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35年的遵義會議上,一位年僅28歲的青年面對衆多的共産同志們,深刻地檢讨了自己的錯誤,卸下了自己當時重要的職務。
這個人,就是年輕時候的博古。博古在1925年進入上海大學學習,同年加入中國共産黨,在1931年,博古就已經成為了當時中國共産黨的領袖。
博古的一生,可以用波瀾廣闊在形容,他見證了一個當代最偉大政權的興起,并且很幸運地參與其中,和它共同度過了那段最艱難的時光。
而1925年能夠進入上海大學,也說明了博古遠超常人的學習能力。在那個年代,能夠成為大學生的人,都是鳳毛麟角般的存在。
1935年的博古在被解除中國共産黨領袖職務之後,擔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以及紅軍野戰部隊的政治部主任一職。
中共中央代表、中共中央組織部長、新華通訊社社長、長江局組織部部長、南方局組織部部長、重慶的政治協商會議代表......這些都曾經是博古的身份,也是他能力的展現。
可惜1946年時,從重慶傳回延安彙報工作的博古因為飛機失事,在山西興縣遇難。與其一同遇難的還有王若飛、葉挺将軍、鄧發等四人,同機人員17人也全部遇難,被稱為“四八烈士”。
那麼,在博古39歲死于空難後,他的妻兒後來過得咋樣?其中二女婿很厲害,官至副國級,接下來,就讓我們慢慢了解。
<h1 class="pgc-h-arrow-right">巾帼英雄劉群先,不輸男子的女工領袖</h1>
劉群先是博古的第一任妻子,在當時的大革命時期,是名揚一時的女工領袖。在那個男子扛槍打仗的年代,劉群先就像是婦女們的代表一樣,同樣帶領着許多人為了無産階級革命而奮鬥着。
後來,她成為了周恩來親點的婦女隊長,帶領着中共組織的婦女聯合會,更是在抗戰初期成為了中國工會的女性标杆。
劉群先的經曆也并非一帆風順,最開始,出身平凡的她11歲時就給一家鐵工廠的老闆當童養媳。可也正是因為如此,劉群先才有了多讀三年書的機會。
1926年,劉群先就加入了中國共産黨。她當時是無錫市總工會的女工部部長,上司着所有的婦女同志。
同年6月,劉群先奔赴上海,配合當地的同志們展開全新的工作。不久之後,她來到武漢,參加了此地舉辦的全國第四次勞動大會,同年10月,她再次奔赴蘇聯莫斯科中山大學,進行進一步的深造學習。
1928年5月,劉群先和博古在莫斯科完婚,1930年劉群先回國,擔任中華全國總工會女工部部長,成為了全國婦女同志的精神領袖。
1934年,劉群先參加長征,擔任紅一方面軍婦女隊隊長,同時還兼任幹部修養連隊的工作組長,一人可以說是身兼數職。在長征結束之後,劉群先繼續擔任全國總工會女工部長的職務,被美國記者譽為“中國傑出的女工領袖”。
後因為身體原因,前往莫斯科進行治療。但是不幸遇到德國進攻莫斯科,兵臨城下,飛機不斷地轟炸着這顆雪國明珠,劉群先也在被疏散的時候失去了消息,從此下落不明。
<h1 class="pgc-h-arrow-right">看不見的英雄—張越霞</h1>
張越霞是博古的第二任妻子,在土地革命時期加入了中國共産黨。她和博古的第一任妻子劉群先完全不同,如果說劉群先就像是一顆照亮其他人跟随自己的太陽,那麼張越霞就像是一顆默默隐藏自己光芒的月亮。
她曾經在上海擔任多年的地下秘密工作,在周恩來總理、董必武先生身邊工作多年,擁有着異常豐富的地下工作經驗,可以說是中共地下工作的先驅者,也是上司者。
但是與劉群先相同的是,張越霞也曾經擔任過廣東省的常委和婦女部長。除了地下工作之外,張越霞的能力還展現在各個方面。
建國之後,張越霞先後擔任過全國供銷合作社總社推銷局副局長、日用雜品局局長、物價局局長等職務。這些和她之前所做的地下工作完全沒有任何關系,但是張越霞充分地發揮了她的學習能力和适應能力,很好的完成了上面交給她的一切任務。
張越霞還曾經擔任過中共第八次人大代表,第二、三、四、五屆的全國政協委員,同時也是全國婦聯的第三屆執行委員,如果劉群先同志不意外犧牲的話,張越霞應該就是她的下屬了。在1972年2月12日,張越霞因為患心髒病醫治無效而去世,享年69歲。
<h1 class="pgc-h-arrow-right">年幼時最難忘的父親,最終活成了他的樣子</h1>
博古原名秦邦憲,他與第二任妻子張越霞育有一子,名為秦鐵。秦鐵六歲左右的時候,博古就已經去世了。他對于秦鐵的印象,就隻有在小時候捉迷藏時的笑聲。
在秦鐵14歲進入幹部子弟為主的北京101中學學習時,他才逐漸對父親有了概念。特别是講到當年遵義會議的時候,秦鐵總有一種擡不起頭的感覺。他感覺自己的父親,曾經犯過很大的錯誤。
盡管周圍的人都告訴他他的父親博古是一個很值得他人尊敬的好人,但在秦鐵的世界裡面,來自于父親的說法太多了,那時的他還太小,不能完整的消化這些資訊,認識到父親究竟是一個怎樣的人。
1962年高中畢業之後,他的母親張越霞把他叫回家,告訴他要子承父業保衛祖國,于是,秦鐵成為海軍,當了一名航海電工兵。
24歲的博古是意氣風發的,他有大把的地方來施展拳腳,證明自己對這個國家的抱負。但是同樣年紀的秦鐵,卻一路從雲霄摔到谷底。從“四清”先進分子,到造反派、逍遙派,最後到反革命分子。
不僅如此,秦鐵最後還是沒能躲開鋪天蓋地的風暴席卷,他被卷入了當時東海艦隊一個麻煩的案子裡面,被誣陷成了一個反革命集團的領頭人。
經曆過隔離審查、批鬥、誣陷、軍事法庭,也經曆過監獄生活。秦鐵的一生可謂是一波三折,但是好像并沒有什麼好的事情,縱使他本身并沒有做錯什麼。
秦鐵一共有五個兄弟姐妹,都是當年博古和第一任妻子劉群先所生。他的母親為了養活這六個孩子不知道付出了多少辛苦,在母親去世之後,秦鐵甚至隻單純為了一個烈士家屬的證明東奔西走,為得就是能夠改善一下生活。
最後,秦鐵從海軍轉業,但是這一切并沒有就這麼饒過他,天津遠洋公司剛成立,可是秦鐵曾經被打成反革命的事情卻讓他差一點連公司的大門都沒進去。還是當時的交通部部長過問了一下,秦鐵這才有了吃一口飯的機會。
他主動要求從最基層幹起,一步一步從船員幹到船長,所有遠洋公司的船他幾乎都開過。
在衆多開國元勳子女當中,秦鐵這個船長的工作,顯得是如此的另類。直到1995年,這位老船長徹底的退休。他一輩子都沒成為黨員,11年來都過着樸素簡單的日子。
<h1 class="pgc-h-arrow-right">兄弟姐妹生活如何</h1>
在博古的六個孩子中,老大秦剛是男孩,但是很早就沒了,大姐秦摩亞在北京師範大學當了一輩子老師。
二哥秦鋼則是留學蘇聯的優等生,回國後配置設定到北京航空學院的實驗室,成為了一名科研人員。海南建立省市的時候,當時的一位副省長和秦鋼是當初在莫斯科讀書的同學,秦鋼便跟随他去海南擔任了建設開發總公司的總經理,走上了商途。
二姐秦新華學的是中醫,後來跟她的丈夫戀愛結婚。在她的丈夫李鐵映進到中央政治局之後,秦新華也被調到衛生部科技司擔任副司長。而博古的女婿李鐵映則是在政治局中更進一步,最高時曾擔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官至副國級。
由上文可見,博古後代中,隻有二女兒秦新華一家從政,而其主要原因,還是因為她的丈夫,而不是秦新華。
三姐秦吉瑪在哈爾濱軍工大學與當時的大學同學結婚,畢業後配置設定到了佳木斯。多年以後回到北京,曾經在交通部的研究所工作過一段時間,最後在人大常委會法律委員會退休。
可以看到,博古的這些子女,除了秦新華是因為丈夫被動從政之外,都沒有選擇任何的政治類工作。或許是因為父親在小時候帶來的影響實在太大,也有可能是因為看到了小弟弟秦鐵的各種遭遇。
當然,也有可能是他們的個人選擇。可不管怎樣,這些先輩們當初為我們做出的一切貢獻我們也不應該忘記。他們的子女後來也值得我們尊重,無論他們從事什麼,都是在為新中國的美好未來而奮鬥。
這,便是博古一家人的一生,有悲歡離合,也有曆經千帆過後的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