝滅亡的序幕。而後,順帝至正十一年(1351年)發生的劉福通上司的紅巾軍起義,席卷了整個中國,在起義軍中,出現了一批優秀将領,其中以朱元璋、陳友諒、張士誠等人所上司的部隊實力最為強大。從至正十六年(1356年)到至正十九年(1359年)間,朱元璋不斷擴充自己的勢力,并在六、七年的時間裡先後消滅了陳友諒、張士誠部,統一了江南的半壁江山。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朱元璋開始北伐,他以"驅除胡虜,恢複中華"為口号,在大将徐達、常遇春等人的協助下,于公元1368年攻陷元大都,結束了元朝的統治。同年,朱元璋在建康稱帝,建立了明王朝。

元朝是由蒙古族建立起來的王朝,他存在了九十七年,先後曆十一帝(自世祖忽必烈始),是我國曆史上較強大的王朝之一。但由于元朝對漢族人民的歧視,使其過早滅亡,成為将來的清朝統治者的前車之鑒。此外,元朝的統治,為我國畫訂了以後的大緻範圍,自元末直到清朝中後期,中國的疆土在此基礎上一直未發生太大變化,而蒙古族在此之後也成為了中華大家庭的一部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