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聆聽馬駿的故事,傳承革命先驅播撒的信仰火種

作者:人民中國

熱播劇《覺醒年代》中有這樣一段故事:五四運動爆發後,周恩來、馬駿、劉清揚等進步學生共同成立了天津覺悟社,推動天津學界的愛國運動,積極傳播民主科學的新思潮。

馬駿,這是一個值得被國人銘記的名字。他是中國共産黨早期活動家和上司者之一,是第一批加入中國共産黨的回族黨員,也是東北黨組織的創始人之一。4月16日,馬駿的後人馬為公來到人民中國雜志社,講述為革命信仰獻身的共産黨人馬駿的故事。

聆聽馬駿的故事,傳承革命先驅播撒的信仰火種

烈士馬駿

1895年,馬駿出生在牡丹江邊一個富裕的商人家庭。在中國那個黑暗屈辱的時代,尚且年少的他就對國家局勢與百姓疾苦産生了朦胧的思考。“祖父小時候被人叫做‘早熟的怪孩子’。”馬為公說,“他經常問一些諸如‘為什麼中國人總被外國人欺負?’的問題,令老師也啞口無言。”

1915年,向往新思潮的馬駿考入天津南開學校,與周恩來等進步青年成為校友,并結下深厚的革命友誼。

1919年,五四運動的浪潮傳到天津,當地的愛國學生成立了天津學生聯合會,馬駿被推選為副會長。

當時,馬駿常常率領學生講演隊,在大街小巷活動。他們揭批帝國主義企圖滅亡我國的野心,号召大家為保國土、挽國權、除國賊而鬥争到底。馬駿憑借出色的演講才華群組織能力,給人留下“慷慨磊落、口才便捷”的深刻印象。鄧穎超曾回憶,馬駿在南開學生中是個了不起的人,很有号召力,稱得上是一呼百應。

同年8月,濟南鎮守使馬良殘酷鎮壓、殺害參與愛國運動的群衆,引起群情激憤。馬駿率領數千名代表來到天安門,發起大規模的請願示威活動。反動軍警鎮壓學生,逮捕了馬駿,但這次鬥争引來的抗議書從全國各地像雪片似地飛到北京。在全國人民的壓力下,反動政府被迫釋放了請願代表。“祖父‘馬天安’的名号由此叫開了。”馬為公說。

聆聽馬駿的故事,傳承革命先驅播撒的信仰火種

人民中國雜志社邀請馬駿烈士的後人馬為公進行黨史教育(攝影:楊振生)

在馬駿的一生中,曾數度進出敵人的監獄。“此次出獄回到天津後,祖父跟戰友們說:‘入獄前的馬駿是家人的馬駿;出獄後的馬駿,已經是國人的馬駿了!’從此,他個人的命運與國家命運更加緊密地聯系在了一起。”馬為公感慨道。

“潇潇的細雨,飕飕的涼風。枯枝上一個小小的蜘蛛,經營它的網兒……可恨的無情風雨,織成了!刮亂了!織好了!打破了!刮亂了!織成了!打破了!織好了!它永久不息地努力,努力!”

這是1919年9月覺悟社成立後,作為創始人之一的馬駿在社刊《覺悟》上發表的作品。講座上,馬為公動情地背誦起這首他自幼便牢記于心的小詩,講座現場一些聽衆也小聲地跟讀,感受着這首詩給心靈帶來的激蕩與力量。

聆聽馬駿的故事,傳承革命先驅播撒的信仰火種

覺悟社部分社員1920年時的合影,前排右三為鄧穎超、前排右二為劉清揚,後排左三為馬駿、後排右一為周恩來

當年,馬駿等不懈奮鬥的革命者們,就像這結網的蜘蛛,有着百折不撓的堅韌和頑強。

“祖父在一次又一次的被捕入獄中得到火的洗禮,一次比一次更頑強地鬥争。在這個過程中,他逐漸接受到共産主義思想。”馬為公說。1920年馬駿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同年加入中國共産黨,成為黨建立時期的黨員。

1927年,蔣介石發動“四一二”反革命大屠殺,黨組織受到嚴重損害,革命形勢惡化。正在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的馬駿臨危受命,奉調回國,任中共北京市委書記兼組織部長,投入重建北京市各級黨組織的工作。在險惡的環境中,由于叛徒出賣,同年12月馬駿不幸被捕。

“在獄中,為了儲存革命力量,祖父把其他一同被捕的同志說成是自己的學生,是不相幹的群衆。這些同志不久就被釋放了,但他遭受到各種酷刑。”馬為公回憶道,“面對嚴刑拷打,祖父始終堅貞不屈,守口如瓶,受刑之後仍然向獄中的難友宣傳馬克思主義救中國的道理。”

馬駿被捕的消息輾轉傳回東北老家後,其夫人楊秀蓉帶着出生後還不曾與馬駿見過面的幼女來到北京。“探監時,祖父看到姑姑很是欣喜。他将姑姑緊緊摟在懷裡,用他的胡子親昵地紮着她的臉。”馬為公回憶道,“祖父對祖母說,不許花錢贖我,也不能找人保我。他看着自己的女兒說,正是為了他們和像他們一樣的孩子們,我才要在獄裡繼續鬥争。”這成了馬駿留給楊秀蓉最後的話。

聆聽馬駿的故事,傳承革命先驅播撒的信仰火種

馬為公講述祖父馬駿光輝的一生(攝影:李家祺)

酷刑沒有讓馬駿屈服,奉系軍閥張作霖便親自出面,誘以高官厚祿,隻要他肯登報宣布脫離共産黨。馬駿沒有多言,要來筆和紙,寫下《告東北同胞書》和自己的碑文——“故共産黨員馬駿之墓”。張作霖惱羞成怒,下令處決馬駿。

1928年2月15日,年僅33歲的馬駿英勇就義。

老勞工白寶純在《六十年悲歡》一書中回憶了他看到馬駿就義的場景:漫天大雪中,馬駿赤膊被五花大綁在囚車上,胸前長長的胡子在寒風和雪花間飄蕩,一路上還高呼口号……

“祖父的一生是自己主動選擇的。”馬為公說,“早年,他脫離安逸的生活,踏上尋找真理的艱苦道路。生命的最後時刻,在放棄信仰便可享受高官厚祿與堅持信仰将會面對死亡之間,他又一次堅定地選擇了堅守自己的革命信仰。”

馬為公曾任中國國際廣播電台副總編輯、國際線上網總編輯和董事長,現任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中非友協副會長。在長年從事國際問題研究和國際傳播中,祖父對革命信仰的忠誠與堅守一直影響着他。在講座的尾聲,馬為公告誡大家:“中國人民能夠站起來、富起來,走向強起來,是因為曾有千千萬萬的革命先輩倒下去,再也站不起來了。沒有他們,就沒有中國的今天。”

在現場熱烈的掌聲中,馬為公結束了對祖父的回憶。許多聽衆對馬駿烈士短暫而光輝的一生産生了深刻的思考。大家表示,馬駿等革命先驅播撒的信仰火種,如今已成燎原之勢,我們要繼承他們的精神與遺志,讓這把火燃燒得愈發長久,愈發旺盛。

文:李家祺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