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薮貓來了?北京十渡山區驚現迷你形“豹子”,它到底是什麼動物?房山十渡山區驚現迷你形“獵豹”薮貓又是什麼物種?北京房山野外“不産”薮貓,到底哪裡來的?總結

作者:地理那些事

衆所周知,随着我國生态環境的持續改善,野生動物和植物的生存環境也越來越好,一些曾經一度消失在人們視野中的野生動植物也頻繁出現,有的物種種群規模呈現出恢複性增長,藏羚羊由7萬餘隻增長到30多萬隻、亞洲象由185頭增加到300餘頭等。其中豺狼虎豹等肉食動物的蹤迹頻現,更是生态環境向好的一種“标志”,說明栖息地食物鍊得到恢複,植被、食草動物......

薮貓來了?北京十渡山區驚現迷你形“豹子”,它到底是什麼動物?房山十渡山區驚現迷你形“獵豹”薮貓又是什麼物種?北京房山野外“不産”薮貓,到底哪裡來的?總結

今年以來,“豺狼虎豹”中的“豹子”這種動物可以說是搶了不少“鏡頭”,浙江、山西、陝西以及三江源地區等區域均有“豹子”出沒的報告。而八月底的時候,正在北京房山十渡山區執行訓練任務的寶貝回家寵物搜救隊接到村民的求助表示,附近的山上有一隻“豹子”出沒,他們都不敢靠近,希望搜救隊能幫忙處理一下,這又是什麼情況呢?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4">房山十渡山區驚現迷你形“獵豹”</h1>

有一定地理常識的朋友應該知道,北京大緻上位于太行山脈西山東部與燕山山脈軍都山南部的“夾角”地帶,山地面積占比較大,占比達62%,總的地勢為西北高東南低,是以地處“迎風坡”的北京雖然緯度較高,但是降雨量要比同屬華北平原的其它平原地區降雨量略大,都具有“雨熱同期”的規律,也就是說降雨量主要集中在6、7、8這三個月,約占全年降雨量的近8成。

薮貓來了?北京十渡山區驚現迷你形“豹子”,它到底是什麼動物?房山十渡山區驚現迷你形“獵豹”薮貓又是什麼物種?北京房山野外“不産”薮貓,到底哪裡來的?總結

正常年份降雨量大約在450-550毫米之間,但是今年以來受氣候變化帶來的多種因素的影響,包括北京在内的北方大多數地區降雨量較常年偏多,根據國家氣候中心副主任賈小龍的介紹,其中僅“今年夏季的北京降水量就較常年同期偏多65.2%”,可以說“偏多”不止一點點了。

北京相對較好的雨熱條件、地形環境等,為野生動物的栖息也提供了良好的環境,加上北京持續加大野生動物的保護力度,近年來還發現了一些“新物種”,例如在北方地區比較罕見的「尖帽草」在密雲五座樓林場被發現,此外還有「北京無喙蘭」「北方鳥巢蘭」等珍稀、瀕危植物。

而此次迷你形“獵豹”現身的北京房山區,位于北京西南部,這裡屬于太行山脈向華北平原的過渡地帶,同樣具有西北高東南低的地勢特征,不過降雨量要略高于北京平均水準,其中平原區年平均降水量約為600毫米、山區可達645毫米。

薮貓來了?北京十渡山區驚現迷你形“豹子”,它到底是什麼動物?房山十渡山區驚現迷你形“獵豹”薮貓又是什麼物種?北京房山野外“不産”薮貓,到底哪裡來的?總結

由于房山區地處太行山東麓,這裡原本就是華北豹(也稱“中國豹”、“太行的栖息地之一,在太行山脈綿延400餘公裡的山區均有分布。而房山十渡山區地處太行山北段餘脈東北側、華北平原西北山區,占地面積300餘平方公裡,其地形複雜,植被也比較茂盛。

按理說,華北豹在太行山區出現并不是很稀奇的事,因為這裡本來也是它們的“家園”,隻是後來受環境的影響,尤其是人類活動的幹擾而逐漸向西南的山西、陝西一帶的原始森林避退。而如今太行山區生态環境持續變好,不少野生動物也回歸了,其中包括“華北豹”,此前有遊客就在山西省沁源縣的花坡風景區“偶遇”兩隻華北豹,看上去更像是“豹媽媽”帶着“豹寶寶”巡山。

薮貓來了?北京十渡山區驚現迷你形“豹子”,它到底是什麼動物?房山十渡山區驚現迷你形“獵豹”薮貓又是什麼物種?北京房山野外“不産”薮貓,到底哪裡來的?總結

不過,此次在房山發現并圍捕的一隻“豹子”,經過經過搜救隊的初步确認,它的身高約0.5米,體長近1米,除了身上分布有豹子的花紋外,其它特征與真正的豹子“大相徑庭”,尤其是大長腿、小腦袋完全是非“豹子”的形象了,在房山十渡山區也從未見過,也就是不屬于這裡的“原生物種”。後經過動物專家的介紹,這種動物實際上學名叫學名“Leptailurus serval”,中文名稱叫薮貓(sǒu máo)。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35">薮貓又是什麼物種?</h1>

薮貓是哺乳綱食肉目貓科薮貓屬的動物,原生地是在非洲東部、中部以及西部的大草原濕地邊緣蘆葦叢生的地方,偶爾出沒于于林緣地帶和植被茂盛的森林區域,也就是主要栖息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熱帶草原上,其食譜豐富多樣,主要以鼠類、魚類、鳥類、蛙類等動物以及蝗蟲為食,從這一點來看薮貓屬于“益獸”了,可以“為民除害”控制鼠類、蝗蟲的肆意蔓延。

薮貓來了?北京十渡山區驚現迷你形“豹子”,它到底是什麼動物?房山十渡山區驚現迷你形“獵豹”薮貓又是什麼物種?北京房山野外“不産”薮貓,到底哪裡來的?總結
薮貓來了?北京十渡山區驚現迷你形“豹子”,它到底是什麼動物?房山十渡山區驚現迷你形“獵豹”薮貓又是什麼物種?北京房山野外“不産”薮貓,到底哪裡來的?總結

從體型上來看,薮貓像一頭小體型的“獵豹”,與其他貓科動物相比其顯著特征是頭小、軀幹和四肢修長、尾巴短、雙耳又圓又高,甚至耳基部都快有連起來,而雌性個體體重通常要略小于雄性的體重。成年薮貓體長約0.67米-1米、尾長0.4米、肩高0.53米,而體重方面雄性大約為9-18公斤、雌性則為9-13公斤。

由于薮貓軀幹和四肢修長,其四條腿如同“四個強力彈簧”,具有非常好的彈跳能力,能夠輕松跳到3-4米開外的地方,是以這非常有利于捕食,能夠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攻擊目标内的獵物,然後用剃刀般鋒利的爪子将其牢牢控制并撕裂并用鋒利的牙齒猛咬其要害部位,捕食成功率可達50%以上,遠高于老虎、獅子、獵豹等大型貓科動物僅約不到20%的捕食成功率,是以薮貓屬于一種非常兇猛的動物,不過它們很少攻擊家畜。

薮貓來了?北京十渡山區驚現迷你形“豹子”,它到底是什麼動物?房山十渡山區驚現迷你形“獵豹”薮貓又是什麼物種?北京房山野外“不産”薮貓,到底哪裡來的?總結
薮貓來了?北京十渡山區驚現迷你形“豹子”,它到底是什麼動物?房山十渡山區驚現迷你形“獵豹”薮貓又是什麼物種?北京房山野外“不産”薮貓,到底哪裡來的?總結

薮貓通常在黃昏至第二天黎明這段時間最為活躍,是名副其實的“夜貓子”,不僅能通過雷達般短圓耳朵洞察微小的聲音,甚至能聽到老鼠打洞的聲音,而且雙眼夜視能力非常好,是以即便是漆黑的夜晚捕獵也是輕松自如。

薮貓來了?北京十渡山區驚現迷你形“豹子”,它到底是什麼動物?房山十渡山區驚現迷你形“獵豹”薮貓又是什麼物種?北京房山野外“不産”薮貓,到底哪裡來的?總結

不過,盡管薮貓跳躍能力超強,但是由于主要聚集在河流、湖泊等濕地區域,又很容易暴露而遭到捕捉或捕殺,加上濕地區域也是非洲人口比較集中的地方,由于人類的活動其生境遭到破壞,種群數量不斷下降,已被列入《瀕臨絕種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CITES)附錄Ⅱ,也就是屬于野生物種保護紅皮書附錄2的物種,在我國對應的屬于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70">北京房山野外“不産”薮貓,到底哪裡來的?</h1>

既然薮貓的原生地在撒哈拉以南除熱帶雨林地區的熱帶草原地帶,那麼北京房山十渡山區的薮貓又是哪裡來的呢?

薮貓來了?北京十渡山區驚現迷你形“豹子”,它到底是什麼動物?房山十渡山區驚現迷你形“獵豹”薮貓又是什麼物種?北京房山野外“不産”薮貓,到底哪裡來的?總結

根據我國國家動物博物館的從業人員介紹,這隻薮貓應該是人工飼養的,被主人遺棄或跳出來跑到野外,由于其身上不時地散發出異味,疑似患有皮膚病,且屬于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受到法律的保護,不得私自飼養,是以需要正規機構收養。

而關于薮貓的飼養和販賣等問題,私人飼養最開始源于中東地區,而後一些國家也選擇将薮貓當做“寵物”進行飼養,甚至還進行了雜交育種,以此來降低“新物種”的攻擊性,使其更溫順一些。但是經過一兩代的人工繁育是難以降低薮貓的野性,因為家貓經過了長達數千年的馴化還尚存野性,是以人工飼養存在一定的危險性,若途徑不明的話也存在檢驗檢疫方面的“蒙混過關”,可能會攜帶病毒。

薮貓來了?北京十渡山區驚現迷你形“豹子”,它到底是什麼動物?房山十渡山區驚現迷你形“獵豹”薮貓又是什麼物種?北京房山野外“不産”薮貓,到底哪裡來的?總結

不過按照我國現有的規定,飼養薮貓的個人或機構必須持有《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馴養繁殖許可證》,且一般是用于科學研究,如果是在家裡當寵物養是得不到許可證的,是以無證飼養薮貓就是一種違法行為,大家可以進行舉報。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89">總結</h1>

通常情況下,受海洋、山脈、河流等地理環境的制約,物種一般被“限定”在一定範圍内而無法遠距離擴散,但是随着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一些生物也搭上了時代的便車加速擴散,輪船、飛機等都是物種跨區域流動的交通工具,這其中既有物種的自然傳播,也有人為的引進,而對于前者很難完全避免,但是對于後者則需要好好反思物種入侵可能會帶來的危害,澳洲野兔泛濫、美國的緬甸蟒和亞洲鯉魚等物種泛濫都是“前車之鑒”,失去天敵的物種一旦适應了新的環境種群數量就會快速增加。

薮貓來了?北京十渡山區驚現迷你形“豹子”,它到底是什麼動物?房山十渡山區驚現迷你形“獵豹”薮貓又是什麼物種?北京房山野外“不産”薮貓,到底哪裡來的?總結

飛機草

我國同樣也是世界上受物種入侵危害比較大的國家之一,根據生态環境部釋出的《2020中國生态環境狀況公報》顯示,我國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克氏原螯蝦(許多人愛吃的“小龍蝦”)、紅火蟻、非洲大蝸牛以及飛機草、土荊芥等動植物均在列,其中有一些就是于當做“觀賞”或“寵物”等目的地引種,結果因為處理不當擴散到自然環境中。

由此可見,非法飼養或引種外來物種,很有可能會帶來嚴重的生物入侵災難,造成原生生态環境的破壞,并且那些無法适應新環境的物種也會迅速被淘汰,但是原生地若是不斷地“抓”捕,那這樣就會加速該物種的“滅絕”,是以“沒有買賣就沒有傷害”,我們大家應該自覺抵制飼養外來物種,不給生物入侵留任何機會。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