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起義失敗後,起義軍在三灣進行了改編,改稱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第一團,下轄七個連,其中,實力最強的是特務連,負責保衛毛主席等起義上司人。
當時,這支特務連的黨代表是羅榮桓,後來成為元帥,副連長是張宗遜,後來成為上将,而連長曾士峨卻英年早逝,太可惜了。
下面,就來介紹一下曾士峨短暫而又輝煌的人生經曆。

曾士峨1904年生于湖南益陽,1927年考入黃埔軍校長沙分校,并随部隊參加了北伐戰争,擔任國民革命軍第4集團軍總司令部警衛團連長,後來,又轉到第二方面軍總指揮部警衛團任連長。
請注意,這個警衛團是由我黨所控制的一個團,也是秋收起義的主力團,團長就是秋收起義總指揮盧德銘。
三灣改編後,毛主席作為前委書記,一直跟着特務連一起行動,由此也可見毛主席對曾士峨的信任。
曾士峨作戰非常勇猛,能啃硬骨頭,曆經惡戰數十次,赢得了“軍中骁将”的美譽。
大家都知道黃洋界保衛戰,毛主席曾為此戰寫出了著名的《西江月·井岡山》:“山下旌旗在望,山頭鼓角相聞。敵軍圍困萬千重,我自巋然不動。早已森嚴壁壘,更加衆志成城。黃洋界上炮聲隆,報道敵軍宵遁。”
這次黃洋界保衛戰,實際指揮員就是曾士峨。
當時,敵軍趁我防備力量空虛,趁機攻打井岡山,正在養傷的三連連長曾士峨,不顧重傷的身體,步行到井岡山黃洋界偵察地形,并指揮兩個連的兵力,與敵人奮勇拼殺,同時又發動周圍的群衆,營造出了山上紅旗招展、槍炮齊鳴的假象,讓敵軍誤以為我軍大部隊回援,不敢再貿然進攻,我軍赢得了黃洋界保衛戰的勝利。
曾士峨因為有勇有謀,很快就升任紅4軍第2縱隊司令,他的搭檔還是羅榮桓,政治部主任則是大将羅瑞卿。當時,紅4軍的軍長是林彪,軍委明确規定,當林彪不在的時候,由曾士峨代行軍長職務。
因曾士峨帶兵有方,2縱很快就成為紅4軍最有戰鬥力的隊伍,連毛主席都稱贊說:“曾、羅在古田會議後,把二縱隊帶成了一支最有戰鬥力的隊伍。”
後來,2縱改為第11師,曾士峨擔任師長,羅瑞卿擔任政委。
在第一次反“圍剿”作戰中,有一個重大的戰果,就是活捉了敵軍師長張輝瓒,全殲張部9000餘人,這裡面,曾士峨的11師就立下了汗馬功勞。
在第二次反“圍剿”作戰中,11師政委羅瑞卿被敵人的子彈擊中臉頰,去了醫院,曾士峨就出任師長兼政委,率11師擊潰敵47師,并轉戰700裡,連克紅沙、廣昌,為赢得第二次反“圍剿”的勝利做出了重大貢獻。
但不幸的是,在第三次反“圍剿”作戰中,曾士峨在帶領敢死隊沖鋒時,不幸被敵人的機槍射中,壯烈犧牲,年僅27歲。
(圖:曾士峨烈士紀念碑)
毛主席聽聞曾士峨犧牲的消息後,失聲痛哭,并怒斥林彪:“你打紅了眼呐!以後仗有的是打,哪能同意讓進階幹部去拼殺?幹部拼光了,革命還怎麼搞?”
在第三次反“圍剿”的祝捷大會上,毛主席提議全軍為曾士峨烈士起立默哀。
事後,肖華親自油印軍委向曾士峨學習的通令,下發全軍,曾士峨也成為紅軍總部發通令号召學習的第一人。
因戰事緊急,曾士峨犧牲的消息一直沒能通知他的家人,直到建國後,1950年,曾士峨的三哥給中央寫信,詢問曾士峨的下落,這才知道弟弟已經犧牲了19年。
軍委給曾士峨的家屬頒發了烈士證書,并發了撫恤金500萬元(舊币,相當于500元),在當時是最高的。
在上世紀80年代,肖華、何長工等老同志都說過,如果曾士峨沒有犧牲,1955年授銜的時候也應該是個元帥。
曆史客棧作者:荒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