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開前門,堵後門

——湖南省長沙市全力推進砂石土礦整治

◎ 彭小雲 馬錦

近年來,湖南省長沙市堅持生态優先,綠色發展,全力推進砂石土礦整治,持續優化産能布局,全面服務保障長沙市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

堅持規劃引領,確定資源開發利用有序。結合長沙市未來5年重大工程項目分布,以滿足民生、建設、産業、經濟、發展“五大需求”為關鍵,系統謀劃、科學布局,實作新設采礦權和已保留礦山擴界礦産資源及時投放市場。按照“成熟一個、準許投放一個”的原則,該市對砂石土采礦權分批次投放,以保障砂石市場的需求。

結合區域地理位置和周邊主要重大工程建設項目,創造性地打造浏陽市東區高坪片區建築用砂土礦礦業經濟區等13個礦業經濟區。 根據産業發展要求、資源供需形勢,優選礦業經濟區科學布局5個砂石礦産資源生産示範基地,打造“六位一體”全産業鍊砂石資源高效利用模式,快速形成多礦山良性循環、優勢互補的大型砂石骨料生産基地和有關混凝土及建材系列産品制造和智能控制的綠色建材産業園。

堅持科學布局,優化資源開發利用配置。為促進長沙砂石産業綠色高品質發展,長沙市人民政府印發《長沙市推進砂石産業高品質發展實施方案》,組織相關部門對砂石土礦開發現狀進行調查,建立“一礦一檔”,配套編制《長沙市砂石土礦開發利用專項規劃(2021-2025年)》,不斷優化砂石資源開發利用配置,確定大中型礦山比例達到40%以上,有效保障市場供應。

堅持服務企業,穩定砂石市場供應。為保障采礦權人合法權益,長沙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加強對企業調研,出台了《關于規範市本級發證采礦權審批事項的通知》。對符合砂石土礦專項規劃要求的拟新設采礦權,縣級财政要安排專項資金積極組織前期勘查;對原有合法保留采礦權依法依規延續;對未達最低生産規模、礦區範圍占用公益林等問題,通過提高生産規模至60萬噸/年、縮小原礦區範圍剔除公益林等處置辦法全面清理舊賬,確定政府保留礦山能夠正常延續生産,穩定砂石骨料市場供應。

強化督導,積極建立綠色礦山。在推進綠色礦山建設過程中,根據轄區内礦山實際情況,鼓勵基礎條件好、實力雄厚的大中型礦山企業率先開展綠色礦山建設,發揮示範引導作用。2019年,長沙湘甯水泥有限公司積極響應綠色礦山建設要求,成功入選國家級綠色礦山名錄,起到了很好的帶動效應。2020年開展綠色礦山建設三年行動以來,長沙市已有8家礦企完成綠色礦山建設,到2022年綠色礦山建設三年行動結束前,所有在産礦山将全部達到省級綠色礦山标準。

此外,結合礦山安全生産、礦業權人勘查開采資訊公示實地核查以及礦産資源開發利用監管工作,長沙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督促礦山企業履行法定義務,加強生态保護修複,加大礦山修複和綜合治理力度,探索多管道、多途徑綜合整治複綠方式,實作“邊開采、邊恢複、邊治理”。截至2020年底,該市累計完成“十三五”期間曆史遺留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恢複面積199.69公頃。預計“十四五”期間,該市将完成曆史遺留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恢複面積141.1公頃。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