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小知識:
“不時不食”語出《論語》,說的是,在日常飲食中人們應選擇時令的食材,非時令者應避免食用。
“小滿河歪(蚌)瘦蹩子,夏至鲫魚空殼子,端午螃蟹虛架子”、“五月蘿蔔空心菜,六月韭菜老驢草”、“冬鲫夏鯉,秋鲈霜蟹”、“清明蝦,賤過沙”等等民俗諺語共同說明,動植物在不同的生長周期内,肉質、口感會有明顯的差異。"當造"(自然出産的時期)者産量豐富,肉質鮮美,口感一流;不"當季"者常常沽清,肉質、口感均無法滿足食客的要求。
今日推薦——人參石斛炖海參

材料:
人參(生曬參)20g,石斛10g,生姜3~5片,幹海參2~3條,瘦肉150g,食鹽适量。
做法:
(1)泡發幹海參:先将幹海參用溫水泡軟,再放入涼水鍋内慢火煮約20min,待水溫下降後,将海參撈出冷卻後,順切口剪開,除去沙嘴,剪斷筋,洗淨。最後加涼水和冰塊,放入冰箱冷藏,每24小時換一次水,發泡2-3天後海參即可使用。
(2)洗淨生姜,石斛,人參,然後将藥材及海參、瘦肉一同放入炖盅内,設定為2h,調味即可。
欄目特約養生專家、廣東省中醫院副院長楊志敏教授
專家點評:
人參,多為秋季采挖,具有大補元氣、安神益智的功效;海參,《随息居飲食譜》載:“鹹溫。滋腎補血,健陽潤燥,調經養胎,利産。凡産虛病後、衰老尪孱,宜同火腿或豬肉煨食之”,為滋補珍品,是産後、術後、病後、老弱虛損之人的補益的不錯選擇。二者相合,為膳食料理主将,佐以澀元氣,益精強陰的石斛,和中辟腥的生姜,炖一盅補腎健體的湯羹。一款略費心思的膳食,能有助于改善精神疲憊,皮膚幹燥,大便幹結,腰酸腰痛等不适,适合各類康複、備育備孕人群及大衆秋冬保健享用。
小貼士:
海參挑選技巧,“種類頗多,以肥大肉厚而糯者,膏多力勝”。便溏、感冒初起不可服用。
本期值班醫師:
管桦桦:《每日一膳》專家團隊成員,主治醫師,師從楊志敏、李賽美教授,善用經方及各種幹預手段辨治各科雜病、亞健康狀态等。
每日一膳,每日一善,讓我們一起健康為樂,助人為樂!
【記者】嚴慧芳
【作者】 嚴慧芳
每日一膳
來源:南方+ - 創造更多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