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深海魚真的都是瞎子嗎?

在以前的主流印象,在深海這片陽光難以觸及的“幽冥鬼府”中生活的魚類,都是不需要眼睛的。事實上,原産于墨西哥的盲眼魚的确佐證了這一觀點。它們有的生活在深海,有的常年于暗淡無光的洞穴夾縫中生存,雖然沒有眼睛,但發達的感覺器官賦予了它們在黑暗中生活的本領。盲眼魚在水中異常靈活,捕食能力也十分高超,隻要投入食物,它們就會立即發現,并迅速遊過來吃。

深海魚真的都是瞎子嗎?

在黑暗充斥的深海中,魚類的眼睛因失去競争力而慢慢退化,這一發現早已被大衆認可,被當作教科書一般的存在。但在近日,頂尖學術期刊《科學》上發表了一篇足以重新整理認知的文章:在深海中,不光有喪失視力的瞎子,還有一些視覺好得驚人的怪魚!

深海魚真的都是瞎子嗎?

在過去的幾十年裡,研究深海的科學家們發現,即便是在陽光無法照入的深海水域,也存在極其微弱的光源,通過進一步研究發現,這些光源來自于生活在深海中的細菌、蝦類、魚類。敏銳的研究者們第一時間意識到,這些光源的存在絕非毫無理由的,于是便進一步提出了假設:深海中肯定存在一些能夠探測到這些光源的生物。

為了驗證這些假設,科學家們進行了大規模的實驗,從水面到2000米的深海,他們收集了101種生活在不同深度的魚類,并通過基因組測序技術尋找能夠表達RH1蛋白(視蛋白,能購吸收不同波長的光,決定了動物的感光能力)的基因。

在分析完101種魚類之後,科學家們終于發現了4種含有五條以上RH1基因的深海魚類。更有一種叫做銀色洞鳍鲷的魚類體内含有38條RH1基因!最令人驚訝的是:研究人員發現,深海魚類的RH1基因功能并不是完全重複的,在一系列的突變下,有些基因編碼的視蛋白經過“微調”,能夠識别不同的藍光和綠光。

深海魚真的都是瞎子嗎?

與大多數深海魚類不同,銀色洞鳍鲷擁有一雙炯炯有神的眼睛,而且大量的RH1基因使得它能夠從自己的視角去觀察這片深海世界,它們可以捕捉到周邊的每一處光源,進化出了超強的視覺能力。

正因為生活在壓力極強的環境下,提高自身的靈敏性也是存活的生存本領。豐富的視覺蛋白可以讓深海魚類進化的更完善。由于這些深海魚習慣了深海黑暗的生活,人類也無法取的活體進行研究,對于它們視力的判斷結果,确實超越了我們的預計。或許真的行行出狀元,深海裡的魚類也就是因為如此才能夠自由自在地遊在浩瀚的大海領域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