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陳喬年犧牲後:胞姐傷心而死,18歲弟弟忙後事,獨女1994年才找到一:兄妹4人感情很深二:陳喬年遇害後,胞姐傷心而亡,18歲的三弟處理後事三:陳喬年的獨女終被找到

學生們告訴我:現在的上海龍華烈士陵園裡,每天都有來自全國各地的年輕人,帶着鮮花去紀念陳家兄弟。他們還說,陳喬年說的那句“讓我們的子孫後代享受前人披荊斬棘換來的幸福吧”,已經成為了網絡上最流行的名言之一。

原來,90多年過去了,這對兄弟的犧牲仍能帶給這麼多人感動。其實,回到1927到1928年的上海,陳家兄弟的死也同樣帶給那一代年輕人一樣的觸動,這其中包括與他們相交甚深的周恩來。

然而,很多人卻忽視了陳延年、陳喬年的離去對陳氏家族的影響。這個身處革命漩渦中心的家族,因兩個優秀成員的離去,變得更加脆弱。

特别二弟陳喬年的遇害,甚至直接改變了部分家族成員的命運。這是怎麼回事?且聽筆者細細說來。相信大家讀完會對陳氏家族,以及陳家幾兄妹,有一個更深的了解。

陳喬年犧牲後:胞姐傷心而死,18歲弟弟忙後事,獨女1994年才找到一:兄妹4人感情很深二:陳喬年遇害後,胞姐傷心而亡,18歲的三弟處理後事三:陳喬年的獨女終被找到

陳喬年劇照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0">一:兄妹4人感情很深</h1>

陳獨秀有4位重要的紅顔,為他誕下子女最多的是原配高大衆。她一共生下了3子2女,其中得以撫養長大的是:陳延年、陳喬年、陳松年以及長女陳玉瑩,一共3子1女。

她跟陳獨秀屬于包辦婚姻,二人結婚時陳獨秀剛剛考上秀才。便由長輩作主,讓他娶了安徽統帥部副将高登科家的千金高大衆。

對于這位發妻,陳獨秀一開始也是喜歡的,因為對方是個體面、端莊的大家閨秀。但漸漸地,孩子越來越多、陳獨秀也越來越于積極于革命事業,兩人慢慢走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

兩人開始不斷争吵。高大衆很不滿陳獨秀在外幹的那些掉腦袋的事。她曾罵剪掉頭發的陳獨秀是洋鬼子,為了阻止丈夫出門搞革命,她還曾把他的留學經費藏起來。對于這樣的發妻,陳獨秀實在愛不起來了。不久,便離開了家。

此後的高大衆,一直獨自帶着3子1女共同生活。失去父親的照拂,這4個孩子的感情是極好的。

長子陳延年是4個孩子中的絕對領袖,他也是最了解母親之苦的那個人。他始終認為,母親是被父親辜負的女子。是以,從懂事開始他對父親就有深深的埋怨。特别是聽說父親又在外,跟姨母高小衆同居并結婚後,他的這種怨氣變成了一種更大的恨意。

陳喬年犧牲後:胞姐傷心而死,18歲弟弟忙後事,獨女1994年才找到一:兄妹4人感情很深二:陳喬年遇害後,胞姐傷心而亡,18歲的三弟處理後事三:陳喬年的獨女終被找到

陳延年

長女陳玉瑩是4個孩子中唯一的女性,她比陳延年小2歲,這就意味着她要承擔起長姐的責任。對于大哥陳延年和兩個弟弟,她一直是極為照顧的。

二子陳喬年比大哥小4歲,他是大哥的絕對跟班。在他眼裡,哥哥是學霸,更是能給他指引方向的人。在上海街頭做苦工、在法國留學、回國搞革命期間,他始終與大哥并肩前行。

三子陳松年是最小的一個,他生于1910年。他出生那年,大哥已經12歲了,二哥也已經8歲。幼年時,他常常是跟不上兩個哥哥的腳步的。

晚年時,陳松年曾回憶了這樣一件事,足以展現這兄弟3在母親身邊生活的情形。1913年,孩子們的四祖父陳昔凡去世,他們跟着母親正在靈柩前悼念。

袁世凱的親信聽說此事,以為陳獨秀會回來,便派了一幫打手來陳家抓人。他們在陳家搜了半天,什麼也沒有找到,便決定抓陳獨秀的幾個兒子交差。15歲的陳延年一聽要抓人,立馬帶着弟弟們翻牆而逃。

面對那堵不算高的圍牆,二弟喬年很快就跟上了,但隻有3歲的松年卻不慎跌進了隔壁鄰居家的澡盆裡。大哥二哥正打算回去拉他,打手就來了。幸虧鄰居急中生智,說松年是他的孩子,自己正在給孩子洗澡,這才逃過一劫。而後,抓不到人的打手氣極敗壞,便把大伯家的孩子陳永年抓進去充數。

這隻是陳家兄弟跟着母親在老家生活的一個縮影,而這恰恰真實地反映了他們年少時受過的磨難。也正是在這種父愛缺失、随時都有危險的家庭裡,這4個孩子從小就懂得什麼叫守望相助。

陳喬年犧牲後:胞姐傷心而死,18歲弟弟忙後事,獨女1994年才找到一:兄妹4人感情很深二:陳喬年遇害後,胞姐傷心而亡,18歲的三弟處理後事三:陳喬年的獨女終被找到

陳喬年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8">二:陳喬年遇害後,胞姐傷心而亡,18歲的三弟處理後事</h1>

兄妹4人分開,是在1915年。這一年,陳獨秀回到上海創辦新青年,便把延年、喬年兄弟從安徽老家接了過去。此後,留在老家的長女陳玉瑩和弟陳松年,見到他們的機會就很少了。

直到1927年,陳玉瑩和陳松年,得到了大哥陳延年在上海被害的消息。祖母和母親一聽到這個消息,立馬就暈了過去。父親陳獨秀此時根本不見蹤影,事實上他那時候處境也很危險。而延年自己,也沒有娶妻。這後事該由誰去料理?除了陳玉瑩和陳松年,再無旁人了。

姐弟二人一路風塵仆仆從安徽老家趕到了上海。那一年,陳松年才17歲,姐姐陳玉瑩27歲。姐弟二人初到上海,人生地不熟,來到監獄門口提出要求:還我哥哥遺體。

當局也沒想到,這個時候陳家還有人敢來收屍。好在姐弟二人當時并沒有入黨,是以當局也沒理由抓人。但他們卻不肯讓這對姐弟帶走屍首,甚至不讓他們看哥哥一眼,任憑他們怎麼哀求都沒用

而後,上海街上的老百姓看到了這樣一幕:在陳延年犧牲之處,兩個年輕人燒了幾炷香和一些紙錢,恭恭敬敬地祭奠,而後抱頭痛哭。他們就是始終沒有見到哥哥遺體的陳玉瑩和陳松年姐弟。

陳喬年犧牲後:胞姐傷心而死,18歲弟弟忙後事,獨女1994年才找到一:兄妹4人感情很深二:陳喬年遇害後,胞姐傷心而亡,18歲的三弟處理後事三:陳喬年的獨女終被找到

陳延年劇照

此事之後,陳家人對于二子陳喬年的處境,顯然就更為擔心了。母親高大衆和從小對他極為疼愛的祖母,都是勸過他的。隻是,大哥的死讓他對反動派更加憎恨,他不可能放棄。

1928年2月,陳喬年被捕。6月6日,從他口中得不到任何資訊的敵人,對他動了毒手。電視劇《覺醒年代》中,還原了陳喬年犧牲時的情形。其中有一個細節是非常真實的,當他拖着重重的腳铐走過時,地面上染滿了鮮血。是的,在将近4個月的牢獄生活中,他受到了非人的折磨。

這一噩耗,很快又傳回了安徽老家。對于母親高大衆來說,連喪二子之痛不是她所能承受的,自此她一病不起,兩年後病逝。而陳喬年的後事,仍然是陳玉瑩和陳松年去辦的。

這次進上海,陳松年晚年仍記得很清楚,雖然那年他隻有18歲。他記得剛到上海後不久,姐姐陳玉瑩就一病不起了。

那天,當局也不肯交出陳喬年的屍首。姐弟二人來到他就義之地,陳玉瑩得知弟弟生前吃了很多苦,一時間受到了極大的刺激。連失兩個兄弟之痛,一下子爆發出來。此後,她便精神失常、一病不起。

陳松年辦好喬年的後事後,便想盡辦法要把姐姐送到醫院。因為手頭不寬裕,他不得不求助父親在上海的老友,要來一些錢。可惜,醫生雖極力救治,仍沒能保住陳玉瑩的性命,不久她便追随二弟喬年去了。至此,高大衆為陳獨秀養大的3子1女,隻剩下幼子陳松年一人。

陳喬年的死,對陳家來說影響是巨大的。姐姐和母親相繼因過于悲痛而亡,整個陳氏家族也如驚弓之鳥。

而作為父親的陳獨秀,在陳喬年遇害後是什麼反應,則鮮為人知。直到多年後,老友濮清泉才想起來,其實有一件事能證明他的悲痛。那是1936年,兒子喬年已經犧牲8年後的事了:

這一年,陳獨秀第4次因革命被捕。不久,他聽說“西安事變”爆發。聽到這個消息,在監獄裡的他托好友打了一點酒,還專門弄了點菜。吃菜前,他祭了兩杯酒: 一杯為犧牲了的所有同仁; 第二杯,為兩個兒子。他斟滿第二杯酒,祭在地上,老淚縱橫,嗚咽地說:“為父的,為你倆酹此一杯!”終究,陳獨秀還是以這兩個兒子為傲的。

陳喬年犧牲後:胞姐傷心而死,18歲弟弟忙後事,獨女1994年才找到一:兄妹4人感情很深二:陳喬年遇害後,胞姐傷心而亡,18歲的三弟處理後事三:陳喬年的獨女終被找到

陳獨秀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4">三:陳喬年的獨女終被找到</h1>

陳喬年遇害後,3弟陳松年扛起了照顧安徽老家的重擔。而陳獨秀的晚年,也一直是由陳松年陪伴着的。從某種意義上來看,陳松年在困苦中給了他很大安慰。

而與此同時,另一個人的命運也因為陳喬年的逝去而改變了。她就是陳長鴻(一說陳鴻),陳喬年唯一的女兒。

大哥陳延年這一脈,是沒有子嗣的。因為早在加入革命之初,他就已經下定決心暫時不考慮個人問題。

而陳喬年在上海時,則結識了進步女青年史靜儀,兩人很快就結婚了。喬年被抓後,史靜儀曾多方營救,皆無果。而在那時,她其實已經有了喬年的骨肉。在丈夫犧牲後不久,她便生下了一個遺腹女。

當時的上海,正是白色恐怖時期,史靜儀的處境也是極危險的。為了保下這個孩子,組織上和史靜儀商量先送到普通人家撫養。此後,史靜儀也被組織上送到了蘇聯學習。

最開始陳長鴻是被送到一個姓苗的人家撫養的。苗家夫妻也是安徽人,本來在上海做幫傭,他們自己的女兒不久前夭折了,同志們認為他們撫養陳長鴻不會引起懷疑。當時,組織給了他們夫婦兩塊大洋,讓他們帶陳長鴻回安徽老家。兩口子也都是善良的人,很爽快地答應了。

此後,苗家夫婦把她當親生女兒撫養。遺憾的是,4個月後夫妻倆相繼得了打擺子,這在當時是要命的病。無奈之下,他們不得不把苗玉托付給一戶姓陳的人家。

至此,因為上海黨組織屢遭破壞,再加上孩子的改名及再托他人,同志們便逐漸失去了她的消息,不少同志都認為這孩子大機率存活不下來。

1936年,史靜儀從蘇聯回國時雖已再嫁他人,仍放不下這個女兒。可惜,當時兵荒馬亂,她找了許久都一無所獲,這也成了她一生的遺憾。1969年,史靜儀臨終前,委托妹夫楊纖如一家替自己尋找。

陳喬年犧牲後:胞姐傷心而死,18歲弟弟忙後事,獨女1994年才找到一:兄妹4人感情很深二:陳喬年遇害後,胞姐傷心而亡,18歲的三弟處理後事三:陳喬年的獨女終被找到

此後,楊家一家為了找到這個女兒,付出了巨大的精力。直到1994年,才在福州找到了已是66歲的苗玉。而讓世人欣喜的是,她也和父親一樣,早早地就走上了革命的道路,還成了新四軍裡的一名傑出的女兵。或許,這就是冥冥中的天意。

得知自己的生父是陳喬年,苗老深感意外,她也向記者講述了自己大半生的經曆。

被苗家父親送到陳家後,她的童年過得是很苦的。這倒不是說誰苛待了她,而是那時候貧家女孩普遍如此。她給地主家放牛、砍柴,累了就住在地主家的牛棚裡,餓就去河裡抓魚,換一些大米。吃盡了苦頭的她,也早早地學會了堅強。

1944年,新四軍來到了她在安徽的村裡,苗玉的生活才被改變了。當時有一個新四軍女幹部就住在她們村,看這小姑娘可憐,便把她帶入了部隊,在一個洗衣班當洗衣員。

不久,因為表現不錯,苗玉又被調到華野10兵團,并南下參加了解放福建的戰役。此後,苗玉便在福州安了家。新中國成立後,苗玉一直在福州市公安部門工作。她一共生下了5子1女,每個孩子都成才了。離休後,苗玉過着兒孫繞膝的生活,她對自己的生活很滿足。

陳喬年犧牲後:胞姐傷心而死,18歲弟弟忙後事,獨女1994年才找到一:兄妹4人感情很深二:陳喬年遇害後,胞姐傷心而亡,18歲的三弟處理後事三:陳喬年的獨女終被找到

苗玉

得知自己的真實身份後,苗玉聯系上了三叔陳松年的孩子們。陳松年已于1990年離世,她的女兒陳長璞告訴苗玉,叔叔生前一直在找她。

陳獨秀墓重新修葺時,苗玉以陳喬年女兒的身份,回到了安徽陳家。在那裡,她受到了陳家後人熱情接待,陳長璞還留她住了好幾個月。而後,她回到福建兒女們的身邊頤養天年。

93年前,陳喬年說出了那句“讓我們的子孫後代享受前人披荊斬棘換來的幸福吧”時,是那麼執着。如今,強大中國已屹立于世界之林,而他的女兒也終得安穩的生活。或許,這是對他最大的安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