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武後臨朝:巾帼不讓須眉,狠到骨子裡的女人

作者:彭小彧頻道

改唐為周,改元稱帝,上下幾千年唯一女皇傳奇

武後臨朝:巾帼不讓須眉,狠到骨子裡的女人

簡介

武則天系古并州文水人。其父武士彟早先是木材商,隋末時改行從戎。到了群雄逐鹿時,武士彟還是個府兵制下的小小的鷹揚府隊正。時逢天下大亂,郁郁不得志的他,看到了一道擺脫現狀的希望之光。

李淵起兵造反時,他沒有猶豫便追随李淵南征北戰,幫着李家打下天下。他一路升遷,官至工部尚書,封應國公。

武則天雖然有着顯赫的家世,但少年時光并不快樂,因為在她9歲時父親就去逝了。失去了父親的呵護,嘗到了沒有父愛的滋味,同時也就體驗到了失落味道,那感受,是無法言表的。武則天獨立要強的個性,就是在這個時間裡形成的。

武後臨朝:巾帼不讓須眉,狠到骨子裡的女人

武則天影視形象

武則天入宮

時年40歲的唐太宗李世民,偶然聽說應國公武士彟之女武則天聰慧水靈,便下旨将14歲的她招進了宮。賜号武媚,故後來人們都稱她武媚娘。

她天資聰穎,甚得太宗李世民喜歡,沒多久便封為了才人。

選送感業寺為尼

然而舒心的日子總是那麼的短暫。來得也快去得也快。時年,唐太宗李世民仙逝,依照舊制,她和部分宮女被選送感業寺為尼。在這節點上武則天心中隻有失落,好似一場春夢,夢醒時分空空如也!

武後臨朝:巾帼不讓須眉,狠到骨子裡的女人

武則天與高宗李治

再次入宮

不過,凡事都有變數,繼任皇帝是她的情人——原來唐高宗李治當太子時就與她有染,有着扯不斷的情,理不清的卿卿我我,便有了她蓄發入宮侍寝的事。沒過多少時日便又正式封為了昭儀。經過這些變故,武則天明白了,再也不能任憑别人來決定自己的命運,不然下場一定很慘!自己主宰自己的人生才靠譜。

眼下雖然封為了昭儀,是自已風韻猶存,讨了高宗歡心的結果,若容顔衰減,青春不再,一切的一切會随着時光一起消亡。她知道狠下心去争取自己想要的,是必須的,要得到想要的一切,首先争取權力才是正事兒。

争奪皇後位子

為了奪皇後的權,她開始變着法兒陷害王皇後,于公元655年9月,唐高宗順着武則天的意願,不顧衆臣及長孫無忌的反對,廢除了王皇後,讓她當上了皇後。

武後臨朝:巾帼不讓須眉,狠到骨子裡的女人

武則天影視形象圖

建立親信網絡,清除異己,攬權聽政

上位後,武則天很快就編織了自己的親信網絡,建構了自己的勢力集團。她利用君臣沖突,數年間就弄得朝野驚魂,不但殺了長孫無忌,還罷免了一些反對她的重臣。有道是,順我者昌,逆我者亡。擁護她武則天的通通重用,其中李義府,許敬宗最顯忠心,上竄下跳蹦哒成了宰相。

女人強勢,男人就變得弱勢,跟着就沒了主張,沒了信心和剛性,從此後也就沒法硬起來。哪怕是九五至尊的帝王也是一樣,之是以武則天弄得皇帝李治沒了主張。是以才有武則天隔着簾子和高宗一起聽政,朝臣們稱他們為“二聖”故有了天皇,天後之稱。

武後臨朝:巾帼不讓須眉,狠到骨子裡的女人

時日一久,倍受限制的高宗,受不了武則天牽制,便暗自思想着廢了她,于是秘密找來大臣上官儀,授權他起草廢武後诏書。雖然行事周密,但還是沒有逃過武則天的監控,武則天知道消息後,直接就見了唐高宗李治找他理論。

因為害怕武後,皇帝李治把一切都推給了上官儀,辯稱是聽了上官儀主意,非他自己本意。武則天心知肚明卻不說破,隻是借機殺了殺官儀等看自己不順眼的黨羽。此以後,武則天一手遮天,國事她一人說了算。

毒死太子李弘

武則天的行為已經威脅到了李家皇權,既然自己奈何不了她,唐高宗李治想,幹脆把皇位傳給太子李弘。太子李弘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則天的長子,諒武則天也沒有異議,沒料想,武則天會狠心用毒酒毒死李弘。

太子死後立次子李賢為太子,不知怎麼的,李賢哪門子沒有順武則天的意,當太子沒多少日子就被廢為平民。随着便改立三兒子李顯為太子,這七弄八弄的,唐高宗李治給弄懵了,又悶又氣的,是以郁悶難消便成疾。

武後臨朝:巾帼不讓須眉,狠到骨子裡的女人

配圖

武後臨朝執政

唐高宗死後,身為皇後的她讓兒子李顯做了一個挂名皇帝,史稱唐中宗。獨攬大權的武則天,并不滿足于名不正言不順的權力,她要乾坤大挪移,自已當皇帝,去改變男權社會現有的規則和秩序。

此後武則天弄權,武氏家族勢力壯大,中宗李顯在這節點上,卻重用韋氏家族的人。她豈能容忍權力網絡中摻和不順意的人進入核心,一狠心又把唐中宗給廢了。另立四兒子李旦為帝,史稱唐睿宗。李旦登上皇位後并沒有執政權力,朝中一切,一如既往還是由她管控。

試探群臣,調查民意

經過精心準備,武則天開始試探群臣,想求證一下自己的支援率到底有多少。順便盤點一下多年苦心經營的成效,她知道明裡暗裡向着她的朝臣不少。心腹遍布朝野。不過,看她不順眼的大臣也不少,想要颠覆李家天下,改換門庭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日朝會,武則天有意當着皇帝的面對大臣們說:“做皇帝上應天命,下順民心是必須的。但這還遠遠不夠,還要是才德兼備之人方可居之。我兒雖然貴為當今皇上,卻非才德兼備之主,才德不配位恐誤國誤民。”這帝位應歸誰?你們身為朝廷重臣,理應為國分憂,有什麼看法直說無妨。

武後臨朝:巾帼不讓須眉,狠到骨子裡的女人

武則天試探群臣

說完便環顧群臣,見沒人附和,心中很是惱火。成大事者要耐得住性子,她明白這個理,于是強壓着心火,裝出很随和的樣子補充說:如有好的建議,盡管說來。朝臣們知道太後的心思,沒有人敢冒然應答,是以都在裝糊塗。讓女人當皇帝是從古而今沒有過的事,連武則天的親信和擁護她的大臣,也不敢随性附和,因為這事太大了。但一看武則天那期待的眼神,朝臣們真有點惶恐。雖然惶恐,大臣們還是有些尿性,默默立在原地,沒有移步去附和。不過短暫的沉默過後,幾個大臣似乎是商量好的一樣,異口同聲接話說道:大唐天下自是李家子孫代代相傳啊!武則天滿懷期待等來的卻是怼她的言詞,她心想時機未成熟,隻好暫時把這事擱下了。

徐敬業起事

李唐舊臣們,宗室功臣們豈能容忍武氏專權。過了一些日子,朝中有大臣竟然要武則天把行政權完全交給皇帝。朝中舊臣徐敬業,唐之奇,駱賓王等,還趁機起事,造起反來。以她謀朝篡位為由,來誅殺她這個大唐皇太後。

徐敬業号召力真不可小看,短時間能聚集起10幾萬浩浩蕩蕩的人馬,已是怪吓人的了。沒料到鬧出這麼多動靜,武則天卻很平靜,讓滿朝文武摸不着頭腦,真不知道她會怎樣。

平亂,鏟除異己

“人心不服,究其原因是,人心向唐,想辦法去改變他們的認知才是現在急需要解決的事。”原來,武則天把這些事都視為小打小鬧,沒放在心上。事有先後,秋後算賬的不一定是小事。是以,時機成熟後,快刀斬亂麻,她會毫不留情的。

理清好朝廷事務,捕捉到了人心向唐的脈搏,一切有了眉目,心裡也就有了定準心。接着就派出30萬大軍剿滅了徐敬業,大開殺戒清除了其黨羽。

名不正,言不順,權則不穩

穩定局勢後,武則天策劃着假借天命的招,為自己正名,秘密授意親侄子武承嗣找匠人刻一石碑,上書“聖母臨人,永昌帝業”字樣,塗紅做舊,然後扔入洛水。再遣人從水中撈起,做足了宣傳,稱此石碑乃天賜當朝聖母,廣而告之極盡渲染,使得天下百姓盡知,鬧騰夠了便将石碑獻給了朝廷。武則天下令改洛水為永昌水,舉行了盛大拜洛水受瑞儀式。讓人們以為,武則天當皇帝是天命。

武後臨朝:巾帼不讓須眉,狠到骨子裡的女人

武則天改元稱帝形象圖

改唐為周,改元稱帝

天授元年(公元690年)7月,她的親信法明,懷義和尚等不下10人獻呈《大雲經》,内有女主文,陳符命,上寫武則天是彌勒下界,來做人世之主。以此制造理論正名,親信們前呼後擁搞宣傳,成功忽悠了百官,皇室宗親,百姓,四夷酋長,沙門,道士數萬人唱和着改唐為周。于是武則天在同年九月九日宣布改元稱帝,受尊号為聖神皇帝。名正言順執掌朝政後,上承貞觀之治,下啟開元盛世,在位治理期間,女皇給了百姓們安居樂業的人文環境。不過,她重用酷吏來俊臣等,制造了不少冤案,引得一些人對她無情貶損,總的來說,女皇武則天治下的社會還算和諧。星移鬥轉往事如煙,是非功過也隻能任由人們評說了。

品鑒

幹大事的女人就是不一樣,能讓大丈夫們失色;也能讓小女人們驚魂。各位看官,知道嗎?沒到那個層次,平常人是難以認知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