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故事:不食周粟,伯夷和叔齊,三千年前那兩個倔強老人的風骨

作者:崔文瀾

公元前1046年,孟津。

已經是二月了,雖然天氣還未轉暖,但黃河中的冰快已全部融化,随着滾滾河水消失得無影無蹤。乍暖還還寒時分,北方幹冷的風仍像刀子一樣,刮在臉上剌得讓人生疼。

年輕的姬發帶領着軍隊,浩浩蕩蕩從西而來。幾萬人的軍隊,戰馬嘶鳴,車聲隆隆。軍士們盔明甲亮,士氣高昂。寒冷的天氣并未阻擋住這支軍隊前進的步伐,因為他們早就明确了自己的目标,那就是東方的朝歌。

作為統帥的姬發望着滾滾東去的黃河水,目光堅定而有力。他看看站在右邊英氣勃發的弟弟姬旦,以及站在左邊須發皆白仙風道骨尚父姜商,對即将到來的勝利更加笃定。天地下再也沒有比他們更優秀的賢臣良将了,有了他們的輔助,周代商将是天命所歸。

早在之前,他們已經知道坐在朝歌的那個叫帝辛的天下共主,殺了叔叔比幹,囚禁了兄長箕子,甚至他身邊的大師疵、少師彊等很多重臣都已經投奔了過來。以周伐商,這個在周人心裡埋藏了多年的夢想,終于等來了要去實作它的日子。

中國故事:不食周粟,伯夷和叔齊,三千年前那兩個倔強老人的風骨

渡過孟津,從四面八方趕來的幾百個諸侯都将投入姬發的麾下,聯合起來的大軍将會像磨盤一樣粉碎商王帝辛殘暴的統治。每次想到自祖父古公亶起,至父親姬昌,再到自己三代人的不懈努力,姬發都會覺得肩頭發沉,卻也總會熱血沸騰。還有什麼比實作夢想更美好的事情呢。

沉思中的姬發卻被兩個人吵醒了。

大軍前面跪着兩個老人,他們聲嘶力竭地喊着什麼。姬發走上前後聽清楚了,“你父親剛死,屍骨未寒就興大軍,是為不孝;以下犯上,以臣弑君,是為不仁。”

姬發臉色鐵青,卻沒有說話。身邊的武士早已按捺不住,如狼似虎般捆了他們,押到跟前。姬發剛要發落,姜尚卻說:“這是忠義之人哪,咱們應該放了他們。”姬發笑了,沒再理會他們。

這兩個耿直的老人,叫伯夷和叔齊,來自遠在東邊的孤竹國。在這之前,他們的父親孤竹君臨死前,想把位子傳給賢能的老三兒子叔齊。可是叔齊覺得應該立長兄伯夷,于是兩個人先後逃了出去。輾轉多日後,他們聽說西邊的周國禮賢下士,還很尊重老人,于是一起來到了周國。剛到周國邊境,就聽說他們仰慕的西伯姬昌已經死了,而他的兒子姬發将領大軍讨伐商王,于是在半路上截住了周軍,就有了質問姬發的那一幕。

天下大勢,浩浩蕩蕩,順之者昌。姬發的大軍牧野鷹揚,很快就打敗了商朝。周朝取代商朝之後,伯夷和叔齊就發誓不再食用周朝土地上生長的糧食。他們躲到了首陽山上,每天采集野菜充饑,最後都被餓死了。

子貢曾經問孔子,伯夷和叔齊是什麼樣的人。孔子回答說,他們是古之賢人。子貢又問,他們最終被餓死,不會後悔嗎?孔子說,他們求仁得仁,有什麼後悔的呢?

是啊,一個人能堅守自己的理想和原則,即使獻出生命,有什麼可後悔的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