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王安憶《長恨歌》:一封寫給漂亮女孩的成長啟示錄

作者:非教師講中文

有人說,王安憶是張愛玲之後,最懂上海的“海派作家”。

她用細緻綿密的筆觸,描繪出東方巴黎的耀眼光芒,也勾勒出陰暗弄堂裡的粗鄙與溫柔。

從低矮弄堂到摩天大樓,一幕幕舊上海風情戲輪番上演。

衆生相中,有洋行裡的夥計,有失業的大學生,也有剛出道的舞女……

其中,最受矚目的,當屬《長恨歌》中的王琦瑤。

她是典型的上海弄堂女兒,但出衆的美貌,使她像伸出牆的夾竹桃,鎖不住春色。

手持“美貌”的通行證,過早地走向名利場,在衆星捧月的虛榮中,王琦瑤經曆了40年跌宕起伏的愛恨情仇。

對王琦瑤而言,本有無數條路通往幸福,但她卻偏偏選擇走捷徑。

要麼攀附權貴,要麼依賴愛情,到頭來,富貴榮華終是大夢一場空。

有句話說得好:

那些誘人的捷徑,其實是最難走的彎路。

尤其是漂亮女孩,有些路看似是無本萬利的捷徑,走下去卻是萬劫不複的深淵。

王安憶《長恨歌》:一封寫給漂亮女孩的成長啟示錄

放棄成長,把美貌當成通行證

上海的弄堂,縱橫阡陌,像一張網,網住了少女曲折的心事。

這年,王琦瑤16歲,小荷初露的年紀裡,她就自知其美,并把所有的心思都用在美貌上。

她去電影院看《亂世佳人》,舉手投足間,效仿明星那股優雅勁兒;

她去照相館拍小照,想象自己是言情小說裡的女一号;

她學着像貓一樣吃飯、走路,把文明戲裡的時尚,帶進生活。

不知不覺間,王琦瑤的美越來越楚楚動人。

當她和閨蜜吳佩珍走在弄堂裡,她能明顯感受到衆人不同的目光。

那目光似乎在說,你那麼漂亮,一定是飛出弄堂的金鳳凰。

慢慢地,王琦瑤心裡升起了一股熱烈的期待,她無心讀書,也不願出門工作。

在對鏡長歎中,她蹉跎着時光,等待美貌改變命運的那一天。

周國平曾說:

如果上帝給你一張漂亮的臉蛋,你要留心,這是對你靈魂的一個考驗。

放棄成長,眼耳鼻舌身意聚焦于皮相,自然無暇豐盈自己的靈魂。

在美貌上孤注一擲的人,既不會謙虛地學一門謀生的手藝,也不會精心地磨煉心志。

與努力相比,用美貌改變命運,看似是種捷徑。但這種取巧的心态,最終讓我們荒廢青春,一事無成。

深陷自憐的王琦瑤,意識不到年華的流逝,她興緻勃勃地跟着吳佩珍跑片場,結識導演和攝影師。

她把“美貌”當做入場券,起初效果确實不錯。

不僅成功引起了導演的注意,還給她拍了藝術照,刊登在了《上海生活》的封面。

王安憶《長恨歌》:一封寫給漂亮女孩的成長啟示錄

如今,王琦瑤不再是弄堂裡的小家女,而是大名鼎鼎的“滬上淑媛”。

嘗到甜頭的王琦瑤,在衆人慫恿中,參選“上海小姐”。

眼看系着名牌的花籃裡,評委投來的康乃馨越來越多,王琦瑤在如夢如幻的喝彩中,摘得了第三名的桂冠。

從此,她連王琦瑤都不是,而是上海時尚界裡的“三小姐”。

然而,“上海小姐”的桂冠是一片浮雲,奪人眼目,卻轉瞬即逝。

熱度退去後,王琦瑤從備選的豪宅搬回了弄堂。

她變得敏感、惶恐,不知道在無人問津後,要何去何從。

王安憶《長恨歌》:一封寫給漂亮女孩的成長啟示錄

作家百合曾說:

“美貌是優先入場券,卻不是永久通行證。”

把“美貌”當成敲門磚,或許會提前入場。

但用“美貌”在人生這場豪賭中以小博大,赢得機會渺茫,但輸卻輸得徹底。

靠“美貌”生存不是捷徑,而是沒有退路的死胡同。

王安憶《長恨歌》:一封寫給漂亮女孩的成長啟示錄

放棄自我 把别人當成生活的靠山

就在生活無以為繼時,王琦瑤接到了一家百貨公司的剪彩邀請。

看似是雪中送炭,實則是有人為她設的一個局。

王琦瑤從入場開始,就受到了比明星還尊貴的禮遇。

慶典後的午宴上,軍政界風雲人物——李主任,還主動坐到她身邊。

李主任軍人做派,不苟言笑,唯獨對王琦瑤溫存體貼。

之後的幾天,他用香車寶馬和金銀珠寶,讓王琦瑤淪陷。

更讓王琦瑤沉迷的,是待在李主任身邊那種被恭維和奉承的虛榮。

很快,王琦瑤住進了百樂門對面的“愛麗絲”較高價的電梯大廈,心甘情願地做起了李主任的外室。

她對自己說:有了李主任就有了一切。

可老話說:靠山山會倒,靠人人會跑。

1948年秋,在王琦瑤住進“愛麗絲”較高價的電梯大廈半年後,李主任不告而别。

在绫羅和流蘇織成的牢籠裡,王琦瑤放棄自我,與世隔絕。

她根本不知道戰火烽起,一個新時代正隆隆地到來。

她的生活裡隻有一件事,就是:等。

等着李主任給她錢,等着李主任帶她去看戲,等着李主任帶她去跳舞……

可是如今,李主任再也等不來了,仆人和警衛也跑了,“愛麗絲”較高價的電梯大廈成了一座空樓。

不久後,王琦瑤被趕了出來,遠赴邬橋避難。

拿破侖曾言:

人多不足以依賴,要生存隻有靠自己。

人生在世,生活靠自己打拼,夢想靠自己實作,榮耀靠自己争取,才最可靠。

把身家性命和畢生夢想,傳遞他人手中,那麼人生的好壞也隻能别人說了算。

遺憾的是,王琦瑤永遠不懂這個道理,她甯願靠着别人随波逐流,也不願主宰自己的生活。

王安憶《長恨歌》:一封寫給漂亮女孩的成長啟示錄

6年後,她回到上海,在平安裡的弄口開了一家小診所。

但她無心經營,整日不是約着牌友打牌,就是一個人喝得酩酊大醉。

之是以如此放縱,是因為王琦瑤認識了一個叫康明遜的富家少爺。

跟上一段感情一樣,王琦瑤再次成了攀附的藤蔓,匆匆将身心傳遞。

波伏娃在《第二性》中說:

女人的不幸在于被幾乎不可抗拒的誘惑包圍着,她不被要求奮發向上,隻被鼓勵滑下去,到達極樂。

這種不幸,在王琦瑤身上展現地淋漓盡緻。

她始終被誘惑包圍着,放棄自我奮進,選擇“靠别人”這條捷徑。

可是走了這麼久,這條捷徑并沒有帶她走向極樂,反而是一次一次推她跌入深淵。

當得知自己懷孕後,她再次被抛棄。

康明遜哭着說了一句“我沒辦法”,便消失在人海。

王安憶《長恨歌》:一封寫給漂亮女孩的成長啟示錄

放棄清醒 把舊夢當做重生

雖說苦難能造就一個人,但前提是,人得清醒地從苦難中進行反思。

如果固守己見,徘徊于舊夢不肯醒來,那麼再多的苦難也不會點醒一個人。

就像王琦瑤,她吃盡了苦頭,但仍舊固守着“滬上淑媛”的舊夢,期盼着一個男人為她奉上全世界。

不久後,王琦瑤偶遇了當年的追求者程先生。

程先生是個癡情的人,他深愛王琦瑤,并不計前嫌地一直照顧她到生産分娩。

程先生的出現,讓王琦瑤誤以為自己仍風華絕代。

她盲目自信于程先生對她的愛慕,會為餘生保駕護航。

看不清生存處境的她,幼稚又莽撞,她一邊感恩程先生,一邊又和别的男人藕斷絲連。

最終,她的所作所為深深刺痛了程先生,逼他離開。

他們的關系兜兜轉轉又回到了原點。其實,回到原點還有王琦瑤的生活。

她帶着女兒住回了弄堂,在左鄰右舍的閑言碎語中,低着頭過活。

王安憶《長恨歌》:一封寫給漂亮女孩的成長啟示錄

俞飛鴻曾說:“女人最好的方式,就是認清現實本身。”

有時候,生活是一團剪不斷理換亂的亂麻,想要活得幸福,需要一份清醒智慧。

看得清自身處境,勇于接納命運的安排,随機而動,方能求仁得仁。

時光輪轉,王琦瑤的年代早已絕塵遠去,但她卻不願醒來,更不願承認。

在時代掀起的巨浪中,不少人乘風破浪,敢叫日月換新天。唯獨王琦瑤,把自己關在弄堂裡,苦守着四十年前的輝煌。

女兒薇薇長大後,遠去美國,生活裡,又隻剩她一個人。

她偶爾會參加一些“老上海”主題的派對,穿着最愛的旗袍,端坐在角落。

每當看到年輕人張牙舞爪地狂歡,王琦瑤就夢回19歲那年的秀場。

她渾濁的眼睛裡泛出波光,閃閃爍爍,似有萬種風情。

在一次聚會上,有個叫“老克臘”年輕人,被王琦瑤深深吸引。

26歲的他,癡迷于舊上海風情,聽聞王琦瑤曾是“上海小姐”,便心生愛慕。

面對“老克臘”的窮追不舍,王琦瑤糊裡糊塗地就接受了。

她根本看不清這段畸形之戀,難有結果,還以為是上天有意成全,讓她重生。

同居一段時間後,“老克臘”提出分手,無論王琦瑤怎麼苦苦哀求,他還是走了。

王安憶《長恨歌》:一封寫給漂亮女孩的成長啟示錄

愛情的悲劇反複在王琦瑤身上重演,究其根源,還是那個迷了心竅的自己。

一段段感情,都不得善終,王琦瑤始終在逃避現實,意亂情迷地重複着自己的錯誤。

清醒地看清世界,或許會深受打擊。但“逃避現實”的捷徑更難走,它把人反複帶回原點,幸福更是遙不可及。

王安憶《長恨歌》:一封寫給漂亮女孩的成長啟示錄

人生最後,王琦瑤死于謀财害命。

這戲劇性的一幕,發生在“老克臘”離開後的第二天。

這天,“老克臘”拜托朋友長腳前往王琦瑤家裡,歸還幾把鑰匙。

沒想到,長腳誤以為王琦瑤藏着金條,于是見财起意掐死了她。

一代“滬上淑媛”就這樣潦草地結束了一生,讓人唏噓不已。

王琦瑤的《長恨歌》久唱不衰,她的搖曳生姿是舊上海獨有的風情,但她的眉目在當下的生活中,卻屢見不鮮。

現實中,“王琦瑤們”用美貌打開人生局面,放棄成長,依靠他人實作夢想,最終糊裡糊塗地蹉跎了一生。

她們選擇的捷徑,實則是世界上最長的彎路,長到永遠到達不了幸福的終點。

與其做個走捷徑的“聰明人”,不如做個腳踏實地的“老實人”。

在該努力的年紀去努力,在該獨立的年紀靠自己,永遠不被誘惑,永遠保持清醒。

正如梁文道所說:“一個女人一定要有自己過好日子的能力,要有别人沒法拿走的東西,這很重要。”

願你在人生的康莊大道上收獲這種能力,活出自我,收獲幸福。

作者 | 瑾山月,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圖檔 | 《長恨歌》劇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