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日本還有十六個令人汗顔的世界第一十、日本的電池技術專利申請數量全球第一

一、日本海外資産世界第一

日本雖然國土面積不大、資源十分匮乏,但是日本卻擁有非常龐大的海外資本——相當于是一個隐形的海外日本。

日本還有十六個令人汗顔的世界第一十、日本的電池技術專利申請數量全球第一

假如不考慮日本GDP,而是研究日本的海外總資産,就會發現,日本的經濟實力十分強悍——擁有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強國的潛力。

原因是,日本擁有世界最大的海外淨資産國,擁有多達10萬億美元的海外資産。日本在其他國家的投資達到十萬億美元。數額足足是全日本GDP的兩倍之多,對于任何國家來說、都是一個十分龐大的數字。從日本龐大的海外資産來看,日本稱得上是世界頂尖的發達國家。

日本從面積上來看屬于一個小國,但日本的許多技術卻占據了許許多多的世界第一,比如汽車世界第一,動漫世界第一,半導體晶片世界第一,瓜果蔬菜世界領先,無土栽培西瓜世界第一,富士蘋果世界第一等等。

早在2015年,日本海外資産就達到339萬億日元,比2001年增長了90%,海外資産為日本帶來了巨大的額外收益。比如2001年日本海外資産的收益是8.2萬億日元,相當于日本GDP的1.6%;2015年日本海外資産的收益達到了20.7萬億日元,大約是日本GDP的4%。

日本還有十六個令人汗顔的世界第一十、日本的電池技術專利申請數量全球第一

日本海外資産規模之是以達到世界第一,原因是海外企業擁有歐美韓企業的股份,而這些企業利潤回流到日本,相當于日本本土企業的總和,再加上投資歐美韓企業股份收入,總額十分龐大。值得一提的是,日本還大量發行國債,其國債規模大于其2倍GDP,而其中一大部分國債用于質押給開發中國家,比如越南、泰國、印度等東南亞、南亞國家。

事實上,用到日本國債的國家隻能用于貸款給在其國内的日本企業,獲得強力資金支援的日本海外企業大肆收購所在國資産,而此時,日本央行卻實施超寬松的貨币政策導緻日元大幅度的貶值,日本衆多的财閥和企業家為了讓自己的資産不縮水,加緊購買海外資産作為抵禦超寬松的貨币政策産生的日元大幅度的貶值的影響。

日本的海外資産具有戰略性且不可估量,海外資産無論是國有還是私人,在國家處于非常時期随時随地可以調用,比如地震、戰争、島國沉沒,是以,日本人的戰略眼光是非常長遠。

日本人熱衷于購買海外資産,其重要原因有兩個。一是日本沒有受到西方國家的嚴密防備,日本購買海外資産和兼并公司,不會受到很大的障礙,為日本持續擴張海外資産創造了十分良好的條件。二是日本上世紀80年代初,受美歐廣場協定的影響,經濟增長勢頭受阻,難以形成對美國的實質性挑戰。是以,日本通過采購海外資産,進而實作經濟上的“曲線救國”。三是海外資産形成的另一個“日本”,可以有效地補充日本資源的缺乏、地域面積的不足,進而實作日本隐藏實力、潛力發展。

二、日本護照含金量世界第一

日本的護照在世界上含金量是最高的了,可以說當之無愧的位列第一。據有關資料統計,在世界各國當中,日本護照的免簽率是最高的。早在2018年時,持有日本護照可以免簽190個國家和地區。要豈不知,世界上也不過隻有兩百多個國家。

日本還有十六個令人汗顔的世界第一十、日本的電池技術專利申請數量全球第一

擁有如此之高的免簽率,和日本整體經濟實力是分不開的,當然也包括國際影響力。 亞洲另一個發達國家新加坡的護照含金量,曆來也都位居世界前列。在2018年,新加坡的公民們可以享受189個國家免簽,與第一名日本僅僅隻相差一個國家。值得一提的是,擁有新加坡護照,還可以享受超低稅政策。

德國法國南韓護照的含金量也比較高,尤其是在前幾年的德國一直都是全球含金量最高的國家,近幾年來被亞洲的日本新加坡趕超。

根據資料顯示,從2020年1月起,世界上有71個國家或地區對中國公民實行免簽或落地簽政策,中國護照實力進一步提升。其中大多數都是位于亞洲,非洲地區。在歐洲美洲地區的免簽國家相對比較少。

三、日本人年食用海鮮數量世界第一

世界上幾乎沒有哪個國家能比日本人更愛吃魚,日本每年人均吃魚100多公斤,超過了大米的消耗量。比如日本沖繩島百歲老人比例始終遠高于全球絕大部分地區。

日本還有十六個令人汗顔的世界第一十、日本的電池技術專利申請數量全球第一

日本沖繩國際大學專家經長期研究得出結果,長期多吃魚、特别是海魚是其長壽的重要原因。實際上,中國人也喜歡吃魚,但大多是淡水魚和淺海魚。而日本人更喜歡深海魚,比如鮪魚、三文魚、鲑魚、鳗魚等。海魚的營養價值大都超過河魚,比如含有較高的DHA(俗稱腦黃金,對智力和視力發育極為重要)。海魚中富含不飽和脂肪酸——歐米伽3脂肪酸,有助降低高血壓和心髒病的發病率。

在日本人尤其鐘愛的章魚、秋刀魚、蚝等海鮮中,含有豐富牛磺酸,有助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減少甘油三酯。日本是全球人均壽命最長的國家,與其飲食關系十分密切。比如日本料理有“世界第一健康菜”的美譽。值得一提的是,日本至今依然擁有世界最大漁船船隊和全球15%的漁獲量占有率。

雖然如此,大量食海魚也造成了漁業資源的大幅減少,影響可持續發展。說一些題外話。中國是全球海産消費最大的國家,也是海産進出口大國。我國是全球最大漁業國,海洋捕撈量占世界總量的18%而,2016年近海捕撈總量就達1328萬噸,甚至遠高于漁業專家建議的800-900萬噸最大可捕量。

世界糧農組織認為:全球80%的漁業資源處于超負荷消耗狀态,幾近崩潰邊緣;自上世紀50年代以來,将近90%的海洋魚類資源,比如鲨魚,旗魚,鮪魚數量驟減非常厲害,原因是過度捕撈導緻了全世界1/4漁業已經崩潰。

在過去50年,全球海洋近一半的魚消失了。全球90%的大型魚類瀕臨絕迹。包括我們熟知的鲨魚、大比目魚、鮪魚(俗稱鮪魚)、石斑魚,而它們又都是海洋生态系統頂端的捕食者。

再比如在印度洋克洛澤群島,愛德華王子群島和馬裡恩島一帶的小鱗犬牙南極魚(也叫智利鲈魚),由于被大肆捕撈,僅僅在兩年内就宣告滅絕。地中海區的鮪魚種群數量隻有原先的6%,除了用來制作魚罐頭的小型青幹鮪魚和黑鳍鮪魚外,大型種群都已經全線告急。

日本還有十六個令人汗顔的世界第一十、日本的電池技術專利申請數量全球第一

世界有大約350艘漁船,其中占比1.7%的巨型工業漁船,每年就捕獲了60%的量聯合國糧農組織(FAO)2010年公布的官方預測資料為7700萬噸(77 million),事實上,當年将近1億900萬噸(109 million)。另外,全球海産品至少20%是非法捕撈獲得,漁獲總量約為1100至2500萬公噸。

四、日本是世界上最長壽的國家

據日本厚生勞動省之前釋出的全球平均壽命統計,日本是全球男女最長壽的國家,女性平均壽命87.26歲,男性則為81.09歲。有意思的是,日本人其實并不愛運動,而且普遍沒有健身習慣。

據醫學期刊《The Lancet》調查,在全球最不愛運動的國家中,日本排到第十一名,日本全國有超過60%的人參與運動的積極度都在平均水準以下。而全球最愛運動的國家是美國,美國有超過40%的人參與運動的積極度都在高水準以上。

據統計,日本人平均一天吃30種食材,而且這是日本厚生勞動省在1985年《為了健康的飲食生活指南》中提倡的飲食目标。此後,30種食材的概念在日本傳播極廣,并且被很多主婦當作一個标準來安排一天的飲食。

日本還有十六個令人汗顔的世界第一十、日本的電池技術專利申請數量全球第一

日本普通家庭的飲食結構是:生魚片或烤魚、煮魚,再加上冷豆腐、煮菜這樣的模式。醬油極受日本人重視,一般的搭配方式是米飯配大醬湯和腌菜。日本人的料理大多藻類及蔬菜,最常吃的就是紫蘇和紫菜。這些食物中富含多種營養元素,蛋白多且脂肪少。

日本十分講究“吃飯八分飽”。在日本的早餐中,早餐是三餐中最重要的一餐。

在日本,幾乎看不到炒菜的油煙,日本人的烹饪方式主要是生食或者蒸煮。日本料理也被稱為“水料理”。

在日本飲食中普遍少油、少鹽、少調味品,其飲食原則是:盡量讓各種飲食材料保持原味。日本料理也很少用煎炸、紅燒等烹調方法,大多用清蒸、涼拌或水煮。實際上,清蒸、涼拌、水煮的烹調方法可最大程度地提供豐富的纖維素、維生素、礦物質和其他活性物質,減少緻癌物質的産生,對健康和長壽意義極大。

日本還有十六個令人汗顔的世界第一十、日本的電池技術專利申請數量全球第一

日本人十分愛吃海産品,由于日本四面環海,每餐都會有新鮮的海産品。日本每年人均吃魚100多公斤,超過大米的消耗量,海産品消費量世界第一,是以,可以說日本是真正意義上的食魚民族。

由于章魚、鱿魚、蝦、蟹、秋刀魚、蚝等海鮮中含有豐富的氨基酸和牛磺酸,能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減少中性脂肪。魚和貝類的牛磺酸含量豐富。日本人還常吃海帶、海苔和裙帶菜等海藻類,而海藻中含有豐富的微量元素和食物纖維,是抵禦高血壓和糖尿病的健康食品。

值得一提的是,同西方國家相比,日本人更喜歡散步或騎自行車。按照平均每100人中擁有自行車數量統計,日本位于世界前列,甚至并超過了中國。

世界人口密度最高的國家日本的社群内,各種設施都相對比較集中。在日本,5到10分鐘之内,就能找到超級市場、幼稚園、各級學校、牙醫師,這一點非常重要。腳踏車是日本人十分友善的出行工具。

日本的上班族每天在通勤上的時間比較長,再加上大衆運輸發達,日本人平均每天走路、搭電車、騎自行車的時間達到一兩個小時。調查發現,平均通勤時間越長的省縣,縣民罹患椎間盤毛病的機率也越低。

日本人的長壽與日本人的養生方式密切相關。日本人是世界上最愛沐浴的民族,尤其在沐浴方法上還能夠不斷推陳出新,比如日本人發明了米酒浴、鮮花浴、菜湯浴、蘋果浴和森林浴。新的浴法不僅可潔淨身體,而且還兼有防治某些疾患和放松緊張情緒的效果。

很多日本人都十分熱衷于“每天走1萬步”的健身方式,研究認為,這也是日本人平均壽命名列世界前茅的主要因素之一。

日本人能夠和睦共處,遇事不急躁,耐性和韌性極高,日本人從小就十分注重培養良好的修養,無疑對于延年益壽大有裨益。事實上,很多疾病的産生、惡化都與情緒有關。

五、日本青函海底隧道的建設難度世界第一(最深、最寬、水壓最大)

青函隧道的修建,與日本死亡人數最多的海難有關系。比如1954年9月26日,日本青函連絡船洞爺丸受台風15号襲擊導緻翻船而沉沒,造成全船1337人共有1155人死亡。由于當天發生了台風,但船長堅持要航行,結果遇到風暴,在暴風雨中搏鬥求生了幾個小時,最終洞爺丸沉沒造成慘重傷亡。

日本還有十六個令人汗顔的世界第一十、日本的電池技術專利申請數量全球第一

日本的本州島和北海道島中間是津輕海峽,長期以來,兩島之間的人來往隻能靠飛機和海上輪渡,從青森到函館,海上航行要四五個小時,一旦到了台風季節,每年至少要中斷海運80次,是以極需一條隧道溝通這兩大島。

津輕海峽雖不寬,最窄處隻有18千米,但一般水深有200米,最淺處131米,最深449米。

1971年4月正式動工開挖主坑道,經過17年的施工,到1988年3月13日,青函隧道正式通車。青函隧道連接配接本州島和北海道島,全長53.85公裡,海底部分23.3公裡,最深處達240米。這條海底隧道由3條隧道組成,主隧道全長53.9公裡,寬11.9米,高9米,斷面80平方米,總共有兩條鐵軌,隻能通火車不能通汽車。

日本還有十六個令人汗顔的世界第一十、日本的電池技術專利申請數量全球第一

值得一提的是,修建這條青函隧道的成本極高,整個工程需要27億美元,考慮到通貨膨脹,大約相當于567億人民币。尤其是這條隧道的修建難度很高,曾經發生過兩次嚴重滲水事故,第一次發生在1969年,勞工們花了近5個月時間将積水抽出,第二次發生在1976年,勞工們再次足足奮鬥了5個月才控制住,讓工程延遲了兩年。

時至今日,青函隧道仍然是世界上最長的海底隧道,同時也是最深的。青函隧道建成之後,極大地友善了北海道島和本州島的交通。根據資料顯示,北海道的面積是8.3萬平方公裡,人口約570萬。

六、日本是世界動漫強國及領頭羊

日本動漫,是日本動畫(Animation)和日本漫畫(Manga)的合稱,日本動漫憑借劇情的創新和趣味性在全球占據非常重要地位,并且是世界動漫文化的領頭羊。

日本是聞名遐迩的動漫強國,日本動漫發展的模式具有十分鮮明的民族特色,同時不失創新和吸引力。動漫是日本的重要産業鍊,在全球很少有對手。

中國曾經有一項網絡調查顯示,中國消費者關于“你看日本動漫嗎”這個問題,男女加起來共有35.1%回答“經常看”、44.2%回答“會看”。而對于日本料理的态度,18.6%表示“非常喜歡”、46.0%表示“喜歡”,相比之下,可以看出日本動漫在中國受到的歡迎程度。

日本還有十六個令人汗顔的世界第一十、日本的電池技術專利申請數量全球第一

根據統計,動漫已成為日本第三大産業,年營業額達230萬億日元。曾經銷往美國的日本卡通片及相關産品的總收入是日本出口到美國的鋼鐵總收入的4倍。

日本的漫畫業起步于20世紀40年代後期,發展到60年代末步入輝煌階段,當時,漫畫出版産值就已占到出版業總産值的10%以上。日本已成為世界上第一大動漫作品出口國,并占據國際市場的6成市場佔有率,特别是在歐美市場的占有率更是達到了80%以上。

日本一年出版物大約在60億冊,其中漫畫期刊和單行本就達到21億,超過30%! 若單單計算銷售數量,則高達總數的50%以上。

全日本擁有430多家動漫制作會社和不計其數的自由動漫制作人,電影院年上映動漫大片80餘部,電視台年播出動漫4000多部集。

根據前瞻産業研究院《2016-2021年中國動漫産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資料顯示:有87%的日本人喜歡漫畫、84%的人擁有與漫畫人物形象相關的物品。在全球範圍,日本動漫發展勢頭猛烈。據初步統計,全球播放的動畫節目約有60%是日本制作的,世界上有68個國家播放日本電視動畫、40個國家上映其動畫電影,很多日本動漫形象成為世界各國觀衆耳熟能詳的明星式人物。

日本還有十六個令人汗顔的世界第一十、日本的電池技術專利申請數量全球第一

日本曆來素有“動漫王國”之美譽,是世界上最大的動漫制作和輸出國。據相關調查統計,2008年以來日本動畫市場規模一直保持在2000億日元以上。

七、日本數控裝置的精度世界第一

世界最高dmn值機床主軸,來自日本精工。日本精工将自主設計的極微量油氣潤滑系統與定預壓切換結構相結合,成功實作世界最高dmn值的工作機械(車床 加工中心)用主軸。

日本還有十六個令人汗顔的世界第一十、日本的電池技術專利申請數量全球第一

日本機床業世界一流水準,其品牌最多,技術最高,利潤最高。僅僅世界著名品牌就有:馬紮克、天田、大隈、森精機、捷太科特、牧野、小松、會田、三菱、沙迪克、西鐵城、不二越.富士、東芝、兄弟、津上、泷澤、遠州、岡本、宮野、霍科斯、速技能、中村留、三井精機、豐和、富士、松浦、高松、浜井、倉敷、太陽工機、和井田、庫吉瑪、住友重機.芬太克、發那科、池貝等上百家。 日本機床業優勢領域之廣,令人歎為觀止。在日本,一些僅有幾十人的小企業,比如松浦,浜井都有其獨到的拿手技術。在世界上營銷十分牛逼的德國德瑪吉機床也是和日本森精合資的,德瑪吉由森精主導,屬于共享日本技術。

比如全球磨床界的隐形冠軍——來自日本岐阜縣的小企業nagase integrex;nagase integrex在世界首次發明了不需要研磨粉等任何磨料,隻通過控制磨刀石對母材的純削刨一步工序來獲得最終部件的超精磨削加工技術,并以這個獨一無二的技術成功研發出在工件直徑尺寸1400mm下具有1nm回轉走位精度,亞微米級實際有效定位精度(rms=80nm)、 亞微米級表面粗糙度(ra=2nm)、亞微米級三維形狀精度(成形誤差<0.2um)的世界最精密自由曲面納米研磨機——N2C-1300D 。

nagase integrex利用N2C-1300D已為日本國立天文台的subaru光學望遠鏡用補正鏡,廣島天文台的世界首個望遠鏡用陶瓷副鏡,岡山天體實體觀測所的亞洲最大紅外望遠鏡用主鏡完成了超精密加工。

日本還有十六個令人汗顔的世界第一十、日本的電池技術專利申請數量全球第一

世界70%的精密機床都搭載着由日本Metrol研制的世界最高精度的微米級全自動對刀儀。對刀儀是為了應對機械在随工作時間加長切削軸熱膨脹加劇後切削刀尖産生磨損,緻使坐标跑偏的必備測量兼修正工具。

再比如光學領域最重要母機之一的大型衍射光栅刻劃機,世界上隻有3-4個國家有能力造,日立擁有世界上最高刻劃精度10000g/mm,并被美國NASA用于極紫外分光探索。

全球超精密加工領域中精度最高的母機,來自日本捷太科特Jtket的AHN15-3D自由曲面金剛石加工機,這個裝置主要用來對各種光學鏡頭和藍光鏡片模具進行超精密車削及研磨。這台機子的性能達到了30nm部件形成精度和1nm級ra表面粗糙度,在加工精度上,比三台軍工神器(美國LLNL的LODTM和DTM-3, 英國CUPE的OAGM2500)還要高出近8倍。

日本大名鼎鼎的山崎馬紮克公司,80%的機床銷往歐洲。無論是科技含量、利潤、世界市場占有率都屬于日本的馬紮克。中航的很多超精密機床都使用了山崎馬紮克的。

值得一提的是,瑞典皇家科學院評出的世界最佳公司、英國本地最佳工廠兼出口成就獎、美國制造工程師學會惠特尼生産力獎獲得者、US.ARMY岩島兵工廠聯合制造技術中心的機床供應商及機械師教育訓練方;波音集團的最佳機床裝置供應商、邁凱倫車隊專用機床CNC(加(加工中心)供應商、世界排名第一機床生産商。——集無數榮譽于一身的就是日本的山崎馬紮克。

日本還有十六個令人汗顔的世界第一十、日本的電池技術專利申請數量全球第一

英國威爾士親王甚至還曾經親自感謝日本山崎家族對歐洲制造業做出的傑出貢獻。日本山崎馬紮克曾是美軍 RIA-JMTC的機床供應商及機械師教育訓練方。

八、日本廢棄物回收無害化處置率世界第一

日本塑膠瓶(裝飲料的)的回收率是世界第一,且遠高于歐美。挪威的回收率也很高,但挪威每收回一個瓶是給錢的,而日本的消費者配合回收不給一日元。日本老百姓的環保意識及綜合素質相對比較強。

日本還有十六個令人汗顔的世界第一十、日本的電池技術專利申請數量全球第一

在世界上,人類排放的塑膠垃圾中,大約隻有9%得到回收,而大約8成的塑膠垃圾面臨着兩條出路:一是填埋,二是流入海洋。日本的塑膠垃圾是不作填埋處理的,也不扔進海洋,而主要用來替代燃料碳。重要的是,日本人始終沒有亂扔垃圾的習慣。

日本與環保大國德國共同的特點是:垃圾填埋率極低(僅在0%-2%之間)。南韓的回收率很高,但垃圾填埋比例上,南韓是16%,日本僅僅是1%。比如之如紐西蘭環境十分優美的國家,垃圾直接填埋竟然達到100%,澳洲是也達58%。主要原因是紐西蘭和澳洲人口密度低,有地方填埋。美國垃圾54%也是填埋的。

日本對家庭垃圾作分類後,除能回收利用的之外,主要就是焚燒。日本的焚燒率高于德國,但日本的焚燒熱能回收比例是遠高于德國的。由于德國對垃圾分類不如日本嚴格,是以,像日本分類後的大部分塑膠垃圾作為燃料碳的用法,德國也十分少。

九、日本城市GDP曾排名世界第一(東京)

東京曾經在2017年是這個星球上最強大的城市,GDP位居世界第一,超過了美國紐約。2017年2月份,世界銀行公布了全球各大國家的GDP,東京以9472.7億美元(合6.51萬億人民币)位居榜首,紐約比東京少40億美元。

東京古稱江戶,是日本自德川幕府時代以來的主要都市之一,明治維新後遷都江戶,改名東京成為日本首都。後逐漸發展成為日本政治、經濟、文化、交通的樞紐中心,同時也是世界經濟最發達、最富裕的大都市之一。東京人口約1350萬,東京都市圈總人口達3700萬,是世界最大的城市。

日本還有十六個令人汗顔的世界第一十、日本的電池技術專利申請數量全球第一

2018,年,紐約的GDP高達9007億美元,位居世界第一。東京的城市GDP也達到了7595億美元,世界第二位。

<h1>

</h1>

<h1>十、日本的電池技術專利申請數量全球第一

歐洲專利局(EPO)與國際能源署(IEA)共同釋出的調查結果顯示,日本是電池技術相關專利申請數量最多的國家。2005~2018年,全球的電池技術相關專利申請數量每年平均增加14%,約為所有技術平均申請數量的4倍。

日本還有十六個令人汗顔的世界第一十、日本的電池技術專利申請數量全球第一

2018年的電池技術專利申請數量超過7000件,約達到2000年的7倍。2018年日本的申請數量為2339件,占據世界的三分之一,高居榜首。

排名第二的是南韓,申請數量為1230件,日本的申請數量幾乎是南韓發明的兩倍。

在申請數量上,排名前十位的企業中,有7家是日本公司,除了位居第二的松下(4046件)外,還有豐田、日立制作所、索尼、NEC、日産汽車和東芝。

亞洲經濟體正在激烈争奪電池的主導地位,而電池是廣泛使用電動汽車和可再生能源的關鍵。在锂離子電池相關專利的發明人數方面,日本占了40%。

日本曾經在2014~2018年的全固體電池專利申請數量占整體的54%,遠高于美國的18%和歐洲的12%,當時處于遙遙領先。

十一、日本電子技術水準世界第一

在全球半導體市場上,日本企業的占有率曾達52%,并引發了當年的日美半導體的貿易磨擦。日本是世界上最高水準的電子制造業—高水準材料、零部件産業叢集。

日本還有十六個令人汗顔的世界第一十、日本的電池技術專利申請數量全球第一

日本無論是産業上遊的材料技術、原材料加工水準,中遊的精密加工技術、材料、零部件、制造裝置,還是下遊的最終産品制造技術,日本的企業都成為世界電子制造業的最高水準。

日本形成了很多ONLY ONE産品,這種電子産品的制造環境在世界上是絕無僅有的。日本在電子産品領域,其制造裝置、材料及零部件等保持了非常高的市場佔有率,比如光刻機的份額達到70%、液晶産品相關制造裝置的份額高達96%、矽晶圓的産量占世界份額70%、等離子顯示面闆零部件為100%、數位影像産品的關鍵部件CCD為100%等。

在音像處理技術領域,日本很早就确立了世界霸主地位。 資訊技術發展被認為是“無所不在的網絡”領域,在這一領域的要素技術中,日本企業同樣具有很強的實力,比如IPV6、RFID(射頻識别)技術、以IC标簽為代表的微型晶片等。值得一提的是,以納米技術為代表的超精細加工曆來是日本人的優勢。

日本曾經把電子技術、生物技術和新材料技術視為國家的3大支柱産業技術。在這3大領域中,網絡、軟體、計算機制造、自動化高速公路系統等技術已經或正在實用化。除此之外,日本把3大支柱産業技術細分為16項,(日本這16項尖端科技領域幾乎都是日本的超級強項,且處于世界領先地位),比如直噴式馬達汽車、電動汽車、燃料電池、新型行動電話、兆兆位光通信、兆兆位光纖、超級智能晶片、并行計算機、半導體超級晶格元件、高清晰度彩電、超級氣墊船、超大型客機、新型玻璃、生物降解塑膠、二氧化碳處理及地下物流網絡技術。

十二、日本的科學技術專利數量世界第一

日本的研發經費,占日本全國GDP的比重全球第一;

日本的核心技術專利數量全球第一;

日本的企業研發經費,占全球企業總研發經費的比例全球第一;

日本的專利授權率高達80%,位全球第一,意味着專利申請的品質非常高。

日本還有十六個令人汗顔的世界第一十、日本的電池技術專利申請數量全球第一

日本對技術研發重視程度極高,日本不但有耳熟能詳的世界級品牌,比如豐田、本田、索尼、松下、日立、三菱等,還有在全球市場的隐形企業,同樣都是專屬領域的王者,為其合作夥伴提供着核心配件;

據國際權威機構《 湯森路透》2015發表的全球企業創新排名TOP100排名:

1. 日本40家

2. 美國35家

3. 法國10家

4. 德國4家

5. 瑞士3家

可看出,日本的創新力度非常大,甚至于世界頭号強國的美國都跟不上。日本在移動網際網路、人工智能、物聯網、雲計算、新材料、機器人、次世代基因組技術、自動化交通、能源存儲技術、3D列印、資源再利用等領域,都位于世界前列。

日本還有十六個令人汗顔的世界第一十、日本的電池技術專利申請數量全球第一

在新技術領域,美日兩國瓜分了全球80%市場佔有率。《Economist》發表2015國家創新品質(Innovation Quality)報告,日本位列世界第三。麥肯錫早前在2013釋出的研究報告,商業和全球經濟的12大新興颠覆技術——未來12大新興技術分别是:移動網際網路、人工智能、物聯網、雲計算、機器人、次世代基因組技術、自動化交通、能源存儲技術、3D列印、次世代材料技術、非正常油氣勘采、資源再利用,日本全力投入其中十二個方面,且90%已做到了世界前三水準。某些科研已經做到了世界第一,比如大資料雲計算,新材料,資源再利用,能源存儲、機器人等。

十三、日本建築結構設計、技術和規範綜合世界第一,

日本在彈塑性分析方面、減隔震技術方面,幾乎是穩坐世界第一的。畢竟日本是地震大國,抗震方面的技術及經驗十分成熟,特别是311地震之時,日本所有的超高層建築幾乎沒有發生結構損傷,令人稱贊。

日本裝配式建築處于世界先進水準。1968年,日本提出裝配式住宅的概念。1990年代,日本采用部件化、工廠化生産方式,提高生産效率、住宅内部結構可變、适應住宅多樣化需求的政策加速發展。

日本還有十六個令人汗顔的世界第一十、日本的電池技術專利申請數量全球第一

日本建築的層數越高,工廠化預制比例越高。9層以下的住宅,全部現澆,而不是用預制的方式來建造; 層數在20層以下,會用半預制; 假如超過20層的話,包括梁、柱在内會全部預制。日本這樣做的主要原因有兩個:一是考慮模闆的使用率和成本攤銷;二是建築的層數越高,泵送商品混凝土的難度越大,高空養護的難度和工作量也越大,是以減少現澆量對施工效率的提升是有價值的。

十四、日本造出了世界上第一艘锂電池潛艇

日本蒼龍級潛艇,是日本海上自衛隊現役最新銳的潛艇類型。該潛艇是世界上排水量最大的正常潛艇。潛艇也是首艘使用锂離子電池的蒼龍級潛艇。而之前的“凰龍”号最大不同之處是采用锂離子電池替代了鉛酸蓄電池,成為了世界上第一艘采用該電池的潛艇。

日本還有十六個令人汗顔的世界第一十、日本的電池技術專利申請數量全球第一

據公開資訊,锂離子電池的能量密度比鉛酸電池高數倍,同體積的锂離子電池蓄電量比鉛酸多3倍以上。在同等體積上,能夠減輕重量同時又增加了潛艇的電能,有利于增加潛艇的總能量。

“蒼龍”級潛艇是日本二戰後建造的排水量最大的潛艇,水下排水量達到約4200噸,在動力方面,“蒼龍”級潛艇采用了斯特林AIP發動機,可以在水下航行兩周之久,水上最大航速13節,潛航速度為20節,水下續航時間比未裝備AIP系統的正常潛艇高約5倍,具有很強的隐蔽性。

在武器方面“蒼龍”級的配置堪稱“豪華”,配備了先進的綜合聲呐系統、指揮控制系統和艇載武器。

十五、日本國家綠化率世界第一

日本陸地面積約37.8萬平方公裡,但森林覆寫率占日本陸地面積的69%,是世界上森林覆寫率最高的國家之一。

單從所占的比例來說,日本确實森林覆寫率是超級高了,從生态角度來講,森林覆寫率越高,生态環境就越好。

日本還有十六個令人汗顔的世界第一十、日本的電池技術專利申請數量全球第一

日本的森林覆寫率很高,早在2014年就達到了67%左右,高居世界第一。

日本1897年就頒布了《森林法》,開始對于森林的保護和可持續利用。由于30年代砍伐量急驟上升,并且砍伐量長期遠大于種植量,特别是1941~1945 年, 日本有360萬公頃的林地被砍伐,約占其林地總面積的15%。是以,二戰結束後,日本才開始實施森林恢複政策。

十六、日本安全城市指數及社會治安曾世界第一

世界經合組織(OECD)曾經通過住房、收入、治安等11個方面,對36個發達國家和新興市場國家進行過“國民幸福度”的調查,日本在治安上排名全球第一,教育排名全球第二。

日本内閣府的輿論調查顯示,有80%以上的日本國民都認為,日本是一個安全、安心的國家。日本是一個相對資源平均社會,且日本人整體具有互相制約精神,将給别人添了麻煩都往往視為罪過,是以刑事案件無論是在亞洲還是全球,都屬于少而突出型,是以,一旦有一起案件發生,都能達到震撼社會的效果。

英國經濟學人智庫釋出的2019年全球安全城市指數排行,調查把全球五大洲共60座城市以數字安全、基礎設施安全、醫療保健和個人安全因素評估每座城市的安全性,在全球60座城市中,日本東京再次穩居第一,新加坡第二名,日本大阪位居第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