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伏火腿二伏雞,三伏要吃金銀蹄
夏至後入伏,有初伏、中伏、末伏之分,三伏天地面受熱強烈、空氣對流旺盛,午後至傍晚常易形成驟來疾去的西北雨,“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的著名詩句正是對雷雨天最精辟形象的描述。老話也說:“夏至有雷三伏熱,重陽無雨一冬晴”。
三伏天是陽氣最旺、最炎熱的時節,也是一年中人體消耗最多的階段,有些人因為吃不好、睡不實,受到炎熱的煎熬,出現疰夏;是以,老話說:“一夏無病三分虛”。夏季養生要順應陽盛的特點,注意保護陽氣;故三伏天也是進補的最佳時機之一。
老話說:“一伏火腿二伏雞,三伏要吃金銀蹄”。就是在初伏要吃火腿作為進補的佳品。火腿制作經冬曆夏,經過發酵分解,各種營養成分更易被人體吸收。因火腿有加速創口愈合的功能,可作為産婦或術後病人的輔助食品,具有健脾開胃、生津益血、益腎壯陽、固骨髓、健足力、愈創口等功效。
想飽嘗火腿的口福,就要挑選譽滿中外的金華火腿,它選用著名的“金華兩頭烏”良種豬,後腿肥大、肉嫩,經過上鹽、整形、翻腿、洗曬、風幹等工序數月制成,形似琵琶,皮色黃亮、肉色紅潤、香氣濃郁、營養豐富、鮮美可口,素有色、香、味、形“四絕”聞名于世。
相傳火腿起源是北宋名将宗澤戰勝還家,鄉親争送豬腿讓其帶回慰勞将士,因路途遙遠,便撒鹽腌制以便攜帶;腌制而成的豬腿色紅似火,被稱為火腿;宗澤挑選了幾隻最好的豬腿獻給皇上,皇帝和文武官員嘗後,贊不絕口;從此,火腿被列為貢品。在1915年巴拿馬國際商品博覽會上金華火腿榮獲金獎,1981年更榮膺國家優質産品金質獎章,1995年浙江金華獲“中國火腿之鄉”稱号。
火腿要存放在幹燥通風的地方,不要放在冰箱裡,因為火腿經過冰箱冷凍,會使肉中的水分析出,肉質變得松散更易變質。最好買分割好的小塊火腿,清洗火腿可用淘米水浸泡,能去掉過多的鹽分和油膩,也可用刀削去髒污的表層,直到看見鮮紅的肉色方可,肥肉要盡可能去掉發黃的部分,因為吃了酸敗的脂肪,輕的造成咽喉不适、腹瀉,嚴重的還可能緻癌。
吃法多樣
火腿的吃法多種多樣,一般以清炖和蒸吃為宜,也可作羹、湯。如金腿金粟羹、火腿黃魚羹、火腿海參羹、火腿鴿子湯、火腿竹荪湯、火腿鳳爪湯、火腿海棠湯、火腿冬瓜湯、火腿白菜湯等,多達數百種。火腿湯菜制作友善、芳香清雅,素有“火腿熬湯,垂涎流芳”之譽。
“一伏火腿二伏雞”,其實二伏吃鴨比雞更好,因為鴨肉特别适合夏季食用,有“防苦夏,吃吃鴨”的老話。這句老話應該把雞換成鴨:“一伏火腿二伏鴨,三伏要吃金銀爪”。
鴨屬水禽,性寒涼,特别适宜體内有熱的人、體質虛弱、食欲不振、發熱、大便幹燥和水腫的人,能從鴨肉中獲得夏天急需的蛋白質等營養,而且能防治疾病。
鴨肉脂肪的含量适中,比豬肉要低,易于消化,并均勻地分布于全身組織中。鴨肉是含B族維生素和維生素E比較多的肉類,對心髒有一定的保護作用,可抗腳氣、神經炎和多種發炎。與畜肉不同的是,鴨肉鉀含量很高,還含有較多的銅、鐵、鋅等微量元素。吃鴨子可以滋陰補虛、利尿消腫,在滿足口福的同時,對健康也大有裨益。世界衛生組織公布2016年健康食品排行榜,鴨肉被列為肉食榜亞軍。
烹制鴨子的方法很多,家常做法有紅燒、炖湯、清蒸等等。烤鴨、鹽水鴨、闆鴨更是讓人贊不絕口。具有“天下美味”而馳名中外的北京烤鴨,用料為肉食優質的北京鴨,用木炭火烤制,色澤紅潤、肉質細嫩,味道醇厚、肥而不膩,用筷子挑一點甜面醬,抹在荷葉餅上,放幾片烤鴨蓋在上面,再放上幾根蔥條、黃瓜條或蘿蔔條,将荷葉餅卷起,真是美味無比。
防苦夏,吃吃鴨
三伏要吃金銀蹄是指火腿爪與鮮豬爪一起炖食,是一道色澤紅潤、肉質酥糯、鮮鹹濃香、汁稠味醇的滋補佳品。金銀蹄是杭州民間流傳的一道傳統家常菜;因乾隆皇帝贊賞而被搬上菜館的高檔酒席成為杭邦名菜。乾隆皇帝下江南,有一次到杭州正好是“三伏天”,熱浪騰空、酷暑難熬,乾隆微服私訪,走街串巷來到一家臨街菜館用餐,對跑堂說:“把你們菜館的看家菜燒幾隻出來品嘗品嘗”。跑堂端出夏天的一道滋補佳肴說:“三伏吃個金銀蹄”。乾隆吃着這酥糯、濃香的鮮鹹同炖的金銀蹄,贊不絕口,胃口大開,米飯比平日多吃了一碗。回到皇宮後,乾隆皇帝念念不忘在杭州吃過的金銀蹄。每到酷熱難熬的盛夏,乾隆皇帝就一定要禦廚給他炖個金銀蹄;是以金銀蹄一菜便出了名、上了高檔酒席。
健康提示
三伏天民間多以容易消化的馄饨、面類改善食譜,刺激食欲,是以,有許多老話“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冬至餃子,夏至面”“夏至吃馄饨,熱天不疰([zhù]不能适應氣候和環境而得的病)夏”“吃面多喝湯,免得開藥方”來指導夏季養生保健。
中醫認為,小麥味甘,性涼,有養心安神、益氣除熱、除煩止渴、和五髒、調經絡、利小便之功效。三伏天吃上兩碗新小麥做成的湯面,淋漓地出一身大汗,既嘗鮮又驅瘟疫邪氣,是何等快意!
三伏天吃上兩碗湯面,酣暢淋漓
2021年末伏時間表
2021年伏天從7月11日開始,8月19日結束,曆時40天。
末伏:8月10日-8月19日,共10天。
内容來源: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四季養生諺語(第2版)》
編 著:許沈華
期待您的
分享
在看
為我們點亮星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