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他是清代西北唯一狀元,他是乾隆嘉慶朝首輔,他竟爬棺材讓擡人走

作者:曆史文化談

在清朝時期,陝西出了唯一一個狀元———韓城縣(今韓城市)廟後村的王傑。他在乾隆二十五年中舉,當年鄉試解元(相當于省級考試第一名)。乾隆二十六年,王傑成為清朝曆史唯一一個陝西狀元。作為狀元的他為何要在母親出殡時要爬在棺材上讓人擡出去,事情還得從頭說起

他是清代西北唯一狀元,他是乾隆嘉慶朝首輔,他竟爬棺材讓擡人走

清狀元王傑(圖檔來源于網絡)

他秉承父志勵志學業中狀元

王傑的父親王廷诏曾任浙江杭州府石門縣主簿,從正九品。當時,江南才子雲集,為了能讓兒子接受良好的教育,四歲的王傑便被父親一同帶到杭州,并聘請當地名師為兒子開蒙授課。王傑悟性極高,識文習字,熟讀經史子集,賦詩為文。王廷诏辭官回家鄉後,生活過得拮據,但對王傑的學業沒有懈怠。乾隆十二年,王傑在負有盛名的關中書院學習,師承關學傳人、關西夫子、清代大儒孫景烈,這段求學經曆後來讓王傑受益終生,并在晚年時發出感慨:“生平行己居官得力于此。”

他是清代西北唯一狀元,他是乾隆嘉慶朝首輔,他竟爬棺材讓擡人走

關中書院

乾隆十八年,王傑的父親去世,家裡已經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為贍養母親,王傑開始奔走四方尋求出路。乾隆十六年,王傑以會試第十名進入殿試。當時,陝西從清朝建立後一直未過狀元。乾隆皇帝在翻看到王傑的試卷時,看的此試卷字迹秀麗,似曾相識,仔細回想後,才記起之前陝甘總督尹繼善呈獻給他奏疏上的字迹和眼前試卷上字迹的一樣。後查證得知,王傑曾在尹繼善手下做過書記,不但字文俱佳,人品也極好,于是将他選為第一。

他為官清中介耿直廉美名傳

他在上書房任總師傅教皇子颙琰讀書時,嚴加教訓,并罰跪罰站。有一次乾隆碰見皇子被罰跪,即令站起,并說:“你教了之後是天子,他不讓你教也是要當天子的,這難道不是君臣之道嗎!”王傑說道:“教育了之後,便是堯舜一樣的君主,而不教育便會變成桀纣一樣的昏君,這才是為師之道!”

他是清代西北唯一狀元,他是乾隆嘉慶朝首輔,他竟爬棺材讓擡人走

嘉慶帝與王傑

據說,當時和珅曾向乾隆告過王傑的狀,說王傑在韓城有個“三王府”“四王府”。乾隆這人比較多疑,聽到後便立刻派人前往韓城秘密調查,來人發現王傑家的宅子竟然藏在一個偏僻狹小巷子裡特别難找,家裡的大門看起來比普通人家的還要寒酸。後來才知道,當地人覺得這個寒酸的住宅實在配不上王傑的身份,便用姓氏笑稱其為“王府”。乾隆得知這一結果後十分感動,便賞給他三千兩銀子,讓他修建一個好一些的宅子,但被王傑謝絕了。

他尊敬母親嚴守孝悌

王傑的父親去世後,家裡非常貧窮,為了供養母和家人,他多年在外做書記謀取生活。在他考上狀元,擔任浙江督學的時候,他把母親接到了浙江贍養接,每每忙完公務便急匆匆趕回家中,同妻子一起侍奉老人。他對母親的訓導言聽計從,在他前去湖南擔任鄉試副主考時,他的母親對他說:“汝去年尚作舉人,今皇上命汝為考官,汝勉之矣。”到任後,王傑在批閱考卷時非常勤奮,經常反複檢查,生怕出了差錯,違背了老夫人的教誨。在贍養母親期間,他從沒有去過府中的園林賞玩,導緻了府中的園林荒蕪,亭榭凋敝。

乾隆四十八年,王傑的母親去世,他按照習俗将母親送回韓城安葬,當時,喪事雖然辦的較為簡樸,但由于王傑身處高位,前來祭奠的人來來往往,很是熱鬧。但有一件事在後來傳為了佳話,按照當地習俗王傑的母親屬于側室并非父親王延诏的正房,是以王老夫人的靈柩不能從王家正門擡出前往陵地,但身為孝子的王傑覺得母親操勞一生,應受到如從正門出的待遇。經過一番争論,還是被王家的宗親勸阻了。正當王老夫人的靈柩要擡出時,王傑突然爬在了母親的棺材上,他告訴周圍的人,今天你們不但擡得我母親,還擡着我,我能不能正門出,站一旁的王家宗親看到此情此景,瞬間傻眼,異口同聲的回答到:“可以,可以,你是狀元爺,又是當朝重臣,肯定可以”,王傑說:“那就将我和母親一塊從正門擡出吧。”于是便有了狀元爺在母親出殡時爬在棺材上被人擡出的故事。直到今天當地人還在流傳着這段佳話。從這個故事我們可以看出身為朝廷要臣的王傑對母親十分尊重和孝敬。

他是清代西北唯一狀元,他是乾隆嘉慶朝首輔,他竟爬棺材讓擡人走

韓城狀元府

1805年,王傑在北京病逝。嘉慶皇帝賜于王傑谥号“文端”,并親自拟寫祭聯:“文見長,清風兩袖,不畏權貴;端品高,言道一身,敢斥惡邪。”這是對王傑一生為官曆程的真實寫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