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公鎮,位于陝西省澤州縣北部,因春秋時期因晉文公西伐巴蜀,遷巴子于此而得名。總面積112.16平方公裡,常住人口5萬多人,素有太行第一鎮之稱。

巴公鎮盛産大蔥,這裡産的大蔥個大、蔥白長,肉厚皮嫩、質地細密,被稱作“巴公大蔥”,是晉城的特産。 相傳慈禧太後西逃時路經澤州,當地官員隆重設宴招待。但在開宴時,廚師發現慌亂之中少做了一道菜。為了免遭殺身之禍,廚師急中生智,馬上把菜案上的巴公大蔥拿來一把,幾刀切碎,燒成一道菜,端了上去,叫做燒大蔥。誰知慈禧品嘗後,贊不絕口。因而,巴公燒大蔥成為當地的一道名菜。
巴公燒大蔥的制作頗為複雜。把大蔥切成段,隻取蔥白,過熱水,然後倒進油鍋裡炸,炸好後,再過水,。把豬裡脊肉絲,入鍋翻炒後,與蔥段擺盤上鍋蒸,一道曆史名菜巴公燒大蔥就做好了。燒好的蔥吃起來軟爛,咬一口油香彌漫。
曆史傳說隻是讓這道菜聽起來更加有傳奇色彩,雖然慈禧西逃時并未經過晉城,但燒大蔥作為當地一道名菜,流傳至今。不過,據吃貨網友打探,在巴公鎮當地人似乎都沒聽說過有這道菜,也很有少有飯店在經營這道理是名菜。不知是真是假?
【美食與遠方】編輯 圖檔轉載 瓶底兒的部落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