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1997年10月23日,郭汝瑰遭遇車禍去世,享年90歲。在他離世之後,中央軍委為他舉行了隆重的追悼會,并對他的一生作出評價,稱他為人民的解放事業和抗日戰争的勝利作出了巨大貢獻,贊頌他的一生是“驚險曲折、豐富深刻的一生”。

圖|郭汝瑰晚年照片
<h1 class="pgc-h-center-line" data-track="8">01 郭汝瑰入黨後為何與組織失去聯系</h1>
1949年1月19日,國民黨72軍長餘錦源在徐州以西的陳官莊地區繳械投降。于是,蔣介石便将這個番号給了郭汝瑰。但是讓蔣介石沒想到的是,72軍又出現一個餘錦源。
郭汝瑰出生于1907年的四川省銅梁縣,家中是書香世家,原名喚作郭汝桂。12歲的時候,他跟随父親來到成都求學。
1925年,他順利從就讀的高中畢業。後來,他在堂兄郭汝棟時任川軍師長的建議下報考了黃埔軍校。就這樣,郭汝瑰順利成為黃埔軍校第五期政治科第五學生隊的學生,改名叫郭汝瑰。
當時,随着北伐戰報的頻傳,國民政府将首都遷到武漢,而郭汝瑰也跟随學校來到武昌。當時,國共正值第一次合作時期,黃埔軍校的政治教官裡很多都是共産黨員。像我們熟知的蕭楚女、吳玉章、恽代英等人都在黃埔軍校任職,當過郭汝瑰的老師。
在這些人影響下,郭汝瑰逐漸意識到:隻有徹底推翻封建軍閥和帝國主義的統治,才能真正将中國統一,隻有實行反帝反封建的新三民主義,才能實作社會主義,真正複興中國。
圖|年輕時期的郭汝瑰與老師、同學
接受了共産主義的思想後,郭汝瑰由崇拜孫中山的三民主義逐漸向共産主義思想轉變,認為共産主義更為進步、更為革命,而他也逐漸萌生了加入共産黨的思想。
當他得知和他一起進入黃埔軍校的好友袁鏡銘就是共産黨員時,郭汝瑰便請求他能推薦自己入黨,但考慮到郭汝瑰的特殊身份,袁鏡銘便告知他要經過一段時間的考驗才能入黨。
1927年4月12日,蔣介石在南京擁兵自重,發動了震驚中外的四一二反革命政變,與武漢國民政府針鋒相對。
沒多久,主持校務的吳玉章将郭汝瑰和傅秉勳叫到辦公室,通知他們趕緊回到四川,提前從學校畢業。
圖|黃埔軍校
此外,吳玉章還交代了他們一項特殊的任務:盡快回到四川,通知郭汝棟想辦法阻止楊森出川攻打武漢,如果阻止了也沒有辦法,可以讓他等到楊森出四川後,伺機而動,讓其崩潰。即便這樣也無濟于事,那就讓郭汝棟不要出一兵一卒支援楊森。
郭汝棟是郭汝瑰的堂兄,是傅秉勳的妻兄弟,當時他已經是川鄂邊防司令部的副司令,擁有兩個師一個旅的兵力。于是,帶着吳玉章交給他們的囑托,郭汝瑰和傅秉勳便回到了四川,來到郭汝棟的駐地涪陵,向他傳達了吳玉章的意見。
郭汝棟表示自己不會支援楊森,但背地裡卻派特使到南京國民政府表示效忠。對于這一些,郭汝瑰都并不知情。
在川期間,郭汝瑰到處發表演講,同當地百姓宣傳“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三大政策。很快,他便成為涪陵當地的著名人物。
不久,南京國民政府與武漢國民政府“合流”,轟轟烈烈地大革命失敗了。而郭汝瑰也與吳玉章失去聯系,他也隻能繼續留在郭汝棟的部隊中。
圖|吳玉章照片
當時,全國處在一片白色恐怖當中。目睹了這一切,他郭汝瑰入中國共産黨的願望更加強烈了。1925年月8日,他在袁鏡銘的介紹下,正式加入了中國共産黨,實作了多年以來的心願。
<h1 class="pgc-h-center-line" data-track="20">02時隔十幾年,郭汝瑰與組織取得聯系</h1>
1930年,國内爆發了中原大戰,蔣介石讓郭汝棟率領部來到湖北駐防。同年7月,已經擔任獨立旅一團三營長的郭汝瑰受命來到到廣水一帶、平漢路花園護路。
當時,袁鏡銘已經從郭汝棟的部隊離開,負責平漢路交通的地下工作。一天晚上,他秘密找到郭汝瑰,讓他率領自己的部隊配合紅軍遊擊隊作戰,舉行兵暴。
但由于通訊聯絡出現偏差,導緻敵我混淆,準備配合紅軍作戰的第三營遭到紅軍攻擊,而郭汝瑰也是以中彈負傷,被送到漢口同仁醫院進行醫治。
等到他病愈出院後,郭汝瑰才知道由于三營遭到的損失太大,已經取消了建制,而他的入黨介紹人袁鏡銘也被國民黨殘忍殺害。從此,郭汝瑰便群組織失去了聯系。
不久,他被調到黃州20軍擔任參謀。蔣介石為了加強對20軍的控制,他便指令郭汝棟将軍中的共産黨清除幹淨。
盡管郭汝瑰和傅秉勳不承認自己是共産黨員,但為了應付蔣介石,郭汝棟便勸他們來日本軍官學校讀書。原本他以為來日本留學,可以為革命做出更多貢獻。但他沒想到的是,直到15年之後他才群組織取得聯系。
對此,郭汝瑰晚年回憶道:
“豈料,這居然成為我政治生活中的一個轉折點,此後走了十幾年的彎路。”
就這樣,郭汝瑰東渡來到日本留學。在日本留學期間,郭汝瑰接受了嚴格的軍事訓練和教育。與此同時,由于自己中國人的身份,他也受到很多的歧視屈辱。
圖| 日本陸軍士官學校
對此,郭汝瑰回憶:
“在日本留學期間,對于新式武器和一些關鍵軍事技術,日本軍官想盡辦法阻撓我們學習。”
1931年,中國發生了震驚中外九一八事變,日軍悍然侵占了東三省。聽說此事後,郭汝瑰和一群群情激奮的留學生,自發來到日本陸軍省申請退學,要求回國。
于是,愛國心切的郭汝瑰回到祖國,來到中國陸軍大學第十期學習。在陸軍大學讀書的三年間,他成績優秀,接着他還來到陸軍大學研究院第三期繼續學習。
1937年抗戰全面爆發後,愛國心切的郭汝瑰在同學的推薦下,來到陳誠所率領的部隊18軍擔任軍長,專門負責打仗和部隊訓練。
很快,郭汝瑰在戰場上嶄露頭角。後來,他接連打了幾個漂亮仗。尤其是在淞滬會戰中,還創造了一個旅殲滅3000敵人的戰果。
圖|将士們正在戰鬥
在武漢會戰中,郭汝瑰擅長戰略謀劃。很快,他的作戰能力受到陳誠的賞識,他還被提拔成為18軍的少将參謀長。
1940年,郭汝瑰帶着部隊移防重慶之際,遇到了早年和他一同加入共産黨的任廉儒。就這樣,他與組織中斷多年終于有了聯系。
當時,任廉儒在中央軍校工作,上司是董必武。很快,任廉儒便将郭汝瑰帶到董必武這裡。經過組織考察後,董必武認為他雖然群組織多年失去聯系,但在很多方面都有着共産黨氣質,便讓他留在國民黨内部從事地下工作。
就這樣,郭汝瑰不僅找到了黨組織,還成功恢複了組織關系。
圖|董必武照片
1940年9月,在軍政部長陳誠的推薦下,郭汝瑰被調到總參軍令部擔任處長,主要負責編制軍務工作。同年10月,郭汝瑰負責主編《國民黨戰鬥部隊序列》,而這屬于軍事機密。
郭汝瑰将其列印了五份,分别交到陳誠、蔣介石、何應欽手中。此外,郭汝瑰還偷偷将其中的一份交到董必武手中并将其轉送到延安八路軍總部。
1945年2月,在軍政部長陳誠的推薦下,郭汝瑰擔任國民政府軍政部軍務副署長,掌管全國各軍師編制和裝備,同時還兼任國防研究院副院長。
<h1 class="pgc-h-center-line" data-track="36">03 郭汝瑰紅色間諜生涯</h1>
1945年8月15日,抗日戰争取得最後勝利。何應欽讓郭汝瑰作為自己的跟随員接受日本投降。沒想到,抗日戰争剛剛勝利不久,内戰便開始了。
圖|郭汝瑰早年照片
随後,美國出面“調停”成立了軍調小組,其中包括馬歇爾、張治中、周恩來,而郭汝瑰則在張治中身邊擔任副手。
在重慶上清寺堯廬,郭汝瑰見到了昔日在黃埔軍校的故人周恩來。見到周恩來,郭汝瑰握着他的手喊了一聲:“老師!”此時此刻,他有很多話要說,但終究是有口難言。
不久,郭汝瑰又見到董必武。董必武告訴他,組織上原則上可以恢複他的黨籍,但必須耐心等待一段時間。與此同時,董老還囑咐他:一定要小心行事,切不可暴露身份,最終功歸一篑。
漸漸地,郭汝瑰進入國民黨上層,逐漸與國民黨的軍政要員有了直接接觸的機會。僅僅是在中央訓練團,他便有機會聽蔣介石多次發表的講話。
1946年春,國民黨政府回到南京,郭汝瑰跟随陳誠來到南京黃埔路陸軍總司令部。不久,陸軍總司令部改為國防部。在陳誠的力薦下,郭汝瑰擔任國防部第三廳廳長。
圖|蔣介石舊照
但随着時間的推移,郭汝瑰也受到了一些人的猜疑。在一次國防部部長會議上,蔣介石提出讓郭汝瑰擔任第三廳廳長,向大家征求意見。
何應欽與陳誠之間有沖突,便在會上表示郭汝瑰早年和共産黨之間有瓜葛。原來,何應欽來到郭汝瑰居住的公館探望,見他家中非常簡陋,除了一個書櫃,什麼家具都沒有。經過他的仔細觀察,何應欽還發現他從來不去青樓、不貪圖女色。
在會上,何應欽說:“大家說說,除了共産黨,我們中間有幾個人能做到這樣。”
會後,蔣介石派兒子蔣經國實地進行考察。來到郭汝瑰家中,看到他們一家正在吃午飯,飯桌上隻擺着幾道非常簡單的素菜,桌子上放着《孫子兵法》等幾本兵書。
蔣經國回去之後,将自己看到的情況彙報給蔣介石,并且感慨的說道:“郭汝瑰滿腹經綸,兩袖清風。如果我們黨内所有的進階将領都和他一樣,我們黨和國家就有救了。”
圖|蔣經國從蘇聯回來後和蔣介石的合影
聽了兒子的一番話,蔣介石說:“郭汝瑰是我們黨國的棟梁,第三廳長非他莫屬。”
在擔任第三廳長的兩年多時間裡,郭汝瑰幾乎每周都要向地下黨遞交一份情報,甚至有時候還會一天送一次,冒着生命危險為解放軍提供了許多核心軍事情報,為接發那個戰争的勝利作出了許多貢獻。
而郭汝瑰由于人品出衆,越來越受到國民黨高層上司的重視,在陳誠、顧祝同、何應欽、白崇禧幾人中間周旋。
1947年5月12日下午,郭汝瑰收到蔣介石身邊侍從室主任俞濟時的一通電話,讓他在晚上出席官邸的晚宴,研究在山東如何作戰。
原來,山東方面的軍情緊急。陳毅率領我華東野戰軍搞得手忙腳亂。會上,陳誠彙報了作戰方案和兵力部署。當場,蔣介石當場便确定了進攻的目标和進攻方向:
以湯恩伯兵團進攻沂水,以歐震兵團攻打南麻,王敬久兵團攻打博山,對共軍實施合圍。
圖|就任東北保安司令時的杜聿明
對于此次的作戰計劃,郭汝瑰趕緊記下來。回到住處後,郭汝瑰便将這次的作戰部署寫在紙上。
剛剛寫完,正好任廉儒來訪,他便将這次的作戰部署交給任廉儒,還特别強調:這次的戰鬥序列中,有整編74師,全部都是美式裝備,下轄三個旅,一共3.7萬人,戰鬥力十分強大。師長是抗日名将張靈甫,一定要特别小心。
果然,在這次孟良崮戰役中,解放軍由于提前獲得情報,成功全殲了這支部隊,擊斃師長張靈甫,讓蔣介石重點進攻山東的計劃徹底破滅。
<h1 class="pgc-h-center-line" data-track="54">04 郭汝瑰率部起義,蔣介石捶胸頓足</h1>
1948年10月29日,淮海戰役前夕,顧祝同邀請何應欽、郭汝瑰等人召開作戰會議。會上,他們提出了“守江必守淮”的主張,還作出決定:
集中優勢兵力在決定集中優勢兵力于徐州、蚌埠之間的津浦鐵路兩側形成重點,尋機與共軍決戰。并責成郭汝瑰制定作戰方案,送蔣介石審批。
這個歌方案還沒有下達到有關國民黨軍隊,就被郭汝瑰通過任廉儒報達到解放軍的指揮機關。
圖|任廉儒照片
同年11月,遼沈戰役還沒有結束之際,淮海戰鬥打響,蔣介石制定了新的作戰計劃,其中包括九個絕密作戰計劃,郭汝瑰都将其交給任廉儒交給組織。
沒想到任廉儒的直接聯系人有事離開上海,隻能由特派員王葆真交給地下黨的相關負責人。适逢地下組織遭到破壞,王葆真不幸被捕,受盡了敵人的嚴刑拷打,都沒有暴露郭汝瑰的真實身份。
郭汝瑰如此頻繁向中共中央提供絕密情報,不免遭到有心人的懷疑。杜聿明看到華東和華北戰場上屢戰屢敗,便懷疑時任總參作戰部長兼第三廳長郭汝瑰是間諜,但此時的蔣介石并不相信。
1948年11月28日,蔣介石嫡系部隊在雙堆集被解放軍圍殲後,蔣介石便召杜聿明來到南京參加軍事會議。當時,杜聿明決定堅守蚌埠,放棄徐州。
圖|王葆真被捕時的新聞
沒想到移師途中,郭汝瑰多次勸蔣介石三次改變主意。最終增加了部隊的混亂和被解放軍圍殲分割的機會。當時,杜聿明非常忐忑不安,但他一個人相信郭汝瑰是間諜也無濟于事。
淮海戰役後,郭汝瑰組織72軍全體官兵于1949年12月11日在四川宜賓發動起義。這天中午,川南宜賓古城上空晴空萬裡,大街小巷到處張燈結彩、歡慶四川宜賓解放。
當天中午,72軍全體兵官浩浩蕩蕩進入城内,莊嚴地舉行了盛大的起義大會。會上,郭汝瑰首先宣讀了向朱總司令和毛主席的起義通電,還同參加大會的軍民講話,鄭重宣布:72軍起義了!
起義之後的第二天,解放軍第十八軍相繼來到宜賓。郭汝瑰向18軍軍長彙報了部隊起義的情況,軍長張國華則向他傳達了二野首長對72軍的工作訓示。緊接着,第十八軍還在宜賓城内召開了歡迎72軍隊起義的大會。
圖|解放戰争舊照
12月19日,新華社正式釋出了郭汝瑰率部起義的消息:
國民黨七十二軍全部萬餘人,在軍長郭汝瑰和師長趙德樹率領下,于11日在四川西南的宜賓起義。郭将軍等已将起義經過報告劉伯承和鄧小平兩将軍。劉、鄧兩将軍已複電嘉慰。
郭汝瑰成功起義的消息,很快便傳到蔣介石耳中。他一時間被氣得吐血,捶胸頓足說道:“原來他是國民黨當中最大共諜,難怪我的一舉一動,毛澤東知道的這麼清楚。”
新中國成立後,郭汝瑰先後擔任川南行署委員兼交通廳長,後來又在南京軍事學院擔任教員。當時,南京軍事學院院長是劉伯承,他多次讓郭汝瑰和學生們介紹自己的經驗。
對此,郭汝瑰隻是淡淡地說:“我隻是做了我自己應該做的事情而已,其實也沒什麼好講的。我現在隻是一名普通教員,而且學員大部分都是進階指揮員和人民解放軍的戰鬥英雄,他們的功績是值得我學習一輩子的。”
退休後,郭汝瑰回到老家養老,享受副兵團級待遇。在這期間,郭汝瑰多次回到南京故地重遊。此外,他還開始編寫兵法方面的相關書籍。為了寫好書,他還經常來到中國曆史第二檔案館查找相關資料。
不久,郭汝瑰還在南京遇到已經特赦,并且還擔任全國政協委員杜聿明,兩人相逢一笑泯恩仇。1982年,郭汝瑰和朋友前去探望杜聿明,忍不住問道:“你當年為什麼非說我和共産黨有聯系,是猜測還是有根據呢?”
杜聿明回答:“有根據,是一個山東人和我說的。”郭汝瑰問:“是誰?”杜聿明回答:“這是秘密,不能告訴你。”
對于這個問題,兩人各自有各自的猜想。杜聿明病重後,還抓住郭汝瑰的手說:“我最後問你一次,你當時到底是不是共産黨?”
圖|杜聿明早年照片
郭汝瑰隻是斷斷續續地回答:“光亭啊,我們兩個屬于政見不同。”
郭汝瑰由于在國民黨内部潛伏多年,被稱為是“古今中外最成功的大間諜”。而毛澤東之是以能運籌帷幄,決勝千裡之外,與郭汝瑰忠心耿耿,多年來為黨提供情報,也是分不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