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林芝察隅5月14日電 題:大山深處西藏“90後”僜人迪龍的“網紅”生活
中新社記者 江飛波
“大家請看,這是我們西藏察隅僜人的傳統手抓飯,要配上本地辣椒制成的辣椒醬才是正宗吃法。”30歲的迪龍擅長有效利用時間,吃飯的間隙用手機錄制了一段視訊,依靠這項技能,如今他在“抖音”“快手”等短視訊社交平台上共擁有200餘萬粉絲(Fans),成為了一名“網紅”。

5月12日晚,迪龍在僜人聚居的下察隅鎮沙瓊村用手機錄制短視訊,積累推廣素材。 中新社記者 江飛波 攝
迪龍是位“90後”,網名西藏僜人阿普,其所在的察隅縣沙瓊村是一個僜人聚居村。僜人擁有獨特的語言,但由于人口少、沒有文字等原因,未被确認民族歸屬,目前西藏僜人約有1700人。
“每天都有粉絲私信問我,從内地自駕怎麼來察隅,要注意什麼。昨天有兩位廣東、廣西的粉絲自駕到我們村,說想看下祖國的邊疆和僜人的真實生活。”5月13日,迪龍在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說。
2009年,迪龍國中畢業後在林芝市巴宜區、察隅縣等地務工,期間購買了智能手機,開始接觸網絡。2018年12月,他在察隅的原始森林裡遇到了一條蛇,便用手機錄制了一段視訊,随後釋出于短視訊社交APP。
“之前發的都不溫不火,唯獨那條觀看量達到了18萬,一天内粉絲增加了一千多人。”迪龍回憶,很多網友特别驚訝,原來西藏也有蛇。而這條視訊也啟發自己,神秘的西藏以及察隅對内地粉絲具有很強的吸引力。
5月13日,迪龍(右)在下察隅鎮新村拍攝金夏老人。 中新社記者 江飛波 攝
記者看到,迪龍釋出了數百條短視訊,早期主要介紹野外生存技能、察隅當地的奇特物産等,後面釋出的涵蓋了僜人文化習俗、邊境日常生活,呼籲冰川保護以及為察隅帶貨,推介當地特産等,單條視訊浏覽量從幾萬到數百萬不等。
迪龍所在的下察隅鎮是西藏為數不多的亞熱帶地區,高聳入雲的雪山、峽谷,還有郁郁蔥蔥的原始森林及特殊的少數民族風情,是他源源不斷的創作靈感來源。
迪龍目前每周會接到兩三起邀拍,除了帶貨,鎮上的酒吧、特産店開業等也參與。
下察隅鎮推廣從業人員邊巴卓嘎介紹,迪龍如今在當地家喻戶曉。“不少農牧民采摘的野生天麻、蟲草、靈芝等都會找他帶貨、推銷。大家的日常插秧、栽種勞作等變成了網際網路‘流量’,大山深處的察隅正通過網絡讓世界知曉。”
一部手機、一個穩定器是迪龍的主要裝置。迪龍自述,自己每天上午八、九點起床,第一時間便是看手機,登入各平台,回複網友的私信問題等。
5月13日,迪龍(左)拍攝西藏察隅當地農牧民制作傳統辣椒醬。 中新社記者 江飛波 攝
他說,自己的風格屬于真實類拍攝,事先并不策劃劇本、導演等。“真實具有特别的魅力,想到什麼便拍什麼,我覺得這樣對粉絲更具吸引力。”
迪龍說,很多僜人一輩子都生活在大山裡,現在西藏的經濟、交通等條件都好了,他也想去外面的世界看看。5月16日,他将受邀前往北京參加察隅縣的推介活動,“可以的話我想順便去沿海觀光,捧一把海水在手裡,體會一下海的世界。”(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