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加载...
清华大学有这样一批学生,他们积极响应党的乡村振兴战略,用自己的专长建立"乡村振兴工作站",改造农村闲置房屋,在实践中为乡村振兴服务。

临近新年,记者跟随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几名学生来到江苏省南京市高宣区高港村,开展节日社会实践。这里是苏南地区典型的空心村,房屋空置较多,基础设施较差,当地政府将这些房屋租给村民,然后由清华学生进行修缮重建,计划以建设农村工作站为核心,集多元资源为地标的高位旅游文化。
清华大学硕士研究生 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高粱站主任 陈伟宇:我们应该在C轴和E轴之间有夹层,但是现在这个钢结构居然搬到这里,这太费劲了,我想,想着怎么解决。
陈宇告诉记者,在改造房屋的过程中,要定期与施工团队反复沟通,提出解决方案并进行修改。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断体验理论与实践的碰撞。
清华大学本科生 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协会高中分会会长吴刚宁:我校有一句名言叫"教育、长才、做贡献",将在学校学到的知识运用到一些实际的生产生活中,在一线服务乡村振兴。
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成员、清华大学本科生王文达说,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最具活力的青春时光奉献到农村,为农村增添新的活力。
看到村里的游客越来越多,当过村里厨师的村民朱春华,萌生了经营农舍的主意。而这个周末,陈宇把《春花屋》的设计带了过来。
清华大学硕士生 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高粱站主任 陈艳宇:酒吧这个必须改变,这个东西必须改变,就是你这里有一个桌面,但有一个问题是,你现在在中国厨房里有油烟,所以就是当你炒菜的时候,如果这里有客人的话, 这件作品必须分开。
江苏省南京市高桥区高港街村民朱春华:他帮我做得很好,很敬业,真的,那个年轻人真的很好。
在福建省邵清市,清华大学的学生正在对一座建于清朝乾隆时期的古建筑进行保护性改造,建成后将设计为会议厅、图书馆、客厅、远程教育室等。为了更好地融入农村,学生们走在大街小巷,了解村民的生产生活。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村民郑云斌的柑橘销售,我们开始帮她找办法。
福建省韶庆县梅溪乡长阳村村民郑云斌:之后,我们在工作站设置了一个直播室,然后我们将商品带到村里的品牌。统一销售,统一商品。
清华大学博士生,清化大学村活工作站主任韩玉清:我们的乡村振兴工作站,我们希望它能成为一个行走的教室、劳动教室,村民和大学生思考村庄发展的未来。
三年来,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先后在河北、山东、云南、福建等15个省市设立了25个站点,带领全国60多所高校的1500多名师生参与乡村振兴工作站的规划建设。在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建成的第一个工地——山东文登站,一个不到4万人的小镇,聚集了16名医生、教授和专家,200多名"新村民"在这里创业,设计村落、漫画村、康源村等特色村逐渐融入气候,每年可带动村集体收入2000多万元。
清华大学校友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文登站站长李九台:我把我的专业知识、个人理想和我们国家的乡村振兴战略放在一起,我想这就是我要赶上的!
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于勇:乡村振兴工作站的建立,也为学生了解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发生的新变化提供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机会。我们相信,未来几年,清华大学将有更多地方拥有乡村振兴工作站,能够服务于基层发展。
(编辑:韩宇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