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毛主席内心之痛:第一个坚定跟自己干革命的人,惨死于井冈山内讧

毛主席内心之痛:第一个坚定跟自己干革命的人,惨死于井冈山内讧

“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

1965年,正在湖南长沙考察的毛主席对中共中央办公厅副主任、公安部副部长汪东兴说:“我今年已经72岁了,老了,晚上老做梦,梦中经常见到井冈山。很想去看看……”

这样,在汪东兴及湖南省委第一书记张平化等人的陪同下,毛主席于5月22日重返已经阔别了36年的井冈山。

毛主席乘车缓缓经过宁冈龙市、茅坪来到了黄洋界。

黄洋界上,他极目远望,挥动登山时特别准备的手杖,向随行人员追忆当年的壮烈往事,真的是一件件、一幕幕,历历如绘,如在目前。

毛主席内心之痛:第一个坚定跟自己干革命的人,惨死于井冈山内讧

毛主席专门提到了宛希先,他眼眶含泪、满怀深情地说:“宛希先是革命的坚定追随者。”

说起来,宛希先可是第一个坚定追随毛主席干革命的人。

宛希先出生于1906年,湖北黄梅人,毛主席领导湘赣边界秋收起义时,他担任工农革命军第1师1团1营党代表。

秋收起义之初,我党主要是在学习苏俄“走城市包围农村”的革命经验,结果,起义队伍攻打大城市长沙受挫了。

队伍退到文家市,毛主席在文家市里仁学校总结了失败的原因,进行了“文家市决策”,转兵“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但是,起义部队随后在江西萍乡芦溪镇遭到了反动军队的伏击,总指挥卢德铭牺牲,部队减员较大,剩下人数不到1000,军心浮动。

这样,部队到达了江西省永新县的三湾村,毛主席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编——把原来的一个师缩编为一个团,把党的支部建立在连上,是为永载史册的“三湾改编”。

原来的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师长余洒度既不愿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更不愿对队伍进行改编,他的怪话不断,不断散布流言,使部队里的悲观情绪迅速蔓延。

毛主席内心之痛:第一个坚定跟自己干革命的人,惨死于井冈山内讧

于是,有人萎靡不振,有人站起来发牢骚,有人悄悄开溜,有人公开反对到罗宵山脉发展……

在这个时候,宛希先第一个站出来,坚定地支持毛主席。

他带头扬臂高呼:“坚决跟随毛委员干革命”。

受宛希先的鼓舞和激励,战士们纷纷跟着扬臂高呼。

一时间,“坚决革命到底”的口号直冲云天。

三湾改编后,起义队伍缩编为一个团,团长为陈浩,团副为韩壮剑,参谋长徐恕;第一营营长黄子吉,党代表宛希先;第三营营长张子清,副营长伍中豪,党代表何挺颖;特务连连长曾士峨,党代表罗荣桓。

陈浩、韩昌剑、徐恕、黄子吉这几个,都是革命投机分子,他们在红军的第一个县级红色政权——茶陵县工农兵政府建立后,开始贪图享乐,甚至在国民党军队进逼茶陵时,起了投敌之念。

老覃去年曾写过《毛主席称他“司令”,让他位居罗荣桓之上,后将他处决,他叫陈浩》一文,文中着重写了陈浩等人在茶陵县城作威作福、吃喝玩乐等等丑事。

宛希先和三营的营长张子清等人对陈浩等人的倒施逆行进行了坚决的抵制,并用鸡毛信的方式向远在井冈山的毛主席作了报告。

毛主席大呼不好,连夜动身前往茶陵,一路急赶慢赶,赶往第一团的驻地茶陵县大墟镇湖口乡,其中,经历了遭遇罗克绍团防拦截的惊心动魄时刻,最终在茶陵的浣溪圩追上了第一团,严惩了陈浩、徐恕、黄子吉、韩昌剑等人,史称“湖口挽澜”。

毛主席内心之痛:第一个坚定跟自己干革命的人,惨死于井冈山内讧

“湖口挽澜”,宛希先挽救了革命的火种,可谓功居至伟。

之后,在拥护朱、毛会师、反对兵出湘南等等一系列重大事件中,宛希先都是坚定地支持毛主席,忠心耿耿地追随毛主席。

因此,在成立红四军的会上,宛希先被推定为红四军十师党代表。

而在湘赣边界第一、二次党代会上,宛希先两次被选为湘赣边界特委委员。

1929年1月,毛主席为打破敌人对井冈山根据地发动的第三次联合“会剿”,准备和朱德带领红四军主力向赣南发展,留下彭德怀的红五军与王佐的红四军三十二团坚守井冈山。

考虑到当时井冈山根据地内“土、客籍之争”愈演愈烈,毛主席特意留下了宛希先。

所谓“土、客籍之争”,指的是井冈山当地的“土著居民”和井冈山当地的“客家人”为了土地权益引发的争端。

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内,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土籍的党,客籍的枪。”

这句话充分说明了当时的湘赣边界特委以土籍人员为主,而以王佐、袁文才为代表的地方武装则以客籍人员为主。

土籍和客籍的矛盾虽然没能得到彻底的解决,但双方都服从毛主席的领导,尤其是王佐、袁文才,更是要死心塌地追随毛主席的人,有毛主席在,双方都能和平且客气地共存。

毛主席担心自己下山后,双方闹不团结,出现不必要的内耗。前思后想,他觉得湘赣边界特委班子里的重要成员宛希先,乃是唯一的外籍干部,声望素著,是土、客籍双方都服气的人,有他在,可以缓和双方矛盾、有利于根据地的巩固。

但是,让人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湘赣边界特委班子里的朱昌偕与王怀等人,他们视中共六大决议中有关于清除工农红军中绿林头目的内容为“尚方宝剑”,决定先杀宛希先,后除袁文才、王佐。

1930年的2月,边界特委向远在湖南茶陵的宛希先发出紧急通知,让他马上回永新大湾村集合,与袁文才、王佐率兵进攻永新县城。

宛希先返回途中遭遇上了国民党的正规军。

毛主席内心之痛:第一个坚定跟自己干革命的人,惨死于井冈山内讧

激战过后,宛希先虽然摆脱了敌军,但是却耽误了行程。

朱昌偕与王怀等人因此有了借口,以“贻误战机”为名残忍地杀害了宛希先。

宛希先死后不久,袁文才、王佐也先后丧生于非命。

王佐、袁文才是客籍地方武装的两面旗帜,他们被害,他们的部队即被袁文才的妻叔谢角铭和王佐的哥哥王云龙带走了。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因此彻底失守,直到1949年解放,井冈山地区才重回人民之手。

毛主席内心之痛:第一个坚定跟自己干革命的人,惨死于井冈山内讧

可以说,宛希先和袁文才、王佐等人之死,是革命史上的一个悲剧。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