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看4歲兒子是如何巧舌如簧“整”爸爸的?

看4歲兒子是如何巧舌如簧“整”爸爸的?

我家有倆活寶,老公生性開朗,鄰居奶奶說整天見他面帶笑容,大聲唱着,笑着,好像總也美不夠。小的繼承了爸爸開朗樂觀的性格,也整天大呼小叫,倆人玩得不亦樂乎。可最近這倆活寶碰一塊,卻天天吵鬧個不停,老公有時像個頑皮的孩子,跟兒子瘋鬧在一起,有時又非要以老子自居,對小的管教一番。随着兒子一天天長大,老公的這種冷熱兩重天的方式,越發讓兒子不吃爸爸這一套。

記得兒子4歲時,我最大的感悟就是以後在他面前說話一定得小心,不定哪句話就被學了去。他那時的語言豐富得讓我瞠目。在家裡,最容易被他欺負的非爸爸莫屬,以前他小,隻能以武力解決問題,來表達自己的不滿,現在學會了用語言攻擊。這小嘎巴豆子,最近淨冒大人話,還真是不好對付。下面的這段對話發生在前兩天的一次飯桌上:

看4歲兒子是如何巧舌如簧“整”爸爸的?

(場景一)

忘了為什麼父子倆又吵吵起來了:

兒子:“你再說我,我就嗑你”(嗑這個字來自于兒子不好好刷牙時,我吓唬他說蟲子會把他的牙嗑壞)

爸爸:“你嗑我,那我就走了,我給别人當爸爸去”(難道老子還怕你不成?)

兒子:“那我就追你去”(死纏爛打準管用)

爸爸:“你往哪追啊?”(得意中)

兒子:你走哪我就追到哪,我咬住你的後屁股(這小子,夠狠啊)

爸爸:.....

聽到這,我差點兒沒把飯噴出來,問兒子:“爸爸給别人做爸爸,你沒爸爸怎麼辦?”“那我就再從别人那找個爸爸來”“你不是要追着爸爸不放嗎?”“誰讓他老氣人”。笑過之後,讓我深思了好久:可以說,孩子一過了4歲,幾乎就和成年人一樣,做大人的别想再糊弄他。那一刻,我決定,以後要把兒子當做大人來對待,他已經什麼都明白了,不再是個小不點兒。

看4歲兒子是如何巧舌如簧“整”爸爸的?

(場景二,晚飯後:)

兒子不小心磕了個包,給老公心疼壞了,時刻惦記着他腦門上的這個包。晚上我們娘倆玩小粘貼。小家夥建議把粘貼貼在書包上:“媽媽,咱把sticker貼包上吧”,爸爸正在看電視,突然來了句:“那可不行,貼完揭的時候多疼啊”,我和兒子對視而笑,然後哈哈大笑,小人兒來了句:“這個傻爸爸,是書包的包,不是我頭上的包”,爸爸恍然大悟。這小家夥,聽話能聽出音兒了,學會嘲笑人了,傻爸爸都出來了。

上面的對話讓我更加印證了孩子的思維已經很廣闊了,我們不能再小視眼前的那個小人兒了。我要開始新的一輪兒充電,不斷儲備育兒知識,和小子過招!

媽媽咪呀唐文章均為原創,抄襲必究。喜歡就請加關注哦!

繼續閱讀