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王汝剛關心的“頭等大事”,和我們每個人有關

作者:上觀新聞
王汝剛關心的“頭等大事”,和我們每個人有關

頭等大事是什麼?是婚姻、事業、家庭還是健康?讓滑稽戲《頭等大事》來告訴你。劇中一個個讓人啼笑皆非的“段子”都圍繞着一件事——垃圾分類。作為全國首部以垃圾分類為主題的輕喜劇作品,《頭等大事》通過上海人喜聞樂見的滑稽戲表演,以說唱的形式向居民群衆講述垃圾分類的規則與做法,用淺顯易懂的語言向觀衆宣傳、引導、推廣生活垃圾分類的重要意義。如今,該劇已累計演出52場,從劇場戲院,一直深入到社群街道,深受居民觀衆歡迎。

視訊加載中...

2019年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實施。同一天,由上海獨腳戲藝術傳承中心(上海市人民滑稽劇團)創排的滑稽戲《頭等大事》在上海市委黨校禮堂首演。面對台下觀衆此起彼伏的笑聲掌聲,作為上海獨腳戲藝術傳承中心的當家人,王汝剛一點都不覺得意外:“我們的創作,隻要貼近生活,緊跟時代,就一定能把中國故事講好。”

王汝剛關心的“頭等大事”,和我們每個人有關

事實正是如此。在市、區綠化和市容管理局的指導下,主創團隊提前4個月就開始劇本創作。王汝剛帶着編劇、主演們進社群,在垃圾投放站“蹲點”,和居民群衆交流。演員陳靓為了演好環衛勞工的角色,一頭紮到南浦大橋環衛站“拜師學藝”,“90後”環衛工居芬成了他的“師傅”。從紮掃帚開始學,掃帚三層,從裡到外、從短到長,保證掃帚切斜于地面時能“全面兼顧”。整整兩禮拜掃大街的生活體驗,讓陳靓感觸良多:“他們太辛苦了,大家真的不能随意丢垃圾。”感同身受之餘,他也将“掃地歌”帶進劇中——“普掃”“機掃”“壓欽掃(阿慶嫂)”,成了劇中效果最爆棚的段子之一。

王汝剛關心的“頭等大事”,和我們每個人有關

《頭等大事》不僅“有勁”,還能引發觀衆共鳴。滑稽戲講究說學做唱,為了讓整台戲更加鮮活,劇中加入了近十種江浙滬人民喜聞樂見的戲曲唱段,包括越劇、滬劇、說唱、小調等曲藝門類。當耳熟能詳的旋律響起時,瞬間能引發台下觀衆的大合唱。

王汝剛關心的“頭等大事”,和我們每個人有關

細看《頭等大事》的演出陣容,既有王汝剛、姚祺兒兩位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獨腳戲傳承人,也有陳靓、曾懿這樣在觀衆中具有相當影響力的中青年演員。王汝剛透露,《頭等大事》不設B角,52場演出所有演員從不缺席。

王汝剛關心的“頭等大事”,和我們每個人有關

兩年來,《頭等大事》不僅在奉賢、闵行、浦東、寶山等區巡演,還将垃圾分類的故事推向了長三角地區,所到之處,掌聲此起彼伏。王汝剛還記得,有一次在奉賢一街道演出後,觀衆圍着他們說劇情太好了,一些志願者更是拉着演員的手不肯放,謝謝他們把志願者遇到的甜酸苦辣描寫得淋漓盡緻。“志願者在工作中經常遇到别人不了解,還包括自己子女。他們希望我們再去演出,到那時一定要帶着家人來看!”

王汝剛關心的“頭等大事”,和我們每個人有關

《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實施兩年多來,與之相關的故事還在持續。《頭等大事》也不閑着,王汝剛透露,劇本還将繼續打磨,目标是演到100場。“無論是劇場還是社群文化中心,也不管台下觀衆有多少,我們都會演下去,而且藝術品質不松懈,為的就是讓垃圾分類的理念深入家家戶戶。”王汝剛告訴記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