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大禹治水是神話還是曆史?說出來你别不信,4大證據鍊告訴你結果一、史書記載二、科學研究三、出土文物四、考古研究

華夏曆史上有記載的第一個治水的重要人物是共工,他是炎帝神農氏的後裔,也是中國上古神話中的水神,共工曾經跟五帝之一的颛顼争奪帝位,但失敗了,關于共工的記載多是治水的故事,但是由于共工曾經與颛顼争奪帝位,是以被稱為惡人。

堯帝時期有個叫讙兜的人推薦共工來治水,但堯帝不願意用,然後四嶽推薦了禹的父親鲧來治水,由于沒有合适的人選,于是隻好讓鲧來試試,鲧治水9年,沒有成功,于是被流放到羽山。這些事迹被記載在《尚書》中。

大禹治水是神話還是曆史?說出來你别不信,4大證據鍊告訴你結果一、史書記載二、科學研究三、出土文物四、考古研究

上古大洪水

《尚書 堯典》:讙兜進言共工,堯曰不可而試之工師,共工果淫辟。四嶽舉鲧治鴻水,堯以為不可,嶽強請試之,試之而無功,故百姓不便。

從這裡來看,華夏大地在堯帝時期就發生了大洪水,當時主要在黃河流域,堯帝在位的時期大概是在公元前2357年~公元前2286年,距今4300多年,洪水存在的時間比較長,從堯帝時期開始,然後經曆舜帝統治時期,一直持續到大禹時期。

舜帝時期,四嶽推薦鲧的兒子禹來治水,他們父子倆一直被推薦治水,可見禹的家族是個治水世家,禹治水13年,将天下分為九州,同時開發了九州的土地,開辟了九州的道路,修築九州的湖澤堤岸,測量了九州的山川,終于将大水治好了。

大禹治水是神話還是曆史?說出來你别不信,4大證據鍊告訴你結果一、史書記載二、科學研究三、出土文物四、考古研究

大禹治水

從時間上看,這場規模龐大的洪水持續時間至少也有二三十年,不低于21年(鲧治水9年+禹治水13年),最多可能有上百年(堯舜禹在位時間相加),總有人懷疑這場洪水在真實的曆史上是不是存在,那麼事實真相如何?

以下内容将從四個方面來印證大禹治水是真實存在的: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36">一、史書記載</h1>

首先是看史書記載:

《史記 五帝本紀》:堯又曰:嗟,四嶽,湯湯洪水滔天,浩浩懷山襄陵,下民其憂,有能使治者?皆曰鲧可。

這是《史記》中記載的堯帝時期已經發生了大洪水,堯向四嶽問詢天下有誰能夠治理大水的話,四嶽推薦了鲧。

大禹治水是神話還是曆史?說出來你别不信,4大證據鍊告訴你結果一、史書記載二、科學研究三、出土文物四、考古研究

很多古書記載了大禹治水

《山海經·海内經》:洪水滔天,鲧竊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殺鲧于羽郊。

這是《山海經》記載的洪水,說鲧為了治水,偷走了帝的息壤來治水,沒有經過帝的同意, 于是帝指令祝融在羽山殺死了鲧。

《詩經 商頌 長發》:濬哲維商,長發其祥。洪水芒芒,禹敷下土方。

這是《詩經》中記載的大洪水,意思是:英明睿智的大商始祖,永久興發福澤祯祥。上古的時候洪水茫茫,大禹平治天下四方。

像這類史書的記載太多了,還包括《尚書》、《孟子》、《左傳》、《呂氏春秋》都有記載這場大洪水,是以關于這場大洪水的記載不是孤證,是普遍存在的,應該是屬實的。

大禹治水是神話還是曆史?說出來你别不信,4大證據鍊告訴你結果一、史書記載二、科學研究三、出土文物四、考古研究

堯舜禹時期的氣候是溫暖潮濕的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47">二、科學研究</h1>

當時之是以發生洪水,這與天氣原因是密切相關的,中國著名的氣象學家竺可桢根據多年對中國氣候的研究,寫了一篇學術論著,名字叫《中國近五千年來氣候變遷的初步研究》,刊号為:考古學報 1972(1)中國科學 1973.16(2)。

竺可桢把中國五千年的氣候分成了四個溫暖期與四個寒冷期。第一個溫暖期就是五帝時期到夏、商時期,也就是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1100年,合計1900年,在半坡遺址和殷墟出土了河麂與竹鼠的遺骸,這兩種動物是生活在亞熱帶的,而現在已經沒有了,這說明當時的氣溫比現在高。

除此之外,還在甲骨文上發現了當時的安陽人種植水稻在陽曆三月份就開始,比現在早了一個月左右,甲骨文還記載在當時在河南一帶是有大象的,大象可是生活在熱帶的動物,根據種種資料推斷出當時的年平均氣溫比現在要高2度左右,其中1月份的平均氣溫比現在高3~5度,處于溫暖期。

大禹治水是神話還是曆史?說出來你别不信,4大證據鍊告訴你結果一、史書記載二、科學研究三、出土文物四、考古研究

中國五千年氣候變化模型圖

不僅溫度比現在高,而濕度也比現在大,也就意味着雨水偏多,水量充沛,溫度就算是高出1~2度,氣候的差異就會很大,比如很多冰川就會融化,海平面也會上升,同時雨水很多,就容易引發洪水災害,竺可桢認定的溫暖期就包括了堯舜禹生活的時期,這從科學上證明了當時的氣候是容易引發大洪水的。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41">三、出土文物</h1>

2002年春天,北京保利藝術博物館的專家在海外文物市場上偶然發現了一件帶有銘文的西周時期的青銅器,名字叫遂公盨(xǔ),于是花錢将其購回中國,盨是古代盛放黍、稷、稻、粱等飯食的禮器或食具,遂公是這件文物的主人,盨内刻有10行98個字的金文,其中開頭的第一句是這樣說的:

天命禹敷土,随山浚川,乃差地設征,降民監德,乃自作配鄉(享)民,成父母。

翻譯過來的意思是:天命禹治水,開山浚川。奉旨征伐,降服下民,監行德政。(禹)親自舉行祭祀,民稱其如父母。

大禹治水是神話還是曆史?說出來你别不信,4大證據鍊告訴你結果一、史書記載二、科學研究三、出土文物四、考古研究

遂公盨及銘文

經過考證,這個遂公盨存在于西周中後期,距今約2900年,這是出土文物中關于夏朝與大禹治水的最早的記載,不僅僅證明了大禹曾經治過水,而且也能有力地證明夏朝的存在,這與史書的記載共同構成了有力的證據鍊。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42">四、考古研究</h1>

1999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與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組成的聯合考古隊,對位于青海省民和縣官亭鎮喇家村的喇家遺址進行正式挖掘,喇家遺址的存在時間距今約4000年前,是考古史上完全由于自然災害而形成的一處大型遺址。

經過考古學家的研究,喇家遺址屬于齊家文化,屬于新石器時代遺址,遺址中所有人都是非正常死亡,呈現出死亡前夕那一刻的姿勢,其中最為震憾的是有一位母親懷抱嬰兒就這樣突然去世,沒有人是正常死亡的,這說明當時的事件一定是突然發生的重大災害,大量的家用陶器中積滿了泥土,遺址中還有大量的紅色黏土,還發現了一些大洪水沉積物的碎屑。

大禹治水是神話還是曆史?說出來你别不信,4大證據鍊告訴你結果一、史書記載二、科學研究三、出土文物四、考古研究

青海喇家遺址

其中還有一個紅陶碗倒扣在地上,碗裡裝滿了泥土,碗下還有一些面條形狀的食物,已經風化,隻能看到風化後如面條形狀一樣薄皮,這是中國出山最早的面條遺物,一切都顯得那麼突然。

考古學家認為是喇家遺址發生的原因是:地震引發了泥石流,堵塞了黃河,形成了巨大的堰塞湖,導緻了潰堤,進而引發了大洪水,由于水量巨大,很快淹沒了黃河岸邊的喇家遺址,并引發黃河流域的大洪水,這也被部分考古還家解讀為大洪水形成的原因之一。

除了喇家遺址之外,還有王城崗遺址也被證明有過洪水,王城崗遺址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告成鎮八方村,屬于中原龍山文化,與二裡頭文化幾乎處于同一時期,經考古研究,王城崗遺址存在于公元前2469年~公元前1543年,距今3564年~4490年,正好包括堯舜禹時期。

大禹治水是神話還是曆史?說出來你别不信,4大證據鍊告訴你結果一、史書記載二、科學研究三、出土文物四、考古研究

喇家遺址倒扣的面條殘留物

河南文物研究所與中國曆史博物所考古部聯合出具的《登封王城崗遺址的發掘》的報告中提到了遺址的東城大部分被洪水沖毀掉,引發了考古學家對大禹治水真實性的确定,考古學家俞偉超認為4000年前黃河流域發生了大洪水,大禹治水的事迹應該是屬實的。

除此之外,1979年開始發掘的新砦遺址,也被認為有大洪水的證據,新砦遺址位于河南省新密市劉寨鎮新砦村,屬于中原龍山文化晚期和二裡頭文化早期遺址,存在于公元前2107年,距今4128年左右,新砦遺址也被懷疑是夏朝的都城之一。

在考古發掘中發現了新砦遺址中的古河道,并發現了洪水的沉積物,被認為是大洪水所淹沒,這一時期也是大禹治水的時期,時間上大緻也能對上。

大禹治水是神話還是曆史?說出來你别不信,4大證據鍊告訴你結果一、史書記載二、科學研究三、出土文物四、考古研究

考古中發現有經洪水侵襲的地層

根據河南大學曆史文化學院副教授魏繼印先生發表的論文,《新砦文化時期的大洪水與二裡頭文化的形成》中的内容,也可證明新砦遺址存續期發生了大洪水,而且持續時間還比較長,從新砦二期早期一直持續到二期晚期。

此外,還有孟莊遺址,位于河南省輝縣市孟莊鎮,屬于龍山文化,距今4100~4800年左右,此處遺址經過考古研究也确定為毀于大洪水。

喇家遺址、王城崗遺址、新砦遺址、孟莊遺址經過考古都被證明有過大洪水侵襲的證據,在時間上也對得上,這建構了一條從黃河上流到中流的洪水泛濫區,有力地證明了大禹治水是真實存在的。

史書記載、科學研究、出土文物、考古發現這4大證據形成一個完整的證據鍊,證明了大禹治水是真實存在的,而不是神話故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