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聊攝影用光(7)逆光,紋理質感的通透展現,清晨黃昏的風景拍攝

作者:閑人小攝fjsm

(有影友在“聊攝影用光(6)”中留言:順光看色彩,側光看質感,逆光看輪廓。我回複說:有一定的道理。側光和逆光,在展現質感上的側重點有所不同)

聊攝影用光(7)逆光,紋理質感的通透展現,清晨黃昏的風景拍攝

佳能百微,手動檔:f/7.1,快門1/60拍攝,蝸牛:春天裡的童話

我們在描述側光的特性時,是這麼說的:側光能将被攝主體的表面結構的質感,形态的立體感,很精細、自然地刻畫出來。因而,時常也被稱為:質感、立體感之光。

聊攝影用光(7)逆光,紋理質感的通透展現,清晨黃昏的風景拍攝

側光下,17-40mm鏡頭17mm端,光優f/8(1/800)拍攝

逆光,是來自于被攝主體身後的光,因而也就具有了一定的“穿透”特性。在拍攝一些被攝主體時,可以将其的内在紋理質感,通透(或是帶着些通透)地展現出來。就如,逆光下拍攝的小蝸牛。

聊攝影用光(7)逆光,紋理質感的通透展現,清晨黃昏的風景拍攝

逆光下拍攝,蝸牛身體部分的膠質感和蝸牛殼的質感,帶着些透明效果表現出來

我們再來看看,其它幾張逆光下拍攝的片子。

生态昆蟲類,逆光下的拍攝

聊攝影用光(7)逆光,紋理質感的通透展現,清晨黃昏的風景拍攝

葉蟬若蟲的身體,逆光下,呈現着玉石般的質感

聊攝影用光(7)逆光,紋理質感的通透展現,清晨黃昏的風景拍攝

蜉蝣,逆光下翅膀的紋理質感清晰呈現,身體也略帶着透明感

聊攝影用光(7)逆光,紋理質感的通透展現,清晨黃昏的風景拍攝

螽蟴,革質的翅膀,逆光下也透着紋理質感

花卉植物類,逆光下的拍攝

聊攝影用光(7)逆光,紋理質感的通透展現,清晨黃昏的風景拍攝

紅荷花瓣,紋理質感 逆光下清晰呈現

聊攝影用光(7)逆光,紋理質感的通透展現,清晨黃昏的風景拍攝

白荷花瓣,厚實的質感,逆光下也完美呈現(手動HDR拍攝)

聊攝影用光(7)逆光,紋理質感的通透展現,清晨黃昏的風景拍攝

遠景的玉蘭花,逆光下,較厚實的花瓣質感,也得到呈現

聊攝影用光(7)逆光,紋理質感的通透展現,清晨黃昏的風景拍攝

手機拍攝,逆光下,枯葉的紋理

相對于側光,逆光對被攝主體質感的展現,在被攝主體的選擇上,有一定的局限性,表現的側重點也有所不同。同樣,逆光對質感的特有的展示能力,也是側光短闆的一面,二者各有所長,側重點不同。遵循并善于運用側光和逆光進行拍攝,應該是我們在攝影實踐中,需要時時自我提醒與運用的。

聊攝影用光(7)逆光,紋理質感的通透展現,清晨黃昏的風景拍攝

佳能百微,手動檔:f/8,快門1/25,ISO:200拍攝,蝸牛:春天時的童話

清晨和黃昏的風景很美。在這個時段裡拍攝逆光下的場景畫面,就不僅限于日出日落的風景了,也包含着微光與彩霞等的風景。

清晨和黃昏的風景拍攝的測光點選取。相機通常設定為:點測光模式。不論是相機還是手機拍攝,我多是以拍攝場景中的高光部位,進行測光取值的,目的是盡量保證高光部位不過度曝光。如下圖例中,

聊攝影用光(7)逆光,紋理質感的通透展現,清晨黃昏的風景拍攝

如果是用手機拍攝,先用手指輕點螢幕中的高光部分(紅圈),作為測光取值點

清晨和黃昏風景的拍攝技巧之:“HDR”模式(單反相機的HDR模式拍攝,在已經在“聊攝影用光(1)”的文章中有詳細的操作過程,這裡就不展開分享了)。

簡要地說說手機“HDR”的拍攝方法。手機(以千元安卓機為例)的“HDR”模式,可以從手機相機“更多”菜單中打開(現在有一些手機相機會自動觸發開啟),如下面的圖例。

聊攝影用光(7)逆光,紋理質感的通透展現,清晨黃昏的風景拍攝

手機“HDR”拍攝,隻需點選一次快門鍵就可以了。手機會自動拍攝三張片子後,自動合成為一張“HDR”片子的

手機在“HDR模式”下的拍攝日出日落。大多數的是要以太陽作為曝光取值點的。在按下快門前,先用手指輕點螢幕中的太陽。這樣既能保證太陽不過于曝光,又能保證背光(陰影)中的景物(如前景山林)細節不至于流失。如下面圖例。

聊攝影用光(7)逆光,紋理質感的通透展現,清晨黃昏的風景拍攝

同樣以太陽為曝光取值前提下,正常模式和HDR模式拍攝下,背光陰影中的景物在細節表現上,明顯有所不同

拍攝的“HDR”片子,如果圖便利,隻需通過手機圖檔軟體(如Snapseed),作适當調整就可以出片了。如下面圖例。(我習慣在電腦PS工具上進行調整)

聊攝影用光(7)逆光,紋理質感的通透展現,清晨黃昏的風景拍攝

調校前後的片子效果。注:不習慣用這款手機手機APP,這裡僅做個調整的示意

日出日落的風景拍攝。不同的區域,不同的地勢,不同的季節,清晨和黃昏的拍攝場景,會有很大的差别。但我想,拍攝的方法,還是可以互相借鑒交流的。

聊攝影用光(7)逆光,紋理質感的通透展現,清晨黃昏的風景拍攝

手動全景接片(一組3張)拍攝,晨

拍攝日出日落,通常會有二種拍攝方式。

(1)将日出日落的場景,拍攝為剪影畫面。這是最為人們常拍攝的。任何人都可以随時随地地拿起相機(手機)對着日出日落拍剪影。

聊攝影用光(7)逆光,紋理質感的通透展現,清晨黃昏的風景拍攝

手機拍攝,靜靜的山城

剪影的拍攝過程中,曝光應以拍攝場景中的太陽為曝光取值點。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留意被攝主體的剪影線條的完整與美感,留意拍攝畫面中的場景物之間的有序布局,避免場景物之間,不利于畫面觀感的雜亂無章的重疊。

聊攝影用光(7)逆光,紋理質感的通透展現,清晨黃昏的風景拍攝

手機拍攝,落日

(2)利用“HDR”模式,拍攝日出日落。這是應對在逆光下,将拍攝畫面場景中,各個部分層次的細節展現出來的,一種很好用,很實用的攝影技法。(具體操作見前面表述)

聊攝影用光(7)逆光,紋理質感的通透展現,清晨黃昏的風景拍攝

17-40mm鏡頭17mm端,豎拍,手動HDR+全景接片(八組24張)拍攝,霧湧馬背山

聊攝影用光(7)逆光,紋理質感的通透展現,清晨黃昏的風景拍攝

手機HDR模式拍攝

雲霞滿天的清晨或黃昏的風景拍攝。這種拍攝場景也是最為人們喜歡拍的。隻要稍掌握一些攝影的基本技能,認真地拍攝,大多都可拍攝出讓人眼前一亮的片子。這裡需要注意的是,在後期的色彩、色調調整上,不宜過度渲染。過度的飽和度與渲染會有種失真的觀感。

聊攝影用光(7)逆光,紋理質感的通透展現,清晨黃昏的風景拍攝

17-40mm鏡頭17mm端,三腳架,手動檔(f/8,8秒),拍攝,晚霞:雷雨

聊攝影用光(7)逆光,紋理質感的通透展現,清晨黃昏的風景拍攝

手機全景模式拍攝,靜靜的山城

微光中的清晨或黃昏的風景拍攝。多出現在日出前或是日落後的天空光照的場景。這種場景的拍攝,多是以展現拍攝場景的氛圍(如:柔和,靜谧)為主的。因而,在拍攝場景物的排程上,宜靜不宜(過度的)動,靜動相宜,動為靜服務。

聊攝影用光(7)逆光,紋理質感的通透展現,清晨黃昏的風景拍攝

手機全景模式拍攝,靜靜的沙溪

不論是微光下的拍攝,或是雲彩滿天的拍攝,還是日出日落的拍攝,都可依據拍攝意圖和拍攝場景的具體情況,選擇好拍攝方式和技法(剪影或是HDR)。

聊攝影用光(7)逆光,紋理質感的通透展現,清晨黃昏的風景拍攝

手機拍攝,靜靜的沙溪

也可依據拍攝意圖和需要,選擇單畫幅或是“全景”模式(或是:HDR+全景接片)的拍攝。“全景接片”模式的拍攝,可以提供更加寬廣的拍攝畫面,涵蓋更多的拍攝場景。

聊攝影用光(7)逆光,紋理質感的通透展現,清晨黃昏的風景拍攝

17-40mm19mm端,豎拍,手動HDR+全景模式(十一組33張)拍攝,遠去的村莊

(已經分享的“聊攝影用光”系列文章:(1)順光,色彩飽和度高,畫面明亮清晰但立體感欠佳。(2)手機順光下拍攝的測光要點,從影友的留言說起。(3)側光,質感、立體之光,是使用最為廣泛的攝影用光。(4)側光,在攝影場景中的運用,測光取值的關鍵要點。(5)逆光,有夢幻輪廓光之稱,逆光下的風光攝影技巧。(6)逆光在場景中的運用:輪廓光、剪影、夢幻效果)

聊攝影用光(7)逆光,紋理質感的通透展現,清晨黃昏的風景拍攝

佳能百微,手動全景接片(一組4張)拍攝,蝸牛:春天裡的童話

(原創攝影圖文,分享攝影實拍感受,如有疑惑請留言。謝謝您的觀看欣賞和鼓勵)尊重原創,請勿搬運抄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