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3×3”第一篇 赛鸽运动的基本观念鸽子是习惯性动物要有计划性把握好峰谷规律

“3×3”第一篇 赛鸽运动的基本观念鸽子是习惯性动物要有计划性把握好峰谷规律

“3×3”是已故日本鸽界泰斗、翔圣、岩田诚三的一部精彩巨著。相比今年三月我推更完毕并河靖的《作出与竞翔》40篇,其中的第37篇缺失,对我来说是一个小遗憾。幸好这部作品只有21篇,而且是齐组的。

有时候大家可能会因为养鸽选什么书来看觉得很迷茫,又或者是同样的一件事这么多种说法到底该听谁的?

我觉得读书应该读那些口碑良好的实力派在高龄时写的著作,那样会有比较高的参考价值,一者见识阅历丰富,二是比较看淡名利所以更敢写真话。

鸽界确实不乏一些天赋极高的人,但有些一时看上去“对”的东西却最终没能经得住时间的考验,是不值得奉为真理流传下去的。

感觉挺幸运能找到两部符合以上要求的作品和大家分享,一是我自己想读一读并填解注,二是希望多少对大家有用。

我会在接下来二个月的时间内,陆续推更完毕,有兴趣的鸽友可以关注留意,第一篇正文如下:

<h1 class="pgc-h-arrow-right">鸽子是习惯性动物</h1>

赛鸽概论对赛鸽运动的基本观点鸽子是“习惯动物”在鸽子的饲育方面,仅凭有经验未必就能够进步,新人在技巧上超过老手的例子不胜枚举。

有的人养鸽三年、五年、甚至十年,反而对许多细节从未留意过,似乎这样的人在养鸽者当中并非少数。

“3×3”第一篇 赛鸽运动的基本观念鸽子是习惯性动物要有计划性把握好峰谷规律

下面打算将赛鸽运动分为竞翔和育种两大项,再分别设些细目谈谈我的想法。当然我说的也未必都对,假如读者能通过自己的分析和理解,在赛鸽实践中参考一二,我将感到不胜荣幸。那么就先从竞翔谈起吧。

首先,谈谈我对操练鸽子的基本想法与做法。人们常说要对鸽子严格实行有规律的管理,事实也是这样,成绩好的鸽舍几乎无例外地对鸽子进行极有规律的调教。许多鸽舍就是靠加强管理、早晚定时家飞而提高成绩的。

因为鸽子是一种动物,其习惯的养成就显得尤为重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起不到调教的作用。

只有常年累月重复同一个管理模式,才能在潜移默化中使鸽子谙习主人的教授,最终将人的意志传递给鸽子一 一使其在某种程度上服从人的调遣。

在鸽舍的管理上一定得记住这个道理,抓抓停停毫无规律的做法是要不得的。养鸽者当中各行各业的人都有,花在鸽子上的时间及管理工作的内容需因条件而异。

可以根据本舍情况制定相应的程序,在可行的范围内对鸽子进行有规律的管理。常年坚持下去,鸽子本身的能力就会被发掘出来,有时甚至还可能超常发挥。

<h1 class="pgc-h-arrow-right">要有计划性</h1>

对一个参赛鸽舍来说,计划性非常重要,漫无目标的话即便偶有发挥,也不可能持续地获得好成绩。

养鸽者对自己、自己的鸽子和鸽舍的未来,至少应该往前看出三、五年,在鸽子的训练和使用上周密思考认真对策。重近亲交配是我鸽舍血统的特点。所以在育种上要考虑到十年之后。

不往前看三到五年,就不会在鸽赛中有大作为。育种方面得设想五年、十年之后鸽子的样子,应赛方面得估计三、四年后的竞翔情况。不仅对育种和竞赛,计划性对赛鸽运动的各个方面都是极为重要的。

不但要有长远眼光,每一赛季的计划也很重要。我的鸽舍算是大型的,能出赛各种距离,而更多鸽舍的规模仅为我的几分之一,就不可能把重点放在所有的比赛上。

虽说日本的赛事与比利时相比要少得多,但也有十多个,想让鸽子频繁出场就必须设定好重点赛项。首先考虑好第一个目标在什么距离,再决定都派哪些鸽子参加这个比赛。

当然瞄定了目标未必就能立即实现,有时候可能会在其后的比赛中获胜,这是因为主观目标与鸽子的实际状态有偏差。让目标与实际相符非常难,主要难在对时机和节奏的把握。

我认为瞄定的目标落空了也不要紧,看上某个奖项就能一举夺魁,那是名人的境界,通常是很难达到的。只要为着一个目标做了努力,迟早会见到成效,不是这站也许就是下站。

“3×3”第一篇 赛鸽运动的基本观念鸽子是习惯性动物要有计划性把握好峰谷规律

<h1 class="pgc-h-arrow-right">把握好峰谷规律</h1>

鸽赛是一百、二百公里逐站进行的,假如把重点放在最初的二,三百公里上,到七百、八百、九百公里时鸽子的状态总是会下降。(这种情况十分常见就是台湾人说的训练“舍舍叫”,比赛“叽叽叫”,训练不能过频,让鸽子过早上了高峰,到了真正该出力的时候却发现,已经没力气了。)

现实中的确存在这样的波动,是无法避免的自然现象。棒球运动员也是如此,极佳状态过后往往有一时不振。鸽子到了高峰期出了成绩,这种状态不会持续很久,接下来肯定是一条下降的曲线,这是动物的生理使然。

由于同时家飞同时饲喂,整棚鸽子的状态也会同起同落。为了避免这种情况,需要将成鸽和年轻鸽分开进行双重管理。这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对业余养鸽者来说是较难做到的。

为了让鸽子的状态拉开些距离。也可以把成鸽的家飞的时间错开,推迟部分鸽子状态的上升。

我以前就这样做过,从起站时就让成鸽与年轻鸽分别家飞,把年轻鸽的竞翔目标定在短、中程,成鸽定在远程,当比赛进行到相应阶段时再让它们一起家飞。

外国的职业鸽舍都是让年轻鸽和成鸽分别家飞的,许多竞翔家甚至拥有短、中、长程专用鸽舍,分别饲养用于不同距离的鸽子。

有些人凭先入感认为,家飞的时候年轻鸽飞得好,成鸽不爱飞。其实只要扎扎实实地养成习惯,成鸽也一样飞得好。现在我把一切都交给管理人了。

过去自己管理的时候,让年轻鸽与成鸽分别家飞,感觉成鸽更好飞,飞得也很棒,成鸽家飞难的说法是不对的,只要管理出色它们与年轻鸽同样好飞。

对成鸽用不着下特殊的工夫,只要调教有方,四、五岁的鸽子也能飞得很好。(成鸽家飞好和前面强调的定时放飞规律管理有很多的联系。)

应该丢掉成鸽难放的成见,否则只说明你还不是一个称职的教练。我也相信过只有年轻鸽爱飞,可分别一放才知道不是那么回事,成鸽环舍时左冲右突振翅疾飞的情景简直令人吃惊。

如果有五、六十羽成鸽同时达到最佳状态,那将是一支了不起的力量,这个赛季的成绩肯定错不了。

1988年我获得了东海联盟最优秀鸽舍奖,当时就是这种状态。由于鸽舍管理员生病,只剩下我一个人进行管理,因此并没有抱多大希望,结果成鸽发挥了潜力取得的成功尚可。

从近来鸽赛的方向看,参加远程赛前各站比赛的鸽子中满一岁的鸽增多了,我认为尽管地区环境会造成赛情的差异,但在远程赛上还是要靠成鸽来拿分。(一岁鸽或以上的成鸽长距离比赛更有优势。)

未完待续。。。

文|岩田诚三

[狗头]感谢阅读!如喜欢本号请添加关注,鼓励请点赞+评论,我们下一篇文章再见!

“3×3”第一篇 赛鸽运动的基本观念鸽子是习惯性动物要有计划性把握好峰谷规律

如果您有赛鸽方面的问题欢迎留言或私信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