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億萬蒼生,人分九種,“九種體質”,關乎着一個人的健康與否。體質養生是基礎、根本的養生方法,也是最真的養生理念。四代中醫世家傳人——效哥,從醫二十餘載,從諸多的臨床案例中驗證了“體質調理”和“體質重建”對一個人健康的重要性。效哥緻力于體質養生、調理研究,專注于個體化體質辨識,以人為本,因人制宜,充分注重人的個體化差異,采取優化的、有針對性的幹預措施,幫助人通過體質重建和體質調理,不生病,少生病。
指甲上的豎紋,并不是所有人都有,如同癌症,隻不過是“豎紋”在擴大化、在年輕化而已,
指甲上的豎紋,絕不是某香嘴中說的“自然衰老”,也絕不是某些中醫說的“微量元素缺乏”,那指甲豎紋到底代表什麼?如何去應對?
本文提要:
1、自從某香認為“指甲豎紋”不是病,全國就隻有一個聲音了!
2、指甲豎紋到底是什麼病?
3、指甲豎紋如何破解?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1">1、自從某香認為“指甲豎紋”不是病,全國就隻有一個聲音了!</h1>
某香,作為國内一個西醫科普,确實很給力!
唯獨的缺點,就是從中醫層面上,他們并不夠專業!
他們的作者中,很多西醫和營養師,因為不懂中醫,是以,什麼都敢說!
其實,如果能把西醫說清楚,就已經是最大的貢獻了,對于不懂的中醫領域,不要亂講就足夠完美了!
但,某香應該至少說過三次,
“指甲上有豎紋,不是病态,是一種自然衰老的表現”!
效哥在這裡想說的是,
“西醫眼中,不同人的舌苔和舌苔也是一樣的、脈搏和脈象也是一樣的,因為你們不懂中醫而已,舌苔和舌苔、脈搏和脈象,每個人都不一樣,隻是你們沒感覺而已”
是以,這裡,大家記住,指甲上的豎紋,在中醫眼中,或多或少都是内髒病展現在體表上的一個投影而已!
甚至還有不少“中醫”張嘴就說“缺乏微量元素”,暈!哪個營養師教出來的中醫!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1">2、指甲豎紋到底是什麼病?</h1>
摸脈的時候,其實,是一個綜合擷取患者資訊的時刻,
望眼神、
望五官、
望氣色、
望眉心、
望人中、
望頭發(血之餘、腎之華)
耳聞語音、
鼻聞異味、
望胸脯起伏(此處系審别宗氣,非36D之意)
望尺膚、
望指甲、
望大小魚際、
探掌心陰氣、
望三長兩短-六經之氣、
當然了,古人一再強調四診合參,并非說的是每一個診斷方式都是孤立的,相反,“合參”就是彼此糅合在一起的“精準鎖定”!
跑題了,上面的東西雖然很重要,但,以後會講,今天隻說“爪甲、指甲上的豎紋”!
先說正常人:
正常人的指甲是什麼樣的?
紅潤含蓄、堅韌呈弧形、帶有光澤、平整光滑!
中醫診斷學中的“辨爪甲”,自黃帝内經時代就有,經曆後世不斷完善,已經成為中醫診斷學中一個比較重要的組成!它的理論基礎是“爪(甲)為筋之餘、肝華在爪、爪(甲)為十二皮部的延伸、爪(甲)為人氣之外放、爪甲為六經之氣表裡交界之處”
(1)爪為筋之餘,肝華在爪
《素問.五髒生成》“肝之合筋也,其榮爪也”
Tips:名詞解釋,古人習慣性地把指甲、腳趾甲統稱為爪甲、爪!
肝主筋,肝血養筋,爪甲為筋之餘,是以,指甲反映出“病在肝、病在血”!
濕潤的土地,永不幹裂,肝血充足筋之餘——指甲不會有豎紋!
(2)爪為十二皮部的延伸,
《素問.皮部論篇》“皮之部,輸于四末”
能了解标題就行,這個暫時不展開,因為皮部是作為一篇專文要寫的!
(3)爪為人氣之外放
此處省略300字,有感覺就行,意會比言傳更重要!
(4)爪甲為六經之氣表裡交接之處!
《靈樞.本輸》喜歡的自己去讀,本文不再贅述,它強調的就是爪甲是三陰經和三陽經都交彙連接配接點,陰經由此而入,陽經由此而出,
陰陽交彙的地方,重要不重要?
十二井穴,隻分布在爪甲很近的地方!
是以,過去曾用“爪牙”形容什麼?爪甲是陰陽氣交彙之處,上牙和下牙是否也是陰脈之海和陽脈之海的交彙之處?
(5)五個爪甲代表各不相同!
此處不細說了,常看笑談中醫文章的人都在以前的文章裡讀到過這些知識!
僅僅舉個手上的例子,少商、商陽、中沖、關沖、少澤、少沖分别代表哪個經脈?
是以,五個指甲上的豎紋代表的疾病的具體細分是否又有了新的感覺?
中醫曆史上第一次提出“指甲有紋”是病态的是《黃帝内經》!
《靈樞.本髒第四十七》“爪惡色黑多紋者,膽結......”
但,靈樞經寫的是膽經之氣郁結不暢的病,因為多紋還兼有爪惡色黑......
古代醫家和現代中醫,綜合得出來的經驗就是:
指甲有“豎紋”,代表如下問題:
1、情緒很差、或長期不良情緒!(肝華在爪,肝氣不利,筋之餘失條達)
2、思慮過度!(膽主決斷,肝膽表裡,當決不決,耗損肝氣肝血)
3、眼目疾患、或眼目不适(肝開竅于目,肝華在爪,目爪一體兩用)
4、健忘、記憶力差!(參2)
5、眠淺易醒!(肝不藏血,血少藏魂不深,肝華在爪)
絕不是某香所說的“你老了”,也絕不是某些“中醫”說的“微量元素缺乏”,中醫都混到說“微量元素”了,還是中醫嗎?
(此處已添加醫療卡片,請到今日頭條用戶端檢視)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1">3、指甲豎紋如何破解?</h1>
回頭再寫吧,每篇文章盡量不超過2000字,不然,寫起來累不累不主要,關鍵是讀起來,也很累!
王緻效,副教授,四代中醫世家,祖籍山東高密,曾祖是民國時期黑龍江四大名醫王守典,祖父王明先是海倫名醫。
現為中醫副教授(副主任醫師),師從國務院首批國家級名老中醫專家梁贻俊教授,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梁贻俊工作室傳承人,先後在北京東釣魚台炎黃國醫館、太申祥和健康産業集團太醫館出診20餘年。
先後跟随首批國家級名老專家梁贻俊教授、肝病泰鬥謝子恒教授、肺病泰鬥方和謙教授、消化道疾病專家徐振盛教授、北京“小兒王”宋祚民教授、脾胃病專家危北海教授、腎病專家楊大绮教授等學習。
感謝您的觀看,要健康,調體質,加入效哥“體質調養”的隊伍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