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忍受胯下之辱的韓信怎麼一步步成為兵仙神帥的?飄蕩四方的落魄少年戰無不勝的漢軍大将兵仙神帥韓信

韓信是秦末漢初的軍事家,漢初三傑之一,漢初三大名将之一。劉邦稱贊韓信“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當時人評價他為“國士無雙”、“功高無二,略不世出”;後世尊奉他為“兵仙”、“神帥”。

韓信的一生是不凡的,但他的一生是不順的,從落魄一步步走到了王侯将相之路。

忍受胯下之辱的韓信怎麼一步步成為兵仙神帥的?飄蕩四方的落魄少年戰無不勝的漢軍大将兵仙神帥韓信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2">飄蕩四方的落魄少年</h1>

韓信是布衣出身,家窮無所依靠。早年的韓信十分落魄,既沒有當官的路子,又不會經商,無法謀生的他經常在别人家吃白飯,别人都十分讨厭他。

飄飄蕩蕩許多年,别說一事無成,連活着都成了問題。沒有謀生的手段,但餓着始終不是問題,實在沒辦法的韓信隻能去河邊釣魚。釣魚也是門技術,臨時去釣魚的韓信始終沒釣上條魚。如果這樣下去,未來打下西漢多半邊天下的韓信就要餓死了,幸虧他遇到了人生中的第一個恩人——漂母。漂母是在韓信釣魚的河邊一個漂洗絲絮的老婦人,這個老婦人看見韓信餓的沒辦法,就常常把自己帶的飯分給韓信,一連數十天都是如此,也正因如此韓信渡過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個階段,活了下來。

忍受胯下之辱的韓信怎麼一步步成為兵仙神帥的?飄蕩四方的落魄少年戰無不勝的漢軍大将兵仙神帥韓信

在此期間,韓信身上還發生了一個忍受胯下之辱的故事。一無是處的韓信走到哪裡都沒人看得起他,在街上一個年輕的屠戶攔住他的去路,嘲笑他是膽小鬼,說道要不刺死我,要不從我胯下鑽過去。這人明顯是個無賴,士可殺不可辱,這刻韓信肯定憤怒到了極點,但他隻是仔細地打量了他一番就低頭從他胯下鑽了過去。韓信雖然窮,但他身材高大,連飯都吃不起卻背着一把劍,就算武功不強殺個市井屠戶應該還是可以的。韓信選擇了忍受胯下之辱,不是他就怕了屠夫,正是因為他有遠大理想,不想為了一個市井小人而獲罪斷了自己的路,有這樣忍耐的人,又怎麼會是平凡人呢。

韓信的不凡之路還沒有開始,落魄之後還有一段平凡之路。秦末陳勝起義後,各地紛紛響應,韓信背着劍跑到了項梁的手下,默默無聞。項梁死後,韓信跟随了項羽,項羽發現了這個身材高大儀表不俗的年輕人,讓他當了執戟郎中,其實就是儀仗隊的,雖然期間他提過幾次建議但都被項羽否決了。看不到出路的韓信跳槽了,離開了項羽投奔了劉邦,但依然不受重用,隻是當了個倉庫管理者,因為這段經曆後世把他尊奉為倉儲祖師爺。韓信的苦難還沒過去,在漢軍中由于連坐當斬,一連斬了十三個人,就剩他自己了,不甘心的韓信大叫“漢王不想得到天下嗎?為何斬掉壯士!” 夏侯嬰聽到這句話救下了他,交談後十分欣賞他,就把他推薦給了老大劉邦,劉邦卻不覺得他有什麼特别,隻是給他換了份工作,去管理糧饷了。

後來,韓信遇上了人生中的另一個恩人——韓信。蕭何是漢軍中的重要人物,通過幾次交談,蕭何十分重視他,保證向劉邦推薦他。等到西楚霸王項羽分封劉邦為漢王時,漢軍大将都跑了數十個,韓信覺得蕭何肯定多次把自己推薦給劉邦了,再留下也沒有前途,又一次跑路了。縱觀韓信的一路飄蕩歲月,簡直毫無希望,哪有什麼未來可期,他自己看到的都是一片灰暗,但他的不平凡之路即将從此開始!

忍受胯下之辱的韓信怎麼一步步成為兵仙神帥的?飄蕩四方的落魄少年戰無不勝的漢軍大将兵仙神帥韓信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0">戰無不勝的漢軍大将</h1>

韓信當了逃兵後,終于迎來了人生的轉機,改變他人生的是蕭何。

蕭何是劉邦的老鄉,最早跟随劉邦起義的一批人。自從與韓信交談後,蕭何知道像他這樣的人天下再也找不到第二個了。漢軍大将跑了數十個,蕭何從來不聞不問,當聽說韓信跑了,他急了,連劉邦都來不及不告訴就趁着月色追了出去,好說歹說請回了韓信。本來以為蕭何逃跑的劉邦知道他去追韓信後大罵了他一番,蕭何隻是告訴他說要想争奪天下隻有拜韓信為将,劉邦卻根本看不上韓信,說看在你的面子上就讓他當個将軍吧。蕭何不同意,劉邦說那就讓他當大将吧,這下蕭何同意了,但他又拒絕了劉邦要把他叫過來拜将,而是要他挑選良日,齋戒,設立祭壇正式拜他為大将。劉邦雖然沒什麼才能,又傲慢無禮,但确實能接受建議,這是他人生中最正确的一次建議,他按照蕭何的提議正式任命韓信為大将軍。

一握兵權就是風雲變幻,韓信不凡的人生就此開始。在此之前,韓信并沒有打過仗,但他不是紙上談兵的趙括。初出茅廬第一功,韓信為劉邦分析了天下局勢,建議先攻打三秦之地,劉邦按照他的謀劃成功奪取三秦。此後韓信的人生仿佛開挂一樣,利用靈活的用兵政策,平定魏國、拿下代國、擊敗趙國、降服燕國。在這時,劉邦卻奪下了他的精兵還要他伐齊,并且當時龍且的二十萬楚軍趕來救援齊國,但韓信卻用囊土壅水之計出奇制勝的讓楚齊聯軍全軍覆沒。經過濰水這一戰後,楚漢之争逐漸明朗化,不可一世的西楚霸王失敗已不可逆轉。

曾經忍受胯下之辱的韓信打敗龍且占領齊地後,搖身一變成為決定天下局勢的人。這時的韓信有着三分天下的實力,如果他自立為王,就是一個三國局面,最終成就天下的就不一定是劉邦了。天下都看出韓信的重要性了,劉邦平讓他做了齊王,項羽派武涉遊說他三分天下鼎足而王,謀士蒯通也勸他三分天下。最終,猶豫不決的韓信還是決定誓不叛漢,沒有背叛劉邦,天下局勢是以而定。

由于韓信的決定,力拔山兮氣蓋世,長槍策馬平天下的西楚霸王終于走向了末路。韓信統帥三十萬大軍在垓下大敗楚軍,将他們重重圍困,又用四面楚歌之計瓦解了楚軍的軍心,最後項羽也被逼迫的在烏江自刎。

随着項羽的失敗,劉邦取得了最後的勝利,開創了大漢的江山。當年一無是處的韓信擔任過大将軍、左丞相、齊王、楚王、淮陰侯,陳勝喊出的“王侯将相,甯有種乎”,布衣出身的他做到了。在那個風雲變幻的亂世他就是最強的戰神,天下無人可與争鋒。

忍受胯下之辱的韓信怎麼一步步成為兵仙神帥的?飄蕩四方的落魄少年戰無不勝的漢軍大将兵仙神帥韓信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8">兵仙神帥韓信</h1>

天下興亡,皆存兵事,兵家縱橫,鬥轉乾坤。兵家的代表人物有孫武、吳起、白起、張良、韓信等人,分為兵權謀、兵形勢、兵陰陽、兵技巧四大家,韓信屬于兵權謀家,最擅于靈活的運用各種謀略。相比于白起有商鞅變法之後的大秦虎狼之士,吳起有悍勇天下的魏武卒,韓信手下是有精兵,但在他的兵史中更多的是利用明修棧道,暗渡陳倉、臨晉設疑、夏陽偷渡、木罂渡軍、背水為營、拔幟易幟、傳檄而定、沈沙決水、半渡而擊、四面楚歌、十面埋伏等各種奇謀大敗強敵,這才是他厲害的地方。

劉邦本人沒有才能,他一生最值得稱頌的就是有自知之明,擅用人才,而重用韓信無疑是取得天下的重中之重。劉邦麾下的大将并不少,有曹參、周勃、樊哙、灌嬰、夏侯嬰等人,但這些人都是比不上韓信的。漢朝建立後,有人告發楚王韓信謀反,劉邦問衆将領應該怎麼應對,衆人都叫嚣盡快發兵生擒活埋了韓信。劉邦聽後默然無語,因為他知道沒人是韓信的對手,他找到了陳平問應該怎麼辦。陳平問劉邦他手下的兵強的過韓信的兵嗎,劉邦說不能。陳平又問劉邦手下的大将有強過韓信的嗎,劉邦又老實回答沒有。劉邦當時已是皇帝,能讓他說出手下大将、兵士不如韓信,就可以看出韓信用兵有多厲害,有多擅于治軍了。在韓信從楚王被貶為淮陰侯後,去樊哙家串門,曾經在鴻門宴上怒斥西楚霸王項羽的猛将樊哙竟然跪拜迎送韓信,并說大王能光臨家門是我的榮幸。這也說明了韓信的厲害,不然何以讓劉邦的妹夫、舞陽侯樊哙如此謙卑。

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韓信用他的軍事才能立下了赫赫戰功,功高于世。狡兔死,走狗烹,最終韓信也終因功高蓋主而被呂後所殺,落了個夷滅三族的下場。但韓信注定是要名留千古的,他出色的用兵謀略後世兵家極為推崇,這也是他被尊為“兵仙”、“神帥”的原因。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