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佞宋主人”黃丕烈的藏書王國

作者:收藏雜志

在中國藏書界,“乾嘉間之藏書史,可謂百宋一廛之時代”。“佞宋”一詞始于錢曾,樹佞宋之幟并把鑒賞提高到一門學術流派的人就是黃丕烈了。

▌“佞宋主人”黃丕烈

黃丕烈(1763~1825年),字紹武,号荛圃,又号複翁、佞宋主人、宋廛一翁等。長洲(今蘇州)人。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舉人。嘉慶六年(1801年)被發往直隸知縣不就,有懷才不遇之感,因而辭官歸裡,專事收藏、校雠和著述。所藏古今善本、秘本、珍本極為豐富,藏宋版書達百餘種,專辟一室而藏之。友人為其提“百宋一廛”匾額。

“百宋一廛”黃丕烈的藏書樓位于蘇州平江曆史街區的平懸橋巷。自稱“懸橋小隐”的黃丕烈,在清代乾嘉時期,将世間古籍善本從各藏書家手中購來,在自己居所的石庫門裡構築了一個宋版書的王國。

“佞宋主人”黃丕烈的藏書王國

修後的黃丕烈故居

黃丕烈自号“佞宋主人”。他在《三謝詩跋》中寫道:“顧念餘生平無他嗜好,于書獨嗜好成癖,遇宋刻,苟力可勉緻,無不緻之以為快。”又雲:“丕烈博學贍聞,寝食于古,好蓄書,尤好宋椠本書。”其一生收藏宋刻近200種,友人給他的居所題了匾額,叫作“百宋一廛”。每逢春秋佳日,黃丕烈都要邀二三好友,盤桓在百宋一廛中,賞玩這些善本佳刻,其得意之情可以想見,從此“佞宋”一詞就成為藏書史上賞鑒派的代名詞。

“佞宋主人”黃丕烈的藏書王國

千裡作《百宋一廛賦》

嘉慶九年,顧千裡應邀為黃丕烈作《百宋一廛賦》成,黃丕烈為之作注。其序雲:“予以嘉慶壬戌遷居縣橋,構專室,貯所有宋椠本書,名之曰‘百宋一廛’,請居士撰此賦,既成,辄為之下注,多陳宋椠之源流,遂略鴻文之诂訓。博雅君子,幸無譏焉。”

《百宋一廛賦》實際上是一篇版本學的專論,而黃丕烈的《賦注》則是一部既有小序又有提要的專載宋版書的版本目錄。其注文附于《百宋一廛賦》中各段相關賦文之下,既是對賦文的注釋,又是對自己收藏宋版書的著錄。《百宋一廛賦注》共著錄122種宋版書。

私家藏書沒有聚而不散的,黃丕烈的藏書也逃脫不了這一魔咒,在嘉慶末年已經開始散出,至道光初年他去世前已散失殆盡。一度曾為藝芸書舍、海源閣、鐵琴銅劍樓、皕宋樓等收藏。現存于國内者,大部分已歸公,分藏于國家圖書館、上海圖書館、南京圖書館、北京大學圖書館、台北“中央圖書館”等。由皕宋樓流往國外的,則藏于日本靜嘉堂文庫。上海圖書館藏有《百宋一廛賦》曾著錄過的宋版書多部,現賞析如下。

▌“百宋一廛”黃丕烈藏書賞析

“佞宋主人”黃丕烈的藏書王國

《才調集》《百宋一廛賦》著錄 上海圖書館藏

五代後蜀韋縠輯。宋臨安府陳宅書籍鋪刻本。存5冊。《百宋一廛賦》“使君之才調”,即指此本。黃丕烈注:“《才調集》十卷,每半葉十行,每行十八字,卷二至卷五為宋椠,餘鈔補。第一卷有季振宜藏書一印,合諸延令目雲:‘才調集十卷四本宋本鈔補’,知其即此。”钤有季振宜藏書、汪文琛印、民部尚書郎、汪士鐘印、朱學勤印、徐乃昌讀等藏書印。《才調集》是現存唐人選唐詩中規模最大的一部,韋縠自序稱:“今纂諸家歌詩,總一千首,每一百首成卷,分之為十目,曰《才調集》。”

“佞宋主人”黃丕烈的藏書王國
“佞宋主人”黃丕烈的藏書王國

《漢丞相諸葛忠武侯傳》及黃丕烈題跋

宋張栻撰。栻父張浚為南宋初期主戰名臣,心志與諸葛亮頗似,故作此傳,較西晉陳壽《三國志諸葛亮傳》更翔實可據。有黃丕烈題跋。《百宋一廛賦》雲:“一冊垂丞相之型”者即是本。黃丕烈注:“《漢丞相諸葛忠武侯傳》一卷,每半葉十行,每行十七字,凡卅三葉為一冊,文三橋舊藏也。”钤有京兆劉氏世家、文徵明印、三橋居士、士禮居、荛圃過眼、宋本、汪文琛印、三十五峰園主人、汪士鐘印、民部尚書郎、劉承幹吳興劉氏嘉業堂藏書記等藏書印。

“佞宋主人”黃丕烈的藏書王國
“佞宋主人”黃丕烈的藏書王國

《皇朝編年備要》及錢大昕題跋《百宋一廛賦》著錄 上海圖書館藏

宋陳均撰,30冊。清錢大昕題跋。《百宋一廛賦》所言“莆田編年,始末九朝。流傳宇内,夥矣胥鈔。呰目升而綱降,闵實混而名淆。快拜嘉于一諾,饫良友之淳醪。遜廿五以居乙,引積薪而解嘲。”即是此書。黃丕烈注:“莆田陳均《皇朝編年備要》三十卷,每半葉八行,每行大十六字,小廿三字,編年下有空字二格。又殘本《皇朝編年綱目備要》,每半葉八行,每行大十六字,小廿四字,列目止于廿五卷,後别為一行雲:‘已後五卷見成出售,’今于廿五卷中又缺其五,所存者凡二十卷而已。二本版刻不同,皆宋精雕,今世通行傳鈔,改大小字而一之,又不複知其有綱目之名,失之甚矣。完本初為予友五硯主人袁壽皆甫所藏,後割愛見歸,遂甲予舊有也。”钤有袁廷梼印、五硯樓、丕烈、荛夫、士禮居、汪士鐘印、阆源真賞、郁松年印、田耕堂藏、徐乃昌讀等藏書印。

“佞宋主人”黃丕烈的藏書王國
“佞宋主人”黃丕烈的藏書王國

《會昌一品制集》及黃丕烈題跋

南宋中期浙江刻本,二冊,唐李德裕撰。黃丕烈于嘉慶四年、二十三年兩度題跋。《百宋一廛賦》所言“敬輿中書,文饒一品”即是此書。黃丕烈注:“殘本《會昌一品集》,每半葉十三行,每行廿二字,所存一至十凡十卷。此二種,予悉嘗用以手勘他本,語雲:‘不敢因其缺損已甚而忽之,豈特佞宋,亦以重二公也。’今為賦所取。”钤有濮陽李廷相雙桧堂書畫私印、李廷相印、嚴蔚、二酉齋、二酉齋藏書、稽瑞樓等藏書印。

“佞宋主人”黃丕烈的藏書王國
“佞宋主人”黃丕烈的藏書王國

《侍郎葛公歸愚集》 黃丕烈題跋

宋葛立方撰。南宋淳熙年間(1174~1189年)江西撫州刻本。書後有黃丕烈題跋。《百宋一廛賦》所雲“詞傳疑于立方”者即是本。黃丕烈注:“殘本《侍郎葛公歸愚集》,每半葉十二行,每行十二字,所存五至十三凡九卷。漁洋山人居易錄雲:‘宋葛立方常之《歸愚集》十卷,《詩》四卷、《樂府》一卷、騷賦雜文一卷、外制二卷、表啟二卷’,今宋椠無樂府,而予藏汲古毛氏精鈔宋人詞百種中有之,即刻入六十家者也,或是傳鈔者取以附益耳。書錄解題二十卷,此椠當與之同,但不識樂府在缺卷内否烈”書中钤有士禮居、丕烈、荛夫、汪氏士鐘、阆源真賞、潘祖蔭藏書記等印。是書刊刻于南宋,然元、明兩代百年之間卻無再刻。自清以降,所見諸本無論公、私著錄者,皆為由此殘本抄出。

“佞宋主人”黃丕烈的藏書王國

《王荊公唐百家詩選》

宋王安石輯。存5冊。有黃丕烈題跋。《百宋一廛賦》中稱之謂“荊公之百家”。黃丕烈注:“殘本《唐百家詩選》,每半葉十行,每行十八字,所存一至十一凡十一卷。首有楊蟠序,商邱新刻所無,餘亦相去徑庭。又有分類宋椠殘本,在小讀書堆。”钤有黃丕烈印、荛圃、百宋一廛、汪士鐘印、阆源真賞等藏書印。

“佞宋主人”黃丕烈的藏書王國
“佞宋主人”黃丕烈的藏書王國

《重雕足本鑒誡錄》十卷 黃丕烈題跋

五代後蜀何光遠撰。二冊。《百宋一廛賦》中稱:“光遠鑒戒,向為不腆。流丹青而貿實,睠雲煙之過眼。”黃丕烈注:“小字重雕足本何光遠《鑒戒錄》十卷,每半葉十五行,每行廿四字,出項氏天籁閣,經阮亭、竹垞諸老手題。初,居士從徐七來家廉值得之,旋為其友程子世铨奪去,鮑綠飲時尚未與居士相識,從程借鈔,近亦刻入叢書,其跋絕不及居士,且有‘程以厚價購得’語,當由不悉原委也。今其事已閱二十許年,程薄宦江右,而書展轉歸予,曾屬居士補作一跋,跋之尾句曰:‘不能無雲煙過眼之感也’。”此書為明代天籁閣舊藏,書中有明萬曆元年(1573年)重裝題記:“時明萬曆元年秋七月既望重裝于天籁閣。”至清代康熙年間,入歸朱彜尊曝書亭,繼而徐七來得此書,乾嘉間顧廣圻從徐氏處購藏此書,旋歸同門之友程世铨所有,後程氏書散,黃丕烈展轉購得之。黃氏之後,此書轉入汪士鐘家,最後為常熟翁氏入藏。曆經明清間8位藏書家展轉收藏,多名公題跋識語或校勘,印章手迹,朱墨燦爛。又先後經項氏和黃氏重新裝幀。

“佞宋主人”黃丕烈的藏書王國
“佞宋主人”黃丕烈的藏書王國

《梁溪先生文集》 《百宋一廛賦》著錄,黃丕烈題跋 上海圖書館藏

宋李綱撰。南宋邵武官刻本,惜僅存殘帙三十八卷,二十冊。《百宋一廛賦》中所言“裂梁溪之卅八,孰斯文之可表”的殘存本。黃丕烈注:“殘本《梁溪文集》,每半葉九行,每行廿字,凡三十八卷。末有乾隆六年(1741年)二十六世孫枚跋,稱‘雍正己酉,下榻衍聖公之九如堂,詢知梁溪文集為舊族高陽相公持去,高陽諱霨,越十餘年,過上谷所屬之地,高陽府第,半屬荒基,而是集猶在,因以曆歲所餘館谷與之,而是集始得返趙’雲雲,觀此可知其珍重也。然實經割移卷第,而跋未知之,今予就版心字迹厘正焉。古律詩九、十兩卷,為第十三、十四。表劄奏議三至十四,為卷第四十一至五十二,又廿四至卅二,為第六十二至七十,又五十三至六十,為第九十一至九十八,又六十二第一百,迂論四為第一百四十八,又九、十兩卷,為第一百五十三、一百五十四,題跋上、中、下為第一百六十一至一百六十三。書錄解題雲‘百二十卷’,趙希弁讀書附志雲‘百七十卷’。此即百七十卷之本。”钤有錫山安國之印、毛晉之印、黃丕烈印、汪士鐘藏潘祖蔭藏書印等印。

※ 本文根據江蘇蘇州 / 湯偉拉、孫迎慶《百宋一廛黃丕烈》一文編輯整理,原文刊載于2015年《收藏》07月刊
“佞宋主人”黃丕烈的藏書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