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山西左權:太行山下“紅色小鎮”走出“國際範兒”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晉中10月16日電 題:太行山下“紅色小鎮”走出“國際範兒”

作者 高雨晴

深秋時節,位于太行山下的“紅色小鎮”麻田仍是綠意盎然。一片古樸民居中,有一座中西結合的現代化玻璃建築,門口屋檐下,“中國北方國際寫生基地”幾個大字格外引人注目。

山西左權:太行山下“紅色小鎮”走出“國際範兒”

活動海報。 高雨晴 攝

記者日前來到此處探訪時,一場名為“中國伊朗現場水彩畫大賽”的活動,正在籌備。“目前,已開始初期的作品選拔,決賽将以線上方式在中伊兩地舉行。”山西省晉中市左權縣文化和旅遊局副局長郝軍青說。

山西左權:太行山下“紅色小鎮”走出“國際範兒”

圖為多功能會議室。 高雨晴 攝

麻田鎮地處左權縣東南部,抗日戰争時期,這裡曾是中國華北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心。八路軍總部、中共中央北方局、晉冀魯豫邊區政府等中國黨、政、軍、學機關曾在此駐紮,被譽為太行山上的“小延安”。

山西左權:太行山下“紅色小鎮”走出“國際範兒”

圖為中國北方國際寫生基地服務中心。 高雨晴 攝

澤城村是左權縣麻田鎮的一個行政村,地處太行山中部清漳河東畔。近年來,當地官方對左權傳統古村落、人文生活及自然地理條件等進行多元度梳理,打造集寫生、旅遊、文化、生活于一體的展示地。

山西左權:太行山下“紅色小鎮”走出“國際範兒”

圖為村民康世文的民宿。高高的門樓上,挂着一對燈籠,門牌上寫着“世文”兩個字。 高雨晴 攝

記者在中國北方國際寫生基地服務中心看到,藝術家工作室、多功能會議室、咖啡圖書館、露天影院等場所一應俱全。麻田鎮組織委員王國斌介紹,這裡将為前來寫生的學生、藝術家提供一個藝術交流展示平台。

“經國際水彩畫協會授權,這裡已成為該協會的寫生基地。”郝軍青告訴記者,此前曾計劃邀請國内外的水彩畫藝術家來此寫生。不久的将來,這裡将成為海内外水彩畫藝術家的聚集地。

山西左權:太行山下“紅色小鎮”走出“國際範兒”

村民康世文的民宿。 高雨晴 攝

對于藝術家而言,這裡是創作基地,而對于澤城村的村民來說,基地的建立,讓他們“多了一個增收的機會”。

今年63歲的康世文是村裡小有名氣的木工,兩年前,依托鄉村旅遊發展,他轉身成為一名“民宿老闆”。他的家現在是澤城村30餘家民宿之一。

山西左權:太行山下“紅色小鎮”走出“國際範兒”

左權縣澤城村村民康世文在自家院中。 高雨晴 攝

高高的門樓上,挂着一對燈籠,門牌上寫着“世文”兩個字。走進院内,門框和窗均刷了藍漆,幾把小凳子圍繞在小木桌前,幾十平米的院子裡種有枸杞、絲瓜、棗、蘋果等,在陽光照耀下,顯得惬意十足。

“大門和窗戶都是我自制的,院子也是我設計的。”談及此事,康世文滿臉自豪。他告訴記者,自民宿開放以來,已接待不少前來寫生的大學生,“收入也比之前強了不少”。

山西左權:太行山下“紅色小鎮”走出“國際範兒”

該寫生基地窗外的風景。 高雨晴 攝

澤城村黨支部書記趙富生介紹,過去該村經濟收入主要依靠種植業、光伏、外出務工等,現在通過國際寫生基地及民宿的建立,村民有了新職業,收入也提高不少。“正常營運後,每年可接待4.2萬名學生、藝術工作者等,住宿收入可達290萬元人民币。”

如今,這座太行山下的紅色小村莊,不僅走出了“國際範兒”,還成為當地鄉村振興的特色村落。郝軍青表示,國際寫生基地的設立,是對左權文旅發展的一次重要提升,使得全國乃至全球更好地了解紅色左權。(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