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class="pgc-h-arrow-right">1721辛丑年 边疆威服</h1>
俄国企图使准噶尔臣服。康熙六十年(1721)七月,准噶尔部策妄阿喇布坦遣使携书信至俄国圣彼得堡。当时朝廷大军进逼准噶尔。策妄阿喇布坦在信中建议:如俄国与准噶尔订立反对中国朝廷的防御同盟,准噶尔部将允许俄国“探矿者”自由过境。俄国遂遣使至准噶尔,以沙皇书信交策妄阿喇布坦,书信中写道:如准噶尔臣服俄国,俄国可向中国朝廷交涉,或作军事示威;准噶尔应允许俄国找矿,并让与领土以便俄国建立要塞,保护探矿。当准噶尔部使者赴俄国消息传到北京后,清政府官员曾向留北京的俄国副使兰格提出抗议。后来,由于形势变化,俄国臣服准噶尔部的企图未能实现。
清政府定台湾驻军制度。康熙六十年(1721)十月初五日,福建、浙江总督满保等疏言:台湾等三县相距辽阔,又隔重洋,防汛额兵不免单薄,请增加兵丁。康熙帝谕示大学士等:福建总督、巡抚、提督都奏请台湾增兵,朕意增兵无用。台湾地方水师营著副将一员,兵二千名,陆路营著副将一员,兵二千名驻扎。水师有事,陆路可以照应,陆路有事,水师也可以照应。台湾总兵官移于澎湖,亦驻兵二千名驻扎,令其管辖,均有裨益。驻扎之兵不可令台湾人顶补,俱将内地人顶补,兵之妻子,不必带往,三年一换。每年自京派出御史一员,前往台湾巡查。此御史往来行走,彼处一切信息可得速闻。凡有应条奏事宜,亦可条奏,而彼处之人,都知畏惧,至于地方事务,御史可不必管理。康熙帝令将此旨传至九卿。

清政府首在西藏驻军。康熙六十年(1721),清政府在第二次用兵西藏取得胜利以后,决定加强在西藏的施政措施。二月二十八日,抚远大将军允禵疏言:西藏虽已平定,驻防尤属紧要。他报告了在西藏的清军以及西藏地方官员的情况。于是,清政府决定:派满洲、蒙古以及绿旗兵,总共四千名驻扎西藏,由公策妄诺尔布置理定西将军印务,统辖驻茂兵马,额驸阿宝,都统武格俱参赞军务。这是清政府在西藏驻兵之始。此外,因为空布地方的第巴阿尔布巴首先归附,同清军一起取藏,阿里地方的第巴康济鼐截击准噶尔军回路有功,均封为贝子,隆布奈亲身归附清政府,授为辅国公。清政府决定以阿尔布巴、康济鼐、隆布奈以及达赖喇嘛的总管扎尔鼐等四人为噶布伦(意为政务官员),联合掌政,以康济鼐为首席噶布伦,组建西藏地方政府。西藏地方政府官员由清朝中央政府任命,这既消除和硕特蒙古汗王在西藏的影响,也改变了以往第巴一人独揽大权的局面,加强了对西藏地方的直接管理。在招抚里塘、巴塘以后,清政府又接受了四川总督年羹尧的意见,把里塘、巴塘划归四川省,由四川统辖。清政府还在打箭炉至拉萨沿途设立驿站,密切西藏与内地的联系。早在康熙四十八年(1709),清政府就曾派侍郎赫寿前往西藏,协同当时的拉藏汗输事务,这成为清政府向西藏直接派遣办事官员的开端,后来发展为驻藏大臣制度。康熙朝中晚期采取的上述措施,加强了清政府在西藏地区的施政。
<h1 class="pgc-h-arrow-right">1661辛丑年 郑成功收复台湾</h1>
1661年(清朝顺治十八年,南明永历十五年)三月,郑成功亲率2.5万名兵将,分乘百艘战船,从金门出发。他们冒着风浪,越过台湾海峡,在澎湖休整几天准备直取台湾。荷兰侵略军听说郑成功要进攻台湾,十分惊恐。他们把军队集中在台湾(今台湾东平地区)、赤嵌(今台南)两座城堡,还在港口沉破船阻止郑成功船队登岸。郑军乘海水涨潮将船队驶进鹿耳门内海,主力从禾寮港登陆,从侧背进攻赤嵌城,并切断了与台湾城的联系。战斗中,侵略军以"赫克托"号战舰攻击,郑成功一声令下,把敌军紧紧围住,60多只战船一齐发炮,把"赫克托"号击沉。与此同时,又击溃了台湾城的援军。赤嵌的荷兰军在水源被切断,外援无望的情况下,向郑军投降。盘踞台湾城的侵略军企图负隅顽抗,郑成功在该城周围修筑土台,围困敌军8个月之后,下令向台湾城发起强攻。
至此,郑成功从荷兰侵略者手里收复了沦陷38年的中国领土台湾。这场战争结束了荷兰东印度公司在中国台湾的经营,开启了明郑政权对台湾的统治。
<h1 class="pgc-h-arrow-right">1601辛丑年 葛贤抗税起义</h1>
公元1601年,明神宗派税监孙隆到苏州征税,孙隆一到苏州,就跟当地地痞土棍勾结,在苏州城各处设立关卡,凡是绸缎布匹进出关卡,一律征收重税。商贩交不起税,就不敢进城做买卖。这一年,正好又碰上一连两个月阴雨,苏州闹了一场水灾,桑田淹没,机户停工。孙隆一伙还要向机户收税,规定每台织机收税银三钱;每匹绸缎,收税银五分,这一来更逼得许多机户倒闭,机工失业。
有一天,织工葛贤(又名葛成)路过葑门,见到孙隆手下几个税棍,正围住一个卖瓜的农民痛打。葛贤一打听,才知道那瓜农挑瓜进城的时候,税棍逼他交税,交不出就抢他的瓜;等瓜农卖了瓜,买米出城的时候,税棍又抢他的米顶税银。瓜农不答应,就遭到税棍的痛打。
葛贤平日对税监的压迫剥削,本来怀着满腔气愤,看到这情形再也忍不住了,他挥动他手里的芭蕉扇,高声呼喊打坏蛋。路边的群众一呼百应,像潮水一样涌到葑门税卡。税棍黄建节想要逃跑已经晚了。群众把他包围起来,拾起乱石、瓦片向黄建节扔去。这个作恶多端的恶棍,被乱石打得头破血流,丧了性命。
这时候,群众越聚越多,反抗情绪也沸腾起来。葛贤看到大伙打死了黄建节,知道事情闹大了,就和群众一起,到玄妙观开会商量。大家一不做,二不休,推举葛贤等二十多人当首领,找税监孙隆算账。葛贤等分路找到十二个税棍的家,点起了一把火,把他们的家全烧了;另一路群众浩浩荡荡来到苏州税监衙门,捉拿孙隆。一时间,呐喊声震天动地,孙隆吓得魂不附体,爬出后墙,狼狈逃到杭州去了。
孙隆逃出苏州以后,苏州知府下令捉拿参加暴动的人。葛贤得到这消息,怕连累大家,自己跑到苏州府衙门,说:“带头的就是我一个人,要杀要剐由我顶着,不要牵连别人。知府正为这个案子抓不到为首的人发愁,见到葛贤挺身出来投案,就把他关进监狱。
葛贤进监狱那天,成千上万的苏州市民含着眼泪为他送行。葛贤进了监狱,又有上千个人络绎不绝带着酒饭、衣服来慰问。葛贤再三推辞不收,大家还是不肯带回去,葛贤就把大伙慰问的酒饭等都分给监狱里被押的难友了。
明朝统治者看到这情况,没敢杀害葛贤。葛贤坐了两年牢,终于被释放。
<h1 class="pgc-h-arrow-right">1541辛丑年</h1>
这一年是嘉靖二十年,除过皇太后死了以外,实在没发生什么大事。
<h1 class="pgc-h-arrow-right">1481辛丑年 大明威服越南</h1>
明宪宗成化十七年(1481),安南(今越南)国王黎灏率兵九万,开山分三道进攻老挝,杀老挝宣慰刀板雅及其子二人。刀板雅之季子怕雅赛避走八百大甸(今缅甸东部)军民宣慰使司。镇守云南的黔国公沐琮即命怕雅赛袭父职,免其贡物一年。安南既占老挝,复又发重兵攻八百,适遇雷击,士卒死者数千,八百宣慰使刀揽那遣兵扼其归路,袭杀万余,安南败归。同年六月,安南贡使将归,宪宗乃敕黎灏深省,归还侵地。
<h1 class="pgc-h-arrow-right">1421辛丑年</h1>
郑和第六次出使西洋。永乐十九年(1421)正月二十五日,忽鲁谟斯、阿丹、祖法儿、剌撤、卜剌哇、木骨都束、古里、柯枝、加异勒、锡兰山、溜山、喃渤利、苏门答剌、阿鲁、满剌加、甘巴里等十六国,遣使来贡名马、方物,成祖命礼部设宴慰劳。三十日,十六国使臣归国,赐其钞币表里,又遣太监郑和率孔和卜花、唐观保、杨庆、洪保、李恺、杨敏、周满等人送十六国使臣同行回国,并带去成祖的敕书及赏赐诸国王的锦绮纱罗绫绢等物。为了赶季风,郑和一行接到命令后急忙兼程出发,使得十六国使臣中的一部分因赶办不及,未能与郑和一道出发。这样,第二批启程的使臣便于当年十月十六日趁冬季季风刚开始之际,命洪保等护送回还,仍由郑和负责依例赏赐各国。象历次远航一样,郑和船队先到占城,派一支船队送暹罗使臣回国,自己率大(舟宗)宝船南航,经马六甲海峡,送满剌加、阿鲁、苏门答剌使臣回国后,派太监李兴率一支船队西航,自己则与杨敏、李恺北航榜葛剌(今孟加拉),然后向南绕过印度半岛到古里,直航祖法儿。又由祖法儿南航,访问剌撤后,南访非洲的木骨都束、卜剌哇,然后转舵回驶,于永乐二十年(1422)八月回国。郑和这次出使,趁护送十六国使臣回国之际,对沿途经过的国家和地区又进行了友好访问。比较重要的事件有,在阿丹国采办珍宝。阿丹国即今天的也门共和国的亚丁。因其当红海南口,是古代西亚重要的国际贸易港口,从古里西行,顺风二十二昼夜可到达。阿丹国气候宜人,土地肥沃,不但适于多种农副产品的生长,也利于种种珍禽异兽的繁衍,所以其物质资源极为丰富。而且,其手工业和商业也较发达。郑和使团的一支分宗,在太监周某的率领下,到阿丹国对其国王及大小头目开读诏敕,进行赏赐以后,便开展贸易活动。阿丹国王特令国人不受限制地与中国船队贸易,以示合力支持。中国船队采购的物品有:重二钱左右的大块猫眼石,各色雅姑等异宝,大颗珍珠,高二尺的珊瑚树数株,珊瑚枝五柜,金珀、蔷薇露、麒麟、狮子、花福鹿(即斑马)、金钱豹、驼鸡、白鸠等。此外,郑和船队还到达于阿拉伯半岛东南海岸的祖法儿,并首次对其国王开读诏书。随着两国友好关系的进一步加强,在祖法儿国国王、头目的倾力帮助下,郑和船队同祖法儿人民进行了十分广泛的贸易活动,增进了彼此间的了解。
成祖第三次北征。起初,阿鲁台为瓦剌马哈木等所败,处境困窘,于是,率其妻孥部落南奔,在塞外苟延残喘。并向明朝称臣,遣使进贡。成祖收纳其贡品,并封阿鲁台为和宁王,母妻皆为夫人,仍居漠北。阿鲁台感激恩德,多次派人进贡,并派其子入朝。阿鲁台在塞外休养生息,财物日富,而其背叛之心萌发。于是,对朝廷使者或者恣意侮辱,或强行拘留。而其入贡使者回来后也往往沿路抢劫。永乐二十年(1422)三月十八日,他们又袭掠兴和杀死守将都指挥使王烦。因此,成祖遂于永乐二十年(1422)三月二十日亲征阿鲁台。三月二十一日,大军从北京出发,二十四日,明军驻扎鸡鸣山。此时,传报袭击兴和的敌人逃走,各位将官请求追击,成祖不许说:贼虏非有他计,追之徒劳。明军取道开平,过应昌,乘其不备,直捣其老巢。四月一日,明军到达龙门,守兵报告说贼虏刚刚逃走,在洗马岭丢下二千多马匹,王礼奉命尽收。四月二十九日,成祖在云州举行大阅兵。五月十日,成祖命隰宁守将郭亮说:贼虏来了不要应战,固守其城,等大军到来。十二日,成祖校射,并亲作《平虏》三曲让将士歌唱,以壮士气。十七日,明军从西凉亭出发,在闵安扎营。大臣居营中,五军分驻营外,并建左右哨、左右掖总护其营。步兵在内,骑兵在外,神机营又在外。营外有长围墙,四周十二里长,军中砍柴放牧不得出此范围。二十一日,命前锋左都督朱荣率哨骑五千人前行,其余人回营,遇敌勿轻战,快速回报。七月四日,部队行进到杀胡原。朱荣率军擒获贼虏部属。据他们说,阿鲁台闻听明军出征,很是恐惧,于是,将马匹辎重丢在库楞海,成祖召朱荣等回军中。询问,果然如此,遂决定收兵。
<h1 class="pgc-h-arrow-right">1361辛丑年</h1>
这一年是元至正二十一年,也是韩林儿龙凤七年,陈友谅大定二年,农民义军、元军多方混战。这一年,朱元璋占领池州、江州、泗州,西征陈友谅,被小明王韩林儿封为吴国公。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