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着昆蟲、蜘蛛、蜈蚣等節肢動物,反正隻要手腳加起來多過4支以上,我們人類本能就會覺得他們很可怕。
根據研究人員的說法,那是因為我們為了保護自己的身體而進化出來的機制,那些昆蟲中有些是危險的病原體的媒介。
有些被刺中後會感到痛楚,更有些會緻命。

另一方面,在自然選擇的過程中,也有很多昆蟲發展出了一副看上去很可怕的外表。
這個跟毒素是同樣原理,保護自己免受捕食者的攻擊的政策,試想想,如果晚上做了噩夢,夢裡面出現的東西,也不會想吃吧。
今天要為大家介紹的焦點,是那些故意把自己弄的很可怕,外表很不讨喜,進而保護自己的昆蟲,不知道是否已經引起大家的興趣的。
<h1 class="pgc-h-arrow-right">巴西角蟬</h1>
巴西角蟬的外表看上去背上和頭部很像長了很大的惡性惡性良性腫瘤一樣。
身體上遍布了各種的突起物,包括了腳球狀物、翅膀、樹脂等各種奇形怪狀的東西。
這種蟲的體型通常都比一般的昆蟲大,如此姿态的角蟬可以說是世界上長得最怪誕的蟲子之一。
可是它其實十分愛好和平,不會對人類造成任何傷害。
盡管如此,應該也沒有人會願意把它當成寵物來養,正如大家所想,角蟬為了生存而進化出現在的外觀。
這種怪異的突起物的形态,讓捕食者認為吃了它之後會受到感染,那些突起物完全成長以後,看上去就好像很多眼睛衍生出多個觸角,猶如角蟬正在直視着捕食者一樣,讓其不敢靠近。
<h1 class="pgc-h-arrow-right">桂花負蝽-最大的水生蝽象</h1>
蝽象散發出的臭味,不但會讓人感到不适,還會傳播病毒,光是這樣已經很足夠了。
更何況,想象一下如手掌般大小的螨蟲的背上還有一隻在蠕動的觸手,的确不是一個讓人感到舒服的姿态,幸好的是,桂花負蝽的栖息地方,對,沒錯,是在水中,是以最起碼它不會像它其它同類一樣,鑽進你的被窩裡,可是在熱帶地方玩水的時候,不小心被咬到後感到痛楚時,不免會讓人感到掃興呢。
<h1 class="pgc-h-arrow-right">蠍蛉</h1>
這種生活在熱帶地區的昆蟲基本上集齊了所有黃蜂或者蠍子身上被讨厭的要素。
但事實上它和蠍子它們完全沒有共同點,尾巴上的針是生殖器官沒有毒的。
即使如此,仍然不減它外表的恐怖程度,蠍蛉更是地球上生物的長老。
多虧它的外表,讓捕食者不敢靠近,使它由中生代開始,一直存在到至今。
甚至有研究人員認為,我們所熟悉的蝴蝶或飛蛾等昆蟲,都是從蠍蛉進化而成。
<h1 class="pgc-h-arrow-right">行軍蟻</h1>
這種以跟剛出生的小貓一樣,眼睛是看不到的。這似乎是我們還沒有被這種蟻滅掉的唯一原因,在一個行軍蟻的領域裡,有2000萬隻蟻。
全都是利用費洛蒙來進行資訊傳遞,行軍蟻與其他蟻不一樣的習性,就是會到處流浪,不會築永久的巢穴。
兵役的工作是為大群的蟻們尋找大量的糧食,體型雖然微小,但大颚的長度可達15毫米的,就跟拷問的刑具一樣,行軍蟻的大颚的力量很強,在非洲的民間療法裡面,甚至被用作縫合刀傷或皮膚裂開時的傷口,被他們咬到時會非常的痛苦。
但隻被咬到一次,是不會對人體造成任何傷害,可是假如你在非洲不小心惹到這群螞蟻的話,請立即逃跑。
因為行軍蟻非常具攻擊性,他們經過的地方,其他的蟲是連影都見不到。
<h1 class="pgc-h-arrow-right">避日目(駱駝蛛)</h1>
避日母栖息在埃及及伊拉克附近的中東地區,它們身上長滿了毛的姿态。在美國對薩達姆侯賽因政權進行軍事行動期間,曾經在網絡上引起了一陣騷動。
比如說它的體長能長到約制大人的身長的一半,然而事實上,避日目比一般的小昆蟲體型要大一點,可達到15公分,但當然不可能跟人類的身高一樣大,除了奇怪的外表,再加上它們會發出哧哧的叫聲。
已經讓人覺得很不舒服,再者,它奔走速度也十分快,最高時速可達15公裡。
下颚的部分占的身體的約三分之一,換言之,它長得跟你在做噩夢的時候出現的生物一樣,因為它迅速的動作和龐大的身軀。
避日目還有封仙,埃及巨人的稱号,縱然沒有毒性,被咬到仍然是相當的痛苦。
在中世紀,殘暴的東方統治者就很喜歡在洞裡放滿了避日目,以起到阻吓敵人之效,和其他蜘蛛同類一樣,避日目也同樣具備了體外消化的功能。
也就是說,捕獲獵物後,會首先把消化液注入對方體内,等待獵物的身體組織被消化掉後,再把它們吞進體内。
<h1 class="pgc-h-arrow-right">家蠶</h1>
假如世界上沒有家蠶,人類就沒辦法編織那些美麗的絲綢之物,家蠶猶如其名,大部分都是由人類所飼養。
它們在野外的環境基本上是沒法活下來的,長的成蟲的外表長得非常可愛。
當中有一種名為天鵝絨的生物,頭上長有分支的觸角跟兔子的耳朵一樣。
然而如此可愛的姿态,對我們似乎沒什麼用處,唯一的用處大概隻有幫忙産下幼蟲吧。
在變身成美麗的蝴蝶之前,家蠶隻能夠以醜陋的姿态忍辱負重,再把它們放大觀察後,看上去就很像是太空人和山怪的合體版。
<h1 class="pgc-h-arrow-right">魔花螳螂</h1>
這種大型的螳螂就是能夠模拟蘭花形态的花之魔王,昆蟲傳播蘭花的花粉時,一個不小心停在魔花螳螂的花蕊上就會被吃掉了。
正如我們在别的影片裡介紹過這種行為在自然界裡非常常見,在不進行模拟蘭花的形态時,魔花螳螂還會展現别的表情。
他們頭部的觸角上像是沾染了善良的犧牲者的血。
它們的前足如殺人狂的刀闆呈鋸齒形,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但是和其他外表看上去很可怕的昆蟲一樣。
對于它們的獵物來說,的确是個可怕的噩夢,然而人類并不是它們的獵物,是以即使我們有手去抓它們,也沒有任何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