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空心村"變"設計村"清華學生打造鄉村振興"樣闆房"

視訊加載...

清華大學有這樣一批學生,他們積極響應黨的鄉村振興戰略,用自己的專長建立"鄉村振興工作站",改造農村閑置房屋,在實踐中為鄉村振興服務。

"空心村"變"設計村"清華學生打造鄉村振興"樣闆房"

臨近新年,記者跟随清華大學建築學院的幾名學生來到江蘇省南京市高宣區高港村,開展節日社會實踐。這裡是蘇南地區典型的空心村,房屋空置較多,基礎設施較差,當地政府将這些房屋租給村民,然後由清華學生進行修繕重建,計劃以建設農村工作站為核心,集多元資源為地标的高位旅遊文化。

"空心村"變"設計村"清華學生打造鄉村振興"樣闆房"

清華大學碩士研究所學生 清華大學鄉村振興工作站高粱站主任 陳偉宇:我們應該在C軸和E軸之間有夾層,但是現在這個鋼結構居然搬到這裡,這太費勁了,我想,想着怎麼解決。

"空心村"變"設計村"清華學生打造鄉村振興"樣闆房"

陳宇告訴記者,在改造房屋的過程中,要定期與施工團隊反複溝通,提出解決方案并進行修改。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斷體驗理論與實踐的碰撞。

"空心村"變"設計村"清華學生打造鄉村振興"樣闆房"

清華大學大學生 清華大學鄉村振興協會高中分會會長吳剛甯:我校有一句名言叫"教育、長才、做貢獻",将在學校學到的知識運用到一些實際的生産生活中,在一線服務鄉村振興。

"空心村"變"設計村"清華學生打造鄉村振興"樣闆房"

清華大學鄉村振興工作站成員、清華大學大學生王文達說,我們可以更好地把最具活力的青春時光奉獻到農村,為農村增添新的活力。

"空心村"變"設計村"清華學生打造鄉村振興"樣闆房"

看到村裡的遊客越來越多,當過村裡廚師的村民朱春華,萌生了經營農舍的主意。而這個周末,陳宇把《春花屋》的設計帶了過來。

"空心村"變"設計村"清華學生打造鄉村振興"樣闆房"

清華大學碩士生 清華大學鄉村振興工作站高粱站主任 陳豔宇:酒吧這個必須改變,這個東西必須改變,就是你這裡有一個桌面,但有一個問題是,你現在在中國廚房裡有油煙,是以就是當你炒菜的時候,如果這裡有客人的話, 這件作品必須分開。 

"空心村"變"設計村"清華學生打造鄉村振興"樣闆房"

江蘇省南京市高橋區高港街村民朱春華:他幫我做得很好,很敬業,真的,那個年輕人真的很好。

"空心村"變"設計村"清華學生打造鄉村振興"樣闆房"

在福建省邵清市,清華大學的學生正在對一座建于清朝乾隆時期的古建築進行保護性改造,建成後将設計為會議廳、圖書館、客廳、遠端教育室等。為了更好地融入農村,學生們走在大街小巷,了解村民的生産生活。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村民鄭雲斌的柑橘銷售,我們開始幫她找辦法。

"空心村"變"設計村"清華學生打造鄉村振興"樣闆房"

福建省韶慶縣梅溪鄉長陽村村民鄭雲斌:之後,我們在工作站設定了一個直播室,然後我們将商品帶到村裡的品牌。統一銷售,統一商品。

"空心村"變"設計村"清華學生打造鄉村振興"樣闆房"

清華大學博士生,清化大學村活工作站主任韓玉清:我們的鄉村振興工作站,我們希望它能成為一個行走的教室、勞動教室,村民和大學生思考村莊發展的未來。

"空心村"變"設計村"清華學生打造鄉村振興"樣闆房"

三年來,清華大學鄉村振興工作站先後在河北、山東、雲南、福建等15個省市設立了25個站點,帶領全國60多所高校的1500多名師生參與鄉村振興工作站的規劃建設。在清華大學鄉村振興工作站建成的第一個工地——山東文登站,一個不到4萬人的小鎮,聚集了16名醫生、教授和專家,200多名"新村民"在這裡創業,設計村落、漫畫村、康源村等特色村逐漸融入氣候,每年可帶動村集體收入2000多萬元。

"空心村"變"設計村"清華學生打造鄉村振興"樣闆房"

清華大學校友清華大學鄉村振興工作站文登站站長李九台:我把我的專業知識、個人理想和我們國家的鄉村振興戰略放在一起,我想這就是我要趕上的!

"空心村"變"設計村"清華學生打造鄉村振興"樣闆房"

清華大學黨委副書記于勇:鄉村振興工作站的建立,也為學生了解中共十八大以來中國發生的新變化提供了一個非常重要的機會。我們相信,未來幾年,清華大學将有更多地方擁有鄉村振興工作站,能夠服務于基層發展。

(編輯:韓宇輝)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