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24日,一棟位于孟加拉首都達卡的八層建築轟然倒塌。當時這座建築物内的制衣廠裡面,有三千多人正在工作。樓房倒塌最終造成了1134人遇難,兩千五百多人受傷,成為曆史上最慘重的工程災難之一。而造成這起事故的原因,也引起了全世界的警惕。

孟加拉這個國家雖然是我們的鄰國,但是一直沒有什麼存在感。作為一個人口過億的國家,這個國家十分的貧窮,這裡的人工費用實在低廉,是以每年孟加拉服裝加工産業的産值能夠達到兩百億美元以上,這是整個國家的支柱産業。當然這些勞工是得不到這些大公司的絲毫憐憫與保護,他們常年在灰塵遍地的工廠之中勞作,生命财産安全得不到一絲一毫的保護。
在2013年以前,孟加拉有許多家代工業巨頭承擔着從全世界而來的訂單,而拉納大廈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個之一。這座拉納大廈總共有八層高,在每一層都有好多家生産服裝的工廠,不管是沃爾瑪還是福利馬克,甚至是許多知名的奢侈品品牌都在這裡設定了工廠。
在工廠裡平均每天有五千多名勞工在工作,同時在這座工廠裡還有商店銀行等一應俱全的生活設施,可以說整個大廈就是一座孟加拉社會的縮影。
在2013年4月份,孟加拉曾經對自己首都的這些服裝大廈進行過一次清查行動。在23号的調查當中,發現了拉納大廈的表面出現了裂縫。核查人員曾經表示,必須要疏散大廈内的所有人員,才能徹底地對該大廈進行評估。
當時電視台對大廈的開裂情況進行了詳細的報道,有些建築業的從業者以及專家都表示,這座大廈的情況非常嚴重,可以說已經到了無法使用的程度。在首都達卡,有許多這樣的建築,他們都搖搖欲墜,但是生活在這裡的人卻充滿了僥幸心理,認為悲劇不會發生在自己頭上。
在聽說這座大廈有可能有倒塌的風險之後,商店和銀行立刻選擇了關閉,并且從大廈裡撤走。這種情況讓制衣廠的老闆們始料未及,他們認為一旦大廈停工,那麼對自己來說就将損失許多的訂單,而且一旦失去了在這個大廈裡的工廠,就意味着他們需要重新尋找開工的地點,這讓他們難以接受,于是他們選擇無視政府的警告,讓勞工們回到工廠繼續上班。
有許多勞工對這一情況表示了懷疑,但是工廠的負責人卻告訴這些勞工,大樓在安全上并沒有問題,隻是因為有人想要從其中獲得利潤才哄騙勞工們說大廈存在問題。而且工廠的老闆還警告這些勞工,如果他們敢擅自曠工,那麼他們就得不到工資。
許多的勞工就依靠着這點微薄的薪水來養家糊口,是以他們并不敢曠工。于是在第二天,他們又照常來到了封閉而又陰暗的環境當中繼續工作。然而,一場災難就這樣悄然來臨了。
4月24号一大早,工廠就立刻開工了,紡紗機器仿佛不知疲倦地繼續運動着,而勞工們的臉上也沒有一絲喜色。他們需要打工掙來的工錢養家,同時他們也擔心自己腳下的大地也許真的會開裂,而悲劇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來臨了。
早上9點,勞工們還在緊鑼密鼓地進行着當天的工作,然而大樓的後半部分卻突然開始坍塌。就在一刹那之間,大樓主支柱和部分前牆都突然化作了一團塵埃。突如其來的倒塌讓所有人始料未及,旁邊有一座三層的小樓在倒塌的大樓面前,也被掩埋了。一切發生的都是如此迅速,坍塌的速度堪比定向爆破,隻有整棟樓的地基部分還保持完整。
大家都知道,從事紡織業的勞工大多數是婦女,而很多婦女就将自己的孩子放在了公司開辦的事先串通的人所内。在事故發生的同時,大樓裡還有不少的兒童,可想而知,這些兒童的命運是悲慘的。
這起事故引起了孟加拉的特别重視,而且聯合國對此事件表示非常上心。孟加拉國内經濟水準十分的低,想依靠他們來完成救援行動顯然是不現實的,是以聯合國表示,在必要時将會派出相關力量進行幫助。
但是等到聯合國的觀察員來到現場時,卻發現情況比自己想象的更加嚴重。現在整個地基也搖搖欲墜,很容易引發次生塌方。而整個救援現場絕對不能使用任何的重型機械,還有很多傷者仍然在廢墟之下呻吟,是以大家隻能采取手提肩扛的方法将牆體和水泥塊清理幹淨。
救援工作一刻也不能耽擱,而政府卻無法派出足夠的救援人員,于是有很多群眾自發地參與到了搶救當中。這些志願者根本就沒有任何的防護裝置,在炎熱的天氣之下,很多人還穿着涼鞋。就在這樣複雜而又艱苦的環境之下,許多志願者開始了救護同胞的行動。
救援工作一直持續了19天,在這19天的時間裡,現場的情況如同活地獄。孟加拉的天氣十分悶熱,而水資源卻無法送到倒塌的大樓之下。直到2013年5月13日,救援工作基本結束,最終有2500人獲救,但是有一千一百餘人慘死在這起倒塌事故之下。
根據當地人表示,在救援行動當中,許多員工親屬哭天搶地,情況令人不忍。這起事故引起了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而在國際媒體當中,更是有人用上了一場可以預見的屠殺這樣的字眼,将這座大樓的管理人員作為衆矢之的。
根據事故原因調查結果,大樓倒塌的直接誘因,是附近的發電機振動所導緻的。在這座大廈倒塌之前,曾經發生過停電,而頂樓的四台柴油發電機進行緊急供電産生強烈的震動,加上樓内有數千台縫紉機也在工作,這就導緻震動的加劇,最終導緻這座本來就有隐患的大樓發生了倒塌事故。
這棟大樓始建于2006年,原本準備作為商店或者辦公室使用。是以在建造時,根本就沒有考慮到使用重型機械。但實際上這座大樓本來就不符合規定,不管是鋼筋水泥還是磚塊,都達不到施工要求,而地基也不合格。
這座大廈甚至是直接建在一座用土填滿的池塘上,底下土地極其松軟,從一開始就不具備穩定的結構性。而且我們通過這棟大樓的招标書來看,當時準許這座大樓的隻有四層,而業主則私自修築到八層,而且最後修築的四層樓根本沒有承重牆。
可以說,這座大樓自從建築之日起就充滿了安全隐患。當真相公開之後,整個孟加拉都陷入了對這幾家制衣工廠的口誅筆伐當中。
在災難發生八個月之後,孟加拉和當地的勞工團體才籌集了4000萬美元賠償金,用來幫助受害者家人渡過難關。随着賠償的進行,似乎這起事件也終于落下了帷幕,但實際上孟加拉還有數千家這樣的工廠仍然在運作。
其中的勞工也隻是暫時幸運,誰知道哪一天同樣的悲劇還會不會再次發生。從這起事件上,我們應該吸取教訓,把安全生産放在第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