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3×3”第一篇 賽鴿運動的基本觀念鴿子是習慣性動物要有計劃性把握好峰谷規律

“3×3”第一篇 賽鴿運動的基本觀念鴿子是習慣性動物要有計劃性把握好峰谷規律

“3×3”是已故日本鴿界泰鬥、翔聖、岩田誠三的一部精彩巨著。相比今年三月我推更完畢并河靖的《作出與競翔》40篇,其中的第37篇缺失,對我來說是一個小遺憾。幸好這部作品隻有21篇,而且是齊組的。

有時候大家可能會因為養鴿選什麼書來看覺得很迷茫,又或者是同樣的一件事這麼多種說法到底該聽誰的?

我覺得讀書應該讀那些口碑良好的實力派在高齡時寫的著作,那樣會有比較高的參考價值,一者見識閱曆豐富,二是比較看淡名利是以更敢寫真話。

鴿界确實不乏一些天賦極高的人,但有些一時看上去“對”的東西卻最終沒能經得住時間的考驗,是不值得奉為真理流傳下去的。

感覺挺幸運能找到兩部符合以上要求的作品和大家分享,一是我自己想讀一讀并填解注,二是希望多少對大家有用。

我會在接下來二個月的時間内,陸續推更完畢,有興趣的鴿友可以關注留意,第一篇正文如下:

<h1 class="pgc-h-arrow-right">鴿子是習慣性動物</h1>

賽鴿概論對賽鴿運動的基本觀點鴿子是“習慣動物”在鴿子的飼育方面,僅憑有經驗未必就能夠進步,新人在技巧上超過老手的例子不勝枚舉。

有的人養鴿三年、五年、甚至十年,反而對許多細節從未留意過,似乎這樣的人在養鴿者當中并非少數。

“3×3”第一篇 賽鴿運動的基本觀念鴿子是習慣性動物要有計劃性把握好峰谷規律

下面打算将賽鴿運動分為競翔和育種兩大項,再分别設些細目談談我的想法。當然我說的也未必都對,假如讀者能通過自己的分析和了解,在賽鴿實踐中參考一二,我将感到不勝榮幸。那麼就先從競翔談起吧。

首先,談談我對操練鴿子的基本想法與做法。人們常說要對鴿子嚴格實行有規律的管理,事實也是這樣,成績好的鴿舍幾乎無例外地對鴿子進行極有規律的調教。許多鴿舍就是靠加強管理、早晚定時家飛而提高成績的。

因為鴿子是一種動物,其習慣的養成就顯得尤為重要,三天打魚兩天曬網起不到調教的作用。

隻有常年累月重複同一個管理模式,才能在潛移默化中使鴿子谙習主人的教授,最終将人的意志傳遞給鴿子一 一使其在某種程度上服從人的調遣。

在鴿舍的管理上一定得記住這個道理,抓抓停停毫無規律的做法是要不得的。養鴿者當中各行各業的人都有,花在鴿子上的時間及管理工作的内容需因條件而異。

可以根據本舍情況制定相應的程式,在可行的範圍内對鴿子進行有規律的管理。常年堅持下去,鴿子本身的能力就會被發掘出來,有時甚至還可能超常發揮。

<h1 class="pgc-h-arrow-right">要有計劃性</h1>

對一個參賽鴿舍來說,計劃性非常重要,漫無目标的話即便偶有發揮,也不可能持續地獲得好成績。

養鴿者對自己、自己的鴿子和鴿舍的未來,至少應該往前看出三、五年,在鴿子的訓練和使用上周密思考認真對策。重近親交配是我鴿舍血統的特點。是以在育種上要考慮到十年之後。

不往前看三到五年,就不會在鴿賽中有大作為。育種方面得設想五年、十年之後鴿子的樣子,應賽方面得估計三、四年後的競翔情況。不僅對育種和競賽,計劃性對賽鴿運動的各個方面都是極為重要的。

不但要有長遠眼光,每一賽季的計劃也很重要。我的鴿舍算是大型的,能出賽各種距離,而更多鴿舍的規模僅為我的幾分之一,就不可能把重點放在所有的比賽上。

雖說日本的賽事與比利時相比要少得多,但也有十多個,想讓鴿子頻繁出場就必須設定好重點賽項。首先考慮好第一個目标在什麼距離,再決定都派哪些鴿子參加這個比賽。

當然瞄定了目标未必就能立即實作,有時候可能會在其後的比賽中獲勝,這是因為主觀目标與鴿子的實際狀态有偏差。讓目标與實際相符非常難,主要難在對時機和節奏的把握。

我認為瞄定的目标落空了也不要緊,看上某個獎項就能一舉奪魁,那是名人的境界,通常是很難達到的。隻要為着一個目标做了努力,遲早會見到成效,不是這站也許就是下站。

“3×3”第一篇 賽鴿運動的基本觀念鴿子是習慣性動物要有計劃性把握好峰谷規律

<h1 class="pgc-h-arrow-right">把握好峰谷規律</h1>

鴿賽是一百、二百公裡逐站進行的,假如把重點放在最初的二,三百公裡上,到七百、八百、九百公裡時鴿子的狀态總是會下降。(這種情況十分常見就是台灣人說的訓練“舍舍叫”,比賽“叽叽叫”,訓練不能過頻,讓鴿子過早上了高峰,到了真正該出力的時候卻發現,已經沒力氣了。)

現實中的确存在這樣的波動,是無法避免的自然現象。棒球運動員也是如此,極佳狀态過後往往有一時不振。鴿子到了高峰期出了成績,這種狀态不會持續很久,接下來肯定是一條下降的曲線,這是動物的生理使然。

由于同時家飛同時飼喂,整棚鴿子的狀态也會同起同落。為了避免這種情況,需要将成鴿和年輕鴿分開進行雙重管理。這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對業餘養鴿者來說是較難做到的。

為了讓鴿子的狀态拉開些距離。也可以把成鴿的家飛的時間錯開,推遲部分鴿子狀态的上升。

我以前就這樣做過,從起站時就讓成鴿與年輕鴿分别家飛,把年輕鴿的競翔目标定在短、中程,成鴿定在遠端,當比賽進行到相應階段時再讓它們一起家飛。

外國的職業鴿舍都是讓年輕鴿和成鴿分别家飛的,許多競翔家甚至擁有短、中、長程專用鴿舍,分别飼養用于不同距離的鴿子。

有些人憑先入感認為,家飛的時候年輕鴿飛得好,成鴿不愛飛。其實隻要紮紮實實地養成習慣,成鴿也一樣飛得好。現在我把一切都交給管理人了。

過去自己管理的時候,讓年輕鴿與成鴿分别家飛,感覺成鴿更好飛,飛得也很棒,成鴿家飛難的說法是不對的,隻要管理出色它們與年輕鴿同樣好飛。

對成鴿用不着下特殊的工夫,隻要調教有方,四、五歲的鴿子也能飛得很好。(成鴿家飛好和前面強調的定時放飛規律管理有很多的聯系。)

應該丢掉成鴿難放的成見,否則隻說明你還不是一個稱職的教練。我也相信過隻有年輕鴿愛飛,可分别一放才知道不是那麼回事,成鴿環舍時左沖右突振翅疾飛的情景簡直令人吃驚。

如果有五、六十羽成鴿同時達到最佳狀态,那将是一支了不起的力量,這個賽季的成績肯定錯不了。

1988年我獲得了東海聯盟最優秀鴿舍獎,當時就是這種狀态。由于鴿舍管理者生病,隻剩下我一個人進行管理,是以并沒有抱多大希望,結果成鴿發揮了潛力取得的成功尚可。

從近來鴿賽的方向看,參加遠端賽前各站比賽的鴿子中滿一歲的鴿增多了,我認為盡管地區環境會造成賽情的差異,但在遠端賽上還是要靠成鴿來拿分。(一歲鴿或以上的成鴿長距離比賽更有優勢。)

未完待續。。。

文|岩田誠三

[狗頭]感謝閱讀!如喜歡本号請添加關注,鼓勵請點贊+評論,我們下一篇文章再見!

“3×3”第一篇 賽鴿運動的基本觀念鴿子是習慣性動物要有計劃性把握好峰谷規律

如果您有賽鴿方面的問題歡迎留言或私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