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王汝剛:七個奶媽給我方言天分,父親的書房讓我吃上“開口飯”

作者:上觀新聞

“我在很多地方做過很多講座,但是關于讀書的講座,這是第一次。書是我一生最喜歡的東西。”3月2日下午,滑稽演員王汝剛做客“行知讀書會”,與讀者分享自己“讀書”、“說書”、“買(賣)書”、“寫書”的故事和感想。滬語開講,全程無人離席,笑聲掌聲此起彼伏,王汝剛說:“我很感動!”

王汝剛:七個奶媽給我方言天分,父親的書房讓我吃上“開口飯”

很多上海人是聽着廣播裡的《滑稽王小毛》長大的,說着蘇北話的青年王小毛讓王汝剛一炮走紅。“我嬰兒時期有過7個乳母,他們來自天南地北,說的話也是南腔北調。這可能就是我語言天分的來源,長大以後,我模仿各地方言都特别在行。”王汝剛出生時,母親已經40歲,奶水不足,是以家中為他請過好幾位奶媽,長大以後,王汝剛還跟父親抱怨,“為什麼當年不給我請一個美國奶媽?否則我現在一口标準的美式英語……”

這當然是滑稽演員的幽默,在王汝剛看來,天分固然重要,但要成為受歡迎的演員,“肚子裡的貨”或許比嘴皮上的功夫更重要。“讀書比什麼都重要,三天不讀書,一個人就會變得面目可憎。特别是從事演藝工作的人。三天不讀書,上了舞台,都想不出說什麼詞。如果我在台上還是重複上個禮拜說過的那些,你們坐在台下的觀衆,用一句上海話來形容,‘隔夜飯也要嘔出來了’。是以,我們要關心政治、時事,要掌握各種知識,要不斷學習和讀書。”

滑稽界有一句話,“劉備三顧茅廬請出諸葛亮,大師登上閣樓請出‘小皮匠’”。1978年,王汝剛初次登台,便在《七十二家房客》中扮演“小皮匠”一角,一經演出就大受觀衆的歡迎。在他登台的背後,離不開兩位滑稽名家楊華生、笑嘻嘻的支援。1978年上海人民滑稽劇團籌備期間,楊華生、笑嘻嘻找到王汝剛,邀請他出演《七十二家房客》中的“小皮匠”一角。這一決定遭到王汝剛父親的反對。沒想到的是,楊華生和笑嘻嘻兩位大師踏進閣樓,親自到王汝剛家裡,做他父親的說服,父親被說通了。

對王汝剛來說,父親是把他領進書的世界的引路人。“六七歲時,我就喜歡書了。小時候,我家住的是整棟石庫門房子,爸爸把亭子間當做書房,有十二三平方米。爸爸看書時不允許我進去,但我隻要一有機會就偷偷溜進這間小書房。當然,書房裡的大多數書我都看不懂,六七歲的小孩不認識幾個大字。但這些書依然對我有莫大的吸引力,文字看不懂,我可以看插圖。像四大名著,《紅樓夢》《水浒傳》等,有些都有石刻版的插圖,各種各樣造型,非常有趣,我看得津津有味。”父親曾跟王汝剛說,你還小,現在看不懂,将來這些書都是你的。然而,“文革”風暴來襲,這些書最終都被賣到了舊書攤。“舊書每斤7分,人類的智慧隻賣7分。”這叫王汝剛至今想起來還很遺憾。

王汝剛:七個奶媽給我方言天分,父親的書房讓我吃上“開口飯”

盡管如此,小時候讀過的書,還是對王汝剛日後的生活、工作産生了很大的影響。“小時候,我書讀得多了,覺得自己肚皮裡貨色多了,有些蠢蠢欲動,就開始對别人說我看過的書。我有一個很大的本事,讀過的東西,我會把它編成故事來說。國小四年級的時候我就開始給同學們講故事,還得過黃浦區少兒講故事比賽第一名、上海市故事比賽第三名。我這個特長在弄堂裡發揮的效果非常好,再頑皮的小孩,一聽到我講故事,都會圍攏來聚精會神地聽,因為我講得好玩嘛!每天晚上吃過晚飯,就會有一大群小朋友圍在我家門口,等我給他們講故事。最後連我爸爸都很自豪,我的市面也越做越大。”

因為看的書多,肚子裡有貨色,後來到江西插隊落戶,王汝剛也受到了老鄉們的歡迎。“村裡的農民聽說我會講故事,紛紛要求我給他們講。當然,我讀過的書裡并不是什麼都能講的,但毛主席說過要發揚孫悟空精神,于是我就在田埂上給大家講《西遊記》。漸漸地,老鄉們幹脆不讓我種田了,讓我專職講故事。他們插秧、割稻,我拿把椅子坐在樹下講。這塊地上的活幹完了,轉移到下一塊地接着講。他們給我起了一個綽号:流動收音機。”王汝剛笑說,這段經曆還讓他練就了一副好嗓子。如今,再大的會場,他不用話筒,最後一排觀衆也都聽得很清楚,這口“丹田氣”就是在江西農田裡練出來的。

這幾年,除了在舞台上演戲,王汝剛還出版了《閑話上海》《我和笑作坊》等好幾本書。其中,《我和笑作坊》是他自己比較滿意的。這本書裡,王汝剛講述了許多自己和名人名家交往的故事。他曾在城隍廟邂逅武俠作家金庸,那是2002年4月,滑稽泰鬥姚慕雙85歲生日,祝壽宴會設在“新綠波廊”。王汝剛前去參加,迎賓小姐笑着打招呼:“王小毛來啦,樓上請!”這一聲讓原本走在他前面的金庸回過頭。金庸告訴他,自己很喜歡滑稽表演,以前在上海時經常在無線電裡收聽,姚慕雙、周柏春、楊華生、笑嘻嘻表演的《火燒豆腐店》《七十二家房客》《關門大拍賣》等都很喜歡。聽說姚慕雙也在綠波廊,金庸當即表示要去拜訪,可惜到了包廂,姚老已經回家了,兩位大家遺憾地錯過了。

喜歡滑稽戲的還有導演謝晉。1991年春節前夕,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來上海錄制新春特别節目,謝晉曾主動邀請王汝剛一起合作說相聲。王汝剛介紹,謝晉喜歡滑稽藝術是受他的老師黃佐臨的影響。1958年,黃佐臨把滑稽戲《三毛學生意》搬上銀幕,當時還是青年導演的謝晉被片中滑稽戲演員的表演和他們創造的喜劇效果折服。拍攝喜劇電影《大李小李和老李》時,正是國家處于物資困難時期,為了表現大李從“病怏怏”到鍛煉後身體日益強壯,演員劉俠聲需要迅速增肥,謝晉把自己僅有的幾張進階知識分子才享受的“文藝會堂就餐券”全給了劉俠聲,這段故事讓王汝剛印象很深。

王汝剛:七個奶媽給我方言天分,父親的書房讓我吃上“開口飯”

“上海有三個滑稽劇團,最近有個很重要的改革,青年滑稽劇團和人民滑稽劇團合并成立了上海獨腳戲傳承中心。我原來是人民滑稽劇團團長,現在繼續擔任傳承中心主任兼支部書記。我是國家級的傳承人,是以沒讓我退休,60多歲的人像‘釘子戶’一樣‘釘’在這裡。現在團裡最老的有兩個,一個是今年96歲的嫩娘,春節我去看她,上世紀30年代的歌,她唱給我聽,一句不錯,腦子很好;還有一個是我的老搭檔,87歲的李九松,現在還在演出,而且他喜歡演出,但他來演出我汗流浃背,壓力很大。我們也培養了很多小青年,能夠真正交班我也很開心。”對于市民關心的滑稽戲的現狀,王汝剛也一一介紹。他開玩笑道,“李九松有糖尿病,但頂喜歡吃糖,他自己說叫以毒攻毒。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養生之道、生活哲學。我自己也有幾大愛好,包括交朋友、逛街。交朋友可以從其他人身上學到很多東西,而逛街是為了觀察生活中的人,塑造人物形象。至于看書,書本中的很多知識是其他人生活的積累,相當于代替你交朋友、逛街,對一個人來說是受益無窮的。”

欄目主編:施晨露 文字編輯:施晨露 題圖來源:主辦方提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