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專訪│梁曉聲發新作《我那些成長的煩惱》:寫作讓日子變成意義

作者:齊魯壹點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劉雨涵

第三十屆全國書博會正在濟南舉辦,著名作家梁曉聲的新作《我那些成長的煩惱》也在此期間正式釋出。“隻要一家人相親相愛,困難總是會被克服的。而隻要我們對别人的幫助深懷感激,就會有更多熱心的人願意幫助我們——這是我從童年到少年的成長史證明了的。”在新作中,梁曉聲首次以紀實的方式系統呈現了自己的年少成長經曆,他想借此向青少年讀者傳遞這樣的生活認知。

15日,梁曉聲接受了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的專訪。在70多歲的年紀依然筆耕不辍,梁曉聲承認寫作是一件苦差事。他把自己比作一位老木匠,并表示寫作生涯已經進入收尾階段。“把工作坊打掃幹淨,門一關上了鎖,那就結束了。”

專訪│梁曉聲發新作《我那些成長的煩惱》:寫作讓日子變成意義

平民精神 少年志氣

從早期時成為“知青文學”的代表人物,到2019年憑借長篇小說《人世間》獲得第十屆茅盾文學獎,梁曉聲是一位著述宏富的作家。而這次他的新作《我那些成長的煩惱》,則是為青少年讀者而創作的一部自傳體成長小說。書中以紀實的方式,描寫了梁曉聲從國小二三年級到國中時期的成長過程,其中多個人物就是《人世間》中人物形象的原型。

“茅獎”作者寫青少年讀物,有專家說這是“大家小書”。而近年來,梁曉聲身體力行地關注青少年教育,特别注重童書的寓教于樂功能。梁曉聲将《我那些成長的煩惱》視為一本橋梁書,國小四五年級的孩子可以自行閱讀。考慮到這一點,他的行文所用詞語都盡量簡約,做到明白而親切。同時,他表示成人也可以閱讀這本書,“比如說我的同代人或者次代人,通過讀這樣的書可以回憶自己的人生經曆。回憶并不是為了訴苦,而是為了重新内省我們所經曆的那些人生,我們從中獲得了什麼。書裡所傳達的主要是親情和友情的價值。”

專訪│梁曉聲發新作《我那些成長的煩惱》:寫作讓日子變成意義

梁曉聲此次應山東教育出版社的邀約寫下這本書。此前,他曾在不同的散文作品中寫到過自己的父親、母親、哥哥,甚至還有給弟弟、妹妹的信。在本書中,他将所出現的人物都采用了真實姓名。書中主人公“梁紹生”,正是梁曉聲的原名。鄰居陳大娘、老師、同學等,也都是真名真姓。之是以這樣做,梁曉聲說,“我作為一個寫作者一生走來,有這麼一些好人給予過我幫助,我要對他們表達感謝的最好方式,就是把他們的名字寫在我的文字裡印成書,把我的感情也保留在一本書裡。”

名為“煩惱”,實為“苦難”。《我那些成長的煩惱》中人物所經曆的層層磨難,讓人看得哽咽心酸,魯東大學文學院副教授瓦當将這本書看做是“少年版的《活着》”。他評價說,《我那些成長的煩惱》中有着《城南往事》的中國風情,《呼蘭河傳》中北方中國的蒼涼粗粝,《陸犯焉識》的曆史凝重,還有《芳華》的青春光芒。“它書寫苦難、直面苦難,不煽情,不矯情,堅信人性的光芒并充滿希望。書中有着平民精神和少年志氣,在當代文學中很少看到這樣的精氣神。”

“闖關東”後代 剛直性子

1949年生人的梁曉聲是新中國的同齡人,他的年少時代是上世紀的五六十年代。那個時代的生活環境已經和今天的青少年相距甚遠,不過梁曉聲相信,現在的讀者依然能夠在這本書中找到共同的聯結點。“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陣地,甚至我個人的經曆也未見得和我的同代人都是一樣的。但正像托爾斯泰所說的,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在這一點上,我覺得書中的内容能夠引起一部分成長中的少年的共鳴。”

通過新聞報道,梁曉聲看到今天許多孩子的成長依舊不易,甚至比自己年少時代所面臨的困難還要嚴重。“有很多偏遠山區的孩子,他們上學的路上是多麼的不容易。他們的父母在外打工,孩子能夠堅持學習是多麼的不容易。我們國家有14億人口,那種生活經曆哪怕在千分之一的人身上有所展現,那都是一個不小的群體。是以這本書雖然寫的是自己,也是給這些孩子們鼓勁,同時是向他們表達敬意。”

在東北生活了幾十年,梁曉聲談話間沒有流露出東北話的口音,反倒是幾次把“容易”說成了“勇易”,讓人聽出了山東話的尾巴。梁曉聲的祖籍是山東榮成,他說自己大概是曆史上最年輕的“闖關東”者的後代。“當年在一批批被災荒從膠東大地向北方驅趕的移民中,有個年僅12歲的孓孓一身衣衫褴褛的少年,後來他成了我的父親。”梁曉聲曾在文章中這樣提到過自己的父親。在家裡,當父親把“咱”說成“砸”,他能夠聽出其中自豪的意味。

專訪│梁曉聲發新作《我那些成長的煩惱》:寫作讓日子變成意義

梁曉聲不清楚自己身上是否帶有山東人的性格基因,但是剛直是父親獨特的性格标簽。在梁曉聲的記憶中,父親不管在生活中遇到什麼樣的困難,都很少開口去求助别人。即便因為生活困難可以向機關申請補助,他也從來沒有提出過這方面的要求。梁曉聲記得,當年鄰居在談到父親的時候會說這位梁家大哥是“房頂開門、屋地打井”。“就說任何困難都盡量不求别人,如果沒有門的話,就在房頂開一個,如果沒有水的話,就地來打。”

父親的剛直性子通過血脈又流淌在了梁曉聲的身上。他說自己這一生,也不曾為自己的事情求助過任何人。“我有時候會給上司寫信,那都是為了别人的困難,有些還是為了我不認識的人。寫這些信的時候我是沒有心理障礙的,因為不是為自己或是自己的親友,是以就寫得很仗義直言。”

生活“寡趣” 書桌耕耘

以1982年發表《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為起點,梁曉聲已經在中國文壇執筆近40年,是名副其實的常青樹。有人統計過,他發表的各類文學作品加起來已經有2000萬字了。談到保持高産寫作和旺盛創作力的原因,梁曉聲反倒說這是因為自己的“寡趣”。

不愛聚會,不喜社交,不上網,梁曉聲認為自己在生活中是缺乏趣味的,不過也正是這樣,才為自己的寫作留出了充足時間。“大家的時間都差不多,現在生活中能帶給我們愉悅的事情太多了。你要是很願意出去玩,喜歡打麻将、上網,熱衷在朋友圈裡交流,你照樣沒有時間。我這些愛好都沒有,這剩下的時間就要做一點有意義的事情。我寫出來東西能印成書,大家還認為值得一看,這就把日子變成了一種意義。”

梁曉聲曾在北京電影制片廠、兒童電影制片廠和北京語言大學三個機關工作,而這些機關都不要求天天坐班。“這一點應該是很‘凡爾賽’的,也是很幸運的。這樣我就能有時間閱讀,進行喜歡的寫作。因為我總覺得自己經曆了生活中的一些事後,就有那種想寫出來給人看的願望。”

2017年,梁曉聲出版了自己的長篇小說《人世間》。上、中、下三卷本共計115萬字,梁曉聲是一字一句在3600多頁稿紙上手寫完成的。“寫到最後,寫得手已經不聽使喚了。”此後梁曉聲依舊是筆耕不辍,于去年和今年又分别出版了《我和我的命》《我那些成長的煩惱》兩部作品。每天坐在書桌前手寫五六個小時,對于一個正值盛年的精壯小夥來說都不是易事,更何況是一位古稀之年的老人。梁曉聲說,到了自己現在這個年齡,寫作真的是一件非常吃力的事情。“不隻是消耗心血,有時候直接是一種身體的耗損。”但書桌前的不懈耕耘,讓梁曉聲有了豐收的喜悅。“一天能寫兩千字,十天寫兩萬字,一個月就有六萬字了。”

專訪│梁曉聲發新作《我那些成長的煩惱》:寫作讓日子變成意義

2019年,梁曉聲憑借長篇小說《人世間》獲得了茅盾文學獎,時隔兩年再來回看這個獎項,梁曉聲說,無論當時還是現在,“茅獎”都沒有對自己産生實質性的影響。“獲獎了我也還是按照自己的文學理念在寫,沒有獲獎我也還是在寫。而且說句實在話,到70歲的時候,寫作這件事已經和獲不獲獎沒有關系,和多少稿費也沒有關系,跟市場還是沒有關系。現在我主要考慮的是,文學它是什麼?對于不同的群體,文學究竟應該是怎樣的?”在這種理念的指引下,梁曉聲覺得自己的寫作是在拾遺補缺。“我要看一下童書的市場缺什麼樣的作品,我就默默地來補上。”

梁曉聲說,現在他正在進行寫作的收尾工作。“我經常跟出版社的同僚編輯朋友們談到,這可能就是我們編輯和作者之間關系最後的句号,以後我可能就沒有精力了。”寫了大半輩子書,梁曉聲感覺自己現在像是一個老木匠。“一生做了很多木工活,最後當要歇業的時候,他要收拾一下自己的工作坊。看一看這個活兒還沒做完,那邊還有一塊料,希望把這些都做完之後,把工作坊打掃幹淨了,門一關上了鎖,那就結束了。”

找記者、求報道、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下傳“齊魯壹點”APP或搜尋微信小程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線上等你來報料!

專訪│梁曉聲發新作《我那些成長的煩惱》:寫作讓日子變成意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