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南京學者發現最完整的“僞郭公蟲”化石

光明日報南京9月14日電(記者鄭晉鳴)近日,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員黃迪穎、博士研究所學生蔡晨陽有關全球首塊“僞郭公蟲”化石的研究成果被刊登在國際昆蟲學期刊《歐洲昆蟲學雜志》上。這是迄今發現的世界上最完整的“僞郭公蟲”化石。

南京學者發現最完整的“僞郭公蟲”化石

中生代“僞郭公蟲”化石 (蔡晨陽供圖)

這塊“僞郭公蟲”化石來自内蒙古甯城縣道虎溝村的道虎溝,距今約1.65億年,由黃迪穎團隊搜集發現。這隻僞郭公蟲體長大約3毫米,隻有通過顯微鏡才能觀察到其真實面貌。從形态上來看,它的頭部長有一對複眼、一對單眼,兩隻觸角,每隻觸角有11節,末端膨大三節,前胸背闆邊緣齒狀構造,腹部有五節,一對鞘翅邊緣長有像盾牌一樣的盾邊。根據産出國家、時代和盾邊研究發現,該“僞郭公蟲”化石被命名為中華侏羅盾邊僞郭公蟲。“據判斷,在1.65億年前,我國的東北地區就有該種僞郭公蟲生活。”黃迪穎說,如今,和該化石較像的僞郭公蟲隻在南美洲生活,在中國早已滅絕。

蔡晨陽介紹,這塊中華侏羅盾邊僞郭公蟲化石,是目前已知的第一塊确切的僞郭公蟲科甲蟲化石,不僅将該科的化石記錄提前了約1.65億年,而且對于研究和分析多食亞目甲蟲乃至整個鞘翅目昆蟲也具有重要意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