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曆史上的辛醜年,每一年都有人在負重前行(二)1721辛醜年 邊疆威服1661辛醜年 鄭成功收複台灣1601辛醜年 葛賢抗稅起義1541辛醜年1481辛醜年 大明威服越南1421辛醜年1361辛醜年

<h1 class="pgc-h-arrow-right">1721辛醜年 邊疆威服</h1>

俄國企圖使準噶爾臣服。康熙六十年(1721)七月,準噶爾部策妄阿喇布坦遣使攜書信至俄國聖彼得堡。當時朝廷大軍進逼準噶爾。策妄阿喇布坦在信中建議:如俄國與準噶爾訂立反對中國朝廷的防禦同盟,準噶爾部将允許俄國“探礦者”自由過境。俄國遂遣使至準噶爾,以沙皇書信交策妄阿喇布坦,書信中寫道:如準噶爾臣服俄國,俄國可向中國朝廷交涉,或作軍事示威;準噶爾應允許俄國找礦,并讓與領土以便俄國建立要塞,保護探礦。當準噶爾部使者赴俄國消息傳到北京後,清政府官員曾向留北京的俄國副使蘭格提出抗議。後來,由于形勢變化,俄國臣服準噶爾部的企圖未能實作。

清政府定台灣駐軍制度。康熙六十年(1721)十月初五日,福建、浙江總督滿保等疏言:台灣等三縣相距遼闊,又隔重洋,防汛額兵不免單薄,請增加兵丁。康熙帝谕示大學士等:福建總督、巡撫、提督都奏請台灣增兵,朕意增兵無用。台灣地方水師營著副将一員,兵二千名,陸路營著副将一員,兵二千名駐紮。水師有事,陸路可以照應,陸路有事,水師也可以照應。台灣總兵官移于澎湖,亦駐兵二千名駐紮,令其管轄,均有裨益。駐紮之兵不可令台灣人頂補,俱将内地人頂補,兵之妻子,不必帶往,三年一換。每年自京派出禦史一員,前往台灣巡查。此禦史往來行走,彼處一切資訊可得速聞。凡有應條奏事宜,亦可條奏,而彼處之人,都知畏懼,至于地方事務,禦史可不必管理。康熙帝令将此旨傳至九卿。

曆史上的辛醜年,每一年都有人在負重前行(二)1721辛醜年 邊疆威服1661辛醜年 鄭成功收複台灣1601辛醜年 葛賢抗稅起義1541辛醜年1481辛醜年 大明威服越南1421辛醜年1361辛醜年

清政府首在西藏駐軍。康熙六十年(1721),清政府在第二次用兵西藏取得勝利以後,決定加強在西藏的施政措施。二月二十八日,撫遠大将軍允禵疏言:西藏雖已平定,駐防尤屬緊要。他報告了在西藏的清軍以及西藏地方官員的情況。于是,清政府決定:派滿洲、蒙古以及綠旗兵,總共四千名駐紮西藏,由公策妄諾爾布置理定西将軍印務,統轄駐茂兵馬,額驸阿寶,都統武格俱參贊軍務。這是清政府在西藏駐兵之始。此外,因為空布地方的第巴阿爾布巴首先歸附,同清軍一起取藏,阿裡地方的第巴康濟鼐截擊準噶爾軍回路有功,均封為貝子,隆布奈親身歸附清政府,授為輔國公。清政府決定以阿爾布巴、康濟鼐、隆布奈以及達賴喇嘛的總管紮爾鼐等四人為噶布倫(意為政務官員),聯合掌政,以康濟鼐為首席噶布倫,組建西藏地方政府。西藏地方政府官員由清朝中央政府任命,這既消除和碩特蒙古汗王在西藏的影響,也改變了以往第巴一人獨攬大權的局面,加強了對西藏地方的直接管理。在招撫裡塘、巴塘以後,清政府又接受了四川總督年羹堯的意見,把裡塘、巴塘劃歸四川省,由四川統轄。清政府還在打箭爐至拉薩沿途設立驿站,密切西藏與内地的聯系。早在康熙四十八年(1709),清政府就曾派侍郎赫壽前往西藏,協同當時的拉藏汗輸事務,這成為清政府向西藏直接派遣辦事官員的開端,後來發展為駐藏大臣制度。康熙朝中晚期采取的上述措施,加強了清政府在西藏地區的施政。

<h1 class="pgc-h-arrow-right">1661辛醜年 鄭成功收複台灣</h1>

1661年(清朝順治十八年,南明永曆十五年)三月,鄭成功親率2.5萬名兵将,分乘百艘戰船,從金門出發。他們冒着風浪,越過台灣海峽,在澎湖休整幾天準備直取台灣。荷蘭侵略軍聽說鄭成功要進攻台灣,十分驚恐。他們把軍隊集中在台灣(今台灣東平地區)、赤嵌(今台南)兩座城堡,還在港口沉破船阻止鄭成功船隊登岸。鄭軍乘海水漲潮将船隊駛進鹿耳門内海,主力從禾寮港登陸,從側背進攻赤嵌城,并切斷了與台灣城的聯系。戰鬥中,侵略軍以"赫克托"号戰艦攻擊,鄭成功一聲令下,把敵軍緊緊圍住,60多隻戰船一齊發炮,把"赫克托"号擊沉。與此同時,又擊潰了台灣城的援軍。赤嵌的荷蘭軍在水源被切斷,外援無望的情況下,向鄭軍投降。盤踞台灣城的侵略軍企圖負隅頑抗,鄭成功在該城周圍修築土台,圍困敵軍8個月之後,下令向台灣城發起強攻。

曆史上的辛醜年,每一年都有人在負重前行(二)1721辛醜年 邊疆威服1661辛醜年 鄭成功收複台灣1601辛醜年 葛賢抗稅起義1541辛醜年1481辛醜年 大明威服越南1421辛醜年1361辛醜年

至此,鄭成功從荷蘭侵略者手裡收複了淪陷38年的中國領土台灣。這場戰争結束了荷蘭東印度公司在中國台灣的經營,開啟了明鄭政權對台灣的統治。

<h1 class="pgc-h-arrow-right">1601辛醜年 葛賢抗稅起義</h1>

公元1601年,明神宗派稅監孫隆到蘇州征稅,孫隆一到蘇州,就跟當地地痞土棍勾結,在蘇州城各處設立關卡,凡是綢緞布匹進出關卡,一律征收重稅。商販交不起稅,就不敢進城做買賣。這一年,正好又碰上一連兩個月陰雨,蘇州鬧了一場水災,桑田淹沒,機戶停工。孫隆一夥還要向機戶收稅,規定每台織機收稅銀三錢;每匹綢緞,收稅銀五分,這一來更逼得許多機戶倒閉,機工失業。

有一天,織工葛賢(又名葛成)路過葑門,見到孫隆手下幾個稅棍,正圍住一個賣瓜的農民痛打。葛賢一打聽,才知道那瓜農挑瓜進城的時候,稅棍逼他交稅,交不出就搶他的瓜;等瓜農賣了瓜,買米出城的時候,稅棍又搶他的米頂稅銀。瓜農不答應,就遭到稅棍的痛打。

  葛賢平日對稅監的壓迫剝削,本來懷着滿腔氣憤,看到這情形再也忍不住了,他揮動他手裡的芭蕉扇,高聲呼喊打壞蛋。路邊的群衆一呼百應,像潮水一樣湧到葑門稅卡。稅棍黃建節想要逃跑已經晚了。群衆把他包圍起來,拾起亂石、瓦片向黃建節扔去。這個作惡多端的惡棍,被亂石打得頭破血流,喪了性命。

  這時候,群衆越聚越多,反抗情緒也沸騰起來。葛賢看到大夥打死了黃建節,知道事情鬧大了,就和群衆一起,到玄妙觀開會商量。大家一不做,二不休,推舉葛賢等二十多人當首領,找稅監孫隆算賬。葛賢等分路找到十二個稅棍的家,點起了一把火,把他們的家全燒了;另一路群衆浩浩蕩蕩來到蘇州稅監衙門,捉拿孫隆。一時間,呐喊聲震天動地,孫隆吓得魂不附體,爬出後牆,狼狽逃到杭州去了。

曆史上的辛醜年,每一年都有人在負重前行(二)1721辛醜年 邊疆威服1661辛醜年 鄭成功收複台灣1601辛醜年 葛賢抗稅起義1541辛醜年1481辛醜年 大明威服越南1421辛醜年1361辛醜年

  孫隆逃出蘇州以後,蘇州知府下令捉拿參加暴動的人。葛賢得到這消息,怕連累大家,自己跑到蘇州府衙門,說:“帶頭的就是我一個人,要殺要剮由我頂着,不要牽連别人。知府正為這個案子抓不到為首的人發愁,見到葛賢挺身出來投案,就把他關進監獄。

  葛賢進監獄那天,成千上萬的蘇州市民含着眼淚為他送行。葛賢進了監獄,又有上千個人絡繹不絕帶着酒飯、衣服來慰問。葛賢再三推辭不收,大家還是不肯帶回去,葛賢就把大夥慰問的酒飯等都分給監獄裡被押的難友了。

  明朝統治者看到這情況,沒敢殺害葛賢。葛賢坐了兩年牢,終于被釋放。

<h1 class="pgc-h-arrow-right">1541辛醜年</h1>

這一年是嘉靖二十年,除過皇太後死了以外,實在沒發生什麼大事。

<h1 class="pgc-h-arrow-right">1481辛醜年 大明威服越南</h1>

明憲宗成化十七年(1481),安南(今越南)國王黎灏率兵九萬,開山分三道進攻寮國,殺寮國宣慰刀闆雅及其子二人。刀闆雅之季子怕雅賽避走八百大甸(今緬甸東部)軍民宣慰使司。鎮守雲南的黔國公沐琮即命怕雅賽襲父職,免其貢物一年。安南既占寮國,複又發重兵攻八百,适遇雷擊,士卒死者數千,八百宣慰使刀攬那遣兵扼其歸路,襲殺萬餘,安南敗歸。同年六月,安南貢使将歸,憲宗乃敕黎灏深省,歸還侵地。

<h1 class="pgc-h-arrow-right">1421辛醜年</h1>

鄭和第六次出使西洋。永樂十九年(1421)正月二十五日,忽魯谟斯、阿丹、祖法兒、剌撤、蔔剌哇、木骨都束、古裡、柯枝、加異勒、錫蘭山、溜山、喃渤利、蘇門答剌、阿魯、滿剌加、甘巴裡等十六國,遣使來貢名馬、方物,成祖命禮部設宴慰勞。三十日,十六國使臣歸國,賜其鈔币表裡,又遣太監鄭和率孔和蔔花、唐觀保、楊慶、洪保、李恺、楊敏、周滿等人送十六國使臣同行回國,并帶去成祖的敕書及賞賜諸國王的錦绮紗羅绫絹等物。為了趕季風,鄭和一行接到指令後急忙兼程出發,使得十六國使臣中的一部分因趕辦不及,未能與鄭和一道出發。這樣,第二批啟程的使臣便于當年十月十六日趁冬季季風剛開始之際,命洪保等護送回還,仍由鄭和負責依例賞賜各國。象曆次遠航一樣,鄭和船隊先到占城,派一支船隊送暹羅使臣回國,自己率大(舟宗)寶船南航,經馬六甲海峽,送滿剌加、阿魯、蘇門答剌使臣回國後,派太監李興率一支船隊西航,自己則與楊敏、李恺北航榜葛剌(今孟加拉),然後向南繞過印度半島到古裡,直航祖法兒。又由祖法兒南航,通路剌撤後,南訪非洲的木骨都束、蔔剌哇,然後轉舵回駛,于永樂二十年(1422)八月回國。鄭和這次出使,趁護送十六國使臣回國之際,對沿途經過的國家和地區又進行了友好通路。比較重要的事件有,在阿丹國采辦珍寶。阿丹國即今天的葉門共和國的亞丁。因其當紅海南口,是古代西亞重要的國際貿易港口,從古裡西行,順風二十二晝夜可到達。阿丹國氣候宜人,土地肥沃,不但适于多種農副産品的生長,也利于種種珍禽異獸的繁衍,是以其物質資源極為豐富。而且,其手工業和商業也較發達。鄭和使團的一支分宗,在太監周某的率領下,到阿丹國對其國王及大小頭目開讀诏敕,進行賞賜以後,便開展貿易活動。阿丹國王特令國人不受限制地與中國船隊貿易,以示合力支援。中國船隊采購的物品有:重二錢左右的大塊貓眼石,各色雅姑等異寶,大顆珍珠,高二尺的珊瑚樹數株,珊瑚枝五櫃,金珀、薔薇露、麒麟、獅子、花福鹿(即斑馬)、金錢豹、駝雞、白鸠等。此外,鄭和船隊還到達于阿拉伯半島東南海岸的祖法兒,并首次對其國王開讀诏書。随着兩國友好關系的進一步加強,在祖法兒國國王、頭目的傾力幫助下,鄭和船隊同祖法兒人民進行了十分廣泛的貿易活動,增進了彼此間的了解。

曆史上的辛醜年,每一年都有人在負重前行(二)1721辛醜年 邊疆威服1661辛醜年 鄭成功收複台灣1601辛醜年 葛賢抗稅起義1541辛醜年1481辛醜年 大明威服越南1421辛醜年1361辛醜年

成祖第三次北征。起初,阿魯台為瓦剌馬哈木等所敗,處境困窘,于是,率其妻孥部落南奔,在塞外苟延殘喘。并向明朝稱臣,遣使進貢。成祖收納其貢品,并封阿魯台為和甯王,母妻皆為夫人,仍居漠北。阿魯台感激恩德,多次派人進貢,并派其子入朝。阿魯台在塞外休養生息,财物日富,而其背叛之心萌發。于是,對朝廷使者或者恣意侮辱,或強行拘留。而其入貢使者回來後也往往沿路搶劫。永樂二十年(1422)三月十八日,他們又襲掠興和殺死守将都指揮使王煩。是以,成祖遂于永樂二十年(1422)三月二十日親征阿魯台。三月二十一日,大軍從北京出發,二十四日,明軍駐紮雞鳴山。此時,傳報襲擊興和的敵人逃走,各位将官請求追擊,成祖不許說:賊虜非有他計,追之徒勞。明軍取道開平,過應昌,乘其不備,直搗其老巢。四月一日,明軍到達龍門,守兵報告說賊虜剛剛逃走,在洗馬嶺丢下二千多馬匹,王禮奉命盡收。四月二十九日,成祖在雲州舉行大閱兵。五月十日,成祖命隰甯守将郭亮說:賊虜來了不要應戰,固守其城,等大軍到來。十二日,成祖校射,并親作《平虜》三曲讓将士歌唱,以壯士氣。十七日,明軍從西涼亭出發,在闵安紮營。大臣居營中,五軍分駐營外,并建左右哨、左右掖總護其營。步兵在内,騎兵在外,神機營又在外。營外有長圍牆,四周十二裡長,軍中砍柴放牧不得出此範圍。二十一日,命前鋒左都督朱榮率哨騎五千人前行,其餘人回營,遇敵勿輕戰,快速回報。七月四日,部隊行進到殺胡原。朱榮率軍擒獲賊虜部屬。據他們說,阿魯台聞聽明軍出征,很是恐懼,于是,将馬匹辎重丢在庫楞海,成祖召朱榮等回軍中。詢問,果然如此,遂決定收兵。

<h1 class="pgc-h-arrow-right">1361辛醜年</h1>

這一年是元至正二十一年,也是韓林兒龍鳳七年,陳友諒大定二年,農民義軍、元軍多方混戰。這一年,朱元璋占領池州、江州、泗州,西征陳友諒,被小明王韓林兒封為吳國公。

待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