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代才女蘇雪林,與張寶齡的婚姻如此收梢,真是令人遺憾

作者:佳易博覽

作者:山佳

民國時期的文壇,也流行炒CP,“冰雪聰明”就是其中的一個。冰,是指冰心;雪,則是今天的女主蘇雪林。

楊绛先生在《回憶我的父親》一文中,提及她老媽睡前愛讀《石頭記》或《聊齋》等小說,也看過很多新小說。

一次,老媽讀了幾頁綠漪女士的《綠天》,便發出疑問:“怎麼這個人也學着蘇梅的調兒?”楊绛回答:“她就是蘇梅呀。”

老媽能從衆多女作家中辨識“蘇梅的調兒”,對此,女兒楊绛很是佩服。

蘇梅,就是今天的女主蘇雪林。

一代才女蘇雪林,與張寶齡的婚姻如此收梢,真是令人遺憾

01

蘇雪林,1897年出生在浙江瑞安,原名蘇小梅,字雪林,據傳她是宋代蘇轍的後裔,也算家世顯赫。

到她爺爺蘇錦霞這裡,曾在瑞安當過縣太爺;老爸,也是一個讀書人,中過秀才;老媽杜氏,賢妻良母,一輩子守着夫君兒女過日子。

可雪林的奶奶,可不是省油的燈,她堅信女子無才便是德。于是,受此限制,雪林從小就未能跟着男孩一一起讀書。

七歲時,雪林發出“我要上學”的怒吼。近水樓台先得月,這下她才能跟着家中的男孩們,在爺爺辦的私塾裡讀書。

男孩前往學校上學後,雪林又成了失學兒童,好在她已識字,囫囵吞棗般便将《聊齋志異》、《西遊記》、《水浒傳》等翻了個遍,享受着讀書的樂趣。

1914年,老爸遷居安慶。一位曾留學日本的叔叔,很喜歡小雪林,認為這個小姑娘,是家中的讀書種子。于是,他勸蘇父送雪林繼續讀書,這樣,雪林才得以進入當地的一個基督國小就讀。

雪林好不容易過了一把讀書的瘾,沒想到半年之後,全家又回到鄉下。這樣,雪林又開始與奶奶這個頑固派打交道 。

不能上學,雪林心内如焚,幾次三番想跳下山澗自殺,好在未一了百了。

老媽看着千金萬分渴望讀書,于是便帶她前往省城繼續學業。

1919年,雪林進入北京高等女子師範做旁聽生,與王世瑛、廬隐等人成了同學,而且還得到李大钊、周作人、胡适等知名教授的受教,眼界大開。

一代才女蘇雪林,與張寶齡的婚姻如此收梢,真是令人遺憾

02

1921年秋,雪林将前往法國留學。直到出發的前一天,她才告訴母親。畢竟,是母親的堅持,是母親的愛的滋養,才使她讀書的夢想得以成真。

在法國的三年時間,雪林由于水土不服,經常生病,實屬到此一遊。

最終,因母親生病,實在挂念,雪林不得不回到了家鄉,那是1925年夏天。

男大當婚,女大當嫁。1925年秋,雪林實在無法拂逆病榻上母親大人的想法,便與自幼訂婚的張寶齡牽手。

其實這位張寶齡張公子,家境相當殷實。老爸,是五金商人,原籍江西南昌。張公子本人,肄業于上海聖約翰大學,後赴美留學,在麻省理工學院就讀。

按理說,男主留美,女主留法,同為漂洋過海的一分子,兩人應有相當多的共同語言。但很遺憾,人與人之間,真是有氣場滴,酒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

這理工男與文科女的結合,硬是産生不了奇妙的互補情形,反而卻處處顯示着尴尬與無奈。

婚後,夫妻二人前往蘇州定居。男主,在東吳大學任教;女主,擔任景海女師的中文系主任。兩人,都是職場中的高知分子,自然經濟上很是豐裕。

但二人實在無法來電,對話常常是雞同鴨講。一次,男主人,請家中的女主人為自己做上一碗湯,嘗嘗夫人的手藝。

未成想,雪林當場就炸了:“你把我當成什麼人了?是侍候你的老媽子嗎?”

雪林的上綱上線,讓本可以和平解決的一場争端,頓時成了翻車現場。

毫無疑問,張寶齡心儀的妻子,應是一個知書達禮,擁有一手好廚藝的傳統女子。

針尖對麥芒,畢竟不是解決問題的好辦法。張寶齡還是首先作出了改變,他曾在一個月内學會了妻子的家鄉話,以便和雪林進行交流。

隻可惜,俏眉眼做給瞎子看,雪林還是無動于衷。結婚四年,兩人分居。

一代才女蘇雪林,與張寶齡的婚姻如此收梢,真是令人遺憾

03

1931年,雪林在好友袁昌英的介紹下,來到武漢大學執教。當時的武大,雪林與袁昌英、淩叔華三位才女,經常一起出遊品茗,人稱“珞珈三傑”。

在武大,雪林結識了很多朋友,生活豐富多彩。但她始終未向張寶齡提出離婚,而張氏本人更是始終如一地在原地等着雪林。

1937年抗戰爆發後,雪林将自己的首飾及稿費,折算成51兩黃金捐了出去。其實,雪林沒有兒女,這錢留着防身養老,應是正途,但她毫不介意。

1949年夏,雪林離開執教18年的武大,來到香港工作。1952年,她前往台灣,在省立師範學校任教。

1956年,在台灣成功大學,雪林教中國文學史和楚辭等課程。

1961年,留在大陸的張寶齡,在北京去世。生前,從未再婚。晚年的雪林,回憶起與夫君的點點滴滴,也深感對不起這位才華橫溢的理工男。

張寶齡生前,身邊有個養子,叫張衛,是他哥哥家的孩子。這樣,侄兒成了收養的公子。

當雪林離開張宅時,張衛已上中學,他對這位養母很有感情。于是,張衛常常會寫信給雪林,問候養母。

合适的時間,遇到合适的人,才能成就一番美滿婚姻。

隻可惜,雪林與張寶齡,真不是一個頻道上的,她喜歡詩辭歌賦,喜歡文學寫作,而他隻會默默地看她綻放。

一切歸于性格不合,有些牽強,但張寶齡,絕對不是雪林的菜。雪林,最欣賞的男子類型,還是當屬極其崇拜的胡适老師這種,張寶齡徒呼奈何?

一代才女蘇雪林,與張寶齡的婚姻如此收梢,真是令人遺憾

04

1984年,那時台灣與大陸,還不能自由來往。在寫給夏祖麗(作家林海音的次女)的信中,雪林大發感慨:人老了活着真沒意思,常常想幹脆早點走算了。

但人算不如天算,1998年5月27日,雪林回到闊别多年的故鄉,那一年,她101歲,也見到了白發蒼蒼的養子張衛。

想想看,101歲還要漂洋過海回老家,雪林真是一個特立獨行的女漢子。

1999年4月10日,雪林在台南成功大學醫院去世,享年102歲。

當年八月,雪林的骨灰被送回千裡之外的故鄉。這是她的願望所在,她希望自己能葬在母親身邊,永遠是那個母親寵愛的小女孩。魂歸故裡,落葉歸根,雪林的願望實作了。

臨終前,雪林談到了她的婚姻,結婚以來,她都對張寶齡毫無愛意,更沒法安心成為他的理想妻子,是以自始至終,兩人都是有名無實。當然,她非常感謝張寶齡的成全,讓她能全心全意地投身于學術造詣,這就夠了。

一代才女蘇雪林,與張寶齡的婚姻如此收梢,真是令人遺憾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是滴,雪林沒有像“冰雪聰明”的另一半冰心,事業、婚姻雙豐收,但成就一番事業,也算不虛此生了。

一代才女蘇雪林,婚姻如此收梢,畢竟還是令人遺憾。這個特立獨行的女漢子,到底走的不是一條尋常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