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教資作文還在寫魯迅?合格的教資考生都在用這些素材

雖然魯迅先生的身上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他的很多金句直到今天也仍是經典。但是這樣一位婦孺皆知的人物,從國中作文到高中作文,早已經讓老師産生了審美疲勞。

一名合格的教資考生,為了寫好作文,往往需要多角度的積累素材。如果你不想和别人撞車,這篇文章一定能幫你大忙!

教資作文還在寫魯迅?合格的教資考生都在用這些素材

01

-艱難困苦鑄人才-

米勒是19世紀法國著名的作家。他生于農家,年輕時跟人學畫,因為不滿其老師浮華的藝術風格,便離開了他的老師。後來,他在巴黎以畫裸體畫糊口,漸漸地他對此種藝術感到厭倦,但其他題材的畫也賣不出去,是以,一度陷于貧困、苦惱和絕望的深淵。

為生活所迫,他隻好離開巴黎,住到鄉下。在農村,他依然未能擺脫貧困,但美麗的大自然、淳樸的農民和農家生活,激起了畫家的創作激情。他忍受了一切艱難,堅持創作,創作出了許多著名的作品,如《播種者》等。

分析:人的一生都會遇到千辛萬苦,甚至疾病、死亡。不怕困難、挫折,努力奮鬥,定能書寫輝煌的人生。

話題:“成功與磨難”“挫折的力量”“苦難是一種财富”

02

-重振旗鼓創輝煌-

艾柯卡是美國汽車業超級巨星,他那譽滿汽車行業的推銷術為福特公司創造了上百億的美元。可是1978年7月13日,艾柯卡在毫無心理準備的情況下被嫉賢的老闆開除了。老闆把他趕到一個倉庫中的小房間,還美其名曰是給艾柯卡還沒有找到新工作之前的辦公室。在奇恥大辱面前,艾柯卡沒有消沉。

在被解雇受辱之後,艾柯卡接受擔任瀕臨倒閉的克萊斯勒汽車公司總裁一職,他以卓越的管理才能,使克萊斯勒公司喜獲新生。僅1984年一年,他就為公司賺取了24億美元的利潤,比這家公司前60年的利潤之和還要多!頑強的精神、超群的才智、輝煌的成就,使得艾柯卡成為美國人心目中的英雄。

分析:順境中獲得成功,固然是錦上添花,而逆境中打翻身仗方顯英雄本色!艾柯卡如果沒有第二次的成功,至多不過一推銷巨星而已,正是逆境中的崛起才造就了他的“英雄”之名。

話題:“英雄”“金子總會閃光”“磨砺與成功”

03

-殘障人士的驕傲-

美國盲聾女作家、教育家海倫·凱勒一歲半時因病喪失了視覺和聽力,這對于一般人來說是不可想象、不可忍受的痛苦。然而海倫并沒有向命運屈服。在老師的教育、幫助下,她憑堅強的毅力戰勝了病殘,學會了講話,用手指“聽話”并掌握了5種文字。24歲時,她以優異的成績畢業于著名的哈佛大學拉德克利夫女子學院。以後她把畢生的精力投入到為世界盲人、聾人謀利益的事業中,曾受到許多國家政府、人民的贊譽和嘉獎。1959年,聯合國曾發起“海倫·凱勒”運動。她寫的自傳作品《我生活的故事》,成為英國文學的經典作品,被翻譯成多種文字廣泛發行。

分析:敢于正視人生的疾苦和磨難,是海倫成功的根本。正是如此,她才成了全世界殘障人士的精神代表,成了殘障人士的驕傲。

話題:“殘而不廢”“堅強成就人生”“生命的價值”

04

-林語堂上課請學生吃長生果-

林語堂曾在東吳大學法學院兼英文課,一次,開學第一天,上課鐘打了好一會兒他還沒有來,學生引頸翹首。林先生終于來了,而且夾了一個皮包。皮包裝得鼓鼓的,快把皮包撐破了。學生們滿以為林先生帶了一包有關講課的資料,興許他是為找資料而遲到了。誰知道,他登上講台後,不慌不忙地打開皮包,隻見裡面竟是滿滿一包帶殼的花生。

他将花生分送給學生享用,但學生們并不敢真的吃,隻是望着他,不知他葫蘆裡到底賣的是什麼藥。林先生開始講課,大講其吃花生之道。他說:“吃花生必吃帶殼的,一切味道與風趣,全在剝殼。剝殼愈有勁,花生米愈有味道。”說到這裡,他将話鋒一轉,說道:“花生米又叫長生果。諸君第一天上課,請吃我的長生果。祝諸君長生不老!以後我上課不點名,願諸君吃了長生果,更要長性子,不要逃學,則幸甚幸甚,三生有幸。”

分析:林語堂,一位大師級語言大師。性格幽默、風趣,聽其談話,如沐春風,獲益多多。

話題:“春風化雨”“為師之道”

05

-隻有狀元學生沒有狀元先生-

盧嘉錫是我國著名化學家,他在20世紀30年代曾兼任福建省立夏中學數學教師。當時,有個學生故意拿了一道登在外國雜志上懸賞解答的數學題目為難盧嘉錫,但他并不介意,隻是說:“我留着做做看,看能否解答出來。”經過一天多的精密計算,盧嘉錫把題答了出來。他向那位學生詳細地介紹了解題的方法和具體過程。

那個學生從心底佩服盧嘉錫的博學多才。盧嘉錫誠懇地對那位學生說:“我們閩南有句老話,叫做‘隻有狀元學生,沒有狀元先生’。我現在雖然是你的先生,但還有許多東西自己也不懂,要進一步學習。”

分析:“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永遠不要以為自己了解知道一切,否則你就是無知。

話題:“知與不知”“謙虛”

06

-海子的寂寞-

或許詩歌真是從寂寞中釀出來的,否則為什麼所有的詩人都那麼落寞?海子也不例外,他大概是太寂寞了,希望能與别人進行交流。有一次,海子在百無聊賴之際随意走進學校附近的一家餐館。他對老闆說:“我給大家朗誦我的詩,你們能不能給我酒喝?”毫無浪漫情趣的老闆擡眼打量了一下眼前這位年輕人:長發淩亂,身材瘦小,落落寡歡,不修邊幅,而且說話如此神經兮兮,就以為他腦瓜子是有些毛病的,便嘲諷地回答說:“我可以給你酒喝,但你别在這兒朗誦。”海子無奈地聳了聳肩膀,默默地走出了餐館,同時也走進了更深的寂寞。

分析:人與人之間,需要交流與溝通。溝通源于寂寞,無法溝通,也就更加寂寞。

話題:“寂寞與溝通”“交流與了解”“冷漠是毒藥”

07

-如此“廉潔”-

據記載,竊國大盜袁世凱生活上奢侈腐化,但常常裝出一副廉潔的樣子。一次,他故意在吃飯時召見内閣成員,當大家來到他的住所時,隻見他正端着一碗小米粥,就着一條紅燒鲫魚吃得津津有味,時而從一個佐料瓶往碗裡倒些什麼。内閣成員見了,都贊道:“總統生活這麼儉樸,我輩值得仿效。”

事後,衛士告訴大家,那是仿效不了的。總統吃的是西北上等小米,且都是一粒粒精心挑選出來的;那鲫魚是有名的洪河鲫,為了保鮮,是專門放在豬油裡從千裡之外的河南運到京城的;就是那佐料,也是東北的千年老山參和鹿茸做成的。此言一出,衆人啞然。

分析:欺世盜名者,往往是言行不一的小人。虛假面具總會被揭開的,其醜惡嘴臉,終究會大白于天下。

話題:“面具”“貪婪”“作秀”

08

-和詩以歌 ,讓經典詠流傳-

由中央廣播電視總台打造的大型文化音樂節目《經典詠流傳》第三季,堅持“和詩以歌”的創作理念 ,挖掘經典詩詞作品的當下價值,努力實作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

為拉近大衆與傳統文化的距離,本季節目挑選了更多來自民間的素人作為經典傳唱人,既有通過網絡征集的校園傳唱人,也有積極向上且人氣極高的網絡歌手。由中科院科學家組成的老科學家合唱團、歌曲《野狼disco》的詞曲作者董寶石、由全職媽媽帶領侗族小朋友組成的貴州小歌隊等廣受網友喜愛的歌手和團體,都将在節目中傾情獻唱,通過将經典詩詞與 “爆款”音樂相融合,讓傳統文化真正走入尋常百姓家。哈薩克斯坦歌手迪瑪希現場演奏 “冬不拉”;因一首《芒種》而被衆人熟知的年輕音樂團體 “音阙詩聽”,首度合體亮相熒屏,将中國樂器古筝與西方樂器小提琴巧妙結合,帶來富有現代氣息又不失古韻的音樂作品。

主持人康輝、撒貝甯、朱廣權、尼格買提四人合唱的 《嶽陽樓記》,讓觀衆看到 “先天下之憂而憂 , 後天下之樂而樂”這種千古未變的家國情懷;9 歲陳果毅以清澈童聲唱響千年小詩《賦得古原草送别》,一字一句都直抵人心,唱出不畏困境 、頑強生長的蓬勃生命力 。

節目嘉賓、上海音樂學院院長廖昌永表示,在這個舞台上,我們一次次看到古典詩詞穿越千年,與現 代流行時尚執手聯歡;也看到它打破地域界限,漂洋過海,與國外文明擁抱交流。在對經典的傳承創新中,我們不必拘泥于用的是何種樂器演奏、何種文化形式,是中國的,還是西方的,讓不同文明在交流互學中,美美與共,讓經典在相容并蓄中,不斷煥發勃勃生機。讓經典活在當下,不僅要有引發大衆情感共鳴的高品質内容,還要有接地氣 、冒熱氣的時代表達。

話題:文化交流 、創新 、傳承經典 、大衆文化 、傳播 、與時俱進 … …

09

-以殘缺身體療愈世間的傷痛-

武漢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身患漸凍症,堅守抗疫最前線,連續奮戰30餘天。他說:“我必須跑得更快,才能跑赢時間;我必須跑得更快,才能從病毒手裡搶回更多病人。”

在母校的開學典禮上,張定宇講述患漸凍症經曆時說,自己每晚都會因抽筋的劇烈疼痛驚醒,卻仍坦然面對。“希望在大瘟疫肆虐的時刻,我能用殘缺的身體燃燒出的微弱之光,療愈世間的傷痛!”

話題:“抗擊疫情” “犧牲奉獻” “堅強意志”

10

-左宗棠大器晚成-

左宗棠出身書香世家,20歲就考中舉人,但會試接連三次落榜。他在失望之下背井離鄉另謀出路。首次出仕,已年過不惑。第二次鴉片戰争中,他強硬主戰。64歲的他義無反顧地率軍出征新疆,還命人擡棺随行,以表戰死沙場的決心。最終收複失地,也是以被載入民族英雄的史冊。

分析:清朝後期,統治者早沒有了當年馬背上得天下的豪氣和雄風。國家風雨飄搖,江河支離破碎。左宗棠以年邁之軀頂起了國的脊梁,他是當之無愧的英雄。這種氣節無疑值得後人 景仰。

中心句:以國事為己任,才是真正的英雄氣度。

話題:英雄 擔當

除去以上10個經典作文素材外,在教師行業裡還有一個很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她的名字在今天也榮登微網誌熱搜:張桂梅被寫進中華人民共和國簡史。

而針對張桂梅校長的事迹,可以被寫進作文的角度非常多,小夥伴們可以參考下面這幾個:

燃燈校長—張桂梅

角度一:堅守信念,讓人生更美麗

張桂梅校長長期堅守貧困山區,堅守自己的崗位,堅守着信念。鄉村學校條件艱苦,教師待遇不高,她執着堅守的奉獻精神感動了我們。教育就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這種對教育信念的執着堅守,讓她的人生更加美麗。

角度二:堅守初心,鑄就精彩人生

改變大山裡女孩的命運,這是張桂梅決定辦學的初心。她用自己的肩膀挑起了偏遠地區女孩的讀書夢,給她們搭建了受教育的平台,為她們鋪就了改變命運的道路。她堅守初心,讓更多大山裡的女孩能夠改變命運的同時,也鑄就了自己精彩的人生。

一個人該如何堅持理想,如何恪守德行,如何自我超越,張桂梅做了最好的注解。人民教師為了誰,怎樣當一名好教師,怎樣培養好學生,張桂梅成為了榜樣。共産黨員的初心使命是什麼,張桂梅以實踐做出了有力回答。張桂梅告訴我們,總有一種精神,穿越時代,化育人心,那是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那是“隻要還有一口氣,我就要站在講台上”。

角度三:堅守責任,愛崗敬業奉獻

總有一種力量,擔當奉獻,苦幹實幹,那是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那是“老師學生一起苦教、苦學,就是把命搭上,也要把學校辦出名堂” 張桂梅校長用自己平凡的雙手,托起了許許多多女孩的求學夢。她堅守責任,愛崗敬業,無私奉獻。多年來,她帶病堅持工作,堅毅地站在三尺講台上,一直把學生的學習、生活和命運放在心坎上。她不斷用自己微薄的工資資助貧困學生、收養孤兒,自己卻生活清苦。她用自己辛勤的汗水,培養了一批又一批學生。

角度四:堅守初心,對黨忠誠一輩子

張桂梅同志命運坎坷,但無論身心如何困苦、處境如何艱難,她始終堅定理想信念,堅守初心信仰,飽含着對黨、對人民、對貧困山區的無限深情,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

有人說,張桂梅除了一副瘦弱的身軀是自己的外,沒有孩子、沒有親人、沒有家。她卻笑着說:“不,我是一名共産黨員,我有一顆火熱的心,這顆心裡面有黨,有人民,有學校,有國家,有千千萬萬的孩子,我什麼都有!”她用一言一行,心血汗水、無疆大愛,堅守着自已的信仰,把一生全都給了黨。

角度五:教育扶貧

63歲的“燃燈校長”張桂梅,教書育人、立德樹人,一直紮根在雲南貧困山區一線,拖着病體,戰勝千難萬難,創辦了全國第一所全免費女子高中。她化作一束光,照亮了大山裡女孩的夢想,用知識改變貧困山區女孩命運,用教育阻斷貧困代際傳遞。

……

【适用話題】

理想、堅守、信念、奉獻、愛崗敬業、教育扶貧、榜樣的力量、人生價值......

張桂梅就像蠟燭一樣,燃燒了自己,照亮了别人。她一輩子堅守初心、不改本色,堅韌執着、锲而不舍,奮力沖破一切困難活着、做着、奉獻着,用自已的樸實純粹、淡泊名利書寫了精彩人生。正如她的自我總結:“如果說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業;如果說我有期盼,那就是我的學生;如果說我有動力,那就是黨和人民。”

當然,作文素材的積累雖然能錦上添花,但前提是你的文章别跑題,跑題偏題的文章隻能拿30分以下,這可是每年丢分的重災區!

希望小夥伴們都能勤加練習,完美的拿到這作文50分滿分哦~

教資作文還在寫魯迅?合格的教資考生都在用這些素材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