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北京來了隻非洲“豹子”?最新進展:該薮貓已獲救

作者:美食家的小眼睛

視訊加載中...

中國青年報用戶端訊(實習生 陳慧琦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胡甯)大耳豎起,眼神警覺,四肢修長,黃色絨毛上布滿黑斑,體長近一米,看起來“像一隻小豹子”。9月2日,北京市園林綠化局在動物保護社團的協助下,正式救助了這樣一隻薮貓。

薮貓廣泛分布于非洲西部、中部和東部的大草原,在我國屬于外來物種。按照我國加入的《瀕危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薮貓被核準為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進行保護管理。記者從市園林綠化局了解到,目前,該薮貓已被送至大興區北京野生動物園救護站進行專業救治,生命體征穩定。

北京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鄧文洪介紹,薮貓是通過人為原因出現在北京,如果形成一定規模的種群,一定會對豹貓等北京其他貓科動物造成影響。而在我國,外來物種入侵問題相當嚴重,目前,國内已有四百餘種動植物屬于入侵物種。

收到捕獲薮貓的情況後,北京市園林綠化局緊急對全市野生動物繁殖利用機關的薮貓存欄情況開展核查,未發生薮貓逃逸情況。市園林綠化局野生動植物和濕地保護處處長張志明告訴記者,這隻野外發現的薮貓,可能系被未經準許私自養殖後,自行逃逸出來、被棄養、或被擅自在野外“放歸”。

在救助站,獸醫首先對薮貓進行了貓科動物疾病檢查,未發現異常。因為轉換環境,前兩天,薮貓産生應激行為。第三天,薮貓便開始采食。從業人員拿各種食物去試,發現該薮貓不吃完整的兔腿,但将兔腿剁碎後,它便開始進食。

北京市野生動物救護中心副主任胡嚴指出,“這是因為在被私人豢養的過程中,野生動物積累了各種不同的習性,飲食習慣會跟在野外不同。”是以,這也證明該薮貓應該曾被私自養殖。

日前,胡嚴看到薮貓開始伸懶腰。他表示:“動物有這種行為就是比較适應環境了。目前薮貓的狀态是完全正常的。”

今年以來,北京市園林綠化局已接收救護野生動物227種2384隻。近年來,北京救護的外來物種增多,不隻是薮貓,還有眼鏡蛇、來自非洲的蜥蜴和龜,這些在北京不可能有自然分布的外來物種,近年來在救護中卻經常見到。北京市園林綠化局野生動植物和濕地保護處處長張志明表示,這和現在流行的“異寵”養殖相關。

他表示,北京市接收的遺棄、走失、執法機關罰沒以及市民主動送交的各類“異寵”數量逐年增多,其中包括許多外來物種,特别是今年以來,接收救護外來物種占到了全部接收救護總量的近五分之一,占用了救護機關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資源。

至于該獲救薮貓将如何處理,胡嚴介紹,按照國際公約,該薮貓不會被送回非洲原産地,進行展示和科學宣教是目前對外來物種的主要處置方式。

北京市園林綠化局釋出提示稱,随着秋冬季候鳥遷徙期的到來,全市将針對野生動物主要分布區、越冬地、繁殖地、遷飛停歇地、遷飛通道和其他野生動物叢集活動區域,進一步強化野外巡查和看守,通過加大人員力量、增設監控裝置、加強宣傳引導等方式,嚴防亂捕濫獵和破壞候鳥等野生動物栖息地等違法行為。在此,也呼籲市民朋友們不要随意飼養“異寵”,大家共同樹立“不接觸、不打擾,不傷害”野生動物的生态環保意識,發現野生動物受傷等情況,及時向屬地野生動物主管部門報告。

北京來了隻非洲“豹子”?最新進展:該薮貓已獲救
北京來了隻非洲“豹子”?最新進展:該薮貓已獲救
北京來了隻非洲“豹子”?最新進展:該薮貓已獲救

獲救薮貓現狀。北京市園林綠化局供圖

來源:中國青年報用戶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