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秋收起义后,他负责保护毛主席,如果没有牺牲,足以授元帅

秋收起义失败后,起义军在三湾进行了改编,改称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下辖七个连,其中,实力最强的是特务连,负责保卫毛主席等起义领导人。

当时,这支特务连的党代表是罗荣桓,后来成为元帅,副连长是张宗逊,后来成为上将,而连长曾士峨却英年早逝,太可惜了。

下面,就来介绍一下曾士峨短暂而又辉煌的人生经历。

秋收起义后,他负责保护毛主席,如果没有牺牲,足以授元帅

曾士峨1904年生于湖南益阳,1927年考入黄埔军校长沙分校,并随部队参加了北伐战争,担任国民革命军第4集团军总司令部警卫团连长,后来,又转到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警卫团任连长。

请注意,这个警卫团是由我党所控制的一个团,也是秋收起义的主力团,团长就是秋收起义总指挥卢德铭。

三湾改编后,毛主席作为前委书记,一直跟着特务连一起行动,由此也可见毛主席对曾士峨的信任。

曾士峨作战非常勇猛,能啃硬骨头,历经恶战数十次,赢得了“军中骁将”的美誉。

大家都知道黄洋界保卫战,毛主席曾为此战写出了著名的《西江月·井冈山》:“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这次黄洋界保卫战,实际指挥员就是曾士峨。

秋收起义后,他负责保护毛主席,如果没有牺牲,足以授元帅

当时,敌军趁我防备力量空虚,趁机攻打井冈山,正在养伤的三连连长曾士峨,不顾重伤的身体,步行到井冈山黄洋界侦察地形,并指挥两个连的兵力,与敌人奋勇拼杀,同时又发动周围的群众,营造出了山上红旗招展、枪炮齐鸣的假象,让敌军误以为我军大部队回援,不敢再贸然进攻,我军赢得了黄洋界保卫战的胜利。

曾士峨因为有勇有谋,很快就升任红4军第2纵队司令,他的搭档还是罗荣桓,政治部主任则是大将罗瑞卿。当时,红4军的军长是林彪,军委明确规定,当林彪不在的时候,由曾士峨代行军长职务。

因曾士峨带兵有方,2纵很快就成为红4军最有战斗力的队伍,连毛主席都称赞说:“曾、罗在古田会议后,把二纵队带成了一支最有战斗力的队伍。”

后来,2纵改为第11师,曾士峨担任师长,罗瑞卿担任政委。

在第一次反“围剿”作战中,有一个重大的战果,就是活捉了敌军师长张辉瓒,全歼张部9000余人,这里面,曾士峨的11师就立下了汗马功劳。

在第二次反“围剿”作战中,11师政委罗瑞卿被敌人的子弹击中脸颊,去了医院,曾士峨就出任师长兼政委,率11师击溃敌47师,并转战700里,连克红沙、广昌,为赢得第二次反“围剿”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但不幸的是,在第三次反“围剿”作战中,曾士峨在带领敢死队冲锋时,不幸被敌人的机枪射中,壮烈牺牲,年仅27岁。

秋收起义后,他负责保护毛主席,如果没有牺牲,足以授元帅

(图:曾士峨烈士纪念碑)

毛主席听闻曾士峨牺牲的消息后,失声痛哭,并怒斥林彪:“你打红了眼呐!以后仗有的是打,哪能同意让高级干部去拼杀?干部拼光了,革命还怎么搞?”

在第三次反“围剿”的祝捷大会上,毛主席提议全军为曾士峨烈士起立默哀。

事后,肖华亲自油印军委向曾士峨学习的通令,下发全军,曾士峨也成为红军总部发通令号召学习的第一人。

因战事紧急,曾士峨牺牲的消息一直没能通知他的家人,直到建国后,1950年,曾士峨的三哥给中央写信,询问曾士峨的下落,这才知道弟弟已经牺牲了19年。

军委给曾士峨的家属颁发了烈士证书,并发了抚恤金500万元(旧币,相当于500元),在当时是最高的。

在上世纪80年代,肖华、何长工等老同志都说过,如果曾士峨没有牺牲,1955年授衔的时候也应该是个元帅。

历史客栈作者:荒沙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