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來,豬肉價格像坐上了高鐵,一路狂奔。特别是今年冬天,豬肉價格幾乎比過去翻了一翻,最高時一斤賣到了30元,好多周圍的人都抱怨肉價格太高,簡直都要跟牛肉的價格相媲美了,吃不起豬肉了。不過還好就是現在價格已經降下來了,現在基本上10幾塊錢1斤。

牛肉含有鉀、肌氨酸、蛋白質、維生素B12等人體所需元素,尤其是蛋白質、氨基酸組成比豬肉更接近人體所需,能提高機體抗病能力,家裡面有個長身體的孩子,是以我家吃牛肉的次數也非常的多。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一個現象,同一個市場,生的牛肉賣到了38塊錢1斤,轉身去熟食的地方去問,牛肉42塊錢1斤,相差也就幾塊錢,但是鹵牛肉明顯更加的麻煩,還要清洗幹淨,耗費時間和人力來做這個菜,直接買回家現成的鹵牛肉不是更加的友善嗎?我想很多朋友都跟我一樣想的,但是老闆這樣做的話那其中的差價誰來補呢?怎麼賺錢呢?
這時候相信很多小夥伴就會想是不是鹵的牛肉不是牛肉呢?是病死的牛肉之類的,其實要是有一些黑心的商家這樣做我們也是無從得知的,各行都有各行的規矩,具體我們還是要看市場的規模了,如果你是在街邊那種不知名的小攤買的,那假冒也就是在所難免了。像是有點規模的市場就不會出現這樣的問題了。從下面幾點來給大家分析一下,這些牛肉的來源。
1、便宜牛肉
大家去超市裡面就可以知道,冷凍的牛肉就是比新鮮的牛肉便宜,要是那種批量進貨的冷凍牛肉的話,價格在10塊到20塊錢不等,來源像是進口的或者是牛肉販子什麼的,具體的咱們就無從得知了,是以,即使鹵牛肉的價格與生牛肉的價格差别不大,商家也是有錢可賺的。
2、鹵煮的方式
有些商家在制作鹵牛肉的時候,為了降低制作成本。通常會采用低溫烹煮法,意思就是将牛肉泡去血水後,最後放在鹵湯裡用微火慢慢地煮開,然後再用小火焖30分鐘,這樣牛肉始終浸泡在鹵湯裡,一般經過兩次低溫煮開,牛肉就會變得特别軟爛。這樣一斤,牛肉大概能出七兩左右,而且還特别的入味。
3、各種的添加劑
像是在做鹵牛肉之前,在牛肉裡面注射卡拉膠或者是一些澱粉,糖粉之類的來增加牛肉的重量,這些添加劑的使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牛肉的出肉率,提高了熟牛肉的重量,其實看起來買回來的鹵牛肉是1斤,其實根本就沒有1斤。大家要是買那種鹵牛肉吃起來又硬,切起來也不散開的那種鹵牛肉,基本上就是買到假的或者是“問題”牛肉了。
最後也要在這裡面提醒大家,一分價錢1分貨,大家要是想吃鹵牛肉的話還是建議大家在正規的店裡面購買,不要貪圖小便宜,差價都是從消費者這裡面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