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甯波廣電網記者 王心怡)距離首屆中國—中東歐國家投資貿易博覽會越來越近啦,吃貨們準備好你們的肚皮了嗎?雖然甯波并沒有專門的中東歐餐廳,但是甯波各大旅行社都在日前增設了前往中東歐各個國家的旅行路線,So Everybody 一起來!
囊中羞澀的小夥伴們也沒有關系,在甯波的幾家餐廳中就可以嘗鮮到匈牙利的國菜——匈牙利牛肉湯,比如位于江北區老外灘揚善路24号的CANDLES音樂西餐廳酒吧的牛肉湯就被網友推薦過哦!先讓舌尖沾上一絲中東歐的美味,再收了這篇盤點作為攻略,另一半球的十六國似乎想起來也沒有那麼遠了呢!

甯波市江北區老外灘的CANDLES音樂西餐廳酒吧
No.1 阿爾巴尼亞
去這裡,首先一定要嘗試的是烤全羊,要烤得油黃油黃的,烤出一股烤焦味才是最好的。蘸上作料,配上啤酒,絕了!如果要拍一部《來自阿爾巴尼亞的你》,那麼标配無疑是全羊配啤酒。
此外,阿爾巴尼亞的海鮮也是值得一試的,龍蝦、螃蟹肉質 鮮美,不管你是烤着吃、炸着吃還是煮着吃,都是一道味蕾盛宴,是不是感覺和咱們甯波人吃得很像?值得注意的是阿爾巴尼亞人“點頭不算搖頭算”,也就是說點頭表示否定,而搖頭卻表示肯定。嘗到好吃的,可要記得狠狠地搖頭呀!
No.2 波黑
如果阿拉甯波人覺得海鮮不夠刺激的話,那就去波黑嘗嘗皮塔(Pita)和波紮(Boza)吧。
波黑皮塔(Pita)
波黑波紮(Boza)
皮塔(Pita)指的是餡餅,肉餡的叫Burek,奶酪餡的是Sirnica,蔬菜餡的是Zeljanica,可别搞錯了。對于東方人來說,肉餡的和蔬菜餡的更容易接受。當地特有飲料叫波紮(Boza),有一種用文字很難形容的味道,在此不贅言,嘗嘗就知道。
No.3 保加利亞
還記得莫斯利安酸奶嗎?是的,這便是保加利亞三寶之一,另外兩寶是玫瑰花和葡萄酒,都是養顔的東西。對莫斯利安人來說,一日三餐可不吃肉,但酸奶卻是必不可少的。是以,保加利亞人是全世界酸奶消費最多的國家。
保加利亞莫斯利安人制作的酸奶
酸奶不僅可以直接吃,還可以用來被做成菜品和甜點。比如 Tarator是夏季家家都會煮、人人都愛喝的湯,由新鮮冷湯、酸奶、切碎的黃瓜丁、大蒜、薄荷混合制成,冰冰涼涼的很消暑,但别嫌棄它的大蒜味兒!
Tikvenik是保加利亞的一種甜糕餅,通常用大米磨碎後,加入奶酪混合制成餅,再加黃油煎至而成。中東歐不少國家都喜黃油、奶酪入菜,去旅遊之前先熟悉熟悉味道,不然很有可能吃不慣哦。
保加利亞Tikvenik
No.4 克羅地亞
克羅地亞有50多種不同的本地菜及本地的奶酪和甜點。值得一試的美食有篝火烤肉、達爾馬提亞熏火腿、羊奶酪、和kulen(胡椒味的臘腸)。内陸地區菜點和沿海地區也不甚相同,内陸比較受歡迎的菜是火雞配mlinci(浸過火雞汁的烤面團)。沿海地區則是達爾馬西亞式炖魚,海鮮湯和海鮮沙拉。50多種,可勁兒地吃也吃不完呢!
克羅地亞的特産,當屬姜餅無疑。這是一種從中世紀流傳下來的古老食物。克羅地亞人還把姜餅發展成為獨特的姜餅文化,中國—中東歐博覽會期間,你也許能在中東歐國家特色産品展上買到姜餅造型的紀念品。
克羅地亞姜餅
No.5 捷克
捷克的國菜很是平民,烤豬肉是也,傳統吃法是烤豬肉配上莫裡維亞式的酸泡菜,又往往加上很多奶油,酸酸甜甜鹹鹹的口感真是酷炫!當地人嗜酒,釀制的皮耳森啤酒 (Plzensky Prazdroj)相當有名,小酒一酌,閑适地很,并且皮爾森啤工廠是向公衆開放的,愛酒人士可以專程前往取取經。
捷克烤豬肉
捷克皮爾森啤酒廠内部
還有一種食物叫Knedliky,從它的英文名Bread Dumpling上不難看出它其實就是面包加雞蛋的餃子而已。洋餃子的吃法和中國餃子的吃法大同小異,咱是沾醋沾醬油,他們則是沾酸白菜和醬。不得不提一句的是,旅行在中東歐十六國,各有各的風情和美味,不過酸白菜倒是共通的!
No.6 愛沙尼亞
這裡的菜肴有着德國的嚴肅風,面包、洋芋、肉類是最普遍的。面包多是黑面包,别看人家長得醜,人家味道還不錯哦 !
由于愛沙尼亞靠近海邊,是以這裡的海鮮供應不斷,尤其是大比目魚、腹鲱一類。與咱們甯波人蒸煮炸腌海鮮不一樣,愛沙尼亞人會把海鮮和洋芋泥、燕麥一起食用,簡直是一種連腦補都腦補不出的味道。
No.7 匈牙利
雖然甯波也有得喝匈牙利牛肉湯,但畢竟沒有當地煮出來的濃湯正宗呀!傳統的牛肉濃湯用大鐵鍋熬制,裡料是去了皮的牛後肘子或牛臀肉,加入洋蔥、洋芋、胡蘿蔔等蔬菜,精煮慢炖地将湯熬制成濃汁,再灑上紅辣椒粉,流口水了沒?
匈牙利牛肉湯
匈牙利的美食之于中東歐就像是四川美食之于中國,一個字辣!歐洲再沒有一個國家像匈牙利這般地愛吃辣了,而且也并不是所有的辣椒粉都辛辣無比,有些會偏甜。最重要的是,辣椒粉經過了熱油加熱後會香氣四溢,這對色香味需俱全的美食來說很重要。
匈牙利紅辣椒
No.8 拉脫維亞
拉脫維亞和愛沙尼亞相似,飲食多已海味為主。吃慣了中國沿海地區的海味,不如去拉脫維亞試試歐洲人烹制出來的。拉脫維亞的特色菜有三:牛奶魚湯、黑面包布丁、黑藥酒。
不過美中不足的是其菜肴裡飽含着的油脂,十六國遊玩一趟,肥肉倒是可以攢下不少。
No.9 立陶宛
立陶宛的食物與其他幾個國家相比名氣不大,但每一道都是極盡精緻,這種精緻中,你仿佛還能看見立陶宛這個國家的曆史。
甜菜冷湯雖然在東歐很多國家都能嘗到,但是你唯獨隻能在立陶宛見識到世界上最粉的甜菜冷湯。甜菜根絲、黃瓜絲、莳蘿絲等各種蔬菜絲熬成的湯不是很濃稠,自是比不上匈牙利牛肉湯,但是顔色好看呀,顔控們一定不可錯過。
立陶宛甜菜冷湯
國菜是馬鈴薯肉餡大丸子,名字雖然取得很實在,但它長得很有内涵哦!厚厚的酸奶油布滿了丸子的表面使得嚼起來QQ 的,口感比放大了N倍的珍珠有味道地多。
立陶宛馬鈴薯肉餡大丸子
No.10 馬其頓
馬其頓的飲食受内戰和經濟不景氣的影響比較簡單,多以面食為主,口味偏重。不過你如果是個葡萄酒愛好者,就不可以錯過這個國家。其南面是暖和的地中海氣候,但經常性刮來的北風平衡了葡萄生産的溫度。是以,這裡的葡萄酒品種多樣,不論是甘醇的紅葡萄酒還是清爽的白葡萄酒都是上品之作,再簡單的菜肴有了葡萄酒的點綴都提升了幾個level。
馬其頓葡萄酒
No.11 黑山
黑山當地最著名的小吃叫Burek,就是上文在介紹波黑美食時提及到的那種肉餡皮塔(Pita)。這種小食攜帶友善,幾乎任何時候都能吃,不過剛出爐的才是最香最美味的。
如果讓黑山人看中國人的烹煮方式,他們一定會頭疼。他們的主食往往以燒烤為主,海鮮也不例外。燒烤後淋上橄榄油并點綴上幾片新鮮的番茄和生菜等就可以吃了,吃的就是這種沒有太多調料調出來的原生态味道。
No.12 波蘭
甜菜湯、蛋花冷湯、高麗菜湯、大麥湯、高麗菜卷、炸豬排等,這些波蘭美食是不是有點眼熟?是了,波蘭的飲食汲取了各個中東歐國家的精華,并加以改良。
改良成果之一就是洋餃子,尤其是名為pierogi的洋餃子,面皮裡面加滿了肉末、酸菜、蘑菇、幹奶酪或水果後煎炸而成。其他流行的素食餃子還有洋芋粉做的蒸餃和用水果做餡的餃子。想想中國人吃了多少年的餃子之後還沒有勇氣在餃子裡裹上水果。
波蘭洋餃子
改良成果之二便是波蘭味的酸菜“必高思”,它不是腌制而成的,而是把多種白菜和多種肉類混合在一起炖成的。
No.13 羅馬尼亞
羅馬尼亞是中國人的好去處,因為那裡平時也會吃米飯。羅馬尼亞人煮飯時愛加少量的鹽、醋、植物油,用文火煮1小時左右,鹹鹹的飯有點類似于咱們甯波過立夏時吃的糯米飯。
另外,羅馬尼亞人熱衷于制作各種香腸,比如mititei是一種有着草藥香味的烤腸,旺火炖煮着吃很受歡迎。
羅馬尼亞烤腸
在那裡享受美食,你還可以附帶享受到音樂伴奏,因為這是他們的習慣和禮儀所在。
No.14 塞爾維亞
如果你是個素食主義者,塞爾維亞可能不适合你,因為那裡對肉似乎有着執念。當地人最愛的食物是一種用混合肉餡做的卷兒配上生蔥頭及面包吃,另外一種流行的食物是在肉餡上撒調料後,烤制成形再做成一種像漢堡一樣的東西,叫pljeskavica,肉餡是豬肉、牛肉、羊肉三種肉烤出來的,反正就是肉肉肉!
塞爾維亞pljeskavica
塞爾維亞人很重視午餐,卻對早、晚餐要求比較簡單,是以記得要在中午的時候去吃大餐哦!
No.15 斯洛伐克
熟悉中東歐曆史的夥伴們都知道,捷克斯洛伐克在1993年分成了兩個獨立的國家:斯洛法克和捷克。但由于一脈淵源,是以斯洛伐克的飲食與捷克相差無異。
No.16 斯洛文尼亞
斯洛文尼亞的特色美食也分地區,例如阿爾卑斯地區有卡爾尼厄蘭香腸,中部有類似洋餃子的斯圖克列面食和波提察蛋糕,布雷克穆列地區有吉巴尼查蛋糕和褶皺面包,海濱地區則有地中海貝類,就看你想吃什麼咯!
斯洛文尼亞的面包
這裡也是個葡萄酒盛産的國度,葡萄果園和酒窖随處可見,彌漫着中世紀歐洲的神秘感。
(本文圖檔均來自網絡)
更多新聞資訊請關注甯波廣電網微信或登入甯波廣電網(www.nbtv.com)檢視。本文記者是新來的萌妹子——吃貨記者小心怡,歡迎鼓勵支援~
每日甯波新聞直播錄播,透骨新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